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同时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模型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专业之间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篇: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

【内容摘要】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是指导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并为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时间浪费现象,缺乏对时间管理的正确认识,尤其在大一、大二年级阶段很多学生迷茫的学习生活着,将很多时间花在上网、课余活动及其他类似逛街等活动上。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现状 问卷调查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由此可见时间是一种珍贵和稀缺的资源。那么何谓时间管理?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以保证重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变化。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逐步演变的历史,早期的时间管理主要体现在利用一些便利貼、备忘录和记事本将一天或一定阶段所要做的重要事记录下来,此后的时间管理方法则逐步注重计划性,人们往往利用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计划和安排事情,通过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来分配自己的工作重点,这一时期的时间管理方式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应用在学生学习上则注重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和数量。现今的时间管理则更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要求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往往会自动膨胀地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因此,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可见,做好时间管理不仅要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更要善于将时间投入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事情上,从而达到效果、效率、效能的“三效”统一。大学四年生活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学习阶段,直接关系着我们未来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是摆在很多大学生面前的困惑。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普遍存在浪费时间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为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基础,本次课题就是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就以浙师大为例进行抽样调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达96%。问卷的内容是有针对性地问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一些问题,一般采取三至四个问题供学生选择。通过问卷调查,基本能反映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得到的数据笔者进行了仔细和细心的统计,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75%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浪费时间现象

很多大学生都承认自己存在严重的浪费时间现象,轻易地让时间溜走。一般初到大学他们都壮志雄心觉得自己一定得好好学习,充分利用大学时光。但是往往不懂得怎样进行时间管理,于是迷茫地度过了大学生活。明显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有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或者逛街等,隐性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是有些大学生似乎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做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尤其很多忙于学生会各种工作和活动而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同学做事缺乏条理和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迷惘,在迷茫中荒废掉了宝贵的时间。于此相对应的则是7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充实,只有少数的5%的人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充实。

2.51%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方面知识有一点了解

关于大学生对于时间管理方面知识的调查了解中可以看出大约一半的人有一点了解,25%的大学生表示从未了解过,24%表示了解一些。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甚至还有一小部分表示从未接触过。由这个问题进而问到学生是否自己有过时间规划过,调查显示77%表示偶尔有,只有21%的学生表示一直有,2%的学生从来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管理自己时间上缺乏一种坚持,或者自己没有正确分配时间导致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了。但是在问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上90%的大学生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广大学生知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只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和指导。

3.关于大学生自己认为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调查分析

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45%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这种规划的习惯,48%的大学生觉得个性不喜欢被时间限制,7%的大学生认为是学生工作等其他活动导致的。仅仅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真正原因,需结合以上问题调查加以综合分析。

从整个问卷调查来看对于大学生浪费时间、无法合理管理时间的原因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

第一,缺乏自觉性。目前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具有盲目和随意的特点,在纷繁复杂的课堂之外,在选择休闲活动时缺乏主见,往往是周围流行什么,他们就追随什么流行风过后又感空虚无聊和失落郁闷等。大部分学生的活动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对自己的时间缺乏规划和管理,更谈不上开发。很多学生都存在懒惰思想,对于制定好的行动计划,往往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使计划付之东流。可见,引导并帮助学生勤于思考、学会总结,善于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时间结构不合理。据调查,时间用于专业学习之外,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睡懒觉”、“室内闲谈”、“上网聊天”、“娱乐玩耍”等方面,有意义的活动时间过少;社会活动中小圈子交际活动过多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第三,对时间管理了解不够。很多大学生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但对时间管理概念很模糊,不懂得一个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并非所有大学生都不愿规划使用自己的时间,大约77%承认自己偶尔有时间的规划,但是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的问题在于对时间规划不尽合理,缺乏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实践表明,尽管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充裕,但他们当中不少人用于娱乐休闲时间远超过用于课余学习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帮助一些大学生合理规划好自己大学时光,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既丰富多彩,又能保证他们获得学业上的成功,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对策

(一)明确自己的目标

时间观与人生相关联,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他的时间观。一个人将一生的时间当做一个整体时,首先必须考虑它的起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好目标,明确在什么地方使用自己的时间。当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时,我们才能正确对待时间,把握时间,利用时间,成为运筹时间的人。确定目标有如下原则:目标表述必须具体;目标必须有量化标准,目标的标准必须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必须有时间限度;目标的结果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二)制定合理的计划

制定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计划至关重要。首先可以为自己列一个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一写下来,自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同时,我们应该分清楚必须做的事情和不必须做的事,知道什么是紧急事,什么是重要事,从而合理调整时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将事物分段,做一个长期规划,一步步向目标迈进。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节律,呈周期性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钟”。受这种变化的影响,我们的体力、脑力就会出现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现的起伏现象。有的属“早起型”,有的则是“晚睡型”。所以,我们就要找出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的时间段,也就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把重点的、难度大的事情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内去完成。这样做所花费的时间不长,但往往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在低谷的时间则应安排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制订计划还必须强调的是,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三)合作执行计划,跳出紧急误区

在事物区分的基础上,一个好的计划会让生活变得更充实,但必须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并加以落实。大学生应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适当取舍,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有意义的事情。在执行计划时,则应该努力克服困难,避开环境影响。当然,我们在区分紧急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进入所谓的紧急中。“重”和“急”是不一样的概念,人们往往去做急的事情。但是,大部分急的事情其实是不重要的。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拿去做那些紧急的事情,而要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以便保持平衡。很多同学会苦于自己制定的计划无法长期执行,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执行计划中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可以选择一至两个平时在一起较多时间的同学,各自熟悉彼此的时间管理计划,然后一整天结束之后相互监督各自的执行情况,如完成的很好可以相互约定一起去放松自己的心情之类的事情,这样提高完成计划的积极性。

(四)进行计划执行后的思考及修正

计划执行后我们需定期检验自己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及时地总结经验,如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应及时加以修正,以利于下一步计划的制定。

虽然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但你只要细心观察,节约点滴时间,你是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把看电视、上网这些浪费掉的时间省一些出来,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大学是容易迷失的时候,所以时间管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时间管理的原则要求我们节约时间,爱惜时间。节约时间很重要,但是提高个人时间利用效率则更重要。只有提高个人时间运用效率,我们才真正地合理利用了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要守时惜时,发挥每一分钟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报,2001,33(4):338-343

[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

[3]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

[4]周文忠.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8.

作者:曾媛媛

第二篇: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探析

【摘要】为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同时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模型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专业之间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加强对体育专业尤其是体育单招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持续教育和监督,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

1前言

时间作为客观存在,是物质恒久运动的有限和无限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间隔性、顺序性和持续性, 是物质运动过程的前后联系和顺序更替的表现,时间是人类发展的最大空间。时间管理就是指在相同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而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控制工作。时间管理包括诸如提高时间利用观念、制定时间计划,划定时间消耗标准;利用多种方法使时间消费合理;诊断时间利用情况,总结时间使用经验,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并克服之; 利用系统科学的定量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时间等。时间管理就是使人们对时间的使用从被动的随意使用和浪费, 转而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分配,进行高效率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提高时间使用效率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陆续编制了各种时间管理量表,如1990年Macan编制的时间管理行为量表〔1〕;1991年Britton和Tesser编制的时间管理量表(TMQ)〔2〕等,从而促使教育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时间管理研究,如, Moore&Price(1994)〔3〕发现时间管理与学业成绩之间呈正相关;而更多的是从拖延层面探讨时间管理对学业的影响,Caroline(1995)〔4〕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Dianne(1997)〔5〕提出,长期拖延会导致学业成绩降低;Laurel A等(1998)〔6〕指出:时间管理不当会造成拖延从而使学习时间减少,造成学业成绩下降;TODD等(2002)〔7〕的研究结论是:增加学业努力的时间会提高学业表现。Weinsteinden〔8〕等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进行的时间管理训练的结果表明:通过训练,许多养成了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习惯的学生,学业成绩也提高了。

我国对时间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黄希庭等人就时间管理与教育领域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01年黄希庭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概念〔9〕,他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对待时间价值和功能以及运用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特点的人格特征。2001年黄希庭、张志杰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10〕,提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是个体对时间的功能、价值的稳固态度及观念,包括个人驾驭时间的动力或导向作用,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及观念;时间效能感是指个体对驾驭个人时间的信念和期望,反映个体对时间管理行为及能力的预估,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还认为,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自我价值观、自我效能和自我监控在个体时间运用上的行为及心理特征的体现。体育专业学生由于所学专业及自身约束力的不同,在时间管理倾向上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个体差异进行统计整理,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类别间的时间管理差异及形成原因,以期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体育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查阅有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观、主观满意度等方面的专著30余篇,并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资料,在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1、2010、2009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3份,回收率91.5%;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

2.2.3数据统计法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性别间独立样本T检验

对不同性别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维度上(P﹥0.05)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3.2不同年级间单因素方差分析

对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如表4):不同年级间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维度上(P <0.01)差异非常显著,而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P﹥0.05)差异不显著。

体育专业大一学生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上均值最高,大二学生最低。说明大一学生由于高中期间时间习惯的延伸,时间观念最强,大二时有所松懈,经过两年的大学教育,到大三时又有所提高。这进一步说明,大学期间同样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引导。

3.3不同专业间

对不同专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如表5):不同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维度上(P <0.01)差异非常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体专业、体育专业、运训专业、民传专业。

表明体育统招专业社体、体教专业大学生在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上均值教高,时间观念和意识较体育单招运训、民传专业高。说明不同专业间由于所学内容及专业环境之间的差异,时间观念和意识会产生很大不同。

4结论

通过访谈及本次调查得知,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观念较为淡薄,女生时间管理意识高于男生。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上不具有显著差异,而在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上,时间观念意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三、大二学生;专业上,时间观念意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体、体教、运训、民传专业。

5建议

时间管理倾向作为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观念。由于时间和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来源不够广泛,样本量较小,仅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时间管理观念较为薄弱的现象,要强化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时间价值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时间利用率,并适当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自觉调控时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Britton BK,Tesser A. 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1;83(3):405-410.

〔2〕Macan TH,Shahani C,Dipboye R L et al.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0;182(4):760-768.

〔3〕Moore P C. The influence of time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Dissertation

〔4〕Caroline Senecal,Richard Koestiner. 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135(5):607-619.

〔5〕Dianne M Tice and Roy F Baumeiste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crastination, performance , stress and Health: The Costs and Benefit of Dawdling,1997;8(6):454-458.

〔6〕Laurel A. Haycock, Patricia McCarthy, and Carol L. Skay. Procrasti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Journal ofCounseling&Development,1998;76:317-323.

〔7〕TODD Jackson,Karen E,Weiss,Jesse,Lundquist,and Denise HooPer.The Impact of Hope Procrastination,And social Activit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dwestern College Students,2002;124(2):310-322.

〔8〕 Weinsteinden . The influence of tim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2004;15(5):3-13.

〔9〕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10〕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责任编辑:李宏斌)

作者:巴云奇 田畯

第三篇: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 为了深入分析对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有效培养,首先定义了大学生时间管理概念,其次分析了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时间分配不合理,时间安排不均衡,职业规划不明确,高校管理服务层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担任教育角色的大学教师却没有认识到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分别从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正确课余时间价值观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熏陶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培养策略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安排时间,进而实现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同时这也是对于时间进行使用和管理的一个过程。多数成功者的案例证明了其自身也是对时间有效管理的成功者。现代社会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时间管理的引领,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合理利用时间,设置时间单位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可以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所以说,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以时间为基础,对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进行确立,合理分配时间,进行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策略,是实现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定义

教育过程是在时间利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高职教育亦是相同。当代高职大学生如果自身具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高職大学生时间管理主要表现在对课余时间的有效管理上,课余时间是高职大学生独有掌控的资源。所以说,进行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对提升高职大学生对时间的有效管理能力以及素质教育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本文中对时间管理进行了定义:为实现高职大学生制订的学习计划目标,通过对课余时间的科学计划、合理安排与分配、有效利用、准确控制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而定义了本文中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概念:作为高职院校,通过注重大学生正确课余时间价值观的培养、加强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熏陶等方面制定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并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有效时间管理能力为最终目的。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

二、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具有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对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当指导大学生利用正确的时间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管理,促进大学生最短时间内适应用人单位时间管理对人才能力的素质要求,达到在工作岗位上的“零时间适应”。不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时间分配不合理

大学校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然而,刚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并不能适应这种主动学习方式,会感觉到课余时间较多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对于时间不会进行科学设置和合理安排,用在学习的时间只占到了40%,而课余时间占到了60%。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后,多数学生都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课外生活中,时间的利用率占到了70%,只余下很少的时间进行学习,临近毕业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相比较而言较为成熟,对就业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认识,并且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此时的大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和各种证书的考取,此时的非学习时间约占全部时间的80%。

(二)时间安排不均衡

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初期进行学习时所用的时间较少,而到了考试前期时就增多了学习时间,部分出现晚上加班加点学习、完成作业、赶写论文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时间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不能实现轻重缓急的合理分配。

(三)职业规划不明确

调查期间,有部分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过程中,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盲目跟从进行各种证书的考试和培训,缺少必要的学习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确定。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时间,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当面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时根本无法做到,造成用人单位因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而拒绝,导致就业困难。

(四)高职院校不够重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各个部门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都是根据各自部门的计划进行管理,没有宏观地进行全面管理,而且作为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宏观管理意识。除此之外,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在学校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当属辅导员,作为一名专业的辅导员,需要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辅导员理应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但是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却发现,辅导员大多时间是被学校的事务性工作所占据,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及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所以,整体来看,当前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对于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人员去进行一定的培养和干预。

(五)作为教师,缺少对时间管理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教师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大学生都是成年独立的,不需要过多地干预学习和管理,认为大学生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于时间进行支配的能力,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时间管理教育。因此,这也是造成大学教师忽略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观念意识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大学生对时间管理价值观的认知不足,引起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管理观念缺少必要的意识和觉悟。

在进行调查期间,多数访谈者都表示对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有着自己的看法,然而,涉及如何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时,都表现出一种不知所然的状态。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增强大学生重视课余时间的意识

时间具有不可再生特征,是教育期间必不可缺的资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仅学校需要有时间观念,也应当将这一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的时间管理观念。对于学生,时间管理的培养基础是建立在对于时间利用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对于时间的有效利用直接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首先引导教师对于时间观念的更新,引导教师首先要建立时间管理价值观,做到合理分配讲授时间,进而提升教育效益;在加强教师时间观念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对学生进行时间教育,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时间的一维性特征,明白只有将时间和行动联系在一起才可以产生价值。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规划能力,激发他们提升业余生活质量的意识和自觉性。培养目的是建立大学生理解时间的宝贵性,做到珍惜时间,对课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开拓自身的知识层面,培养自身全面发展能力。所以,作为高校需要引领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课余时间价值观。使学生可以理解对于时间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学习所需,还可以丰富其生活,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加强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在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高职院校的全面支持,例如,開展一些有关理论知识的课程;其次需要进行专业检测和测量,客观公正的检测和测量才可以提供给我们公平公正的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结果,辅助大学生及时修改自身管理时间的训练方法,进而实现大学生有效进行时间管理。除此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高校和大学生都需要合理管理时间,对时间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能全面掌握,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行为习惯,才可以真正实现时间管理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想实现双方都满意,需要加强对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

(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指导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份理想的职业是高职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大学生在大学三年中并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大学生自身发展目标缺失,在充足的大学时间内没有发展的动力,课余时间管理凌乱,导致大学生对毕业之后从事何种职业产生了迷茫,基于此,作为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的指导。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可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通过将目标升级为自觉目标来激励大学生。其实大学生自身就存在一种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就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通过转变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使大学生通过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有效管理,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所要求的综合素质标准。指导大学生对于时间宝贵性的充分认识,学会有效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建立一个比较明确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涯发展方向,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学生学习热情转变成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大学生职业选择由自发向自觉转变。

(四)充分利用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影响和熏陶

首先,利用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影响。校园是高职大学生时间利用最多的环境,在校园环境中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因此,周围学生的群体表现对大学生自身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周围朋友和学生对于时间的管理观念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自身对于时间管理观念的认知,这一周围群体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视。通常情况下周围群体可以影响甚至牵制个体的行为,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应当注重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应当挖掘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多提供一些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认识到学生群体的重要性。建议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将学校资源进行融合,积极开展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提供促进大学生交流的场所,提升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积极的学生关系交往环境。

其次,尽力建设社会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生对课余时间得以有效利用。社会文化包括个体的行为方式以及对待事物的价值观念,对于业余时间的有效利用是个体发展的必需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发展、国家强大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来说,理应建设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有效管理时间的大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各类新媒体传播媒介对社会大众进行积极引导,对传播内容进行科学筛选,使社会文化功能得以全面发挥,进而通过社会这个大环境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进而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对于自身事务以及学习问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课余时间的理性指导。课余时间的有效管理可以集中体现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学习,为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我国高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2(1):69-72.

作者:李世合 徐英鹏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