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科研水平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指出存在于毕业设计中选题、教师指导及学生完成、评阅和答辩等多个环节中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第一篇: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论文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应通过对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定以后,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截止到2009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0%左右,高职在校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随着各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及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未随着毕业生的增加而增长,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学校及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笔者拟通过对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提升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电气自动化行业、制造行业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新兴技术、新型装备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在对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落后设备进行重新改造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已成为市场需求的最为紧缺人才之一,近年来就业市场的调查表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有着供不应求的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2010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分析报告显示,制造业仍是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热门行业,有20%的已签约大学毕业生进入该行业。麦可思的调查研究同时表明,电气类专业为2007、2008、2009三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前100个专业之一,三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90.9%、89.8%、90%,均高出全国同届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根据我院招生就业处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我院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签约率一路领先于本科毕业生,并且其签约月薪较以往与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在缩小。从薪酬上看,电气类专业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1958元,列同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最高的前100位,高于全国同届平均1890元、同专业平均1888元约4个百分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这些职业均位列高职高专毕业生所从事的50个薪酬最高的职业之中。

这说明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也肯定了高职教育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以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定位。但是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基于提高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及社会竞争力的需要,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以我院2009级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695份,就毕业生的择业观点、就业前景、就业现状、工作单位、工作满意度、薪酬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解与调查,与此同时,我们跟踪毕业生走访了郑州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金光桥电信电子技术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联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与我院在各企业单位建立的实训基地工作站人员进行了交流沟通,发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电气类专业毕业生还是比较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求职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缺乏合理的人生规划和明确的求职目标,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样的工作,适应什么样的工作,对就业感到迷茫。有18%的学生没有考虑也没有进行过人生规划,在择业时往往会出现较多盲目性和随大流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眼睛只盯着大城市、大企业,过分注重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眼前利益,不愿去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发展,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也不作考虑,存在着“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错位现象,这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欠佳,自身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期望。

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与成熟。尤其是高等教育实施大规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以20%的速度大幅增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现在各类高职院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也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管理幅度较小,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配备还不完全、不专业,难以担负应尽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提升高职电气类专业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只是某一个高职院校的个别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学生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旨在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明确求职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告诉他们的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无处不在,小到一个开关,大到航空、航天事业,电气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究开发、经济管理等工作。这是一个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电气专业的学习既可以为就业做好前期准备,也可以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的前提,在我国机电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大有可为。其次,学生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合理地制定职业规划。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应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要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社会对电气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很广泛,要积极面向农村、基层、西部就业,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和学校要告诉学生:(1)如何学习电气专业课程。首先,对于一种事物的学习必须建立学习兴趣,兴趣来源于对事物的了解与自身的学习基础,然后是真正深入学习。电气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学习方法与纯理论知识和纯实践技术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必须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数字、模拟、电工机械基础、电磁学等课程也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其次,就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本着“精通一科,带动全科”的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环节努力学习。(2)如何自学。电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主动学习、深入实践,就培养不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的学习更不能眼高手低,要从基本功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于动手,逐步深入。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独立学习能力、能主动学习的学生才能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全包全揽,要让学生体会自学的乐趣,在自学过程中形成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途径、激励机制、评价手段,以鼓励学生自学创新。(3)要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要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不愿到一线锻炼,有的学生到企业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缺乏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虚假包装自己,签约后单方面毁约,这些无诚信的举动也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学校既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工科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企业希望招收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相互协作能力,到企业后能立即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同时,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实训、培训实习、技能鉴定、各种竞赛、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步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应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实施一定的倾斜。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障碍,拓宽就业渠道,给毕业生营造公平、合理、宽松的就业环境,保障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长效机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三位一体、能力支持”的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转变重学轻术的社会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融“教、学、做”于一体,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素”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虽然当前市场对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但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质量,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有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随着扩招的大学生开始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全面的对应政策。通过对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院校及学生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拓思路,切实深入实践,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李志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6):87-89.

[3]傅琼.新形势下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1-94.

[4]张旭翔.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9,(2):111-112.

作者简介:

摆银龙(1982—),男,回族,河南许昌人,硕士,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及单片机智能控制。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作者:摆银龙 张雪艳

第二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科研水平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指出存在于毕业设计中选题、教师指导及学生完成、评阅和答辩等多个环节中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金凤(1977-),女,河南宁陵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陈根永(1964-),男,河南禹州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由选题、教师指导及学生完成、评阅和答辩等多个环节组成。[1]本文结合笔者指导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践,指出了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方面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选题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决定学生能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由于电气工程专业(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就业优势,大部分毕业生都到相关事业单位工作,所以多年来工程设计型题目一直占我院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导地位。这就直接导致选题陈旧、一题多届、多人一题现象的发生。

2.指导方面

指导教师把握着整个设计的方向,指导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做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及收获大小。由于高校的扩招,师生比减小,再加上高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不足;由于每生一题,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指导起来费时费力,教师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

3.学生设计方面

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现在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对未来工作没有多大作用,此外,找工作面试等也花费不少时间。有些考研和准备继续考研的学生虽然普遍重视毕业设计,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但他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伴随着研究生考试成绩下达以及准备复试、调剂等问题,使他们在设计上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从而使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另外,学生还不适应毕业设计这样的以自学为主、独立工作完成相关任务的教学环节,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方案构思、论证和确定具体设计,同时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CAD/CAM等软件的应用,VB、VC、VF等高级语言编程技术应用等,也是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4.教师评阅方面

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体评阅,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定后,院里还指定其他教师进行互评。指导教师往往根据平时完成情况给分,而忽视后来的成品质量。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互评教师也只能走马观花,有些直接根据指导教师的成绩给分,往往不能看出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达不到互评的目的。

5.答辩方面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考核,也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进行审定的依据。

鉴于目前答辩基本都是全部通过的现状,答辩似乎成了一种形式,这也使得一些学生放松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另外,因答辩不过关学生不能毕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影响专业的就业率,再者,组织二次答辩或次年再答辩费时费力,这也是各专业答辩委员会考虑全部通过答辩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1.遵循原则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2]一是应该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除了要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还应有一定的工程、生产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二是可行性强,工作量和难易度适中,过难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过易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三是题目应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能因材施教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我院近几年的选题情况,目前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大概有以下几种。[3]

(1)工程设计型:主要以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初步设计为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二次部分设计,发电厂热力部分和电气部分设计等。

(2)产品开发型,以可编程控制器(PLC)等为基础,研发如电子驱鸟器等简易装置。

(3)实验研究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主要包括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稳定性分析,故障分析等,还有一些简单管理软件的开发,如结合郑州大学新校区建设进行的图纸管理系统软件,已用于实际生产管理。

(4)软件仿真型:主要以MATLAB为基础,应用其Simulink组件进行电路或系统仿真分析。

(5)调研综述型:结合学科前沿,全面了解某一专业方向的发展状况,如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等。

同时为保证选题的多样性,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五年内不得重复使用。

2.加强教师指导

为了提高设计质量,我院把整个指导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初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后,指导教师要逐步指导学生进入状态。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文献资料和查阅,填写开题报告。设计进行中,指导教师必须保证与学生的见面答疑时间不少于每周每生1小时(同时做好考勤工作),保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有问题能与教师及时沟通,同时鼓励教师公布自己的手机和电子邮件,以便与学生随时交流。中期填写中期报告,总结前阶段成果,并做好后一段的计划,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设计的实际情况分别指导。答辩前,指导学生为答辩做准备,把学校、学院的具体要求再次明确给学生,尤其是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打印、装订等细节,是否进行了外文文献翻译等,帮助学生树立工程设计的基本意识,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学校和学院每年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评优,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发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学习内容

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提醒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固然重要,但都是以其顺利毕业为先决条件的,毕业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从中学更多的东西,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不熟悉软硬件)而导致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点基础知识,或者提前将题目给学生,让他们自学,以免磨刀误了砍柴工。

4.认真评阅

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不同,学院分别设计提出了10条具体评阅要求对照评分。比如,针对所选题目,是否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成品,是否满足工作量要求,图表、公式、数学符号等是否符合电气工程专业的规范和惯例等;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是否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是否有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同时针对学生毕业设计成品,还要求指导教师给出不少于150字的评语,评阅教师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并结合论文情况给出2~3个问题供答辩委员参考。这就使得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认真审阅论文后才能完成。

5.严格答辩

毕业答辩是一项很严肃的事情,也是考核学生成品真实性的最主要标准之一。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答辩成绩的比例定为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10%,答辩小组评分占40%,设计的图纸、程序等占10%。强调了答辩小组的重要性,使成绩评定更加公正客观。设计的图纸、程序由专门的教师一一考核,不能合理解释图纸内容和程序调试不通者扣除相应成绩,更甚者不允许答辩,以免学生蒙混过关,促使他们独立完成该部分内容。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毕业设计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在成品的排版装订方面表现更为明显。部分学生的设计内容已经融为教师科研的一部分,也有少部分学生能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撰写论文,在全国的CN刊物上发表。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貫彻实施学院的具体要求,以期使毕业设计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手册(电工卷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孙国强,谢照军,卫志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2):113-114.

[3]李广凯,李庚银,赵成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5):101-103.

(责任编辑:苏宇嵬)

作者:王金凤 陈根永 杨丽徙

第三篇: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

摘要: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将影响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质量和效率。接地故障主要由接地和导体之间的无意接触引起接地故障可分为以电流保护为接地触点的建筑配电线路和电气保护技术,这可能导致过电压保护电流增加,导致电流保护装置误动作。如果建筑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设计不科学,可能导致接地故障甚至触电事故。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保护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目前,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电气化发展迅速,社会群体对电气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系统在设计、安装和具体应用中都非常容易接地,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给电力系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供电环境,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电力安全隐患,本文简要分析了电气接地和电气自动化保护技术,仅供参考。

1接地技术概述

1.1接地技术理论

接地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形成点低阻通道,采用接地技术,可分为两类:接地零电位,通过电气设备本身的金属边界与地面之间的通信来保证導电性,从而为电子电气设备提供有效的保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其次,系统提供与基座的连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供屏蔽保护,系统内部电磁元件的兼容性更高。

1.2接地技术的主要功能

1.2.1自我安全

在当前电子电气设备的供电系统中,电源接地已成为一个困难或缺失的保护装置,在一般设备运行过程中,电源接地可有效防止各种电压干扰频率产生的交流电源线入侵,进而影响低电平信号的正常运行,最终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1.2.2对于干扰的抑制

在当前电子设备的运行中,其自身的工作电源一般由交流提供,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对地面配电容量和电气设备的强烈影响,二是电子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确保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扰,毕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气自动化中接地电气系统保护技术分析

2.1良好的安全接地

良好的安全电气接地是电气设备运行中防止设备泄漏的基础,电气设备的外壳应适当接地,以有效释放静电,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应有效使用屏蔽装置,以防止电磁感应和对电气设备的损坏。

2.2确保矿山安全接地

雷雨危害是影响电气安全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在电气设备的操作实践中,应准备好防雷动作和安全接地,并有效引入电流,它与避雷针等有关,避免损坏电气设备。同时,必须确保电气设备相关传输电路的安全接地。

2.3安全接地

保护和接地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消除电磁辐射的影响,尽量减少电磁场对人和设备的损害和影响,使屏蔽装置能够安全接地,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操作员和电气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屏蔽和接地的主要目的是向地面注入适当的电磁辐射。

2.4现场安全

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布置的特殊性也影响安全接地系统的性能。电气设备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电阻率、湿度等相关因素进行检查计算,采取提高地面效率等有效措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性。

2.5有效提高接地电阻的测量精度

有效测量接地电阻是确保安全接地的重要因素。在实施安全着陆工程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设备和环境的不同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选择更精确的测量设备和应用科学的测量方法。通过消除干扰,结合实际情况,获得了有效的测量数据。

2.6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接地检查

安全电气接地不能一劳永逸,随着设备的使用和环境的变化,电气接地状态也随之变化。因此,在实践中,有必要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接地安全,以防止相关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安全的有效发展。

2.7合理化控制电涌防护器

在实际设备加工和控制过程中,应综合利用防浪装置,将接地线长度设置为尽可能笔直,并扩大接地线长度,以有效提高阻抗值。确保电压和全谐振阻抗在高频下形成有效的开路结构,提供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整体效果。此外,为了确保预期的处理效率,在使用波浪保护装置时,电缆必须完全隔离。另外,技术热源必须与接地线连接进行深度质量处理,采用双芯线,设计工艺和设计要求符合基本材料标准,有效避免使用单铜线,提高质量,提高设计效率和应用水平,促进整个接地系统的最佳运行。

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保护措施

3.1直接接地

建筑业的发展是由社会经济的进步所推动的,在某些情况下,智能建筑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往往既有通信设备又有自动化设备,这对自动化电气系统的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必须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良好的控制,并确保整个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即在自动电气系统中,在保护对接点时,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出数据应进行科学转换,同时考虑不同因素,通过微电位和微电位平台对模拟信号和逻辑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它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及其逻辑动作提供了可靠的条件,保证了设备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当采用直接接地电气保护自动化系统时,尽可能选用大截面铜芯作为导体,在电子设备接地过程中,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接电位,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支撑电位,减少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3.2工作接地

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即在系统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所谓的工作接地,以及变压器中性线上物体的正确接地。夹具是工作接地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典型代表是防护和抗静电电阻。在接地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接地的可靠性,配电时通常将夹具存放在机柜内。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操作接地时,夹具不能与电线连接,以避免接地故障。在高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科学的中性点接地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接地电压位置,有利于接地过程中零序电压的剪切控制。

3.3防雷接地措施

(1)排雷行动的总体结构。避雷针与建筑物的钢筋结构连接,安装在电气自动化顶部的空地上,避雷针与钢结构依次与扁铁连接,最后通过并联电流注入地下,达到布雷效果。(2)电源系统接地。供电系统是电气设备自动化中各类电气设备的主电源。供电系统因雷击而瘫痪供电系统的保护主要是带电设备外壳的接地,其原理类似于防雷的整体结构。

3.4静电防护

接地装置在受电磁和静电干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接地装置有效地防止了这种干扰和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电气保护的效率,减少接地故障,接地外壳必须与接地线正确连接,找到接地位置和屏蔽線的端部,屏蔽接地导体应连接的地方。为了保证内部保护的有效性,必须对多芯PE电线进行充分处理。一般来说,在干洗室中,静电现象与位移摩擦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抗静电性能,必须保证良好的接地连接,保证电子设备芯片的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正确连接接地装置和电缆,尽量选择电阻小、接地电阻独立的接地装置,控制欧姆交流操作节点的电阻。应注意,静电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0欧姆,以避免影响防静电电子设备的整体效果。

3.5提高设备调试和安装质量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继电保护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继电保护的组成和运行环节,如仪表、后台控制、远程控制、五防等功能越来越强大。为保证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必须重视和改进设备、部件的调试和安装,明确继电保护管理的职能和职责,实现各方的有效配合。此外,还注意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基础数据的输入,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进行系统检查,针对计算机设备湿度高、安全系数高、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以及对环境和条件要求高的问题,两端应采取相应的接地干扰保护措施。科学合理的防雷网络和双回路直流电源。在稳定滤波装置中添加一个位置,然后在避雷器中添加一个交流位置。通过上述综合运输,提高了光缆和网络的抗外力和抗创伤能力,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4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接地保护技术在运行中,应充分考虑接地的特殊性,注意接地系统的应用效果,根据设备和具体要求,实现管理机制的多样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实用性,为电力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接地是影响电气自动化的最常见、最严重的故障类型。在实践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系统化不同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分析不同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直接接地、防雷接地和系统接地问题,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志奇.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电子测试,2021(10):98-99+55.DOI:10.16520/j.cnki.1000-8519.2021.10.041.

[2]黄新星.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12-113.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0.18.051.

[3]夏季.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7):257-258.

[4]杨力敏.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研究[J].天工,2019(10):124.

[5]吴丰阁.试论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J].东西南北,2018(20):157.

[6]张涛,吴远,杨涛.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8(10):154-155.

作者:徐立

上一篇: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