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针对“学生自治”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研究中,陶行知先生明确了学生自治的含义以及实施方法,并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了实践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中,陶行知先生的民主自治管理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生学生管理论文 篇1:

落实学生管理新规定 加强大学生考试的管理

摘 要:本文从解读新出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入手,通过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等三个角度分析了高等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就加强高等院校学生考试管理,杜绝学生考试作弊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落实 高等院校 学生管理新规定 加强 考试作弊 管理

一、精解新《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现行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0多年来,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教育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而高校内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现行法律有的地方存在冲突。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强调“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在涉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依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有重大改变。新《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自主管理学生学籍。新《规定》明确开除学籍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大学生受处分后有了申诉权。

新《规定》针对当前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相关管理,并细化了作弊开除学籍的种类。针对考试作弊严重的问题,增写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明确了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新《规定》必将对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高等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考试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它不仅违背了正常的教育规律,背离了考试目标,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良好校风的形成,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叫人痛心疾首。

导致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社会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及学生自身因素。

(一)社会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的诸多层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社会的经济形态,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其中尤以价值观念的变化更为深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层次较高,思维灵敏,因而这种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很大的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向个人倾斜,向金钱倾斜,向急功近利倾斜,考试作弊这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投机行为在这种背景下有一定的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从客观上讲,在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代替应试教育前提下,考试成绩仍是学校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它决定了三好学生的评比、奖学金的发放、组织的发展以及毕业的分配等一系列与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于是一些学生把分数看成自己的“命根”,那些平时学习不认真而力图过关,顺利拿上毕业文凭的学生便毅然“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2.考试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考试工作的管理制度是直接制约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尽管促使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试有关制度不健全,或没有认真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

3.教育者的松懈、放任是造成学生作弊泛滥主要的原因。个别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履行监考职责,监考教师对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抓,不敢管,形同虚设,有的基层单位在处理作弊考生时为其说情或发现作弊学生不上报,或在处分的等级上做文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考试作弊开了绿灯。

4.教师授课以及教材不合适、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不合理等原因,也造成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的考试内容或方式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学内容多为死记硬背的知识,考试方法呆板,不能考出真实水平。尽管这类学生对考试有抵触情绪,但又不得不参加考试,因而在考试时投机取巧以应付过关。课程安排不合理,课时较重,加之考试时间不合理,复习紧张,也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作弊。

5.高校学生作弊与中学诚信教育不足以及高等院校不重视诚信教育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中学阶段,由于有一个“高考指挥棒”效应,为了学到真才实学,学生很少作弊,但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考试反而出现作弊现象。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受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数较多,有些班级、学校甚至出现了作弊人数群体化的倾向。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弊持无所谓态度,考试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倾向及其对考试作弊的认同大大淡化了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耻辱感,从而也从根本上削弱了考试作弊这一行为的内部制约力量。

2.对大学生活的错误认识,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升入大学以后,学生们对学习普遍有了放松的心理,错误地理解了大学生活的自由与宽松,结果一味参加各类活动,而把学习抛在脑后,本末倒置,考试时便通过作弊来应付。

3.大学生系列错误心理驱动着大学生考试作弊。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却难辨清是非;情感丰富,却又不易稳定,在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且得不到及时引导和帮助时,得失心和虚荣心极易膨胀,形成一系列大学生生活的错误心理。这些错误心理主要表现有:

(1)侥幸心理:这类学生一般都有作弊经验,取得过成功,甚至取得较好成绩,有的学生作弊被抓住后,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甚至错误地吸取教训,总结更隐蔽的作弊手段,以求得逞。

(2)虚荣心理:考试作弊不再是学困生的专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学生干部有时因为虚荣心理也会产生作弊行为。

(3)从众心理:一些作弊的学生的成绩比不作弊的好,甚至评上奖学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也产生了“作弊也是一种本事”的思想,在行动上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4)过关心理:这主要是体现在少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不努力学习,在学校混日子。还有些则由于学习基础太差,身体欠佳等原因,学习起来很吃力,到了考试的时候,处于各种动机,便以作弊的方法达到及格的目的。

(5)逆反心理:其表现为:一是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的考试内容或方式有抵触情绪;二是一些学生本来看不起作弊行为,对作弊行为不屑一顾,但看到有的学生通过作弊未被发现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促使一些本来较正规的学生的心理发生逆反变化,于是也走上了作弊道路。

(6)功利心理:有的是为了谋取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等不当利益,同时也为组织发展以及毕业分配等创造条件,希望门门考试都能得高分,唯恐不能如愿,故在考试中作弊。

三、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如果说加强监考工作对消灭考试作弊只是“治标”的话,那么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则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根本所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进取心,这是我们通过教育减少甚至消灭作弊这种现象的关键,通过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在学生中造成“作弊可耻”的氛围,同时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学习观,提高分辨是非、美丑、光荣与耻辱的道德标准能力,使学生自觉放弃作弊的动机和行为。

2.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的检查评价的需要,灵活运用笔试、口试、操作、课程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及客观考试、问题情境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有助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同时也是加强考试内容的改革,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的成份,多出“活题”,少出“死题”,使学生无现成材料可抄,消灭考场上的夹带之风。

3.严格考场管理,加强监考工作。学生在考试作弊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害怕被监考人员发现,因此,在产生作弊动机时,会有一种局促不安的感受,表现一定的特征状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加强监考工作,基本上就能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因此,考场管理一定要严格认真,要提高监考老师考纪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把作弊动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意图作弊的学生无机可乘。其次是强化考试监督,加强巡考,检查考场纪律及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不仅对作弊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对监考人员也能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

4.制定考试管理规章制度,严惩违纪作弊行为。根据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考场规则》、《考试违纪的处理规定》等有关考试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对于已经发生任何作弊行为,一经查清事实真相,应从严从快处理,及时公告。防止个别教师、领导为作弊者说情,彻底打消学生对考试作弊的侥幸心理,维护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人才。“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诚信教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观念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将学生培养成诚信人才,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明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探索.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2]胡生泳.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

[3]满晖晖.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浅议.怀化师专学报,2000.6.

[4]郑可敏.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1999.4.

[5]刘万永,原春琳.精解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网,2005.3.29.

[6]吕诺,张宗堂.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广州日报,2005.3.29.

作者:王生贵 黄宝连

大学生学生管理论文 篇2:

大学生管理中的陶行知民主自治管理理论探析

摘  要: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针对“学生自治”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研究中,陶行知先生明确了学生自治的含义以及实施方法,并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开展了实践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中,陶行知先生的民主自治管理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从陶行知民主自治管理思想出发,结合班级管理相关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策略,以期对大学生的全面管理与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陶行知民主自治  大学生  班级管理  应用策略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明确指出“学生自治”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自治实践成为教育自身的对象,在自治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治管理能力,使之获得经验,走向成熟与自我发展。”自治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学生需要在“自治”的过程中形成“自觉”、“自律”、“自省”与“自立”的能力,并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已经成熟,对于自我发展已经形成了认知,并且积累了相当的自治经验。针对此,大学教师应根据陶行知先生民主自治管理思想,在班级构建民主自治管理环境,引导学生在自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1  民主自治管理思想的渗透

在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陶行知先生民主自治管理思想,并从整体上分析班级管理与自我发展的关系,进而主动参与到班级民主自治中来,实现自觉、自律、自省、自立的发展目标。在构建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构建班集体,一方面强调学生在班级民主自治中的地位,信任学生、依靠学生,为学生参与班级工作提供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从宏观角度出发,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设计,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规划班级事务,理顺班级管理细节,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

2  民主自治管理机制的构建

班委会是班级管理中落实民主自治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先生民主自治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班主任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民主选举活动,选出符合学生需求的班干部成员,组建班委会,并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展示自我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

例如,某班,班主任为落实民主自治管理策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组建班委会。在选拔过程中,学生或者通过竞聘的方式,争取班干部崗位,或者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要求全体学生进行举荐,从而选出能够让学生信服的班干部成员。接下来,班主任根据选出的班干部组建管理委员会,即班级自治委员会由正副班长各一名以及各个自治管理小组组成,其中自治管理小组包括学习自治小组、纪律自治小组、文体自治小组、卫生自治小组。各自治小组是落实民主自治工作的关键,小组内成员的工作职责做出详细安排,如纪律小组主要负责自习、晚修纪律,且按照单双周进行轮流值日。在完成组织构建后,班主任应结合班级管理实务明确班委会的工作职责,即正副班长负责统筹安排,协调各小组工作;学习自治小组主要协助各科教师管理好作业的安排与查收,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各组学生开展主题讨论与讲座活动,统计学生各科成绩,并形成班级评奖评优的依据;纪律自治小组工作包括协助学校与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观察并记录班风、学风建设情况,并将统计结果汇报给班长以及班主任,加强学生的文明礼貌管理,协助学校以及班主任开展德育讲座,组织德育实践活动;文体自治小组中文艺委员主要负责文体节目的编排工作,体育委员主要负责两操期间学生的整队与考勤,组织班级体育活动;宣传委员负责墙报、手抄报的设计,组好班级文化宣传工作;卫生自治小组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卫生情况检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分配任务并检查劳动情况,生活委员负责班级财务工作,以及信件收发,班集体财产的管理等。通过这样的管理设计,形成了组织完善、责任清晰的班委会,从而确保班级民主自治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3  民主自治保障制度的完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学班级管理中,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民主自治思想,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发展,制定共同遵守的班级规范,确保规范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况下,利用民主管理的力量促进规范深入人心,提高班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水平。

例如,某班班主任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范,通过召开民主会议的方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并从学习、纪律、劳动、卫生、仪表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学生“共同的约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学习方面,对于不交作业的同学每次扣2分;按时完成作业并表现优秀的同学每次加2分;上课认真听讲并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加2分,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扣2分;4、作业每累计3个“优”者加1分。在两课一操方面,跑步时随意交谈者扣每人扣2分;跑步中肆意打闹者每人扣3分;不服从管理者扣5分;擅自离队者扣5分;不穿校服者扣2分。在班级劳动方面,未在上课前完成劳动任务的值日小组,每人扣2分;卫生检查不合格者扣5分;学校检查卫生不合格,并被扣分的劳动小组每人扣5分;大扫除中提前离开者扣5分;无故不参与大扫除者扣10分。在纪律方面上课打瞌睡、说话、吃东西、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等违反课堂纪律者,扣2分;自习课说话一次以上扣2分;上课捣乱扣5分;顶撞老师扣10分,并附加一份书面检查;上课玩手机者,手机没收并一次扣10分。这样的班级管理规范是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制定的,因此更加符合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在落实的过程中,学生处于对自我发展负责的态度,主动执行班级管理规范,从而有效维护了班级管理制度,为民主自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陶行知先生民主自治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构建,让大学生在自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丽慧.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1):42-44.

[2] 李珂,蔡元帅.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07-110.

[3] 周慧敏,侯红梅.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9):166-167.

[4] 施程宜.略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智慧意蕴[J].成才之路,2019(19):88.

[5] 张莹,张祎.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6):83.

[6] 伟大的陶行知教育思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16(3):5-9.

[7] 孙训武.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启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57-58.

作者:刘博

大学生学生管理论文 篇3:

如何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管理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其他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如何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

一、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大学教育以追求自由与真理为目的,学生在大学环境中思想与精神得以解放与发展,以求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对大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被迫学习。这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具备创新能力;同时,人性化的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大学教育与时俱进的象征。

其次,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满18周岁,但其心理还不够成熟,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在大学生活与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人性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协调学生叛逆心理与管理之间的矛盾,还能使学生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同时,人性化的管理以包容为主,宽容学生犯下的错误,给学生纠正自己行为与思想的机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在大學生的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是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是满足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关键途径。因此,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给大学生自由与宽容,摒弃以往约束与管教的做法,这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尤为必要。

二、在大学生的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1.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都需要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大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需要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不仅要有适度的惩罚,还要制订更多的奖励与鼓励性制度。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要求大学生管理人员以及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征求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参与其中。为保证制度更加民主,学校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需求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关心、支持与鼓励,使大学生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在制订惩罚性制度时,要坚持适度和委婉的原则,在惩罚性制度中融入人文理念,使惩罚性制度具备宽容性,通过惩罚性的制度使大学生了解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在学生改过后给予学生认可与肯定。

2.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心理管理工作

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的心理管理工作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有些学生性格开朗,有些学生看上去比较内向。学校在管理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应只针对结果来处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管理,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使大学生管理达到最佳效果。做好学生的心理管理工作,需要院校与教师共同参与,为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院校内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为了避免一些学生排斥面对面的心理辅导,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和其他网络平台,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此外,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帮助学生时要注意方法得当,避免打击学生敏感的自尊心,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

3.教师在管理中要体现公平性

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因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或者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例如,对一些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找机会与其谈话,以成功人士为例,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在管理中要肯定学生的其他优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赵国栋,黄永中.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8).

[2]刘昱萱.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趋利避害[J].现代交际,2016(15).

[3]雷鸣,周玫.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时效性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33).

作者:李乐莉

上一篇:新技术园林工程论文下一篇:学科属性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