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先进公共文化论文

2022-04-19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成果显著,但仍存在管理体系复杂、配置失衡和供给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管理、均衡发展和拓展农村体育资源的对策,以求改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助力振兴农村体育事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先进公共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先进公共文化论文 篇1:

论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摘 要] 本文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提出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特别注意遵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欠发达地区 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程与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人民公社时期,即便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虽然经济相当落后、农民物质生活贫乏,文化活动却开展得轰轰烈烈,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在各地都有组建。各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舞龙、舞狮、地方戏等都有经常性的演出和展示。那时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比较,差距并不大,有的甚至比城市还更活跃。农村文化的繁荣,直接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这种重视在劳动分配体制上得以充分体现:农民只要是组织宣传队或者业余剧团,都可以记工分,其报酬和所有同等劳力一样,甚至在误工期间还可以领到额外补助,待遇上没有后顾之忧;凡是从事文艺活动、宣传演唱所需要的经费,都可以在大队一级的公益金项目中予以报销。开展文化活动有待遇,文化活动经费有来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政府包揽体制下使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生变化,农村文化事业曲折发展。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所作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六五(1981—1985)期间,要“基本上做到市市有博物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的通知》指出,“明确文化站的专职人员编制,注意改善他们的待遇。为了完成文化站所承担的任务,应当逐步做到每站配专职人员一人,由文化事业经费供给。他们的工资、福利等与文化馆干部同等对待。文化站的事业编制由地方解决。”“地方财政对文化站的经费补助,随着经济的发展,根据地方财力的情况,也应逐步增加”。由于中央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村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期,全国大多数地方包括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上都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文化服务站,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逐渐解决了农村基层文化站一站一编的问题,基层文化服务专职人员的工资待遇、活动经费得到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基层文化阵地得到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开始起步,农村文化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新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刚刚起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遭受严重打击,农村文化事业跌入低谷。一方面,各地农村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普遍忽视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经济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人、财、物”各种资源都投向能够最快、最大体现经济效益的部门,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文化事业被“边缘化”,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很长一段时期,不少地区由于财力问题,除了文化系统在编人员的人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外,其他文化事业经费,例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经费、群文活动经费等都未列入财政预算,直接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另一方面,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为不仅投入没有经济效益,相反还可能影响正常的劳动收入。税费改革以前,政府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参加的人员还可以计义务工,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义务工,农村文化活跃分子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农村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受到高度重视:2005年11月,《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2006年9月,中办国办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为重点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要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此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和各省、市、自治区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文件。

国家政策措施的到位,使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一些经济发达省份依托财力优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开展“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行动、建设“信息共享工程”等具体措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迅速得以恢复,并在新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然而,与发达省份提出要“率先全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比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任重道远。如何结合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构建有本地特色、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探讨。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的原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组织和文化服务的总和。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公益性。“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政府应承担的主要职能,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其中一个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一原则要求,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至为重要。

当今世界,公共服务理念风靡全球,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以期改进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机制改革可以借鉴国外新公共服务理念,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国外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简单地依赖市场。在我国,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是“稀缺资源”,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提供,必然导致产品和服务价格昂贵,农民群众无法享受带来的好处,从而背离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理念。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文化部门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而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政府主导、增加投入。绝不能简单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推向市场、给政府减负,恰恰相反,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要突出政府主导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有利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体现社会公平。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欠发达地区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了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措施。总体来看,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才能实现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贫困农民倾斜,使农民群众普遍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好处。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是单纯地搞设施建设,也不是单纯地搞几项活动,而是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覆盖网络,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惠及广大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求为人民群众保持稳定的、长久的服务。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基础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历史任务,需要政府将其列入规划、形成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才能改变以往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管理上的随意性、人为性状况,避免建设过程中的时紧时松、大起大落。

2.农民主体的原则。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如何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注重为农民送戏、送书、送科技,这种专项活动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不足:一方面,从内容上看,送去的文化产品不一定符合农民的需要。勿庸讳言,现在有不少文化产品的制造者、提供者、传播者,只把眼光主要放在反映都市生活上,并不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又不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研究,想当然地描写农村的情况,以自己的需要来揣摩农民的需要。这种“闭门造车”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符合农村实际,自然不受农民欢迎。另一方面,从形式上看,这种文化服务很难把文化送到所有村,即使送到了村,也往往是“蜻蜓点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而且对农民来说,这样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可供农民选择的余地不大,参与的热情也不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农民主体的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必须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农民主体的原则,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为农民服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众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那时的文艺作品说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民身边的事情,让农民感到亲切自然,使农民群众在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而非边缘地位。今天,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找准农民的真实需求,提供农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有调查表明,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群众最需要的是致富信息、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知识等。政府如果不做调查研究,只是热热闹闹地送几台戏下乡,难免被认为是做表面文章,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农民主体的原则,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民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创造、传播过程中,农民成为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接受者,这种身份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事实上,农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农民。要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支持农民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要重视发挥民办文化的作用,拓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渠道,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曹爱军,方晓彤.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2010,(2).

[2]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J].社科纵横,2009,(7).

责任编辑 刘金旭

作者:刘汉一 刘圣兰

农村先进公共文化论文 篇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成果显著,但仍存在管理体系复杂、配置失衡和供给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管理、均衡发展和拓展农村体育资源的对策,以求改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助力振兴农村体育事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推动着农村与城镇经济、文化的不断变革。乡村振兴战略是夺取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有力推进了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亦面临着不少挑战。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是指面向农村的,具有包容性和非竞争性的体育设施及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对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城乡的二异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管理体系复杂、配置失衡、供给单一等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分析妨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原因,建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高、规模扩大、效率提升的路径,增强农民体质,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1.1 管理体系复杂

体育设施、体育制度和体育检测等诸多内容都属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又归体育、医疗、工商等多个职能部门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了关于农村体育的政策和制度,但这些政策和制度较为宏观,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相对缺乏。职能部门责任缺位、权限不明晰。由于机构改革,文教部门与体育部门融合,致使对体育工作的管理有弱化的趋势,大多数基层单位甚至没有对应部门。虽然在宏观上提出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但具体实施的部门不明朗。相关部门之间条块化分割、沟通不畅,妨碍了体育公共服务向农村的纵深发展。农民对体育的认识没有完全改观,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以农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为内在动力,以管理部门的宣传、引导为外在动力,内外结合发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

1.2 配置失衡

“均等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就目前而言,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距“均等化发展”的目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尽管过去几年我国体育资源大幅增长,但场地器材、指导服务配置不合理甚至缺失的情况仍然存在。我国现有体育指导员达二百万人之多,不过这些指导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均在大城市,分布在县乡级的人数偏少。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2倍,东部地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高于中西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目标,被场地面积、体育指导员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制约着。

1.3 供给单一

近几年,全民健身人数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健身人数增加近50%,而农村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增加幅度是城镇的三倍多。农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大幅上升。财政拨款占我国体育事业投入的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体育事业经费70%以上依赖财政拨款,个别欠发达地区体育事业对财政拨款的依赖度高达95%以上,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农村体育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但这些改变仍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体育产业化的日益成熟,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的公益性,致使其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非常有限,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体育事业的数量和规模仍在低位徘徊。改变单一的政府财政供给模式,激发社会力量投资农村体育的热情,是破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

2 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对策

2.1 优化管理

当前职能部门已提高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农村公共体育事业的效率。加强体育、文教等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可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晰权力与职责,加强合作,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杜绝推诿搪塞、责任缺失的现象,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向基层逐步放权,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操作权下放给乡镇,使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建可行的體育公共服务标准,缩短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城乡的差异。构建完备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应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让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差异不致过大。体育场地、体育社团等方面的标准,应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增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驱动力,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掌握农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为平台,多措并举,提供形式多样的体育服务供给。

2.2 均衡发展

由于人口密度、经济基础等不同,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与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客观的差别。均衡发展是指满足基本层面的公共体育服务,绝不是数量、质量的完全统一。在保障公共体育总投资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区别对待城市和农村的资金投入。在城市等发达地区,通过政策扶植,加大发展体育产业,以城市自身的“造血功能”为主,以政府资金投入为辅。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主要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政府的资金投入可兴建体育设施、培养体育指导人员,缩小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差距。优化城乡体育资源,城乡体育资源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将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与农村相结合,将城市中相对充沛的资金与农村体育用地相结合,在城郊建立群众体育场馆,使城乡居民共享体育资源,促进体育文化交流,满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要。

“产业兴旺”振兴乡村,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资源为农村体育注入活力。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能蓬勃发展,则农民自身锻炼的意识和农村体育设备必然得到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一定会升级换代。农村要坚定不移地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化发展理念,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体育旅游。例如,陕西商洛规划建设了连接多个村庄的自行车赛道,道路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既有海拔高度,也有平坦道路,激烈的运动场面与沿途风景有机融为一体。“环秦岭自行车赛”在成为自行车运动竞技平台的同时,更吸引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积极参与,扩大了体育消费市场,为陕西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开拓了思路、树立了样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依托体育产业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经济助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良好局面。

2.3 拓展农村体育资源

我国各地农村有着五彩斑斓的民俗体育文化,这些体育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珍贵的体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体育文化资源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村“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相邻的两个村子之间体育类型亦不尽相同。地方政府立足当地农村现有资源,对各村的体育活动优化、整合,凝练特色,分工协作,打造本地农村的体育民俗文化。通过创新的体育民俗文化吸引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其中,推广体育项目的流传,增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受益面。

城乡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城乡体育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均衡发展公共体育供给、拓展农村体育资源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于贵身,安剑群.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审视与现实困境[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4):37-42.

[2]夏磊.农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多元价值、制约因素与促进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07):37-43.

[3]王占坤,彭艳芳.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反思及优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06):120-131.

[4]王冬冬.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9.

[5]郑柏武,吴建新,刘新状.乡村治理视野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区化供给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05):27-35.

[6]张玲燕,陈洋,孔庆波.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形成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6):30-35.

[7]罗小红.新农村综合体模式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现状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8.

作者:王双明

农村先进公共文化论文 篇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并由此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逐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创新,构建职责清晰、权责对等、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约束机制。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转移支付;供给能力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向农村斜,向困难地区倾斜,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与城镇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并由此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疆着城乡统筹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就业服务等。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政府主导下的以村民自治、社会团体、个人参与辅助供给的主体分配情况,筹资渠道狭窄,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十分有限。而决策体制上主要是“乡政村治”模式下“自上而下”的行政计划性供给,这会造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2002年以来,我国确立了“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从2004年起,国家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额2992亿元,比2003年1365亿元增加1627亿元,增长119%,年均增长21.7%。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还明显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城市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308 01元和455.78元,分别是农村的1.24倍、1.13倍;城市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410.32元和640.94元,分别是农村的1.19倍、1.12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目前的经费保障水平只能维持学校基本运转,无力改善教学条件。其次,与城市相比,农村办学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缺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缺乏利用网络扩大教师、学生视野,增长知识的现实条件;另外,农村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在师生比方面,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由于公办教师数量不足以及经费原因,有些地方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在学科结构方面,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医疗资源短缺严重

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经过多年试点证明卓有成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据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农村范围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城乡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也在逐年增加,但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由828.6元增长到了1480.1元,年均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由209.4元增长到了348.5元,年均增长8.3%。但是,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是农村居民的4.25倍。更严重的是,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统一,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较完善,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较晚,而且只对农民患大病给予补偿,很多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日常医疗保障。同时,农村卫生资源利用率也低于城市。从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来看,2006年按市县统计的每千人拥有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为3.59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2.54张;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为1.16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0.81张。2006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综合病床使用率为72.4%,而乡镇卫生院则仅有42.2%。另外,农村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据统计,2006年,全部卫生机构共有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计40459台,市级卫生机构拥有35638台,占88.1%;而县级卫生机构只有4821台,仅占11.9%;而乡镇卫生院只有523台,仅占1 29%。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资金不足

农村社会保障方式主要有五保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456.1万人,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为156.5万人;200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07.8万人。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意味着中国中央财政首次对农民的养老承担责任。但是,相对于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而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保障项目较少,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制度至今尚未建立,已有的社保项目也还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城市为2236.5万,农村为4456.1万,城市与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支出分别为192.10826亿元和131.42994亿元;据民政局统计数字测算,2009年3月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分别为226.5元和84.7元(以各省标准为计算基础),城市是农村的2.67倍。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国

家各级财政,而农村低保资金实行分级负担制,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县区、乡镇三级财政按比例负担,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只对困难地区进行适当补助。据测算,2007年农村最低保障资金中央专项补助与地方匹配支出比为3:7,越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地方财力越困难,农民生活也越贫困,需要保障的农民人数就越多,资金缺口量也越大。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

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式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来自于中央和城市政府,而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则大部分由农民自己出资解决,拥有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在解决自身温饱都有困难的情况下,肯定是不愿积极主动去投资公共设施建设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城市为,11.74645万亿元,农村为1.98595万亿元,城市投资是农村的5.9倍。在快速前进的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在国家财政的强大投入下变得越来越好,而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地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基本设施及配套的功能老化问题明显,现代化、系统化程度较低,抗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此外,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完备的管理体系:有环卫工人进行日常的清洁维护,有城建公司进行破损后的维修管理。而农村对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由于缺乏资金而缺位。

(五)农村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5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一般工资待遇低,劳动保障差,子女上学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处于无序的流动状态,难以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就业培训机会。据统计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0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由于农村就业服务缺乏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缺少就业服务机构,也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而且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因此他们很难进入高层次的产业,大多只从事简单的劳动,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其它简单的服务行业和日常小商品零售业。

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导致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带有明显的工业偏好和城市偏好,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上配置于城市,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偏低。并且,城乡“二元体制”主导的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也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反过来又推动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

(二)直接原因: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我国现行的分权财政管理体制还不很完善。主要表现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模糊不清,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分税制财政体制虽然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都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本该是由上级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但在多数地区却通过转移事权交由县、乡政府、甚至村集体提供,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大多数基层政府缺乏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从而导致处于行政末端的乡镇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动性明显不足。

(三)间接原因:农村居民话语权缺失

城乡居民对于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差异使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农村旧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来看,基本上一直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物质成本由乡镇的制度外收入即“十二五统”以及“一事一议”的各项临时收费、摊派来分担,人力成本则是由农民的义务劳动来补偿,这种供给决策机制不能真正反映农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需要状况。同时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信息化建设落后,使农民无法明确当前最迫切、最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也不能充分向上级表达自己的需求,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

三、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使得城乡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上存在制度上的不平等,进而形成了目前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机会、过程和结果上的巨大差距。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标准短期内可以有差别,但制度应当统一。随着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渐进地形成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

(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1.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逐步做到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需要在规范政府职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鉴于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各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责任也应有所区别。上下级政府之间应该以法律、法规或规章的形式明确政府之间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财政投入的比例,使其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公众的监督。例如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由于涉及面广且具有更大的外部性,主要应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应由中央、省和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各级政府承担的比例,应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资金,通过增量资金的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转移支付制度是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单一纵向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形式主要有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税收

返还、体制补助,其中税收返还是以1993年计算的基数为基础来确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决定地方支出的各种基本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基数法基本延续了历史上形成的既得利益,造成地方财政苦乐不均。若将现行转移支付方法使用的“基数法”改为“因素法”。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平衡。专项转移支付能够解决许多一般性转移支付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问题,例如,义务教育、卫生健康服务等,故应适当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但是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种类较多,管理难度较大,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因此要完善相关制度,如针对有些地方虚报数据以获取转移支付资金的现状,专项转移支付的确定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弃需要地方配套资金的要求。以后,随着地方政府理财的约束力加强,可以考虑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

另外,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伴随着“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建立,省直接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将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旨在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所以,要改变“重资金、轻效益、轻管理”的传统理念,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衡量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能只强调财政投入了多少,而是要强调财政支出的结果,即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公共服务增加了多少,城乡差别缩小了多少。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和执行过程,应建立起人大、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同时,完善财政资金来源和使用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决策机制

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构建以农民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首先要明确划分各层级政府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相应地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特别是改革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供给能力。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加速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强村民自治组 织建设,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要确保行政的透明度,扩大农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要完善公服务供给的听证制度,扩大农民的参与决策权。作为国家沟通民众的自治性团体,村委会要增强其代表农民的组织能力,成为农民的公共服务代言人,要为农民表达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进行制度性反映并做出合理安排。

(四)开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筹资

渠道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是政府,但是政府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资金缺口却很大,这就有必要拓宽相应的筹资渠道,以满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求。首先,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资金不足的难题。如采取有偿筹资的办法,发行国债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债券,有偿筹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突出资金使用的有偿特点,提高资金的市场使用效率;或者成立旨在推动某项公共服务发展的专项基金,如奖学、奖教基金。其次,政府可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手段鼓励企业或个人捐助。如通过提高捐助税前抵扣的比例刺激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李金荣

上一篇:法治思维司法制度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