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微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1:

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摘    要:近年来,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许多努力,育人效果逐步提升。但是,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仍面临体系不完整、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载体渗透性不足、合力不强等现实困境。在新时代,面对育人环境与对象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应在新的研究视角上,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以深化研究路径。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育人;00后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强国战略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文化育人功能也愈发强调。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自觉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却尚未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这也引发了学界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国内学者在研究上,主要是厘清文化育人的概念、分析文化育人的价值、探索文化育人路径。整体来说,高校文化育人研究内容较为全面系统,但是缺少一些独特的研究视角,比如国外学术视角,新的研究范式视域;另外,没有重点关注育人对象,没有敏感把握住育人对象群体变化这一现象及其群体特点对于文化育人的要求。为此,把视野投射到文化哲学视域下,把目光聚焦于00后大学生身上,对于拓宽和深化高校文化育人路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研究。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定义文化,“文化”的定义在

学界也不能完全达成统一。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1]。究其核心,文化研究实际上是对人的研究。这种研究对象与文化育人对象的宗旨都是指向“人”的,是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对象。

一、0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本文在《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00后画像报告》《千禧一代:中国00后群体研究报告》等调查基础上,对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生存的“数字化”

早在20年前,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就预测人类会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正如他所言,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学习、交友、休闲娱乐等活动迁移到互联网上,俨然进行着一种“数字化”生存(这里提到概念较于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来说是狭隘的,是特指00后这个群体所表现的生活方式)。

从文化角度看,“数字化”生存使得00后个性自由化,拓宽接触世界的边界。但是,00后通过“数字化”生存所构筑的虚拟自我世界与现实生活隔着传统、习俗、经验、天然情感等人文屏障;通过“数字化”生存获得表达自由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代际之间的“数字代沟”。

(二)表达方式的双重性

00后拒绝外界给自己贴标签,一方面,外界对00后的刻板印象不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也会影响00后的个性化表达,所以不为00后接纳;另一方面,00后本身也因为表达方式的多重性而不易被概念化和标签化。

00后表达方式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行为方面:一是学习娱乐化,看似追求娱乐,热衷消费的背后,00后也是积极进取,热衷学习的群体。二是认真戏谑化,00后在言语中可能会标榜自己“丧”,但这却是一种反思反语,将积极行为以戏谑的口吻来表达。三是新潮怀旧同体验。00后一方面热衷追求潮牌,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古风类文化节目、古典乐器、复古歌曲等,他们在潮流和复古中任意切换情感体验模式。

(三)行为的仪式感

“仪式感”在00后的生活中也成为一个时尚热词。较之“仪式”的概念,“仪式感”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仪式感应当覆盖两个领域,一是指在仪式场域中,人们融入仪式情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二是指在非仪式场域“拟仪式”般的主观态度和体验”[2]。

00后普遍追求“仪式感”,小到物质层面的一顿餐食,大到精神层面的家国情怀。00后喜欢在外卖订单上备注一些具有美好愿景的话语,据调查显示,参加高考的00后,有超30%会用备注许愿“金榜题名”;2019年国庆期间,00后红色旅游的酒店预订量暴涨20倍[3]。

00后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不是选择漠视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是选择以红色景点打卡的仪式感行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00后自发追求的仪式感多来自于非仪式的生活场域,带有个体性和日常性。这种由内驱动力所主导的仪式感往往伴随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生命体验,能够提升行为主体对生活所蕴含的美感、道德感、秩序感的认同度。但是,行为主体因个体差异性,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挖掘,还需要被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四)群体的圈层化

《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解读称Z世代特点之一是“圈子文化,独而不孤”[4],这实际上包括了对00后群体圈层化的概括。00后群体的圈层化一是表现在该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二是表现在00后群体内部的小圈层化。

00后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圈层化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们用网络黑话所创建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大众传媒的催生下,00后形成了语言符号、媒介符号和技术符合综合应运而成的独特风格,他们运用不规范的语言符号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语言的记忆性社群”,形成群体的圈层化,以彰显自己的独特风格,努力在亚文化群体中形成一种内在“规范”的秩序。

00后群體内部的小圈层化主要表现在他们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审美等相近的同伴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小的圈层。就拿他们偏爱的B站来说,B站曾获得QuestMobile研究院评选的“Z世代偏爱APP”和“Z

世代偏爱泛娱乐APP”两项榜单第一名。而B站之所以会受到Z世代的偏爱,缘于它根据年轻群体的偏好,依兴趣圈层而创设的网络多元文化社区。目前,B站已经涵盖7 000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这些兴趣圈层正是00后群体圈层化的映射。

二、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时代氛围的影响下,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作出努力,育人效果也在逐步彰显。但是,因时代发展、学生群体等变量因素,高校文化育人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一)文化育人体系不完整

文化育人体系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而高校在文化育人体系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是从育人整体性看,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路径相脱节。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文化本身内涵丰富,具体文化内容包括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而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将文化育人与其他育人途径相关联,割裂了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二是从文化育人本身看,育人顶层设计与育人过程脱节。高校依据时代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顶层设计方面,会不断提升文化育人理念和完善文化育人体系,而在具体育人过程中,有些环节可能会偏离甚至背离顶层设计预设的育人路径。

(二)文化育人主体与对象关系疏离

调查显示,00后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大,其中选择“父母”和“同学/朋友”的占比达七成以上,而选择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占比只有五成。而在面对“遇到困难时会向谁求助”这个问题时,超六成的学生会选择“求助好友”,其次是“求助家长”和“自己解决”“求助老师”的占比只有

25.4%[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00后与教师之间有一些疏离感。由此,这种疏离感也会衍生到作为育人主体和对象之间。

在高校文化育人层面,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識结构等方面相对较为稳定;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群体会出现新的特点。当前,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主要还是“教与学”“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垂直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中,平等关系也一直在被努力构建中。但是,因学生群体出现的新变化,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要经历“解构—再建”的过程。平等关系维度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育人效果。

(三)文化育人载体渗透性不足

高校文化育人载体主要有课堂教育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礼仪仪式、新媒体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育人载体,一类是新型的育人文化载体。高校所运用的文化育人载体名目较多,但是渗透性和感染力不强,主要原因可概况为两点:一是过度利用传统载体;二是未充分挖掘新载体优势。比如高校通常会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文化育人,一些精良的课外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一部分活动因流于形式、过度重复、强行推出、创新不足等原因,非但没有起到育人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降低课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成效指数。

而在运用新媒体等载体开展文化育人活动时,却又未充分挖掘其优势资源。高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也意识到运用新媒体的重要性。由此,一些高校推出一系列APP,以期达到育人成效。实际情况是,大多学生只是把它们当作“任务型”软件。这些教育媒介与00后喜闻乐见的B站等网站相比,未完全贴合学生实际和喜好,亲和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如若总是发挥“任务型”功能,00后圈层化所形成的亚文化力量会利用这些“官方网站”建立他们的认同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文化育人技术投入与育人产出严重失衡。

(四)文化育人合力不强

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是一个文化磁场,在文化育人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文化磁场应当从内外部集聚多方力量以生成更大的磁场,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而实际上,这种内外部育人合力却不强。

在高校内部,育人主体力量主要是在学工和团委等团学工作部门,而在具体分工中,育人工作多落在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等身上。概况说来,在文化育人层面,一是高校各个部门之间育人合力不强;二是教师群体之间育人合力不强。而从外部来看,育人合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校之间;二是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

三、文化哲学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

面对时代、育人环境与育人对象等出现的新特点,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索也被赋予了新的课题要求。在一些育人因素变化之中,如何把握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这需要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加以讨论。文化哲学力求给人的生存活动提供智慧和现实关怀。而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二者的价值旨归都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探索高校文化育人路径,能够拓宽育人视野,把握育人总体方向,维持育人因素“变”与“不变”的平衡。

(一)哲学自觉,健全文化育人体系

“高校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除只注重埋头拉车而忽视抬头看路外,高校文化理论研究中文化学的整体审视与现实关怀不够也是重要原因”[6]。

文化育人研究是嵌入高校文化研究中的,它也需要在宽视域下被整体审视。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尤为重要。健全文化育人体系首先要有育人全局观念。在顶层育人设计上,要将文化育人体系与其他育人体系相关联,构建完整的育人系统,以此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协同文化育人。健全文化育人体系,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文化育人合力。例如,可以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可以建立家校联系,联合打造“传承家风”等活动;文化育人合力的形成可以促成文化育人体系的健全。

(二)平等对话,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

文化具有群体性,这种特性在00后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何将主流文化深入到青年亚文化之中并对其引导,需要构建一个师生文化共喻圈以将这两种文化所代表的群体纳入到同一圈层。

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应当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一方面,00后本身也在寻求一种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这为师生文化共喻圈的建立提供了可能。00后虽然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但是“‘00’后的个体价值观不同于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水平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个体价值观”[7],从而维持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师生关系的重构也应当成为教师重视的一个课题。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应当主动转变师生关系观念,变“教”为“导”,共享共创,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构建师生文化共喻圈。那么教师在进行主流文化传播时,相对会容易实现将主流文化渗入青年亚文化之中的最大可能,学生也会更加信服和认同教育主体的育人内容。

(三)注重细节,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总体上把握文化育人方向外,还应当注重文化细节,尤其是注重校园文化细节。“数字化”生存成为00后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而在互联网之外,00后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便是校园,所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大层面。无论是校园文化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内容还是深层结构内容,都可以在一些细节处下功夫,强化育人效果。比如在物质文化环境方面,可以结合地方性建筑文化,融入当地建筑元素,让学生置于立体的文化艺术中,提升文化感知能力;可以在校园绿化中融入校徽校训等图形字样等;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在毕业季等活动中,在学校拉满符合00后习惯用语的横幅;将二十四節气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为学生定制的专有书签之中……从细节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更好地刺激00后的文化接受神经元,让他们从有形的细节处感受到无形的文化力量。

(四)创新融合,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全维性和个体性的特点。新媒体与0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深度融合,如何因势利导,规避新媒体育人消极因素,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融合媒体。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媒体的优势植入到新媒体之中,重点挖掘传统媒体中与00后个性化“怀旧”相契合的内容。比如,可以用新媒体还原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育人情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更受00后欢迎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育人活动,比如在B站、抖音等平台发起投票、讨论、学习等活动。二是虚实互动。00后“数字化”生存方式,与经个人实践和祖辈日常经验升华所凝炼出来而达成集体共识的主流文化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相比,缺乏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实感和实践内容。因此应虚实互动,借助新媒体搭建具有生活实感的文化内容平台,以提升00后的文化素养践行与道德养成。比如可以借鉴网络红人李子柒的微视频创作内容。在短短的十分钟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四季更迭的生命力量与素朴的乡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一个历时相对较长的又蕴含着文化和生活内容的线下活动,最后借用媒介传播,以实现虚实互动,文化育人。

四、结语

自觉探索育人途径是高校发展最大的内驱力,同样,如何使得文化育人效果最大化,最本质的力量应当是来自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增强文化自觉,需要思想引领和实践养成等外动力的牵引。因此,高校应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自觉探索文化育人路径并加以落实,提升外动力的牵引力,从而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觉力。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7.

[2]马婷婷,林美卿.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

[3]1991T.00后手机使用行为报告[EB/OL].(2020-01-05)  [2020-06-01].http://www.199it.com/archives/993124.html.

[4]央广网.《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发布 解读中   国95后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EB/OL].(2018-06-11)    [2020-06-01].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80611/ t20180611_524266177.shtml.

[5]王聪聪,朱立雅.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EB/OL].(2018-05-04)[2020-06-01].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5/04/content_17158497.htm.

[6]刘克利.高校文化育人系统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殷文,张杰.水平集体主义与参与式文化——网络化时代青年个人价值观新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作者:邓菁菁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2:

“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微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大家普遍认为,“微时代”产生了许多新元素,诸如微媒介、微语言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加快和易化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凸显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给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某些学者还分别从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应对举措。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遇;新挑战;新举措

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充分凸显了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指明了新方向。如何更好地把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度融合起来,成为了当务之急。“微时代”的出现,给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一、“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我们正处于“微时代”背景下。“微时代”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微时代”呢?

(一)“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概念的提出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开始,人们对“微时代”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比如有的学者把“微时代”解释为:“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这一说法较为抽象,不易理解。随着人们对“微时代”的不断探究,其概念也随之具体化。当然,大家对“微时代”的说法仍然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微时代’是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新’网络空间”[3];也有人认为,“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微网站、微APP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4]。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微时代是以当下流行的以微信、微博、微网站为主要信息传播媒介,以微表达、微阅读、微语录为主要形式,以短小精炼、方便快捷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新时代。”[5]这一表达不仅形象具体,而且也将“微时代”的特点描述出来,更方便大家对“微时代”的理解。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机遇

“微时代”作为一个崭新时代,它的到来无疑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新条件。

第一,“微时代”产生的新兴“微载体”加快和易化了信息的传播。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率剧增,微博、微信等“微载体”也孕育而生。这些时下流行的“微载体”在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展现出了新的功能和内涵。有学者认为,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手机用户量增大、网络覆盖面拓宽、智能电子设备功能变强,可以时时处处、方便快捷地获取数量庞大的各类信息资讯,这就使新兴的“微载体”承载了包括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在内的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6]。微博、微信等作为新兴载体,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内容多样,不仅能够承载更多更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且在传播形式上的特点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实现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上无限制、在空间上无阻隔的信息传播最理想状态。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较,“微载体”所提供的信息传播途径更便捷,这一特性使一直束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枷锁(时间和空间)被打破,教育双方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在网络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实时评论。

第二,“微时代”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有学者认为,“微时代”带来的新兴“微载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教育内容在这些发展平台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抽象变为具体、从二维变为三维、从单一变为多元。文字、图片、音频等信息在新的发展平台中合为一体,增加了趣味性,拓宽了传播范围[7]。也有学者认为,“微时代”下,电脑、智能手机等任意一种与网络相关的設备都能成为大学生获取有趣信息的快速有效途径。此外,“微载体”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在提升教育内容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8]。形式刻板的思想政治理论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含量最大的部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受到这种内容上的限制,才导致了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偏离,使教育内容丧失了趣味性。“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条可以自由、开放、快速了解、掌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将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抽象的理论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掌握流行的网络语言,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拉近理论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

第三,“微时代”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信息在传统载体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滞后,接受者很难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些信息,也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有效的反应,这使得信息发送者得到的反馈信息也存在相当的滞后性。而在网络传播中,接受者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评论,信息发送者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评论,这就使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具有时效性和有效性[9]。也有学者认为,手机作为“微载体”的代表,其互动交流能力十分强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通过视频、电话、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微载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双方都提供了一个崭新交流平台[10]。还有学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交流对象的角色和身份都是虚拟存在的,交流对象彼此间基本不存在精神负担,人际交流变得更加宽松和融洽。教育双方间的防范和隔阂大幅减少,这增强了教育双方彼此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中可以互换身份。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和获取信息时的身份是受教育者,而在发表意见和发送信息时,即在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时,大学生又站在了教育者的位置上。这种网络环境下教育双方的换位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也有效消除了大学生接受信息时的消极被动性,使学生切实参与其中,更能体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11]。“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主动思考能力和对现实的判断能力,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把握自己的人生指明了道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教育模式缺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载体”与学生互动,了解并走进学生的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生活化,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引导,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得到升华。二、“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战与网络一样,“微时代”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不利的元素夹杂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一)“微时代”凸显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毋庸置疑,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次“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微时代”影响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不足显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第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更好地与“微时代”接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依赖老师和学校的作用,只能在学校上课时间由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而在课余时间——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基本不会接受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资讯。这就导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随时、自由地在学生中传播,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很难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正是受到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随时随地开展和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实际生活当中,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陈旧,严重影响其吸引力和实效性。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师生互动,但大部分高校还是以教师的单向传递方式为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始终把教育者摆在首要地位,过分突出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严重忽视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决定了其处于教育信息传输的金字塔尖,并且对教育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掌控力,这正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在这个条件下,单向灌输式教育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平等、开放、以互动交流为主要特点的当代社会中,信息传输双方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可互换的,这就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能很好适用在“微时代”的环境中。有学者认为,单一定向的灌输式教学极其陈旧,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何者应处于首要位置这个问题,使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这个重要环节[1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以及客体的“趋主体化”将会成为必然趋势,势必形成一种主客体关系相互转变的状态。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意识自觉性和选择自由性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掌控性,面对网络信息多源化及网络传播路径多样化而造成的思潮涌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传递模式的有效性显著下降,这也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性和首要性不断衰退直至消亡。

第三,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趣味性,在“微时代”下急需进一步更新和充实。尽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一理念已在大部分高校达成共识,但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绝大多数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相对乏味单调,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授课缺乏趣味性,导致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很难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面对喜欢时尚新潮的大学生,老师刻板地把单调乏味的课本内容讲授给学生,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导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表述规范严谨的文字为主,配上少量单调的图片和表格,老师授课风格多以正式的书面表达为主,很少融入时下流行元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出学术性倾向,学生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和较长的思考时间才能接受这些信息,这导致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相较于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不足在于其趣味性不强、文字的长篇大论以及过于严肃乏味的课堂气氛,这些都与当代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不相适应。总而言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需求,如果不在教育內容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其在大学生中的认可度也就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将难以保证。

第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很好地融入学生生活,“微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更显淡漠和疏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处于同学生交流沟通的第一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对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缺乏了解,跟学生缺少沟通,导致其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更不能及时引导学生走出这些误区。从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上来说,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运用不到位,网络技术不熟练,缺乏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总体上依然采用被动的应对策略,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大学生生活话题的掌握,不能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找不到大学生生活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很难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发挥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其技术能力不能适应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微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对国外不良政治文化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限制,这就为很多国外的消极低俗信息在我国的生长和繁衍创造了条件。有学者认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培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13],给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渗透和精神殖民创造了条件,使部分国人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提出了极大挑战。另外,网络上有些虚假言论夸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社会主义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些不利因素都给这个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各类“微载体”,在网络中肆意散播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反动言论,妄想对我国进行“分裂”,此类不良信息直接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三观”的培养,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在我国的形成及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更加恶劣。

第二,“微时代”下,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过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微载体”的特性,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加入其中。有学者认为,网络信息有其独特性,即零时差传播、零距离交流,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极低。这就使数量巨大的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其真伪性难以辨别。网络环境过于宽松自由,导致虚假信息横流、垃圾信息肆散,增加了信息的难辨性和传播的失控性[14]。也有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是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想要获取的权利,微博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但由于加入微博的门槛过低,网民可以在微博上自由浏览信息和发表观点,安全系数过低,微博往往会成为某些心怀不轨者的工具,给某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有可能利用微博的开放性,肆意散播谣言和负面信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网络格局中,人们无法对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这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了人们的信念,给整个网络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15]。“微载体”的自由性、虚拟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第三,“微时代”下的网络世界缺乏约束力,某些不法分子更加肆无忌惮。有学者认为,“微时代”下的网络环境有其特殊性,人们往往以一个甚至多个虚拟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中,在不同的网络事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变成了代码间的交往,甚至使网络失去了现实世界中道德、舆论甚至法律的束缚。过度依赖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让受教育者在现实社会中失去自我反思、自我判断的能力[16]。这就让国内反动势力和国外反华分子有机可乘。虽然国家已出台应对网络问题的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的约束力还不够,谣言、虚假以及低俗信息还是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

第四,“微时代”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很多困难。一方面,“微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缺乏深入理性的处理和思考。信息传播形式以碎片化为主,这些信息浅显易懂,但在过于追求简洁的情况下,破坏了信息的本意。大量获取碎片化的信息,极易使大学生丧失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繁杂信息的耐心。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过于追求快餐式的生活、学习和教育方式,他们往往在浏览信息时一目十行,这种看似省时高效的方式只能让他们看到事物浅显的外表。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很难跨越感性到理性这条鸿沟,无法看到事物的本质,导致大学生无法判断事物的真伪。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错觉,极端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给思想防线原本脆弱的大学生带来极坏的影响,这给“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的困难[17]。另一方面,大学生总体上自控能力偏弱,思想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且偏激行为易发。当代大学生与外界接触主要依靠网络的信息传播,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三观”尚在培养和完善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各类纷杂信息的影响。“微时代”下,信息杂乱、真假难辨,这些纷杂的信息对自控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冲击很大。有学者认为,面对微载体中的各类纷杂信息,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极易被攻破,从而产生偏激思想,一旦这些偏激思想通过网络被快速放大,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思维,使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18]。大学生长期大量接收杂乱无章的信息,容易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冲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三、“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微时代”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正在快速崛起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适应了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信息咨询、生活服务的需要”[19],如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生,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可以分别从学校、教育者、受教育者三方面对这些新举措进行分析。

第一,学校应建立包括校官方微博和其他各种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校园微平台。“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生活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各个高校应促进富有时代特色和校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微载体”的结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同时,要大力宣传和有效使用这些载体,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间的一座桥梁,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学校还应安排专门人员对微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定期发布学生关心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热点、社会道德、学校发展等最新动态信息,加强学生对当下热点的了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有学者认为,学校应在微平台分享学生日常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于现实人际交往、在校期间生活学习规划、未来如何就业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校园微平台的信息发布一定要从贴近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加入具体的案例,在具体问题中进行具体分析,并用视频、图片等更能吸引学生的形式取代长篇大论的文字和理论,充分发挥校园微平台的教育作用[20]。高校建立校园微平台是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微时代”的发展,满足新时代下大学生对新型教育的需求,拉近教育者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必须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熟练运用各类新兴的“微载体”,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教育者要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傳统理念,与大学生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引导大学生从事积极向上的活动。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借助新兴“微载体”进行正面信息的传播,挣脱传统教育的时空束缚,使积极正面的教育信息搭乘“微载体”在网络中展翅高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环境[21]。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拘泥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应顺应时代需要,把“微载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保证信息正确的情况下,将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通俗的语言,方便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只有具备对“微载体”熟练的使用能力、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的精确判断力,才能洞悉“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时遇到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教育者自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微伙伴”[18]。另一方面,教育者还是引导学生对网络上良莠不齐信息进行理性辩证、科学分析的主要力量。“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不良信息容易呈几何级数扩大,单凭个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拧成一股绳,分享经验、开拓进取,成为一支力量庞大的队伍,共同处理“微时代”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调动学生自我思考的同时,也要养成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监管的能力,引导学生接受积极正面的信息,并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各种复杂信息的真伪,增强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18]。

第三,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也应对自身严格要求,才能使自己在“微时代”下出淤泥而不染,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如,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文明规范用语,切勿被纷杂的信息蒙蔽,也不要发表过激言论。除了文明用语外,还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对各类信息筛选辨别的能力。大学生应拥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冷静分析各类信息的能力,要学会过滤不良信息,提高对不良言论、低俗文化的免疫能力,不要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总之,大学生要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恪守网络道德,在积极进行“微教育”的同时学会理性思考,带着批判精神去接受各类信息。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改善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更好结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应有教育效果的首要因素。理论源于实践,更应通过实践运用到生活中,通过理论与生活的结合,发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足和缺陷,不断提高教育内容的质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教育内容如何向多样化发展,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答案。教育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紧跟潮流,才能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只有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同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才能更有活力。首先,选材要取自于大学生亲身经历的案例,亲身经历的案例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道德思考。其次,选取影响力大的案例。对于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大学生而言,影响力大的案例更能第一时间被他们关注,将这些案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更能吸引学生。最后,选取实际生活中困扰着大学生的一些案例,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大学生的生活靠近。教育者只有深谙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去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扰的方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零距离接触。

四、启示

关于“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学术界已有数年研究,也不乏成果,但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的结合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为此,笔者也就“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问题再补充几点,以抛砖引玉。

一方面,提高“微载体”的有效利用率。当下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的结合过于形式化。虽然教育者也会与学生通过“微载体”进行交流,微信群、QQ群等也基本普及,但这些群活跃度不高,慢慢由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成了老师、学校布置作业和传达信息的工具,失去了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本意。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微载体”的建设,提高有效利用率,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定时开展“微载体”上的讨论活动。比如,学生可就某一热点问题畅所欲言,由老师进行深度解析。“微载体”也不单单是僵硬的教学场所,老师也应多与学生交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选择性地针对当前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利用“微时代”信息传播快、覆盖广的特性,在树立典型、标兵、榜样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模范效应引导学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铁面无私、授课乏味、缺乏吸引力的。我们应打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这种印象,将一些学生喜爱的老师挑选出来,树立模范形象,进行宣传,设立专题专人讲堂,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讲座吸引学生,使其更加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其心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乏味无趣的印象。对好人好事、先进个人、道德典范应在校报、官网、校流动媒体以及课堂上进行宣传,并进行专访,让学生身边的榜样发光发热,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3):103.

[3]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4(1):68.

[4]向宇森.“微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境遇及路径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4(4):50.

[5]李智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价值工程,2014(2):269.

[6]王靈芝.“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性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2(11):127130,146.

[7]袁民.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6):1419.

[8]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9]代金平,王锦冰.信息时代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10]王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2):228231.

[11]孙丁贺.“微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局与机遇[J].学理论,2014(19):195196.

[12]羊悦.浅析“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J].新闻战线,2014(12):176177.

[13]潘昕言.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31232.

[14]蔡仲儒.微博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2(3):3032.

[15]张静.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38.

[16]王景云.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创新与优化[J].中州学刊,2012(4):2832.

[17]张东洁.“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之旨归与养成[J].教育与职业,2015(13):4345.

[18]戎寒,李春山.SWOT模型视域下“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4(4):61.

[19]米华全,古长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276.

[20]魏宝珠,朱志明.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123125.

[2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6.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Micro Era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JI Guangge

(School of Marxism, Liaocheng Universitiy, Liaocheng 252000, China)

(編辑:段明琰)

作者:姬广阁

高校微文化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篇3:

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要:微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微视、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拓宽思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并着手解决的课题。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以微活动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异常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大挑战。微时代的到来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微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除了课程中的理论教育外,高校还依靠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种方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高校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并不多,虽然大多数高校社团中有国学方面的社团,但其开展的活动有限,发挥作用有限,受众有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利用,可以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日常生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提升学生素质实现育人目标

中国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真正勇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应充分把握这一时间段,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多种载体,确保学生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其精髓和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极为有利。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直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有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供了思想源泉,有利于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

二、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悠久的文化。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又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点,结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硕果。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着世界的前进方向,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焦点。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制度的腐朽和眼界的受限,中华民族开始落后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社会发展遭到重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经过历时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的出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与挫折,会经历磨难与挑战,这就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自信加以引领。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样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会失去强有力的根基。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持久繁荣与发展。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自身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在创新中前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时代随着而来。微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呈现出信息传播快速化、信息内容多样化、信息价值多元化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歷史、了解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明确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抵御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接力。

三、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重视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有力支撑。同样,作为大学生的成长,作为育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和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发现当前高校在育人方面能够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教育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中的直接灌输,还是校园活动中的潜移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进入学生头脑,被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做到了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途径传播海量信息,扎实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虽然大学生较为依赖互联网,高校也重视利用微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整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挖掘不深。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处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不能很好的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不感兴趣,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去了解和接受,甚至还存在部分大学生抵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论研究与输出,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感触不深,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效果不理想。

(三)微平台的使用与监管力度不够

在微时代,高校虽然做到了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介与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部分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手段单一。很多时候,只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死板的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传递给学生,由于内容较为枯涩、不够形象生动,内容表现方式的创新性不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观看。同时,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开放化与碎片化,使得大学生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鱼龙混杂,很多错误信息夹杂其中。由于对错误信息监管力度不够,使其传入到学生头脑,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和行为选择,进一步削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应从多个层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环境。在学校层面,要保障互联网设施的先进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快速化与安全性提供必要支持。在二级学院层面,要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你超我赶的微环境。在学生层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等少数群体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树一批典型,起到以点带面、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依托互联网,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与信念修养,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争做历史发展的弄潮儿。同时,高校也可以联合上级有关部门,以文件及政策的形式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方法

在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首先,高校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性与吸引力,以学校的官微、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以传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微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的新模式。最后,高校要把握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以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的引路人,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主体。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能否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积极能量,高校教师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在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同样重大。要想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心该情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从而增加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驱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體的重要技术,通过自学、培训等措施,提升运用和使用微媒介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微信息。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利用新媒介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切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生根发芽,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

(四)以微活动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校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微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调动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视频大赛,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同时,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可以借助学生社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大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高校学生社团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微活动为载体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提升自我修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接力。

参考文献:

[1]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宋振超.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3]姚晶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现代商贸工业,2017.

[4]赵爽.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5]陈南菲.“古为今用、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借力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

[6]潘映宏.“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路径探究.智库时代,2018.

课题:“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微时代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1B880042”。

作者简介:云中坤(1986.3.7-),男,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郑州大学,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工作单位为郑州科技学院,工作单位邮编为450064,职称为讲师。

(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64)

作者:云中坤

上一篇:基于能力评价的薪酬管理论文下一篇:影响媒体审判的司法公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