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主高效课堂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2022-09-1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 学生必须具备四种基本能力: (1) 学会认知, (2) 学会做事, (3) 学会共同生活, (4) 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友好合作共处。可见, 增强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需要。而在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 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得到培养, 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杜郞口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有力地说明了“小组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

在日常教学实施过程中, 笔者也注意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 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原本有些极其内向, 上课不爱发言的同学克服了怕发言, 怯场的心理障碍, 能大胆地在小组中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其次, 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遇到不懂的, 有争议的问题能主动进行讨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再次, 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了,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班级管理更加顺手, 学生的课业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体会到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教”反映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受尊重的地位, 而学生则处于从属和绝对服从的地位, 教学中, 教师也往往重在研究如何传授知识, 很少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种课堂氛围中, 学生根本谈不上合作。而自主高效课堂则强调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 以小组合作为主体, 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之间形成了合作才能共赢的想法。甚至教师也成为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合作者, 课堂气氛和谐, 融洽, 比以往刻板的说教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 过去的同窗变成了今日的合作伙伴, 在良好的氛围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增强, 学习效果也日渐明显。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自主高效课堂要求, 学习的第一环节是明确目标, 并完成预设问题。以往的教学问题的提出, 笔者一般本着不过分为难学生的原则, 因考虑到畏难情绪会让学生屡屡形成挫败感, 损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而自从推行合作学习为主后, 笔者设计问题则注意要有适当的难度,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合作讨论的价值, 使学生有说的需要, 也有话可说。另外, 预习过程中, 笔者也尽可能地提供学具、教具等材料, 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发挥的余地, 善于动手的同学会努力去尝试实践, 而善于归纳总结的同学则从这过程中受到启发。例如, 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 笔者按照三个条件:一同底等高;二等底不等高;三等高不等底。把全班六个合作学习团队两两分组———根据不同条件推导, 分别实验并作记录。因为组组之间有竞争, 小组合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各小组成员争相在组内分工合作, 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正确的结论, 结果, 在全班同学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中, 通过小组实践, 讨论, 推导, 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3 延长解决时间, 推动合作共赢的达成

在教学中, 我们惯常的做法是力争让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似乎时间越短, 学生掌握知识也就越好。在自主高效课堂的环境中, 笔者会给学生合作, 讨论预留足够长的时间。这样, 学生的合作效能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例如, 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 在许多同学对答案有了自己的理解后, 笔者发问:“你还知道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这时, 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他们争相发表见解。此时, 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汇报。于是, 在每个小组中, 学生们有的用方程法解决, 有的有数的方法去尝试, 有的运用组合排列的相关理论去解决, 有的尝试用表格法……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 既掌握了这一教学难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这样的安排, 看似在浪费时间, 实则是事半功倍。

4 注重课堂实效, 形成合作常态

在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 往往存在注重形式而缺实效的现象。很多时候, 我们观摹自主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 往往是少数“好学生”在扮演着教师的角色。而许多学困生, 在小组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表现的机会。课堂气氛看似活跃, 但预期目标往往很难真正得以实现。这就对教师备课及课堂点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笔者一般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 提出相对有梯度的问题, 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得到积极的, 成功的体验。而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 也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只有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 他们才能在持久的过程中真正的受益, 成为一个能合作, 会合作, 善合作的人。

上一篇:我国海水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下一篇: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