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2022-09-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和主课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我国高等院校公共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高层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国家教育部和高校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从总体上看仍不理想。由此看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一番思考,找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

(1)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整齐划一,定位过高过大;培养目标比较狭窄单一;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仍沿袭过去的传统,突破不大;教师素质偏低。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探索

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具体可以归纳为: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以及大环境产生的影响;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作者,应对我们所从事的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思考,努力寻找突破口和改革的切入点,为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局面不懈工作。

3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采取的思路和对策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清晰的思维“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以渊博的知识“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丰富性,以自身的示范“凸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指导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又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他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人生道路的领航人;作为益友,他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教学态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些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素质。首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具备联系新的实践、新的问题,保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素质。其次,是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中提高明辨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训练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思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和理论的坚定性,夯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

3.2 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面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及时地变革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的结构的教育内容,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素质的人才。

首先,课程结构和内容综合化。结合课程要求把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完整地、及时地反映到学科结构中,打破传统专业教学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为主的封闭模式,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高度融合。综合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科学思辨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弹性化、多元化。是把传统教学中课程设置以必修课为主、缺乏灵活性的机械单一模式,转变为在主要课程结构中除设置必修课程以外,还设置大量的选修课的灵活、多样的模式。学生通过选修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科,形成特殊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3.3 改革教学方法

现阶段,由于教学环境、教育对象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有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已经难于适应新的情况,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因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由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这些相关因素综合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如此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改革“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学生只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只能“洗耳恭听”,教师则是施教者,是知识的化身,自然“君临上届”。由此决定的教学也就成了“讲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一人的讲演效果。

其次,提倡“参与式”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辅讲式。二是“小板块”。三是问答式。四是讨论式。讨论是问答的延伸,其升华即为辩论。五是社会式。“请进来”可以有学生自己去请,自己去组织;“走出去”也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出“象牙塔”或义务劳动或社会调查。

再次,要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思考、研究”。案例教学要以两个“实”为基础,一是史实,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观点、重要论断都产生在具体历史实践中。二是“现实”,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即时变成案例,成为当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是克服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对现实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做出反应,编选资料及时运用于当前教学。

最后,必须改革现在的考试方式,由原来主要注重知识考核的闭卷考试转变为多种方式并用并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主的开卷、闭卷、口试等相结合的形式,而且要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范围。同时,要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学。

摘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即既有取得的成绩又存在着问题,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阐述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采取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10).

[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 2.

上一篇:浅谈钻井平台动力设备冷却系统的设计与现场安装下一篇:HZS系列和2×JS750型号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