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05-09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共10篇)

篇1: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2-0104-0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 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语文教育,学生已逐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教师应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地相信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这种建构知识的能力,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彰显。

二 要努力给予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时间和氛围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是不一样的,就会造成他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和感悟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把他们独特的个体感受和个性展示出来呢?第一,教师要转变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让学生通过情感激发和内容掌握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二,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引导他们与同学合作,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促使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稳固而持久的发展。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成果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足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 要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由于学生知识面和知识水平的局限,学生对把握课文内容也存在局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课文内容到感悟课文内容,把学生从已知领域引向对未知领域的探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伤仲永》时,我在学生已能翻译的情况下,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说‘伤’仲永呢?”学生说因为作者惋惜仲永。我又问:“仲永是天生之才,作者为什么还要惋惜呢?”于是学生就自主研讨课文,找出仲永的才能变化、变化的原因,以及从仲永身上得到的教训。就这样,一个问题把课文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解决了。由此可见,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提问,找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

当学生有了一次主动性学习的过程后,教师要注意去肯定和赞赏,以激发他们再次尝试的兴趣。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多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认识新事物,循此去探索思考,将课内的迁移到课外,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挥,借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广泛地用于自学中去。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与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廖良国著.优秀教师成长解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2]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周小山、严先元编著.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锦雯〕

篇2: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积极引导,用激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56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23-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学习方式。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入语”,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引人入胜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我在上《太阳》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太阳。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自主性更强了。

另外,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分组讨论问题开展比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教完《将相和》一课后,开展一个“历史人物评论会”,既发挥集体的智慧,又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教《草船借箭》时,安排学生分男女两组开展复述比赛,分片段抽签进行,大家情绪高涨,越比越放得开。不少同学对人物的神态、语气把握十分准确。

二、教师积极引导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没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以《太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2)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3)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启思”―激发积极的思维。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司马光》一课,课后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这个问题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将相和》 一课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1)课文主要写“将”还是写“相”?(2)将和相为什么不和?(3)将和相又是怎样和好的?学生带着问题很快理解了文中三个小故事,了解了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内在联系,还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层次道理。

3、“质疑”―点燃创造的火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良好的课堂激励机制能有效促进自主学习

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仔细”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有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这么响,我却只看到几十个池。”第二位读得有进步,她就说:“哦,让我看到几百个了。”第三个情感到了位她评道:“呀,这下真看到三千多个啦。”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学得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

篇3: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要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教”为主,普遍采用“满堂灌”或“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生怕学生学不好、学不透,总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详详细细、一五一十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并板书在黑板上,监督学生记下,背起来,才放心。教师几乎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接受学习的份而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就是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如果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就只能是被动接受,最终学成“哑巴”英语,就无法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因此,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了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作为初中的英语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要树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

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首当其冲的是必须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初中英语学习内容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资源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初中英语课堂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例如:仁爱版英语八上Unit3 Topic1 What’s your hobby?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问答,或让有集邮兴趣的同学事先准备好他们的集邮册,在班级展示并介绍集邮的好处,而后全班按英语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最后由教师引导本班学生归纳出各种不同兴趣、爱好及其表达方式。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过程,课堂气氛自然就轻松、愉快,学生自然就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其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多角度、生动活泼地展示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仁爱版英语八下Unit5 Topic1 You look excited.这一单元中,我利用在网络上搜一些与音乐之声有关的电影片段或音乐制作成不同的教学幻灯片和Flash,让学生与教材更加贴近,使新知识更加清晰地显现在学生的面前,立即引起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教材。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充分备好教材、备好学生,通过有机整合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仁爱版英语七上Unit1 Topic1 Welcome to China.这一单元中,初中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不知从何学起,教师就应根据教材学习二十六个字母时配套学习四十八个音素,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英语的读音是怎么产生的,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音节有哪些不同,并总结出读音规律,由此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有了兴趣,英语课堂自主学习就顺风顺水了。

三、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做课堂活动的主人,那就必须先树立学生的自信。学生只有感觉到了自己能行,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独立自主学习,才敢于探索重难点内容,大胆质疑设问。就在上一学年,我担任了七年级(2)班的英语教学。我发现刚上初中的学生一开始很喜欢英语,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利用刚学会的英语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积极提问。可是,一学期后说英语的越来越少了,问题也没之前多了。原因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的增大,学生心里越来越没底了、信心不足了,不敢说了,学习主动性自然下降。于是,在第二学期我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英语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自主归纳知识点,小组操练重点对话、句型,反复练习,直至滚瓜烂熟。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非常熟悉,对各个问题都能应答自如。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理所当然重新拾得。于是,又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一旦有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问题出现时,他们不再躲避、放弃,而是向学习小组求助,通过展开合作学习来共同完成。同时,我在课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总是尽可能地采用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杜绝使用讽刺、挖苦的言语。这样到一学年结束时,我班学生个个信心满满,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热情远超同年段其他学生。“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自信了,进而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四、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初中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要从培养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开始。我认为培养学生英语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英语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步骤。教师要在每节课上课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指导学生预习可以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刚开始设置一些“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例如:仁爱英语七下Unit6Topic3 Section C 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的预习提纲:

How can we keep safe when we are walking on the street?

1.根据课文大意填空:

First,We must____ ____ ____ ____.

Second,We must____ ____ ____ ____.

Third,We must____ ____ ____ ____.

Last,We should help____and________cross the street.

2.找出课文中情态动词并归纳其用法:

Must/should/can/may…+?

渐渐地当学生对英语课前预习有了充分的认识后,预习提纲可以逐步缩简,最终让学生彻底甩掉预习提纲的“拐杖”,走上自主预习之路,并习惯成自然。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每堂课中,教师在讲解问题之前都要组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一样刚开始由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导学案”,学生在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如:仁爱英语八上Unit3 Topic1 Section A What’s your hobby?的“导学案”:

1.收集表示人们兴趣爱好的短语:放风筝、爬山、收集邮票、钓鱼等。

2.有关人们兴趣爱好的表达方式有哪些。Like/love/prefer/Be fond of/be interested in etc.

3.如何与人谈论各自的兴趣爱好。What’s your hobby?I’m interested in doing sth.etc.

渐渐地学生离开“导学案”也能轻松自如、自然而然地进行英语课堂自主学习了。

最后,要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复习的习惯。每节课后教师应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自主归纳、总结,使学过的英语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并加以复习巩固,从而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我们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摘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摆脱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4: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自主学习的内涵

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其实,自主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知识点。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主导性的作用。

二、 激发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1. 互动性的教学设计

老师在制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和教材的内容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一般的教学程序是提出一个问题,再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地进行升华。比如说,在自读课上,老师可以按照这样的教学步骤:首先,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解答课后的练习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最后布置课下作业。这样的设计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和自主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收变成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是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 交际性教学课堂的创设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

要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步,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未知的事物相当感兴趣。所以老师在进行自主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文“friendship”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大屏幕放映一段视频《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影视片断,让学生感受一下电影环境中三个年青人之间的友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友谊?是饭桌上的酒肉朋友吗?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阅读这一篇课文。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也迫切地想知道文章里面讲的友谊到底是什么。让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投入到英语课文的学习中去。

(2) 设置学习目标

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老师要设置好学习目标。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其次,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并利用教学工具查找出这些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再次,学生通过课后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正确地解答课后的练习题。老师布置了这些具体的学习目标后,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认真地去阅读课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3) 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布置好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了。这时候,老师应该适时地在教室内进行巡视。目的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次序,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和迷惑点。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和思考,但不要让学生放任自流,及时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督促和检查。

(4) 学生进行自我检查

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大体上的认识和了解。这时,老师就要开始正式地讲授课文,在讲课文之中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会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的讲解和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自学的情况,比较一下自己哪一方面做得好,哪一方面还有所欠缺。做好标记、作好记录。

(5) 练习巩固

经过学生的自学和老师详细的讲解,学生基本上完全掌握了“friendship”这篇文章。然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再回过头去,重新阅读一下这篇文章,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老师可以问学生两个问题: “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s?” “What do you do to be a good friend?”从而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下课后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评价小结

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老师及时地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面对学生的进步,老师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更进一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更积极地进行英语学习。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地提出,并且解决。让学生可以在这些问题中吸取教训,更好地进行下一轮的自主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从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分析入手,详细提出了激发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练习巩固;评价小结。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个都不能省略。

篇5: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陈云

职务:教师

职称:二级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冷集镇三中

电话:1398632360

5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冷集镇马庄村(冷集镇三中)

邮编:44170

3浅谈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挖掘出来,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高效课堂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那么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求知、学有所获,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

一、让学生明确目标

教学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的,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要实现的,它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但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要强。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就会根据自己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试想一下,如果学生不知道这节课要完成的目标,他能主动去学习吗?那他只能像茫茫大海中处于迷雾中的一叶小舟,找不到自己需要前进的方向。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 智力潜能的契机。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有良好的开端。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

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集中学生思维的燃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自己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为了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我在教学时尽量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明白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一下储蓄所的储蓄利率表。找家长了解一些储蓄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一种模拟储蓄的场景。让他们填写存单,计算到期利息、本息,思考讨论最合算、最经济的储蓄方法,同时还加入有关利息税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高效课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非常有耐心地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在自主学习时存在的不足,所以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主要抓好三个方面:(1)指导学生要尊重别人的发言,有谦虚好学的态度。(2)指导学生要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记住要点,边听边想,思考发言内容的价值。(3)指导学生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感受。最后在学生倾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教师要引导与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学生反思自己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养成“倾听”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教学发现,如果学生不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他也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

四、巧设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控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进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例如:第七册教材“笔算加、减法”。采用“自由式练习”形式,课本练习六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自学与尝试练习。这是一种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习自主性,着眼于培养创新精神的练习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能力。这种自由式练习有利于调协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观察察学生的心理倾向,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此外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等等。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调整,这是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会制定学习目标,有学习的正确定向。其次培养学生调控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学习进行检查、分析自己错误及共原因。总之致力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练习中难题,独立并正常地完成各种练习作业,自主安排时间复习,使学生最终能自我约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篇6: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22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课堂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课堂首先让学生“闹”起来,越无法无天越能张扬内心蜇伏着的那份期待,唯有“闹”起来,才能“活”起来,甚至“火”起来。唯有“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所以,自学前引课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仅仅是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哪一部分,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比如学习《古诗三首》时,以前就是让学生读读古诗,简单了解诗人的朝代就罢了,现在我改变了方法:让学生回去自己收集三首古诗诗人的简介以及有关他们的诗词和小故事,没想到这样做点燃了他们激情,第二天孩子们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在展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的抢着说、争着唱,还用肢体语言尽情的展示自我。趁着学生们的热情高涨,巧妙安排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诗意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效地把学生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自学的指导与导学案

虽然我们很想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但不是所有的学生自学都能很快的掌握自学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是小组内对子互学,也可以是群学和评学。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和前后联系制定适合学生的导学案,也可以在讲的过程中调整导学案,直到学生能自学完成为止。最后通过导学案上的一系列问题和习题,不断地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进行钻研和探索。

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深入探索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构建小组合作团队。小组内通过角色、任务等分配,让学生承担相应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这一点我们班“闪亮组”做得最好,小组内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主人,小组内相互帮助,能者为师,合作学习,能者不自私,后者不自卑,组长张旭轩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小组合作遵循“展示收获、聚焦问题;组内讨论、达成共识;班内展示、组间互动;集中突破、点拨升华”的程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以小组为单位,重团队轻个人,重过程轻结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实现了合作共赢,形成了人人乐学、爱学、能学、会学的可喜局面。

四、 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和保证。

倡导教学民主、实现教学民主是提高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活跃、学习能力最强。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在课堂上,我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课堂上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经常用商量的口吻,如“老师也来发表一点意见行吗?”、“谁想展示”、“谁想评价”等等话语来“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们激动地举起了双手。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有了这样的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人文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五、 留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不能越俎代庖、奉送现成的结论,有时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比如,在《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提供桂林山水的资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文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并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许多语句优美的排比句。在这里,一定要留足时间让他们对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进行自我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每位同学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力都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会高涨。

篇7: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德国数学家HermannWey 进入初中,很多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负担加重了,难度也增大了,学习数学感到力不从心,且经常是事半功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加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要求更加严谨,与生活及学科间联系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但学生仍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数学,从而适应不了初中新课程的变化,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立新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需要是现代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回顾教学、寻找理论

作为施教者,我使用以下的手段,发现了一些问题:

1、订立规矩,学生统一执行,学生反映束手束脚,放不开。

2、上课进程千篇一律,回忆旧知识——提出新问题——例题讲解——练习

3、习题讲解过多过细,过早的提供思维模式,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无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实施自主学习

4、做题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评判的标准就是是与非,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显然,我们熟知的一些教学手段在我们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在新课程指引下的现代数学教学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模式呢?经过请教和探讨,我发现: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一个显著转变是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变到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与其说是教师教会的,不如说是学生学会的。因此在现代数学教学要教会学生的是如何学习数学的问题,现代的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现代数学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工作应是围绕学生来展开,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

二、探索新思路,构建新课堂,大胆进行实践

经过探索,我初步构建了现在的新的一个课堂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1、上课直接发言,采纳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并在课堂上组织加工给与答复。

2、例题讲解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从学生的思路出发,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一些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

3、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总结交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树立学生的信心,认识自己的进步。

在课堂教学进程的改进方面,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数学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要顺利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然后再考虑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呈现序列等问题,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数学知识相互作用的顺利进行。

结合以上的学习体会以及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构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以尝试:在我的教学中前30分钟的时间十分紧凑,新课程的进入呈现多元化,保留了传统的对旧知识回顾进入新课,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措施,例如:在讲授菱形时,让学生动手制作几何模型自发的进行探究其性质;画旋转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观察了实际生活中的电扇,自做的风车等,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提取信息。而在新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大量启用了类比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关键内容的总结更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大胆发言,自己陈述观点和归纳总结。例题的讲解也完全由学生的观点出发,广纳各方意见,最终一同整理归纳。而每课时的最后时间由随堂练习和个别问题指导组成,目的是对知识的巩固,有助于我获取第一手资料,便于掌握学生接受情况。

三、指导学法,自主发展

学生不仅要在师生互动中学习知识,而且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实际上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目前我根据随堂练习掌握的情况,正协助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外练习等四个环节制订自主学习的进程,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当然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知识主战场,而我在教学中一贯的强调要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光做好示范工作,还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索方法,一起体验学习历程,引导各层次学生,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帮助分析思维过程,寻找原因,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例如拿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故意放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更正错误;或者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陪同暂时落后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培养自信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我也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在教学中,往往是我先完整的反映一次我的思维过程,接着便引导学生参与到我得思维过程中去,充分地暴露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让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四、激励学生,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激励学生,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励的方法有:

1、对部分学生要提出期望,主要是针对较优秀的学生,要不断抬高对他们的要求,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以消除他们自满的情绪。当然教师也要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信心得以增强。2、多表扬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注意表扬、不能批评,教师要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要注意他们每一次得进步,要及时给于肯定,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3、对于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获悉教师的肯定的评价和对他们的期望,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主学习方式,改进自主学习的方法。4、要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于不同的指导,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经历,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对不同层次我对他们课外的要求也不同,给的练习也分了好几个层次,并在逐步将低层次的练习减少。常拿学生的长处与优秀的兄弟学校学生比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总结经验,再寻新法

篇8: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自主,能力

课程改革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因此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自主发展动力就成为学习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创设情境,让学生乐学

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而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适时地创设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 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

如在整理复习“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老师刚刚喜迁新居,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可是我养的小金鱼还住在狭窄的旧房子里。随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它们的家就显得更拥挤了,于是我新买了几个鱼缸。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为小金鱼迁入新居,我们在为小金鱼搬家的过程中,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进行整理与复习。”接着教师一边出示不同形状的鱼缸 ( 长方体的、正方体的、圆柱的、圆锥的、棱锥的 ), 一边引导学生复习各种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比较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以这样的话题导人新课,既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了有趣情境,又加强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情绪高昂、兴趣盎然的心境中投入学习,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了。

2. 自主探究,让学生会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归宿,也道出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理想自主的境界。叶老讲的“不教”是指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后主动地猎取知识,做到无师自通,无师自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教学:①立体引入,“画”图形。(课前为每一学习小组准备一些各种形状的积木)首先通过师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从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木;接着各组利用挑出的积木自己想办法动手画出长方体或正方体一个面的形状,画完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各自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在玩中实现由“体”到“面”认识的过渡,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最后在学生画的基础上,教师规范示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②动手操作,“剪”图形。让学生挑选画的最好的图形剪下来。③仔细观察,“分”图形。教师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小组合作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进行分类,然后小组展示、汇报、交流,弄清分类的理由,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④突出重点,“说”特征。在学生观察、探索、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直尺、三角板等),小组共同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学习的。

3. 引向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曾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而以往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注重解答课本上经过数学 加工处理后的问题,学生虽然掌握了各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却显得不知所措,这样的教学只能培养出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因此本着教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一思想,课堂练习应着眼于把课堂知识引向生活实践,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如在复习完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后,在应用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下星期老师准备乘火车到北京去开会,火车票价100元,途中需在车上用餐l天,到北京后开会需停留5天,用餐5天,会后乘火车沿原路返回。请同学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老师北京一行的全部开支,并算一算老师这次出差至少要带多少钱?”问题一出, 学生的反应异常活跃,纷纷为老师出谋划策……这道题的设计,既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感受到代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

篇9: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巧于提问,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即教师不应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看作自觉积极的参加者,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并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巧妙设问,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时、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物长跑比赛的场景,两个小动物都是12时起跑的,到达的时间分别是1时5分和1时20分,但由于学生没有准确时间的前认知,只有“1时刚过”这个粗略的时间概念,因此我让故事中的“小猴裁判”判决它们两个是并列第一。学生看到这个结果自然会为跑得快的小动物抱不平,从而引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由此顺利引入了新课的教学。讲这一环节是紧紧围绕着问题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使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动脑、动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二、引而不发,善于诱导,发挥学生能动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应用适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深度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形成探索精神。教师应先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而不是把知识点直接传授给他们。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一节课时,教师应从始到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通过引导、质疑解难,使他们获取的新知更加牢固。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请学生任意报数字,由我说出判断结果,学生报了一个较大的数字想难住老师。如“6847231”,但我立刻说出这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又报“34695481”。我又很快说出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经学生笔算结果正确。这时学生感到很奇怪,这么大的数老师为什么能马上判断出来呢?然后我总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恍然大悟。这时学生要和我赛一赛,看谁先能判断出来。一名学生报出:“2987654”。我又以先取胜,学生感到疑惑不解,不知又是为什么?在我的启发下他们通过对数字的观察、讨论、探索,发现了问题的奥妙之处。在一个多位数里不论在哪一位上,只要数字是3、6、9的,我们可以不去加它,其他的各位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尤其在讨论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找到了这一规律,解除了疑点,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地诱导学生思维,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三、合理评价,敢于放手,锻炼学生独立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引导学生对其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合理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或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简练地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能够使其成功接纳新知识并内化新知识,也提高了其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算式6+6+6+6+4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一个学生出乎我意料地作出:7×4。我立即表扬了他,同学马上反对。这样,许多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评论之中。此时,课堂气氛逐步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对这几个算式发表自己的评价,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学生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这样,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减轻心理压力,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创造性思维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井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分层指导,勤于训练,承认学生异步性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如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在巩固新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上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u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这样,根据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篇10: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预习、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改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对此,我谈一下我的六提倡看法:

一、提倡课前预习,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教师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白杨树》一课,学生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直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

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倡明确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卖油翁》时,在上课之前我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卖油翁》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有的同学说:“我学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物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特别精彩”„„我趁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我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提倡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我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学生提问“马玉祥为什么去冒险救朝鲜小孩?”

“他们这样做不觉得苦吗?”“文中排比句有什么作用?”“第十五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我都不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提倡多读品味,自主感悟文本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如在引导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我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我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注意到了声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速度快慢适当。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表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他为什么要这样读?该生再读后,我还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评价,而是让他们学着也开口读读这句话。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圆明园绝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辉煌”重读出殿堂的光彩华丽雄伟壮观;“玲珑剔透”轻读出亭台楼阁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热闹街市”高声快读出“买卖街”的欢快;“田园风光”低语缓读出流连山乡村野的舒畅。最后,我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读。至此学生在对词语的揣摩、比较中领悟圆明园景色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另一方面学生在错落有致,或高亢放读,或浅唱低吟中自主地获取语言的“意义与情味”,自由地表达感受。

五、提倡讨论交流,分小组合作学习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做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家人之间,至亲至深之情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选择“你最喜欢哪个段落?为什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小组认为第四段写的好,因为他写出了对春天的生机盎然,在全文起过渡作用;有的小组认为第七段写的好,因为写出了对春景的向往,与前文相照应,起衬托作用;有的小组认为最后一段写的好,这样写意义深远„„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提倡激励评价,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我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是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是要根

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如:“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换个角度考虑一下就更全面了”,“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能够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口动脑的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

上一篇:酒店10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