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2-09-12

一、引言

中国古代, “文化”概念与“天文”相对, 《周易》贲卦的象辞最早提出:“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1]这话后一句意为“通过人文, 可以教化天下, 让这个社会发生变化。”因此, 中国文化蕴含着极强的人文和教化精神, 正如楼宇烈先生说的,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一定稳定性,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人品、重伦理、重利他、重和谐的特点, 继承、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于培养秉承民族精神, 兼具时代精神和全球视野的青年大学生,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契合

(一) “家国情怀教育”的契合

“家国情怀”教育即培养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 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 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 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3];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 有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先忧后乐”的忧国情怀, “捐躯赴国难”“精忠报国”的浓烈爱国情, 历史长河中涌现的爱国志士、流传的爱国典故等, 都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追求济世安邦、经世致用、天下一统的“治国、平天下”的信念。这些传统思想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入世、家国一体的浓厚情愫:既讲究个人涵养身心、修身齐家, 又追求内圣外王, 积极入世有所作为, 努力协调好大家小家的关系, 安顿小家报效祖国胸怀天下;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积淀, 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高校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能够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是同频共振的:国家强大、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是紧密相连的,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每个人自身强大的重要保证和依托, 个人的强大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助力, 进而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 “社会关爱教育”的契合

“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教育青少年学生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交往的观念, 培育一种“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 使大学生能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整体把握, 做到全面而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友善助人、关爱社会和敬畏自然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推崇仁爱共济、“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社会关爱, 奉行仁者爱人、“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 讲求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 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心、邻里之间守望相助, 遵循严己宽人的忠恕之道;人在社会中信奉克己奉公、德法相济。当今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面, 即社会处世方面, 青年大学生会有一些疑惑, 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竞争日趋激烈, 优质资源不足, 人们争夺激烈, 如何实现和谐共处?高校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让青年大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以及正确处理与同学朋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为人处事方面, 培养大学生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涵养青年学生的宽容心, 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群体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利益, 行为有益社会。

(三) “人格修养教育”的契合

“人格”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人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就反映出个体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修养境界。拥有良好、健全的人格, 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 处于何种地位, 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个人是社会的“细胞”, 国家精神风貌、社会风气的呈现最终要靠每个公民的个人品格来落实, 公民素质高, 社会风气就好, 国家精神面貌就昂扬向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志存高远、礼义廉耻的道德修养, 倡导正心诚意、严己宽人、进德修业、勤劳敬业, 推崇刚健进取、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格品质。应培育高校大学生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夯实品行修养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 文化认同淡漠

近代以来,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曾经有过大的失误:五四时期提出“打到孔家店”, 猛烈抨击传统文化;建国后对前苏联“一边倒”;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砸烂“封资修”, 以除“四旧”的名义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每一次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打压都使国人对传统文化多一分疏远,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断裂, 民族文化认同感逐渐淡漠, 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后、不入时的刻板印象和淡化意识。

(二) 全球化的冲击

开放的中国面临全球化浪潮的席卷, 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其售卖的文化产品渗入中国:肯德基、麦当劳快餐遍布大街小巷, 英文歌、美剧、好莱坞大片在电视、电影和网络中随处可见;西方国家大肆输出其价值观念、制度理念和政治模式,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如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与个人价值观念相关的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90后大学生特立独行, 崇尚个性解放, 以大众化、流行式和快餐式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普遍青睐, 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冲击下, 高校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政治意识淡薄, 越来越疏远自己的民族文化, 甚至漠视传统文化, 部分大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些大学生甚至仅从算命、看风水、卜卦等消极方面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里, 我国传统节日淡化没落, 西方洋节却大受欢迎。因此, 文化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消解我们的文化认同。

(三) 网络技术的冲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信息获取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 也给高校德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一些冲击和隐患。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电视、电脑、媒体、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 网络对于这些新生代有着极大的诱惑和影响:他们思想活跃, 能快速适应时代要求, 追求时尚,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个性张扬, 崇尚自我, 意志薄弱, 自律性不强, 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成熟。

因此, 一部分大学生患上“手机综合症”、“网络综合症”。另外, 网络信息真真假假、良莠不齐, 一些错误思潮如“普世价值论”、“民主宪政”、历史虚无主义等负能量的信息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或缺乏政治鉴别力的人放大和断章取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爱国、忠诚、仁义、和谐等正能量的内容被其排斥和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四) 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功利化趋势, 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带有较强的功利化色彩, 学生在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参加社团活动和择业带有较强功利性目的。教育者们过度考虑教育的外在价值, 偏重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于是在课程的设置上过分偏向热门专业、应用型专业, 培养目标功利化、教学模式“产业化”、人才标准“技术化”。忽视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教育, 从而把高校变成“手工作坊”, 打造成紧俏适用人才的“加工厂”[4]。大学生选择专业时只考虑就业率高的专业, 学习只乐于学工作中用得到的知识, 热衷于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教师资格证、驾驶证等各类考证培训班, 奔波于考研或公务员考试培训班, 传统文化学习搁置一旁。

四、改革创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一) 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新要求,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 富有新内涵、时代精神和生命力

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按照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新需求, 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发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道德理念,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伟大民族精神”权威定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思政课老师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国精神”章节中详尽阐述, 也可在其他思政类课程中贯穿精神实质, 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 以先辈为荣, 学习先辈心系国家, 勇于担当, 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在课程结构上, 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 适当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 尤其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规范、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也突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生理想等的诉求;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论证, 任何行动的合法性都需要依托特定的文化才具有意义[5]。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紧密融合, 提升教学效果。还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国学概论、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选读等课程, 建立多维理解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 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理解,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他们内心,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三)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有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 但现行的学科设置都遵循“课程学科化”, 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 以标准化、定量化为课程诉求, 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 以公理、定义、推理、判断、分析、逻辑演算以及综合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6]。把侧重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社科课程“科学化”、“理性化”, 将人类实践活动中真实、生动、具体和富于生命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类课程融合时, 可在方式上进行多样化选择, 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找准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 用讲故事的方式, 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 做到情理交融;可以去参访有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址或有诸多历史文物的博物馆, 领略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可以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进行讨论, 谈谈观后感;或依据社会热点问题, 提出一个论点, 组织学生辩论, 增强互动性、参与感。课堂的地点也可随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地而变动, 不限于小小的教室。

(四) 创新文化传播手段, 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通过微信平台、网站论坛、QQ群、微博等既可上传精彩国学视频、微课程, 也可发动学生做“微视频”、“微动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也可利用网络的声音录播APP, 引入“读读马恩原著”活动, 让同学们在网络微信平台接龙诵读马恩原著, “让原著说话, 为经典发声”;还可上传数字化的传统文化讲座、中国历史、国家宝藏、传统文化精彩一课、文化哲理片等教育录像与视频, 同时设置讨论主题和讨论区, 学生观看数字资源后, 发言提问, 交流互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学生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 多渠道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 创办多样的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活动, 形成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每天都在校园学习和生活,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高校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政工作者可联合校团委、学工处等相关部门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比赛:如诵读经典、书法比赛、诗词大赛、国画大赛、传统文化网页制作大赛等, 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 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可组织社团活动:春节写春联, 朋友圈晒春联、清明节扫墓祭英雄、端午节看龙舟赛、中秋节赏月、重阳节拜访敬老院, 以行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范, 使学生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 爱祖国爱人民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情怀。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较强的教化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及人格修养教育方面契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面临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淡漠及全球化、网络技术和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冲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现实困境, 惟有结合新时代、新要求, 改革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才能有效推动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现实困境,路径

参考文献

[1] 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5:58.

[2]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化成”[N].中国民族报, 2016-07-08.

[3] 于春海, 杨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 2014 (10) :67-75.

[4] 柳友荣等.人文素养: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N].中国教育报, 2014-04-07.

[5] 张卫良, 龚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 (05) :128-130.

[6] 魏传光, 旖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计论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探索, 2015 (07) :102.

上一篇:谈人工智能语境下传统人文学科教学思维的转换下一篇:GoodHealth——大学生营养餐在高校的实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