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河南省摘要:文章对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拓展服务领域、创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建设特色资源打造品牌文化等建议。

第一篇: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摘 要: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现阶段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均等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探索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证。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9.3%,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占36.0%;2011年,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可支配财力薄弱,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其中,农村投入389.76亿元,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占69.71%,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没有实用价值,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资金到位慢,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下拨到农村后,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规定了具体用途,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重点不够突出,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需要借鉴中间指标,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 、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采用量化指标,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受财政总量的限制,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3.

[2] 文化部财务司.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发展情况分析[EB/OL].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

201211/t20121107_267143.html.

[责任编辑 杜 鹃]

作者:刘伟 马策

第二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河南省

摘要:文章对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拓展服务领域、创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建设特色资源打造品牌文化等建议。

1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有力举措。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负有特殊使命。公共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传播科学文化、服务大众阅读与科研等职能,公共图书馆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宽服务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一个研究课题。为此,笔者对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2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从馆舍、文化活动形式、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文化共享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1日,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图书馆及河南省辖市公共图书馆。调查结果见表1。

3调查现状

笔者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形式、服务网络与文化共享工程四个方面对河南省省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综述。

3.1基础设施建设

笔者调查的19家图书馆,馆舍面积在15,000M2以上的有8家,约占42.1%,其中与学校共建的图书馆有3家;10,000~15,000M2之间的有4家,约占21.1%;10,000M2以下的有6家,约占31.6%;焦作市图书馆旧馆以拆除,新馆在建,目前未能提供服务。在网络建设方面,19家图书馆中拥有网站/网页的有9家,约占47.4%;超过一半的图书馆没有网站/网页。

3.2服务形式

19家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外,都有不同形式的服务。其中,河南省图书馆、鹤壁市图书馆、济源市图书馆、开封市图书馆、漯河市图书馆、濮阳市图书馆、三门峡市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等开展的活动形式较多,有征文、展览、讲坛、送书上门、送书下乡、培训等,各具特色。突出的有鹤壁市图书馆的“图书银行”活动、济源市图书馆的文明志愿者活动、开封市图书馆义务为市下岗职工举办计算机培训,洛阳市图书馆的“洛图讲坛”、南阳市图书馆的“诸葛亮文化讲堂”、濮阳市的“龙乡讲堂”、三门峡市图书馆的“三门峡市小记者之家”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展厅”、郑州市图书馆的“十佳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等。

3.3服务网络

19家图书馆除正在建设新馆的焦作市图书馆以外,服务范围从省、市延伸到社区、县、乡镇、村,自上而下层层服务。图书馆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辐射面和影响力。主要有:①在馆外开设外借点。河南省图书馆在全省开设30余处外借点;郑州市图书馆先后建立了郑州送变电社区、南阳寨社区、郑州监狱、管城回族区4个分馆和郑州交巡警九大队、郑州盲聋哑学校等30多个图书流通点和服务点;鹤壁市图书馆设立馆外流通点。②在馆外开设流动服务点。济源市图书馆建立济源市流动职工书屋,设市级馆外阅览室23个;平顶山市图书馆和周口市图书馆提供流动借阅服务。③与镇政府共建社区图书馆,帮助建立乡村图书室,支持农家书屋。济源市图书馆在镇文化中心设立社区图书馆,支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举办了农家书屋工作及培训会议;三门峡市图书馆帮助革命老区卢氏县木桐乡良木村、官道口镇耿家村、潘河乡潘河村、渑池县段村乡柏隆村、灵宝市川口乡棉勿村和碑基村等乡村建起乡村图书室等。④对基层给予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河南省图书馆实现“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全覆盖,大多图书馆都开展送书下乡、对基层图书馆(室)技术培训等活动。

3.4文化共享工程

19家图书馆中1家(河南省图书馆)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省支中心、6家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随着远程访问系统的开通,全省各市、县(市、区)图书馆均可共享省馆数字化资源,“十一五”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省分中心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7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10]。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心、支中心的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坚持资源建设和群众需求相结合、服务形式和服务效果相结合、定点服务和跟踪服务相结合、网上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广开服务渠道,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增强共享工程服务能力。4河南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笔者调查发现,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经费不足、服务水平不平衡、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4.1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是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提到了经费紧张,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书的经费都非常少,图书资源补充缓慢,设备缺乏或陈旧,可支配于其他文化活动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4.2服务水平不平衡

笔者从调查中发现,各个图书馆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图书馆的经济条件、基础条件、网络条件、人员队伍等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从而导致服务水平也不平衡。河南省图书馆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7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郑州市图书馆初步形成了一个主馆、四个分馆和多个小型乡村、社区和单位阅读站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着一定的距离。

4.3服务机制不完善

笔者根据调查,河南省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但是,从整体上看,未能形成一个由省到市到基层覆盖全省的系统化的服务机制,河南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起到了带领作用,但是如何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效调动市级公共图书馆及基层公共图书馆,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同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竞争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5有关建议

根据对河南省省市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的调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笔者在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初步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5.1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我国现有的公共图书馆事业遵行的是“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图书馆”的体制,建设主体多头多级、管理相对松散而不集中,因此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总分馆体系。鉴于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经费、技术、人员等不平衡状况,可建立由一馆领导的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加强公共图书馆间的合作,其主要宗旨就是在资源建设、管理服务、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上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间协作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在不同建设主体资助的资源之间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及服务机制,其核心是确立成员之间共建共享资源的方式和建立文化服务机制,并为这一方式的顺利运行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本质上是行业间的合作。

5.2建设多样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根据需要出现多样化,有总分馆制、馆外固定服务点、馆外流动服务点等,这些服务模式都是由图书馆单独进行资源建设和管理,根据各馆情况、地方居民需求等选择不同形式的服务模式,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书馆在实施这些服务模式时都要努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服务地址、资金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

5.3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拓展服务领域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11],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这给公共图书馆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契机。公共图书馆要抓住机会,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图书馆网络,建立基层文化服务机制,直接或间接为基层提供服务。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河南省分中心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全省4.8万个行政村,形成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把公共文化服务拓展至“信息贫困”地区,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5.4创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地方文化资源特点和地方发展的目标定位, 策划、设计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可分别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市民文化鉴赏品位为重点、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以面向外来务工为重点、以面向中小学生为重点、以打造成本土文化品牌为重点等创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拓展服务,增强辐射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视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5.5建设特色资源,打造品牌文化

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提供文化服务的基础,特色资源是地方特色文化保存和传播的载体之一,所以,特色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内容。河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而且所属各市(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如“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楚汉文化”、“玉文化”等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公共图书馆在资源收集、整理、建设和利用的过程中对特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加以重视,收集多种载体类型的特色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二三次文献,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设置特色资源专栏,多途径宣传、保存和利用特色资源,打造品牌文化。目前,河南省省市级图书馆都在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或专栏,如“河南地方戏曲数据库”、“龙文化书籍目录”、“济源文化”、“卢仝文化”“商都溯源”、“少林文化”等专栏。

6结语

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工程,不仅是图书馆界需要努力做好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因此,我们积极呼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资金投入,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地区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图书馆[EB/OL].http: www.henanlib.gov.cn,2010-8-15.

[2]安阳市图书馆[EB/OL].http:www.aystsg.anyang.cn,2010-8-18.

[3]济源市图书馆[EB/OL].http://www.jytsg.com,2010-8-18.

[4]漯河市图书馆[EB/OL].http://www.lhlib.org.cn,2010-8-22.

[5]洛阳市图书馆[EB/OL].http://www.lylib.gov.cn,2010-8-22.

[6]濮阳市图书馆[EB/OL].http://www.pylib.net,2010-8-8-24.

[7]新乡市图书馆[EB/OL].http://www.xxlib.net,2010-8-25-26.

[8]驻马店市图书馆[EB/OL].http://info.huanghai.edu.cn/gb/library,2010-8-27.

[9]郑州市图书馆[EB/OL].http://www.zzlib.org.cn,2010-8-27.

[10]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建设情况[EB/OL].http://www.ccnt.gov.cn/sjzz/shwhs/tsgsy/201104/t20110406_88699.html,2010-9-1.

[1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EB/OL].http://www.ndcnc.gov.cn/,2010-9-1.

(编校:马怀云)

作者:徐丽晓

第三篇: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公共行政的制度转换

内容提要: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内核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和一致性等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形态,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伦理价值昭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转型,构建多元参与、共生治理的文化发展机制,促进政府公共文化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机制;行政模式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的起源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在我国,公共服务是伴随着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而提出并逐步受到重视的。服务是公共管理的终极价值,公共管理的服务取向是由公共管理的目的性——社会公共利益决定的。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的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1.公共文化服务的伦理价值蕴涵

文化服务的人本取向。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要求,也是一种文化取向。“以人为本”是对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的进一步解读。这种文化取向要求一切法律、制度、决策、行为和活动都必须体现人的要求、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实现人的理想。现代社会,政府的服务效果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参与程度,这就要求实现政府行政由封闭、半封闭向公开、透明的转变,赋予公民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利益的实现机制、公平的文化资源分配机制等。“以人为本”既是尊重公民文化权利的伦理取向,也是促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变革的现实路径。

文化发展的民主趋向。文化权利是公民的民主权利,民主意味着公民对广泛的公共利益的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为他人而承担责任。公共文化的民主化要求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准则应该是合作与互惠。因而,政策和项目必须通过集体磋商做出结论。只有通过对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文化问题的广泛对话和评议,公民以及各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的文化自主及其民主才能被保障。在此过程中,公民参与应当被视为民主政体中政策制定与执行恰当且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民主参与,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公众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类型、品质和数量,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而公民的文化意识、民主意识也能被逐步培育起来。因此,追求公共利益的民主化,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发展不仅是效率取向的响应,更是政治取向的响应。

社会和谐的文化基因。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韦伯将新教伦理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帕森斯和斯梅尔塞的功能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认为,文化对社会具有系统维持功能;诺斯则认为文化(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在文化的功能上,社会学认为,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使我们的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稳定团结的重要基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障公民公平的享有文化权利、公正的参与文化资源的分配,就会增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公共文化服务中共生治理机制的构建

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理论关注社会管理力量的多元化和政府的核心地位。治理实际上是对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制度创新,它打破了市场与经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传统两分法的思维模式,把有效的管理看作两者的合作互动过程,力图建立起全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公共权力的多元性。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凡参与公共事务处理的主体都可能形成权力中心。二是政府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并非万能,传统的管制性政策由于效率迟缓或其他因素,往往无法达到预设的目标与规范,形成政府失灵的局面。而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同样可以使一些公共管理事务高效运转。三是组织边界的模糊性。无论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还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平等竞争、合作协商的互动关系,依靠彼此间的利益协调和相互博弈达到公共管理的目的,从而模糊了彼此间的权力界线和所承担的责任。四是各类主体的依赖性。政府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权力依赖关系,必须彼此交换资源、持续协调才能顺利实现各自目标,最终形成参与性的自主网络。

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应正确处理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与对话的“交互理性”的制度框架。(1)政府。公共事业的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发展文化事业,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公共利益,这种广泛的公共权利只有政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有组织地提供公共资源来实现。为此,政府应加强自身修养,深刻领悟“保障公民权益”的执政本质,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实现并维护好群众的文化权利,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在我国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生产者。目前,仅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机构就有约5万个,其中被明确确认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即占了4万多个。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文化事业单位依然是不可缺失的主体。(3)企业。目前我国的文化事业领域仍是相对单一的政府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在唱主角。在这一公益性的文化领域中,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被排斥在行业之外,未能真正享有平等地参与竞争的资格和机会。深化文化体制、文化运行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关系,在文化事业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使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为企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理论论证。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除了包括经济责任外,还包括公共责任和社会响应。这就要求企业应积极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主动响应遵从或有助于强化社会认同价值的行动。公共文化服务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范围,企业应通过发展、扶持、赞助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4)非政府组织。理论界普遍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支社会中间力量,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市场的补充和平衡。非政府组织是推动传统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要推动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变革,就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将应由社会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交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确保非政府组织和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促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为此,应强化NGO的公共责任意识,形成以人为本,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NGO公共责任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5)社区。随着经济转轨、企业改制、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呈现出多样化,“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社区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作为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体,社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孕育着自己特有的文化,并成为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社区文化既承载着群众休闲娱乐、学习提高等实用功能,也肩负着宣传教育、文化传播等重大使命,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以为群众平等地参与行使基本的文化权利提供平台,真正使社区居民自主地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社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还可以社区为纽带充分动员区内的文化设施,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依赖于公民直接或通过社区与行政官员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从而达到互信合作。在这个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共同区域中的社会互动与共同责任应当由多元主体共同承担。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公民、私有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等的广泛参与及其合作关系的确立。要达成多元主体的信任与合作,必然要求公共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分配。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认为,改进服务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公民的需要,也要关注权力在社会中的分配,主张将权力由行政组织转移到民选的社区组织,政府不能过多地干预和限制民治机构的作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为此,公共行政应改变传统行政组织办文化、管文化的模式,集中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和社区组织的功能,实现民主参与,体现公民价值,促进多元主体共生治理机制的形成。这种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挥着计划性的政府干预机制、竞争性的市场调节机制、自治性的社区参与机制的互补性制度优势,实现了公民参与、政府引导、市场介入之间的良性互动。

3.政府公共文化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

3.1 准确界定政府职能,实现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重新界定其职能,政府公共行政必须实现从指令性管理向指导性管理的过渡,从全面管理向重点管理的过渡,从统一管理向分类管理的过渡,从单一管理向多样管理的过渡。为了实现这样的过渡,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公共支出应从经济服务型向社会服务型过渡;二是改变公共财政增长偏向大型基本建设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建立以基础科教为主导,兼顾转移支付的公共财政模式;三是改变公共服务的城乡、地区不平等状况,建立覆盖面广、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四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基础上,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政府、社会、个人责任与义务相平衡的公共服务保障网络。

3.2 改革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发挥文化系统功能

文化事业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为全体公民或社会某部分人群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及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我国传统的文化体制呈现出国家包办文化事业的特点,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其管理体制不顺、举办文化事业的和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责不分、执法力量分散等的弊端也显露出来,致使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市场方面的管理显得有些混乱。所以,改革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应当向着既能发挥既有条件下的优越性,又能提高服务效能、服务水平的方向迈进。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 建立并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市场机制促进文化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在于能够有利于独立主体的实践创新和自主活动,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和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供较为适宜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生产、管理、经营、传播活动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的生产和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做出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因此,应认识到我国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善于将文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中,真正做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习惯,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手段和经营模式,不断向群众推出优质高效的文化产品。

3.2.2 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激发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的基础性工作。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和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性部分要剥离出来,面向市场,按照产业来经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转企改制,建立与文化领域创造性劳动特点相适应的工作制度、与现化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

3.2.3 发挥文化系统的网络优势,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文化系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为其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土地、房屋、文化基础设施、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和资产。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够获得较大发展的良好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潜藏着的巨大的人才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来,在开拓市场中积极引导市场,支持文化创新;搭建文化平台,活跃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引导受众消费;改革演出管理体制,培育经纪人市场,推行代理制,盘活演出业,从而形成经济和产业的优势。坚持市场取向还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我国的文化资源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国有文化单位,必须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以结构调整为带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参股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努力推出特色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引资金、拓展市场、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3.3 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将文化建设与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紧密结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一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求政府应更新观念,真正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核心行政理念,实现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彻底转变。其次,形成政府协调服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发展机制。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一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和生产中,必须加大力度,对社会公众负责;政府应当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政府还应促进多主体服务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实现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促进多元投资主体的形成。倡导社会力量兴办、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社会自办文化,形成政府主导、多种文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局面。但不同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私人等,出于对投资回报的不同考虑,所选择的投资重点并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应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那就是以政府的公共投资进行先期投入,包括营造文化基础设施、扶持示范项目、培养优秀人才等,同时,对此间进入的企业投资进行减税和配套补贴,给予积极的鼓励,以后随着收益率的提高,逐步减少政府公共投资的数额。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系统化,政府应对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内容、队伍,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的种类数量、功能结构、体系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应考虑到文化享有的普适性,建立广场、社区(村落)、企业、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的运行机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享有力;促进城乡、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统筹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珍妮•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鄯爱红.公共服务的伦理内涵与价值[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4).

[3]李少惠,王峥嵘.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公共行政——基于新公共服务视角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5).

[4]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5]李少惠,曹爱军,王峥嵘.行政变革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及其路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作者简介]曹爱军(1978- ),男,甘肃政法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治理理论与治理转型。

[收稿日期]2008-08-11(责任编辑:梅文)

作者:曹爱军

上一篇:水利建筑市场论文下一篇:交通运输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