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才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在对理工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提出科研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三个培养导向,并通过基础培养体系、应用能力提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理工科优秀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索。

第一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创建中国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对一些人而言或许还有些陌生。但它在我国的设置,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2011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11月23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总结过去五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为我国林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

一种新型学位类型的诞生

新中国的林科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当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学院)最先招收林科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林科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生都是按照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招生培养,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林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1999年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已改名为农业硕士),其中有一领域为“林业领域”。这是我国林学范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点。

正值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飞速发展。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林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以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为主,累计招生达6968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机不可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讨、论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审议通过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中,与农林学科相关的只有林业硕士这一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要促进林业的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层的林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林业人才十分缺乏,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合林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储备的需要!

当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等16所高校新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将其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

自那时起,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与林学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新型学位类型正式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

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据了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其英文缩写为MF。它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研究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林业硕士的培养重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中,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单位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林业的地位、使命和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要满足现代林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和林业职业认证类别,林业硕士主要服务于森林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生态与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等领域。

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良种工程、森林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退化植被修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域综合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开发、木本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复合农林业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游憩;设施栽培;信息技术与林业信息化;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城市与社区林业等。

5个春秋转瞬即逝。如今,全国已有18所高校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所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种森林类型。各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林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林业建设。

216人,308人,377人,429人,500人,林业硕士的招生规模5年来一年比一年扩大,呈稳步增长趋势,类型也趋于多样。到2015年底,学生中已有850人获得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过程贯穿创新改革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与以前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有明显的区别。

之前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林業硕士的设置结合了高层次与应用型两个特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林业硕士紧密结合林业建设一线的需求,重点提高实践技能和林业职业能力。

林业硕士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培养上显然不能走以往的老路。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育质量和内涵,成了各培养单位的共同追求。

各学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强化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

目前,全国5所高校建立了6门林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案例库,收入案例100多个;建成了200多个林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其中5个入选全国优秀基地。

各校积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案例库编写方法、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师资培训及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各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各培养单位设置了一系列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林业硕士课程,尤其在选修课方面,充分结合了地域优势和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为主,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在培养中,各单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林业硕士的途径,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林业行业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工作。很多培养单位专门针对林业硕士制定了校内外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还开展了林业硕士导师培训活动。

林业教指委作用凸显

在林业硕士培养中,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家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林业教指委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的专业组织,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评估标准等。

5年来,林业教指委在工作研讨与学术交流、评优工作、课题研究、探索性工作、规范性工作和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引导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2013年,林业教指委重新梳理了林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制定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作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依据。

2014年林业教指委下发了《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要求及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价;组织了首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2015年,林业教指委完成了15个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报告,对评估内容、工作程序、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教指委还构建了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林业硕士教育质量调研,完成了有关专项评估工作。

在2016年岁末的这次会议上,委员们评出了第二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种及山洪预警技术研究》等15篇论文入选。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提取—方法与实例》等10篇教学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将被收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硕士案例库。

林业教指委通过定期主办全国林业硕士教育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讨论会,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研讨会上,聚焦师资培训、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主题。林业教指委还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专业实践、战略发展与评估认证等4个工作组,分別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特殊性开展工作。

林业硕士培养任重道远

我国的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连续两届全国林业教指委主任张永利说,国家林业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林业硕士,对实现科教兴林、人才兴林,进而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张永利认为,当前需要继续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加强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我国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

张永利说,要从政策上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林业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要增进林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培养单位不断提高林业硕士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张永利希望,要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尤其是在与职业资格衔接上。只有研究生培养与林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衔接好,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才会有热情和积极性。

张永利特别强调,能够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种苗繁育基地、林业企业等,要积极配合高校工作,共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林业行业要将林业硕士毕业生纳入到岗位招聘体系之内,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

据悉,有关培养单位近期的努力包括:进一步优化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继续开展林业硕士核心课程案例库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部分对提升林业硕士教学质量有重要示范作用的课程案例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紧制定完善教学大纲、培训师资、教学评估、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

林业飞速发展之时,正是林业硕士培养大有作为之日。为此,各培养单位正抓紧谋划,全力以赴。

作者:铁铮

第二篇:理工科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摘 要: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才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在对理工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提出科研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三个培养导向,并通过基础培养体系、应用能力提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理工科优秀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索。

关键词:理工科;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

“全日制應用型硕士研究生”自2009年提出以来,就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旨在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才,使之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之前的专业学位培养和类专业学位培养(即在国家尚未设置专业学位的领域参照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和原则,面向行业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均以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目标,侧重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2017年9月全面推行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是之前两种培养方式的延伸。

一、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现状

多年来培养实践证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和方式相对灵活,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极大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短期大量人才短缺问题,缩小人力培训成本。但在今天,随着新技术运用和新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涉及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要继续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特别是与最新技术接轨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从国际上来看,美国的应用硕士培养起步早,发展好,形成了以专业学位教育为主体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独立鲜明的,具有独特入学、培养和教育环节的特色培养体系。如哈佛大学商学院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立志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杰出的工商管理领导人”;普斯林顿大学威尔逊公共事务学院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处理复杂公共事务的高级管理人才”。此外,美国非常重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国际意识,在对外联合培养、质量考核和评估方面都严格要求,在毕业论文方面,大部分院校的专业硕士一般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但要求必须参与科研、实践项目;专业博士一般要求撰写毕业论文[1]。

国内也有大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如清华大学利用学校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调研分析现代企业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在培养中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通过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项目指导委员会架起高校和业界的桥梁,为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出谋划策、提供保障[2]。目前很多高校大部分还是实行应用型硕士跟学术型硕士共同培养,由老师统一指导。笔者所在学院,近五年每年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招收比例基本维持在1:1,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行业特需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二、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理念

在以前的培养模式中,鉴于培养数量较少,为了满足学科发展和实际研究需要,很少关注到社会总体需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还有差距。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优先理论培养,而后实践。其没有认识到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变幻性,在解决实践问题时常常显得无能为力。随着应用型硕士的引入,打破了先前研究生培养中的理论优位主义观点,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实际,把理论和知识用活,带来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3]。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突出优势和特色,我们提出了理工渗透,导向分类和项目驱动的培养理念,目的是希望结合理论和实际,让学生用好用活所学知识,锻炼能力。

根据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实际情况,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培养我们突出三个导向:

(一)科研型导向

科研型导向是对基础成绩和科研能力在前30%的同学,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意愿,重点鼓励他们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如国内外读博、做博士后,为科研力量的储备和高校师资做贡献。

(二)技术型导向

技术型导向是对基础成绩和科研能力在30%-70%之间的同学,我们会鼓励他们到国家最需要的职业和行业中去就业,特别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我们会根据他们的专业方向,重点鼓励他们到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和行业中就业,这也是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三)创新型导向

是对基础成绩和科研能力在70%以后,但在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上有优势的同学,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对有意愿和意向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同学,我们会重点培养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便他们毕业后能从事跟他们兴趣相关的创新创业类工作,如创新创业培训师、自主创业等等。

无论是在招生质量和规模还是在实际培养目标上,大部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更适合做面向第二和第三类培养导向,极少数学生可以选择第一类培养导向。所以我们重点强化了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在第二三类方向中的探索和实践,以项目驱动进一步优化培养过程。

三、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体系建设

(一)基础培养体系

在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体系中,专业理论知识、合理且贴近社会需求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尤其突出了应用性,这也是与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根本标志,同样也适合于行业特色型一流大学。重庆大学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探索与业界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到教师的聘任、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论文的指导等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和合作,这是典型的根据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4]。

在此基础上,笔者所在学院根据自身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性和应用性需求,形成了强基础、重实践、显创新的培养体系。

1. 培养方式和要求

在培养方式上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文论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让学生能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从事管理、研究、维护和开发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

在培养体系中,比学术型硕士培养增加了总体培养学分数的要求,除了基础课程学习学分增加之外,强调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提高了对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要求,同时要求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必须在校外企业完成。

在学位论文要求方面,要求选题从生产实际出发,应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体现一定技术难度和应用新意,希望能对行业,特别是所在单位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应用研究、调研报告或工程项目管理等形式完成学位论文。这些都由校内校外双导师共同参与完成。

2. 專业学位实验室

充分发挥专业学位实验室优势,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教学。制定职业和岗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课表,通过课程讲授,实验操作,总结创新提高等方式考核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保证他们完成足够课时的知识积累,借此全面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把握专业方向、专业职业、行业方向,并借此机会积极推荐学生到相应的单位和企业进行实习实践,近距离接触科技创新的前沿,将科研工作做到贴近生产和生活,以此把握好创新的方向,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

(二)应用能力提升体系建设

在基础培养体系之外,探索开展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借助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相关工作,以期提高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转化科研成果,孵化创业典型,最终形成优秀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1. 创新创业课题训练科研能力,积累科研经验

了解专业、职业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向相关企业、学院相关科研团队等方式征集创新创业课题,保证每名参与的同学都有课题训练,并积极推荐感兴趣的本科生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相互组队,借此加强对本科生的联合和互动,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吸引优秀生源。同学们在相应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提高科研能力,积累科研经验。

2. 科技创新竞赛激发科研创新,推动成果实现

凝练已有的竞赛经验,和校院企各级各类设计类、科技创新类、创新创业类大赛相结合,优化整合竞赛经验和模式,形成科技创新竞赛品牌优势,重点开展与企业行业前沿接轨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校期间便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同时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让科研成果与前沿接轨,推动成果转化实现。

3. 校企密切合作巩固职业规划,加快成果转化

因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有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我们通过联系和拜访校友院友等方式与相关企业联系和合作,介绍校企科技创新合作的环境、实验室平台运行情况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吸引企业加入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化。

4. 本研深度联合扩展创新氛围,扩大创新影响

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为本研深度联合提供了平台,通过科研项目训练、科技创新竞赛等方式让研究生带动本科生,让本科生助推研究生,加强本研学生的深度交流联合。这样不仅能优化创新创业工作人员结构,还能帮助吸引更多优秀的本科生加入研究生队伍,为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和生源质量做贡献,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创新创业工作的影响力。

5. 创新创业交流促进沟通融合,助推创业孵化

通过创新创业展、校庆周、校园开放日等,邀请知名导师、创业成功人士、企业代表等讲述创业经验、职业成长经历,借此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同时进行励志创新创业交流沟通,激发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增加意向学生在创业路上的企业资金链,助推学生创业孵化。

(三)评价体系建设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应该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评判标准有所区分,所以建立多样化的应用型硕士考核机制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增强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6]。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人本身的培养要求,形成全面发展优势明显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建立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是对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有力补充,是优秀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的直接体现。

1. 思想道德评价

思想道德评价主要考察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思想品质、道德修养、集体主义观念、文体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情况[7]。通过课程学习、活动参与、日常表现等方面从导师、辅导员、身边同学等角度综合评价,从量化的学习课时数、竞赛类参与获奖次数、活动类参与次数到无量化的主观评价,结合知、情、信、意、行等各个层面上进行综合判断,不但注重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参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的校内表现,而且注意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校外表现。通过思想道德评价,促使研究生全面发展与成才。

2. 学习能力评价

学习能力的评价参考相关奖学金评定办法和评定细则关于学习成绩部分的说明进行。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计算方法是直接计算学位课程相对成绩总分,即导师指定的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学位课程的相对成绩(学生个人得分与该门课程的平均分)与学分的乘积的总和,并以此总分进行专业排名,从而获得该名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

3. 科研能力评价

科研能力是做好创新创业的基础,科研能力的评价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考察重点;科研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则通过学生科研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文章被引情况、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科研成果等方面来综合考察。

4.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

创新创业能力从学生的投入能力、实施能力、管理能力和实现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投入能力從创新创业意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等衡量,如对市场的敏锐性,创业初期的投入;实施能力从创业职业资格和创新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来体现,如解决科研难题的能力;管理能力则以管理营销创新、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评价,如创新创业团队管理等;实现能力以创新创业心理、创新创业知识来分析判断,如如何应对创业危机等。

四、结束语

通过对理工科优秀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明确了优秀应用型硕士在理论、实践、创新等方面素质的要求,经过近三年的培养实践,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到国家重点单位、国防重点单位、行业顶尖企业就业的比例达85%以上,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得到了社会各界各企业的极大认可。后续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培养对象能力体系建设,通过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落实、校企指导老师配备、企业实践助推等形式,进行模式改革培养实践探索;继续推动专业学位实验室、创新实践与科技成果孵化实验室建设,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结合创新创业讲座、创新训练科研项目、企业实践等形式,努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学真,张俊.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91-95.

[2]陈吉宁.转变理念创新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8-10.

[3]王洪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J].教育与考试,2010(2):62-65.

[4]服务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4-05-26(010)(教育展台).

[5]胡玲琳,谢安邦.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5.

[6]邱丹阳,李朋军,冯清云.需求导向型:创新与完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8):43-45.

[7]肖翠祥,潘 .研究生思想道德评价研究[J].学习月刊,2014(4).

作者:杨茂 罗娟研

第三篇: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复合型以及创新型高级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究成为了当前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断,受传统化学教育影响程度较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药学专业定位模糊,药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文章从当前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出发,分析了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提出了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复合型;服务型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疾病难题,对药学研究的需要与要求不断提高。与过去不同时的,人们除了在药物药效上的追求外,还亟需符合其经济条件,满足安全原则的药学服务。中国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改革与社会实际不符的培养模式,不但要注重药物研究人才的培养,还应强化药学服务人才的教育,让药学事业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站稳脚跟。

一、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阶段的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对国家科技、经济、综合实力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体系,而我国对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领域拓展不足

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硕士要就是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术性教育方面,教育方法落后,难以真正实现药学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进阶。而且,知识体系不独立,难以满足药学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人才需求现实。

2.人才分布领域不均

以药物研究领域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硕士研究生人才在不同生产领域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较大比例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教育、药物应用等领域,只有很少部分会选择药品生产、推广等领域,而在药品研发或是药学实践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导致药学事业发展往往缺乏人才动力,这也是药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畸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果。

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药学事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满足社会对药学领域不断提升的要求与需求,应以拓展药学人才培养领域,促进药学人才在行业内的均衡分布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集中学科优势,开展综合培养模式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进阶,也是质的优化,因此应改革传统学科划分教育办法,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实施综合培养模式。以小组团队指导培养形式替代传统导师培养负责形式,弥补导师学术背景薄弱的缺点,集中学科优势师资。

第二,着眼学科话题,优化互动关系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重点应集中在学科热门话题,根据本学科部门的现实,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开展探索性学科研究,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也更要考察研究生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应鼓励研究生着眼于学科前沿,并结合自身条件,与导师形成料号互動关系,反复讨论开题报告,让研究工作落实到实际,同时也能够减少研究工作时间,集中教学资源,突破研究难关。

第三,注重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

在传统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将课程教学放在第一位,而硕士研究生教育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已经存在分歧,若依然沿用传统课程教育方法将对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培养造成阻碍,因此,在培养模式中除了把握课程教学之外,还应结合实际应用能力,让所学理论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药学研究。而对于药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也应适当减少经验式讲学,增加学术讨论环节,让学生地理思考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空间而真正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

第四,打造优秀师资团队,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舵手角色,因此必须对教师学术背景以及教学素质重点把关,打造一支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都达标的优秀师资团队。此外,为保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也要狠抓科研贡献,通过学术深造、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大队伍中教龄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培养力度。

结语:

作为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分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关系到我国药学应用的发展,更与国家医疗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药学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攀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科学培养模式才能够保持药学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舒丽芯,和蕾,周东.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03:232-234.

[2]杨笑笑.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0:203-204.

[3]路亮,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新形势下药学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药学教育,2009,03:55-57.

[4]李劲平,谭桂山,胡长平,刘苏友,彭傲霜.美国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现状及启示[J].药学教育,2011,01:14-16.

[5]冯江,李歆,王长青.试论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建立与完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9-16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34和JG2013010517。

作者:武冬梅 李锦莲 肖伍英 朱金玲

上一篇:社会科学硕士论文下一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