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在结束了《家庭消费的内容》授课后,对本节课进行的反思如下。

第一篇: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关系论供给侧改革

[摘要]本文意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研究,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基石,阐明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理清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区分,从需求侧的动力疲弱、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供需不匹配几个方面阐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去库存化、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生产与消费;供给侧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解构了全球经济的旧常态,建构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也相应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为了解决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需求侧改革的成效已经日益消解,为了能够在经济新常态的浪潮中前行,突破深化改革的障碍,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因此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和正在不断探究的重大课题,其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厘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供给与需求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对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作了系统阐释,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解读,能够深入化、有效化、清晰化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人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知、认可和践行,最终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长效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逻辑占主导的时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本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文本,其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超越了生产与消费的无差别论,运用思辨的逻辑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的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并非同一的东西,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在生产中,社会成员占有(创造、改造)自然产品供人类需要;分配决定个人分取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给个人带来她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特殊产品;最后,在消费中,产品变成享受的对象,个人占有的对象。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变现为中间环节,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构成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环节,是各不相同的要素,具有差异性,但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社会再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具有一种决定力、支配力,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受到生产的支配。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消费,并且还决定着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1.生产决定着分配,分配是生产的产物。首先,生产决定着分配的对象,物品没有被人生产出来,就没有分配行为的必要。其次,生产决定着分配的水平,社会分配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两者存在一种制约关系。马克思的生产决定分配的理论解构了分配独立于生产的观点,建构起新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2.生产决定着交换。马克思认为“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因此,生产决定着交换,交换是生产的一部分,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首先,生产决定交换的对象。无论是产品还是生產要素的交换都需要通过生产环节加以实现。其次,交换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交换的广度和深度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支配。

3.生产决定着消费。首先,生产产出消费的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人类通过对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形成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没有生产,消费行为就不能够实现。其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人类消费方式会随着生产的不断改变而不断转变,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由生产决定的。最后,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正是靠她起初当做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生产为需要提供材料,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当一种产品被生产出来时,消费者就有消费这种产品的欲望,因此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虽然古典经济学派没有否认生产的决定论,但是他们认为生产局限于永恒规律中,不具有历史性,进而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恒定不变的存在,凸显资产阶级关系的社会一般性。马克思消解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局限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述生产的决定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具有历史性、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具有不同的特质和规范,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否认资本主义生产的永恒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决定论在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也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灭亡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将会被更高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强调了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始基,因此,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而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创造更高的文明。

(二)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

尽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本中彰显了生产逻辑的主导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认消费与生产之间所具有的同一性。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即双方相互依存,互不可缺。马克思指出:“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存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做对方创造出来。”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首先,生产直接是消费。“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和人本身的消耗的行为,也是一种消费行为,是生产的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原料的使用和消耗,是一种生产性消费,是一种客体性的消费。生产还存在着一种主体性的消费。主体消费主要是指发展自己能力的消费。人们通过不断地开展生产行为,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消费,推动人类不断趋向更高的文明。国民经济学家认为主客体生产消费都是生产的消费,但是他们也对这两者生产性消费加以区分。马克思在承认两者的不同的前提下,还明确提出了客体消费是生产的消费,主体消费则是社会的再生产。其次,消费直接是生产。马克思认为人类在消费过程中也进行着一定的生产。马克思说:“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人类的吃喝行为就是消费行为,而人类在吃喝过程中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产着自己的身体。消费为产品创造了作为生产的内在对象的主体。生产的产品只有让人们进行消费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消费是生产的产品和生产者实现自身的终结行为。因此,消费直接是生产。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反对者认为生产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等同的。马克思则指出生产与消费不具有等同性,而是具有同一性。两者虽然具有较多的相互性,但是两者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相对独立性。

(三)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

虽然马克思在导言中肯定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但马克思并将生产视为一个能够脱离消费而对立存在的环节。首先,消费生产着生产的主体。“消费是在把产品彻底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在消费界域中,消费为生产创造了主体。人们只有对产品进行消费,才能够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生产人本身,进而开展社会的生产活动。其次,消费决定着产品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产品只有在消费场域中才能实现自身。如果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人对其进行买卖、使用,那这种产品只是符号产品,不是现实的、真正的产品。产品只有在人的消费行为的实现才能够建构自身。最后,消费为生产提供动机。“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彰显了人们的需要,而需要是生产的前提。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体现在人的消费行为上,而有了消费就有了生产。通过消费完成产品的终结,促使新的需要得以创造,新的需要的产生推动了生产行为的实现。“正是人们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对与此关联的产品的新的需要,给生产提供了新的要求,为再生产提供了动机和目的。”消费是为生产创造内在的对象,因此消费为生产提供动机。马克思认为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观点肯定了消费的作用,明晰了消费的价值,促进了消费的发展。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观点推动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消费范式彰显,消费对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正确认识消费的反作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辩证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肯定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的同时,也阐述了生产的决定论和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的理论。可以看到,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媒介,每一方都因对方的存在才能存在,并相互创造对方,相互转化,因此不应该把生产和消费简单的等同。“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把生产与消费等同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不仅社会主义美学家这样做过,而且平庸的经济学家也这样做过,萨伊就是个例子。”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辩证论述突破的前人的局限,更好地阐明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达成澄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明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能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把握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挖掘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构。现今,文化力的决定论不断冲击着生产力的决定论,消费作为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作用不断彰显,消费第一性理论日益张扬等等现象的出现要求人们需要认真看待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能够使人们在先进性、科学性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开展社会生产活动,促进经济的腾飞,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文明的发展。

二、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

对供给侧改革的认知首先需要明晰其内涵,澄清概念。其次需要明晰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差异性,把握两者的本质,进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现。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是指:“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和技术三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行业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机制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在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二)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差异比较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的一种话语,两者存在本质性的差异。第一,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内核是结构改革,而需求侧改革的内核是管理改革。第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需求侧改革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大要素来发展经济。第三,供给侧改革的指向主体是生产者,主张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實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合理化、科学化,极大地释放技术创新的活力。而需求侧改革的指向主体是消费者,通过出口创汇拓宽消费主体和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消费对生产的作用,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第四,供给侧改革主张通过高质量供给统制生产的创新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持存化、长效化、科学化发展,但其具有历时性长、牵涉性大、见效性短等特质,需要改革者具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才能够加以实现。而需求侧改革主要通过短期需求来调整经济,见效快,时间短。但是需求侧改革不稳定因素大,对消解短期经济的波动具有较大的成效,对长期经济的发展则成效不大。第五,供给侧改革着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府主体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化、科学化、规范化调控,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者进行创新,实现经济结构的完善性发展。而需求侧改革着重短期的政策调整,政府主体通过调整一些政策,实现有效投资、刺激出口、扩大消费,进而激发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经济的发展。虽然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具有差异性,但是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否定,而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三、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推进供给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进。”

(一)需求侧的动力疲弱

需求侧主要通过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的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过投入4万亿人民币和不断增加出口、扩大内需来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虽然短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需求侧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日渐疲弱,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

1.在出口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的衰败,使得各个国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并且还不断利用所谓的反垄断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商品进行制裁,限制中国商品出口,导致中国出口创汇效益不断下降。

2.在消费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国内消费,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固化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民更偏重于储蓄而非消费。而青年一代思想比较开化,但是他们更偏爱出国消费或购买国外产品。由于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无论是在美誉度、知名度还是性价比等方面存在着劣势,导致人们对国产产品缺乏消费信任,消费信任的真空,严重阻碍了扩大内需的实现。因此,我国的内需潜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在投资方面,尽管我国拿出了较多的资金进行投资,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缺失和对改进技术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效益甚微,因此企业的转型升级困难。由此可见,虽然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但其作用是有限的,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依靠生产的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需求侧三驾马车尤其是消费的动力能够在一定时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受到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发育的不良现状的影响,消费对生产的推动力量日趋减弱。而供给侧改革重视供给,注重通过大力生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进而解决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此外,供给侧改革重视生产创新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的调整力量,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充分激发生产的动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供需不匹配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强调需求推动论,主张不断扩大内需来推动经济发展,需求侧模式盛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度重视需求侧导致我国产品出现供需不匹配现象。

1.产能过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注重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在资金的投入过程中,政府意志强大,市场意志薄弱,因此导致出现投资产能过剩现象严重,生产设备闲置,僵尸企业凸显,要素供给得不到充分地、自由地、合理地流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潜质。我国的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等产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需求日益疲软,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阻碍了生产成本降低的实现,进而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而供给侧改革重视建构产业的创新机制,通过产业的创新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够实现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大力调动生产要素,转变产品供给模式,进而消解产能过剩,推动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完善化发展。

2.消费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不高,消费信任缺失,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富人在消费中更重视质量和品牌,符号消费彰显。而我国的产品生产质量不高,品牌效应弱,远不如国外品牌所具有的影响力,因此我国富人的消费支出日益减少,尤其是不断地减少国内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在穷人方面消费支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是穷人的消费主要是生存资料的消费,是一种刚性支出。穷人的消费重点主要落在生存性消费中,因此穷人更注重将余钱用于储存,而非消费,穷人的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由于国内产品频频出现质量不过关的丑闻,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乏对国内产品消费的信任,导致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不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品质需求,造成实质性供给不良,而且也不能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动力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需求不断低迷。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供需结构出现错位。因此,为了解決我国产品供需错配的现状,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通过开展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结构的完善化、灵活化、合理化,进而促进产品供需的合理匹配。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粗放型为主导的发展方式。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特点是高投入、强增长、快见效。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结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2010年之后,通过资源的高投入已经不能够实现经济的高增长,而且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社会矛盾频发,人与自然、社会、人本身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受阻。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刘易斯拐点,另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主要是指以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牺牲农业劳动力来满足工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脱离低廉状况,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因此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日益缺失,经济出现下拐趋势。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下降,较多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淘汰。而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竞争力远远比不过发达国家,因此在国际市场份额日益萎缩,经济增长逐渐停滞,中等收入陷阱凸显。由此可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持续性日益明显。在需求侧模式下,政府主要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激发社会需求,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模式中,只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相应地改变,因此最终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可见,消费对经济生产的作用是有限的,重视消费,重视需求,并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供给侧改革的出现,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供给侧改革主张创新,提倡企业不断改善和创新技术,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低端转向高端。供给侧改革重视生产的决定作用,主张通过不断调整生产的方式,释放生产的活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构我国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四、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动力并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虽然生产通过消费来实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是生产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第一性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因此,通过重视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供给的推动力量,大力发展供给,实现经济的腾飞。供给侧改革是我国解构改革障碍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重视供给的推动力量而实行的重大举措。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复制西方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不能把供给侧改革当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而是根据中国的实践加以科学化、有效化、持存化的践行。

(一)产业结构升级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发展生产,创造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对象。供给侧改革首先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革,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积极打造现代化产业,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优化供需结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效、健康、持续发展。

1.要大力推动产品创新。创新是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供给侧改革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和更新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创新金融投资方式,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开发新工艺,加快产业创新的步伐。供给侧改革通过推动产品的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进而生产出高质量、优品牌的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的竞争力,打破国外产品的狙击,推动有效供给的实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建构合理的供需结构。

2.建构农业现代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给问题是始终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建构农业的现代化。供给侧改革着重加大农产品的供给,不断地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积极引进技术,创新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生产出高效、健康的农产品,进而提供有品质的农产品供给,建构农业的现代化。

(二)实现去库存化

1.消解产能过剩的现象。近些年,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企业大量产品滞销、原材料存储量大,投资盲目扩大,大量购进机器设备,进而造成了产能过剩状况严重。大量的库存导致企业臃肿,活力下降,竞争力低。供给侧改革强调生产需要转变旧有模式,主张通过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开展生产,使生产契合市场需要,防止脱轨行为的出现,进而消解企业产品的积压现象。

2.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供给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的作用,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根据市场的自由化、合理化、有效化调节,消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基于市场的意志和技术的支撑来优化产品结构,压低过剩产能,减轻企业负担和完善经营方式,创新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3.重视开发资本要素,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实体经济通过融资获取大量资金,推动扩大再生产行为的实现,进而使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库存得以有效运用,最终完成去库存化,释放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的建构能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雄厚的支撑力量。通过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能够更好地扩大生产,提高生产的活力,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现公共利益,因此是供给侧改革实施的重要实践路径。

1.明确政府的定位。通过准确定位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力,消解政府的垄断权威,严格规范政府供给的职能和范围,防止政府权限的越位,进而消解政府垄断公共产品供给的无效率化。

2.完善市场供给体制。市场也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市场供给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公众的现实需要,合理化、规范化地生产公共产品,推动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使公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不断推动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发展。社会的非盈利性组织也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的非盈利性组织能够消解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通过不断淡化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行政色彩,重视开发社会非盈利性组织的自主性,不断强化与社会和公众的联系,进而深入了解社会和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要,根据需求开展公共产品的生产,推动公共产品的高效化供给。

(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弱化政府主体的全能主义和权威主义,强化市场主体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发展以政府管制为主导转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进而推动生产的有效实现,满足市场产品的供给需要。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主体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绝对掌控作用,解构寻租现象,进而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破除官商勾结行为,建构完善化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体制,实现经济发展的自由化、公平化竞争。转变政府职能,建构生产者的公平竞争,消费者的自主消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的市场现代化体系,充分开发市场的潜力和社会的创造力,解构市场壁垒,进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

2.完善國有资产管理体制。基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长效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供给侧改革重视资本要素对经济的推动力,因此在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作用之时,更重要的是不断释放国有资本的活力,强化国有经济的推动力、控制力、影响力。但国家也需要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破除国有企业的行政化管理,实现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市场化。供给侧改革还强调国有企业要不断转化发展方式,重视创新驱动,积极吸收非公有资本共同发展,充分激发各类资本的创造力。

3.改革财税体制和分配体制。供给侧改革强调改革财税体制和分配机制,建构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在财税体制方面,需要妥善做好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置换工作,调整债券的发行方式,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推动财税体制的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在分配体制方面,政府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分配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分配的公正化、科学化、合理化,进而促进各地企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

作者:黄静秋 周银

第二篇:高中思想政治《家庭消费内容》课堂教学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 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在结束了《家庭消费的内容》授课后,对本节课进行的反思如下。

一、反思教学设计模式是否符合教学需求

在对《家庭消费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中,遵循了奥苏贝尔的设计模式,即“先行组织者模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第一阶段“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段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呈现“组织者”:鉴别定性特征、举例、提供前后关系、重复、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明确材料,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通原则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引起对学得内容的评析态度,阐明学得内容。

个案举例:

一是阐明课的目的:实现“家庭梦想”的“智慧之匙”和“实践之匙”。

二是呈现“组织者”——本节课学习内容结构组成。

三是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的意识:借助“五一”长假学生家庭的实际消费让学生谈谈“我的家庭梦想”。

四是提供前后关系:通过对上一节课有关“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复习,引申本节“家庭消费”的相关内容。

二 、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教学中,知识点以四个方面出现,即家庭消费的含义、分类、制约因素、恩格尔系数。其中家庭消费的制约因素是教学的重点,恩格尔系数是教学的难点。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重条理的清晰性,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知识的脉络,树立宏观印象。每个知识点的讲授均用学生熟悉的时事政治材料,或学生有兴趣的漫画、小品引导,从生活的感性认识出发,总结归纳出理性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此时,在每个知识环节讲解之后,再用日常生活的实例及历年高考题,来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遵循

“感性认识  归纳总结  理性认识 回归验证 感性认识”,也即

“实践  归纳总结  理论  指导  实践”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充分运用学生的不同个性问题回答,要有应变的思维,充分运用现成的事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本人乃至全体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三、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围绕“家庭消费”的课本主线知识,不拘泥于教材,要灵活多样的将现实揉和进去,特别是政治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会变成“历史”,不再适合国家社会个人的实际,“骨干(主线知识)”不变,但“血肉(感性材料)”可丰富多彩。

在本节课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家庭消费的素材(以该校学生手持为准)资料,均截止于2001年,而面对2007级的高一学生,不如采用更新的资料,让他们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去掌握知识,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去把整节课的时代背景扭转,符合学生实际。背景材料不仅可用文字数据,还可搜集漫画、音像资料、图片等色彩丰富的材料来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通过现代发达的通讯手段,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包括练习材料)最好发生在此06~07年间,让学生有新鲜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四、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五、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六、反思教学反思的效果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在对《家庭消费内容》课堂教学的准备中,实现了布鲁巴赫(J.W.Brubacher)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三类中的“实践中反思”,在对《家庭消费内容》课堂教学的实践后,实现了“对实践的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把“为实践反思”更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任重而道远”,教育教学的反思是反复的艰辛的过程,但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在教学的实际经验中总结进步,在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的体现,真正做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和主要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实现。

作者:李菁

第三篇:西部地区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利用2002~2012年中国西部青海、云南、甘肃、贵州、新疆、宁夏和广西七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与分析了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居民消费结构与政府消费互为Granger因果,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了政府消费,但是政府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二是居民消费的增长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三是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没有明显的挤入或挤出效应,但是政府消费的扩大抑制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 政府消费 面板VAR 西部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以及出口的依赖很强,过去十余年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的最终消费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造成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且持续走低。随着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无以为继,扩大消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相对与中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最终消费率过去十年间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经济结构失衡现象更为严重,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迫切。因此,作为常用的政策工具,政府消费能否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以及消费结构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对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政府消费是否挤入或挤出居民消费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经验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其中,姜洋和邓翔(2009)给出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部分结论。同时,一些学者还考虑了区域差异的影响,并得出不同区域间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如魏向杰(2012)认为,政府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对中西部农村居民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农民的影响。此外,除了消费总量关系的研究之外,相关学者还研究了政府支出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其中,武晓利和晁江锋(2014)将政府财政支出分为消费性、转移支付、投资性和服务性四类,得出四类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迥异的结论;蔡伟贤(2014)在用工具变量法控制了公共支出内生性的情况下,得到了公共支出整体上挤出居民当期消费,非生产性公共支出提高了居民消费的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普遍关注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上,关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包含了更多的居民消费行为的信息,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政策的有效性。另外,已有的研究也大多关注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单向影响,而忽视了居民消费行为对政府规模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西部青海、云南、甘肃、贵州、新疆、宁夏和广西七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西部地区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并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面板VAR方法,分析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为相关研究和政府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并不一致,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对居民教育、文化和医疗等消费构成了直接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说,居民消费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会引起政府消费的变动,这是因为政府财政预算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居民需求的变动,而且政府消费也可能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居民消费,反之亦然。可见,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以及政府消费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而应该是交融的,采用VAR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较为合适。因此,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 (1)

其中,Y表示所有内生性变量组成的向量,α和β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使用面板VAR模型时,隐含了每个单位横截面所隐含的结构是相同的。

此外,考虑到西部省份具有同质性,在引入个体效应后,上述约束并非不合理的情况下,在模型估计时,采取先去除时间均值,再用前向均值差分的方式去除个体固定,最后采用系统GMM的方式估计出参数。Love等(2006)给出了面板VAR估计的步骤与程序。

(二)指标选择、数据来源及处理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青海、云南、甘肃、贵州、新疆、宁夏和广西七个西部城市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了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GDP和人均实际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作为研究的指标,即面板VAR模型里的内生性变量。其中,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作为消费结构的代理变量,恩格尔系数降低,代表了消费结构的提升,该指标由以下方式得到:先通过计算城市化率*城镇人均食品消费+(1-城市化率)*农村人均食品消费得到人均食品消费,再用同样方式得到人均消费支出,计算比率即可,对数化后记为LNEC;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常用代理变量,以2002年为基期消除通胀后取对数,记为GDPPC;而人均实际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则由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对GDP的占比得到,对数化后分别记为GOVCON和PRICON。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地统计年鉴。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应用Stata12.0计量软件完成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步:一是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及滞后阶数的确定,以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为面板VAR模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奠定基础;二是应用Wald—Granger检验进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结构、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三是对变量进行面板VAR分析,以考察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双向动态影响关系。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与滞后阶数确定

本文采用LLC和IPS检验两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数据平稳性。人均真实经济变量往往表现为变结构趋势平稳,而对于本文采用的较短的样本区间而言,可能并不存在结构突变点,表1的检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由表1可知,两种方法一致拒绝了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证明了数据的平稳性。进一步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对于样本而言,各信息准则给出的最优滞后阶数并不一致。考虑模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滞后阶数应选为3。

表1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2 滞后阶数检验

注:*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3阶PVAR系统中进行Wald—Granger检验发现,在10%置信水平下,人均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结构互为因果,而人均居民消费是居民消费结构的Granger原因。

表3 Wald-Granger检验结果

(三)面板VAR估计

1.正交化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由于面板VAR模型的估计系数解释并不方便,我们直接对脉冲反应函数进行分析。对于正交化脉冲而言,变量顺序也许会影响分析结果,但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变换顺序对结果影响很小。这里给出的Cholesky分解顺序为GDPPC、GOVCON、PRICON和LNEC,进行了500次蒙特卡洛模拟并给出了90%的置信区间。

图1 脉冲反应图

从图1可以看出,面对居民消费的正交化新息,政府消费在同期没有反应,在第一期开始有正向的反应,在第二期累计效应达到最大,总体而言是正向的反应。政府消费对于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个正交化新息的反应同样存在滞后,但是在第一期之后累计效应为负,在第三期达到最大。由于LNEC减小意味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所以,脉冲反应图显示,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的对公共物品与服务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政府消费的增加。

对于居民消费量的一个正交化冲击,消费结构有较大的累计升级效应。同时可以看到,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政府消费的增加有负面影响,居民消费的增加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为先带动后抑制,虽然这种作用极为不显著。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虽然可能是由于挤出了投资有关,但是与居民消费比较来看,更大的可能性是政府支出的低效率。经济增长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都有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也与过去十余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最终消费率增速持续降低相吻合。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结构有提升作用。

居民消费对来自于政府消费的正交化新息(生)冲击的累计正向反应在滞后一期达到最大,随后累计效应变为负向,这说明,扩大政府消费不能起到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可能的原因在于政府消费的增加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结构对政府消费的增加的反应是在同期升级而在滞后期降级,这反映了政府消费的增加并没有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脉冲反应来说,政府消费可能通过影响居民消费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但从数量关系上来看,很难认为这是主要的作用路径。更大的可能性是,政府消费中存在大量的补贴性质的支出,直接替代了居民在一些领域的消费,与此同时却并未引致出居民的更多高端消费,居民将一部分消费转移到了食品类。

2.面板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给出了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是脉冲响应分析的互补分析。从表4可以看到,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度较小,在第十期为0.9%,在第二十期也仅为1%。对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而言,政府消费的贡献度较高,在第十期、第二十期分别为22.7%、23.3%,稍低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度29.9%、30.0%。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贡献率在第十期、第二十期分别达到了26.3%、26,2%。

表4 方差分解表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在省级层面检验与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及启示。

首先,西部地区政府消费并未明显挤出居民消费,尤其是短期可能有挤入作用,这说明了政府扩大支出作为总需求管理的可行性。但是政府消费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政府消费的低效率使得非选择地扩大政府消费规模不会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其次,政府消费扩张并未显著挤出居民消费,但是显著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事实意味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巨大潜力。政府应鼓励市场创新消费产品,拉动居民结构升级。

最后,政府应合理调整供给公共品的范围与方式,在公共物品与服务生产阶段推进市场化竞争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Inessa Love and Lea Zicchino,200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investment behavior: Evidence from panel VAR,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46,pp.190-210.

[2]姜洋,邓翔.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03:1-7.

[3]魏向杰.区域差异、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J].财经论丛,2012,02:45-50.

[4]武晓利,晁江锋.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率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14,06:4-15.

[5]蔡伟贤.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基于2SLS模型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4,04:25-28.

作者简介:宋昆鹏(1987-),男,河南人,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量经济与分析;李红(196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产业经济。

作者:宋昆鹏 李红

上一篇:现代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