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 篇1:

借鉴发达国家社区管理经验 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的研究,对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整合,结合韩国“新村运动”、“小政府、大社会”的美国乡村社区自治以及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新农村建设管理等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更具现实意义的框架和基于不同出发点的多种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对策

1农村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1.1自治理论

自治理论在农村社区自治研究中可以定义为农村社区内部的各种事务均由村民共同选举产生的自治组织来管理。自治理论着重强调政府与社区内部自治组织之间权利的分配,在社区中形成高度自治的权利主体,这一理论相对比较合理。但这一理论在防止各个权利主体因权力关系而发生冲突方面以及对权力组织的定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1.2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政府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政府作为多元管理主体的核心机构,在社区的事务管理方面,应该扮演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去负责政策的制定而不是执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降低成本,减少规模,有助于社区管理的长远发展。但这一理论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过于强调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了社区内部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

1.3治理理论

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治理理论整合了以上两种理论的长处,并避开了它们的缺陷,最终发展成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对治理理论的定义主要包含三个重要观点:一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和市场无法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自组织机构以第三个补充因素的身份出现是必然的;二是新的治理模式与格局打破了长期存在传统的公私分明的组织界限;三是社会自组织团体的核心机制是信任和合作,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命令和相互之间的竞争。

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的社区制管理起步较慢,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资料大多是个别示范农村的零碎经验,而国内已成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也大部分是借鉴于城市社区,尚不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村党支部—社区党小组—党小组组长—党员示范户”为构架的党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以“村委会—社区理事会—社区服务站”为构架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以“监督委员会—社区监事会—村民义务监督员”为构架的社区监督运行机制。但实际上,我国管理机构的相关职能并不完善,运行也不是十分的顺畅,可以说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和完善。

2.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2.1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在社区内部实施自治管理机制。但在实际生活中,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农村社区内部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真正实行民主的社区数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社区,导致社区农民的自治功能严重弱化。

2.2.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而且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制度的建设正刚刚起步,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筹资方式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农民自筹资金,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2.2.3缺乏因地制宜的科学、合理规划 随着我国一些农村社区试点的建设取得成功,农村社区建设的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开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些地方以试点的成功做法为模板,盲目的进行模仿,导致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2.2.4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城市社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社会化服务和志愿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在社区服务质量上则明显较差,大多数农村的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相对薄弱,主要是传统的、邻里之间的和救助性的服务。不仅规模较小,服务水平较低,而且还缺少面向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服务,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逐渐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其启示

3.1国外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分析

3.1.1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韩国“新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到70 年代后期,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基本公共设施全面完成,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的法制水平和道德水平有显著提高,城乡得到了同步发展。韩国的“新村运动”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村运动”加强了政府对农村的发展和管理的干预,但又不是完全包办代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切实符合农民意愿的建设项目,具体建设方式由社区内部召开村民大会自主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对“新村运动”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主导推动与村民参与相结合;二是“新村运动”提升了政府对农村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新村运动”为这些传统政府官员们提供了为村民服务的机会。通过“新村运动”的实施,地方官员的管理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三是“新村运动”促进了农村民主和民间组织的发展。通过实施新村运动,农民民主决策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内部的决策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3.1.2 “小政府、大社会”:美国乡村社区自治模式 美国的乡村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公民自治,美国乡村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中心进行管理。在每一个社区中心都设有一个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委员会成员是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的,这些人在当地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威望,能普遍反映社区居民的意愿,有较高的管理、决策水平,对本社区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社区内重大事情实行民主决策,由社区居民自己组织社区内的各种活动,自己管理和解决社区中出现的问题,使得社区内居民和组织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乡村社区自治。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乡村社区自治模式将成为世界各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对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中的民主参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1.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 多年来,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农业政策的整体目标,德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确立了“城乡等值化”理念,并自下而上,由地方社区进行引导,对土地分布的调整,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娱乐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整体的规划并加以实施。把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同当地独特优势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进行规划,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延伸政府的公共服务到农村,使得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3.2国外的农村社区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少数外国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分析可知,虽然每个国家对农村社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是鉴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国外政府的一些措施是值得学习、借鉴。

3.2.1坚持以农为本 从韩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农村社区管理过程可以发现,都通过把农民看作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坚持以农为本来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于我国农村社区管理来说,坚持以农为本是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的关键。

3.2.2加大财政投入 从上述几个国家农村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充沛的资金投入是社区管理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国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使各项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促使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稳定、长期发展。

3.2.3注重科学规划 尽管上述各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使得农村社区发展各异,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进行了充分的、科学的前期规划,使得目标最终得以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地方以及民族的差异,结合当地农民的根本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对我国农村社区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

4完善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4.1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区自治机制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转变政府职能,并建立有效的社区自治机制。使政府逐渐由全能型政府转为主导型政府,使社区逐步承担起由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职能,逐步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行为。构建权责、分工明确的农村社区自治机构,并坚持以民主自治为原则,保证社区的自治性。制定社区的自治标准化章程,保障社区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从满足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出发,广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文体教育活动等,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培育社区非政府组织团体,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

4.2拓宽资金吸纳渠道,建设农村社区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和城市相比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精力大等特点。而资金问题则是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只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而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很难满足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必须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吸纳渠道,除继续逐步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外,还应该增加社会力量的投入。

4.3注重科学的规划引领,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农村社区的所有项目、活动都应先制定规划,把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同当地独特的优势结合起来。规划要强调村民参与,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引导村民参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加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村民参与农村社区规划的积极性。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统一规划建设村民的居住社区,实行“村改居”的创新发展方向,以城市社区管理方向为目标,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转型。

4.4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建立农村社区多元化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区服务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我们应该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特点,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公共服务为根本、社会化服务为主体、志愿性服务为辅助的多元化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对贫困人群、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开展的社会福利与救助;对社区居民提供的便利的社会化服务,如家政服务等;培养社区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组织,鼓励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积极地参与社区管理的志愿性服务等。

参考文献

[1]郭扬华.美国农村、农业发展及启示——美国农业金融考察[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1).

[2]杨旭辉.国外农村社区:综合性分析与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温静.论社区管理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叶齐茂.美国乡村建设见闻录[J].国际城市规划,2007,(03).

[5]仇丽萍.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J].理论与当代,2011,(01).

[6]袁建军.另一种视角看村民自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3).

[7]Goro Takahashi.The need of Agricultural community and the Framework[J].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cedia,2010.

[8]刘宇明.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3.

[9]廉靖.着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J].理论探索,2010,(04).

作者简介:刘嘉庆,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雷庆勇,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涉农企业管理。

作者:刘嘉庆 雷庆勇

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 篇2: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摘 要: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出现的认识弱化现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的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先导权——政治保障机制研究;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冲击现象,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

关 键 词: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民生

收稿日期:2012-03-18

作者简介:吴琳(1970—),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丹(1979—),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BK098;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吉林省农村文化公共民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311。

一、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公益性文化事业先行的原则,以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心,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为重点,加强吉林省文化建设。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整体下移;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力量下沉;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动了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惠民下行。这些举措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进一步研究、探讨吉林省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发展趋势,本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举行座谈,部门调研等形式,对农安、榆树、通化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吉林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弱化现象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党员干部和群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都有正确的理论认知。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了加强和巩固。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的意识主流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淡化”现象。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些人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是政治宣传,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应用价值和意义;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使得一部分人的共同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理论上的困惑,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注重文字形式、图画形式,缺乏实效性和感染力。二是有些地方和单位过多地强调地方文化特色,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性。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当宣传,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加之市场经济存在的某些负面效应和社会转型的强烈冲击,导致部分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完全被人们主动践行

调研中我们发现,人们普遍认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在力量。人们认为,社会成员之间能够共同认可和愿意遵守的道德规范不仅对现实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而且是社会能够生生不息发展下去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协调。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没有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愿意主动践行。

二、吉林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吉林省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结构的影响

吉林省的文化发展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吉林省的移民文化特征。吉林省的文化是在外来移民不断本土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形成了吉林省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不同的移民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际关系松散;没有家族式亲属集团情结;地广人稀与土地肥沃使人们的生活比较悠闲。二是吉林省国企文化的影响。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此吉林省人的单位归属感强烈,人际关系依赖强度高。但由于国企改革,使人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个人不再从属于单位群体或者某个机构,也不是某个社群的组成部分,只是他自己。 由于缺乏公共生活,也就找不到与公共生活、公共社群的连接点,因而缺少相应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二)城镇化发展对农村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恩格斯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状况揭示道,“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是使人难堪……每一个人的这种孤独、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实际上,恩格斯的理论阐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针对农村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我们不能单单地用农民文化素质低来解释。农村出现道德滑坡现象,一是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原有的村庄共同体逐渐弱化,国家行政力量逐渐弱化,村民与村集体间的行政关系逐渐弱化,村委会的行政功能逐渐弱化,这就使得原有的乡村共同体的凝聚力逐渐弱化,村民之间的联系逐渐弱化,村民往往更多关注自己的利益。二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冲击了农村原有的生态文化与价值观,冲击了社会文化结构与价值观念。同时,人们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

(三)社会思潮对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在吉林省影响比较大的价值观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逐渐兴起。价值相对主义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便是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善、什么是正当等一系列有关价值的核心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价值相对主义被推到了价值虚无主义的高峰。不求永恒,只要瞬间的快乐,构成了世俗时代文化的核心内涵。二是物欲主义的异化和消费主义的广泛盛行。 沉浸在物欲异化中的消费大众,跟随网络、媒体信息创造出来的消费需求来认同自己的消费要求,从物质消费中还能感受到一丝精神救赎和审美快感。三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是少数人的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是由少数人制造出来的革命。这种彻底的唯心史观其本质就是全盘否定中国近代革命的必然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四)形式主义的宣传方式对理想信念产生的不利影响

由于过多地关注表面的、形式化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仅限于大而空的概念性号召,没有针对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工作,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虽有认同感,但实际上却认为这只是事不关己的一种形式化的存在。最后造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远离社会现实,远离人民群众,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主动践行的意愿。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文化建设的实践机制

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如何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定位?如何克服“泛意识形态化”的理论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非意识形态化”?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再进一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如何引导与看待思想价值观上的“多元化”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交锋?笔者认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机制研究需要掌握好三个原则:既要引领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又要强调思想发展中的最大包容性;既要强调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又要坚决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底线;既要掌握主导意识形态渗透性技巧,又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通俗性和生动性。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先导权——政治保障机制研究

首先,需要关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大众化发展。这不仅是对当代中国全部意识形态理论源头争论的回答,同时也是对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原则的很好诠释。因此,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使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给予重新思考。

⒈力求内容的大众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的理论特色。我们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从而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论。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力求使这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创新。因此,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形态说教上,而应该转向对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普遍关注,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一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矛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进而接受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由被灌输到自觉地掌握和运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必须克服从理论到理论、从说教到说教的不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和解决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三是党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之一。

⒉力求形式的大众化,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的宣传方式。在理论表述方式上摒弃过于烦琐的逻辑论证,力求形式大众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宣传方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方式的创新。一是要使语言形式符合群众习惯。在语言表述上做到生动感人,要善于对他们经常使用的格言、谚语和历史典故、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以百姓能听懂的话语,入眼入心的宣传教育形式,以符合百姓口味的传播途径,符合百姓生活实际的组织活动,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愿意接受,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善于运用大众化的宣传载体。要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引领舆论导向,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争取思想空间,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覆盖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统一广大群众的认识。三是运用好其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加强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授课方式应使经典的理论与生动活泼的实际紧密结合,运用生动的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在乡村普及电视,建立书屋,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使主流价值观念得以广泛推广。

⒊力求主体的大众化,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更棘手的矛盾,因此,力求主体的大众化,建设一支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队伍就显得日益重要。一是要加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主流意识形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探索,这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的根本保障力量。只有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三是主体大众化并力求受众数量广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推广要跨越不同的阶层,不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等影响,针对不同的人群因地制宜。使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

(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

针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现象,需要把握由传统理论概括传播方式转向亮点聚合的实践原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代媒体主导权——舆论建构对策研究。

⒈利用现代电子媒体特性,占领舆论空间主阵地,实现三个统一。利用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为群众开辟表达诉求的渠道,提升群众在社会中的平等性、参与性。从而创新虚拟社会传播方式,实现信息交流链条的畅通,提高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诠释能力。创新信息交流,占领舆论空间主阵地,需掌握以下三个统一的原则。

⑴把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流理念诠释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电子媒体技术的信息符号意指功能,采取亮点聚合信息交流传播主导方式,围绕时代重大主题,运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绩效式考核办法等,有计划地宣传时代重大主题,增强人们对政府政策的理论认知以及人们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感。

⑵把正确导向与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提升把握社会心理脉搏的能力。我们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在多元的价值观面前,在判读标准上做出一种重要的价值排序。这就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帮助人们减少海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使人们能够客观认识不断变化的世界,培养人们的传媒认知能力。

⑶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方式统一起来,提升社会主体的交往对话能力。及时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广大网民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微博、博客成为文明理性与传达社情民意的新平台,进一步健全与创新功能互补的舆论引导网络,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倡导良好风尚的前沿阵地。

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转变政府舆论引导的理论叙述传播方式。

⑴理论传播接受性的创新。理论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单单停留在文字诠释层面上,需要改变传统理论概括传播方式,创新公共文化传播方式。因此,要研究在新兴电子媒体条件下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转变“理论讲述”的传播方式,将文字形式的理论叙述转变为形式新颖化、语言风格鲜活的平民化传播方式,增强公众的可接受性。

⑵理论传播形象性的创新。利用现代数字媒体的快速性、形象性等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包装具化为形象性的形式,通过制作公益性社会视频、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引导公众参与典型案例讨论等形式,将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各个层面,使受众群体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

⑶理论传播生态性的创新。政府数字共享信息工程建设不仅是图书馆数字化工程建设,还需要突破数字共享信息建设瓶颈。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信息流通渠道,许多资源被闲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能够汇集这些资源的网络因为没有得到授权而难以满足网友的需求。”[1]因此,如何突破著作权的数字信息建设瓶颈,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方面数字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使理论成果与受众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就成为我们日后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出现的弱化现象,应把握由单项传输到双向互动的实践原则,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引导权——制度建设研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评估研究、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的调查、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结构、内容、传播方式、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载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吉林省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机制研究,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政府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⒈促进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理念创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载体,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政府的文化供给能力。 可以利用抗联爱国文化资源,发挥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作用。吉林省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建立了具有东北抗联特色的数据库。 利用抗联爱国文化资源可以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例如:可以通过现场讲解的体验教学,研究专家的历史还原讲解,视频纪录的电子资源等形式,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 挖掘吉林省丰厚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在这方面,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就开发了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

⒉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创新。一是有效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吉林省的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取得了成效。全省现有图书馆65个,其中,省级馆1个、地级馆10个、县级馆54个,全省从业人员为1718人;全省文化(艺术)馆77个,其中,省级馆1个、地级馆13个、县级馆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25个,全省文化馆(站)从业人员为3402人。截止到2011年底,吉林省全部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工作并开始投入使用。2012年4月出台了《吉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2]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该《管理办法》的出台保证了政府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能力,但是如何有效利用、使用和维护尤其是保证农村文化站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文化站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阵地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为此,在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方面,应积极活跃社区的基层文化生活。保证社区有公共文化中心且使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原则,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社区文化艺术汇演、社区广场的群体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艺术周。二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方式。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中;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⒊把农民工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创新。为了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就要把公共文化民生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几乎看不到农民工参与的身影,农民工的子女更是处于社会边缘地带。 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了严重阻碍。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强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培养,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团群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农民工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增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设立政府专管部门,加强教育机构建设,公平对待农民工,强化服务,统筹管理,立足实际,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和轮训,增强其适应社会关系变化的能力。

⒋鼓励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的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积极鼓励文化单位的文化资源向农村辐射,保障公民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批评的权利。目前,全省60余个艺术表演团体下乡演出,覆盖了全省600多个乡镇和40%以上村屯,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肯定。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扶持力度,截止到2011年末,全省的文化大院已经建成4048个,室外场地实现硬化的有1999个。与党建网、农家书屋整合的农村文化大院3130个。依托村委会、农村闲置校舍建设的农村文化大院3134个,农民自办文化大院914个。基本实现了吉林省建制村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关注城乡文化差距的实质性要素,认真查找我国城乡文化的差距,准确把握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特点。为保证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设立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专项基金,实行专人专管,实行项目开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农民在欣赏与娱乐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杨文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2011,(01):108.

[2]吉林省文化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R].2012.

[3]吉林省文化厅关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汇报[R].2012.8.

(责任编辑:高 静)

On the Practice Mechanism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ading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Jilin Province

Wu Lin,Liu Dan

Abstract: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Weakening phen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ideology,faith in the ideal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attack,should deepen the pilot the right to lea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olit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The impact of the phenomenon of of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 of the social and ethical system,deep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o the dominan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constructing research on public opinion.By the impact of the phen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deep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lead the right to boot-practice Mechanism.

Key words:core value system;Marx popular;cultural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作者:吴琳 刘丹

农村文化公共管理论文 篇3:

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创新

【摘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移流动,导致空心化现象产生并严重阻滞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作为我国新时期乡村社会转型需求的产物,是弥补政府公共管理缺失的重要主体,通过其利益聚合、服务提供、关系协调、诉求表达以及文化引导等多项治理功能的发挥,为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攻克提供了科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城镇化 空心化 农村社区 治理

一些地方目前出现的“农村空心化”现象,生成背景复杂,涉及领域广泛,负面影响明显,采取科学举措加以攻克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

一、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与影响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农村空心化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甚至是过分转移到城市中务工,而导致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空缺和村庄空间形态上荒芜的现象。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农村空心化究其本质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革在乡村地域的现实反映。一方面,人口非农化转移成为常态,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户籍、教育、住房等公共资源供给的缺失和分配上的不均,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完善的政策和生活保障。无法真正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为此,对其而言,一个理性的选择便是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老人和孩子则成为老屋中留守的主要人群,导致农村“年龄空心化”的现象凸显。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外扩内空”现象日益突出,农户更多地将新房的建筑选址确定在村庄外围或城乡交界处,以获取城市的公共资源与享受便利的交通出行等,这又往往造成村内人走宅空,老宅长期闲置,农村“住宅空心化”的现象普遍。

农村空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一。农村空心化造成了我国农村发展格局的失衡和资源的浪费。留守老人和妇女在知识素质、技术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弱化,亦使得科技知识和新技术推广难度增加,进而造成撂荒耕地逐年增加,“一户多宅”情况,数量庞大和布局混乱的新、老住宅又向耕地保护提出了挑战。其二,农村空心化引发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非农转移使得新农村建设主力日益流失,社会管理革新的难度加大。老人养老、医疗和小孩的教育等问题日渐凸显。其三,农村空心化的“外扩内空”,使得农村整体的面貌和人居环境受到破坏。农村村庄内部的空心性及其外部的广延性,直接引起宅基地更大程度的分散,给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村内住宅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在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时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并现实地影响着农村建设的整体风貌和布局。此外,住宅空心化的无序发展,还使得长期以来形成的亲缘临近和邻里互助的朴实民风和人际关系淡化,村民的集体意识受到削弱。争夺宅基地行为的增多,又导致干群关系和村民关系日益紧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内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稳定。

二、农村社区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1887年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的,它是包含地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农村社区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系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村民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在我国的产生,系新时期乡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失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的功能并积极引导社区建设,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张后,短短几年间,各地的社区建设便经历了探索实验、全覆盖发展、和谐社区提升、社区规范化建设四个发展阶段,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日益彰显。

首先,农村社区的建立改变了城乡传统的生活思维方式,整合了社会资源。当前各地对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主要包括新兴农村住宅社区、中心村规划社区以及旧村改造社区_一类。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为村庄合并,原先散居的村落变为集中化的社区,汇集了更多的异地人口,建立在传统亲缘、地缘关系上的乡土人际网络更多地加入了业绩因素,熟人社会的乡土性慢慢减弱,开放化生活方式和兼收并蓄的思维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促进了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科学对接。同样,农村社区建设亦推动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对村落住宅加以科学规划,整合并优化配置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在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改善其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同时,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针对留守群体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社区建设还为村民搭建了组织化利益和诉求表达的平台,从而为其争取了更多的公共政策、资源,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其次,作为一种新体制,农村社区还在促进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农村社区的成立,适应了乡村社会日益开放和人员融合的变迁趋势,一改传统封闭和排外的管理体制,赋予所有在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人们以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和管理权,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和居民的民主权利。并且,针对农村青壮年人口离乡进城所带来的基层民主空心化的发展障碍,农村社区以更加务实的方式,将辖区基于共同生活需要的群体予以整合。打破了传统村籍的限制,将外来人员纳入社区民主治理之主体范畴,从而打造了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平等协商、协调的平台,激发着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内生动力,进而有效促进农村发展中各类矛盾的化解和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选择

针对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农村社区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综合协调原则,充分调动各社会治理主体的力量,系统整合各类社会公共资源,切实形成建设合力。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和引领

我国的农村社区具有很强的政治建构特性,政府的动员和制度安排显得异常重要。政府部门要更新理念,改变行政权力包揽和过度干预的传统,在社区建设中始终以农村所需和农民所思为出发点,切实授权、还权于社区,保障农民的社会参与权、表达权。其一,通过宣传教育、政治动员和经济诱导等手段,引导村民形成组织化的协调、互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模式,整合农村由于“外扩内空”而分散和浪费的各类资源、实现组织化的综合利用,最终形成规模发展和集约效应。其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点,明确对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和乡镇政权的组织基础,应当赋予其正当的法律地位和充足的管理权限。其三,有效利用农村社区利益表达和诉求输送的平台效用,有针对性加以政策设计和民主推进。农村社区为村民利益聚合和民主自治搭建了组织架构,应积极鼓励农民的参与、协商和讨论。同时,政府应当常态化、制度化地收集和分析社区整理和输送的各种建议与诉求,及时修正相关政策措施,将资源和经费的投入加以最优化配置,有的放矢地化解空心化的各类难题。

(二)在攻克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应当大胆探索,有所作为

第一,明确职能、准确定位,有效弥补政府管理缺失。目前村庄合并构建社区的模式,主要着眼于农村区域的社会化或就地城镇化,结果是尽管产生了新兴社区,但往往停留在村民居住集中或行政机构简单合并等浅层次上。看似打破了原有村庄的行政界限和社会边界,但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融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社区。其内部村治的痕迹依然明显,管理资源并未得到优化整合,社区的组织和制度建设都相对滞后,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并未切实转变,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低下,难以协助政府解决土地城镇化快于村民市民化的矛盾。基于此,我们需要重塑社区的治理地位,要将其职能切实定位在资源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空心村“内控外扩”、“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按照资源共享、贴近基层、节约成本、服务村民的原则,以空心村整治——中心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对原先村内外的整体空间结构、家庭模式进行重构。即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对农村用地的整理活动,对农村用地进行科学规划,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公共资源加以整合,选择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设置为中心村,配套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具体承接政府对村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留守人员居住环境进行调查,依据社区布局特点对现有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退宅还田,遏制土地资源浪费。

第二,加强“内功”修炼,持续完善农业生产服务性功能。针对目前农村空心化所引发的人员流失、土地荒芜、科技推广困难、种植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农村社区应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健全农村生产性服务体系来协调加以解决。社区农村生产性服务体系应当是一个集农资、技术、服务、信息提供的大平台,它可对以往分散在各空心村内的农业生产需求加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统筹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类行业组织的发展,集中消除空心村内农业科技推广的障碍,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型。鉴于目前空心村内所导致的人才短缺,农业创新难以为继的困境,农村社区应当在对策的选择上内外并举。一方面,依靠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区域内相关企业、组织的力量,加大对现有劳动者的技术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包括对农民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其掌握先进的技术并在实践中强化其应用的熟练度;设立专门化组织长效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问题加以咨询、解答;组织农民学习各种农业科技、文化、经济、环保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等等。另一方面,农村社区要大力引进各类农业专门人才。特别要引进在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中能对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营销、种植养殖、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大力探索大学生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并为其争取完善的待遇保障和晋升渠道。农村社区还应借助专家的智慧,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现有农业种植结构。要强化农民的种粮意识,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大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发展网上农业、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等多元化全新的农业形态。在种植结构上,实现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切实提高现有土地生产的利用潜力。

第三,创新运行机制,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社区应当引导老人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接受社会化养老的观念。多元化吸取资金和争取政策,支持、协助建立各类养老机构,构建社区机构养老的全新模式。鼓励企业法人、企业家、有实力的经济组织、村集体兴办和经营老年公寓,并对低保、高龄、特困老年人予以费用减免和特殊帮助。结合实际探索和创新社区养老机制,大胆探索以房养老和以地养老的模式。同时,社区还应该积极协调从地方政府筹措经费,探索建立农村老人基本救助基金制度,对老人生活困难、医疗保障、受灾援助等进行制度化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农村留守儿童争取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农村教师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和完善的待遇保障,令其安心从教。加强与相关教育部门、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制度化教育联动机制,通过开展连心桥、爱心热线、亲情交流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常态化跟踪调查、关爱管理。

第四,扩大宣传教育,创造和谐治理氛围。一方面,农村社区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负有宣传、讲解各类政策措施,增强民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的特殊责任。另一方面,作为基层自治性组织,农村社区在了解农民诉求、获取政策执行信息等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应当通过广泛的调研,对农村现有的各类制度,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宅基地使用转让制度、土地整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服务制度等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对策研究,协助各级政府部门找准解决空心化问题的突破口,真正推动政府和农民间的信息交互和双向输送。还应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载体的功能,将村内妇女、老人、留守儿童、回乡创业青年等聚合在一起,为其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寻找诉求和情感的共同点,帮助人们之间重塑信任和互惠,从而形成责任共担、平等参与的管理格局。此外,农村社区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供给能力,打造一社区一文化的格局,完善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教育和体育设施,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改变以往空心村内文化资源供给匮乏的局面。依托室内外健身室、科普长廊、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学校等场所,开展各种健身和文化宣传活动,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民群众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提供各种便利,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将和谐社区建设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社会核心价值观、公民思想道德、家庭美德和文化知识教育,倡导健康、文明、互助的农村新风尚,弘扬科学精神。致力于打造新农村和谐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最终推进农村中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黄建

上一篇:农村法治社会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养老保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