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2022-09-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导致部分教师在如何坚持教学统一性与灵活性上陷入了困境,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1关于统一性与灵活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我们在此所讲的统一性也可称作原则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和贯彻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规定的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这是不能擅自变动的,必须坚持的。而灵活性则是指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各教师根据教学条件、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甚至内容进行教学已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与要求。

在教学中既要坚持统一性又要掌握灵活性,二者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统一性是前提,没有统一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有可能偏离的正确的方向,而灵活性也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灵活性是手段,如果没有灵活性,统一性将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不能实现其目标与任务;灵活性要以统一性为前提,统一性要以灵活性为实现途径。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很好的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只注意统一性而忽视了灵活性的现象:只重视指导思想的理论讲解与灌输,机械地按照教材逐一进行“扫荡式”讲授,彷佛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文件的精神,才能不违背指导思想,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达到教学要求。但是,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部分内容在初中就开始学习,到了高中巩固,而在大学还得再一次复习,厌倦情绪难免产生。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都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调查他们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老师所讲的理论他们都学习过,甚至有些理论都能熟练背诵。因此,对于这些课程没有兴趣,往往把它当作一种枯燥的政治说教,或一种负担而应付差事。学生们大都希望老师能够多结合他们的实际讲点现实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老师如果还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只会变成“写纸条课”、“睡觉课”、“开小会课”。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与要求,反而会促进学生厌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恶性循环的形成。

与此相反,有部分老师注意到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的基础上,过分重视灵活性而背离了统一性。

为了让学生能够提起精神听自己讲课,使课堂变得生动,部分老师对于理论内容很少涉及甚至根本不涉及,而是在课堂上讲某个人物的“野史”,讲与课程内容根本不相关的笑话,甚至把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带到课堂,讲出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言语等等。试想这样的教学除了在学生面前哗众取宠博得一阵掌声外,能起到“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吗?不能,不仅不能,反而会对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危害作用。

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坚持统一性,又把握灵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3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几点心得

3.1教学方法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我们在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及老师的希望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是从理论到实际教学法,在对学生陈述主要理论观点之后,可以列举相关事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注意所举事例要有现实意义、学生又感兴趣)。其次是从实际到理论教学法,即先通过列举新近发生的、学生关注的现实例子,引申出其中所包含的理论,再进行讲解。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要重视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印象。

3.2教学手段

“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视觉、听觉刺激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抬头率。[2]

在课堂上,利用投影等设备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中提供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家革命与建设期间的一些图片资料给学生,可以加深他们对历史背景的认知从而更好掌握其中的理论内容。

在课堂中播放相关音像资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如在《形式与政策教育》课中,播放专题片《关于我国当前的能源形势与“十一五”能源发展》,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能源形势的了解,提高对国家当前的能源政策的领悟;又可以缓解沉闷的课堂压力,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3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多种课堂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辩证的思维方式;采取辩论、研讨、撰写小论文、参加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促使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实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的知识内涵。另外,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留意同学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将其拍摄下来,在课堂中展示。这样,通过学生对不文明现象的观察、体会,可促使学生远离不文明,培养良好文明举止。

在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要知道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试图依靠形式的多样化来掩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教条化问题和知识陈旧问题等,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3]

当然,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要力量的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自身的学习发展,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领悟水平,通过进修、参与各种学习、研讨会议,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注重教学手段、方法的思考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运用,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给广大教育者带来了不少的困境,其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统一性与灵括性就属其中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作者在近年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性,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2] 胡成广.两课教学内容,方法与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4(6).

[3] 许秋星.对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5,6.

上一篇:提升土地综合整治业务管理和服务能力的研究下一篇: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电器控制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