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2022-04-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东一度领跑中国发展速度,即便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广东仍然以高水平、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姿态继续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同时,三十余年的经济建设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在文化领域广东积极探索,加大文化机制体制改革,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广东立足岭南文化资源,以民生为本,面向市场、抓大放小、整体搞活,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公共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摘 要: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现阶段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均等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探索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证。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9.3%,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占36.0%;2011年,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可支配财力薄弱,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其中,农村投入389.76亿元,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占69.71%,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没有实用价值,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资金到位慢,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下拨到农村后,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规定了具体用途,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重点不够突出,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需要借鉴中间指标,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 、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采用量化指标,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受财政总量的限制,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3.

[2] 文化部财务司.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发展情况分析[EB/OL].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

201211/t20121107_267143.html.

[责任编辑 杜 鹃]

作者:刘伟 马策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2: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着力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东一度领跑中国发展速度,即便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广东仍然以高水平、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姿态继续引领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同时,三十余年的经济建设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在文化领域广东积极探索,加大文化机制体制改革,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广东立足岭南文化资源,以民生为本,面向市场、抓大放小、整体搞活,取得了积极成效。

广东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要求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逐步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广东文化建设的积极成就:仅以广东近几年积极推行“图书馆”及相关建设为例,2003年,为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广东首创“广东流动图书馆”。目前,广东省已分别在江门、惠州、肇庆、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湛江、茂名、阳江、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的大部分县区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今后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力争2011年前,使“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覆盖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此,省财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2004年,省财政投入“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500万元,2005年至2008年,每年按10%递增,至2008年底,省财政共投入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2987万元。至2008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3995万册。

广东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尽管广东各级党政部门及文化部门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实现广东文化面貌和文化状况的根本性改变亦非一日之功。也正是这些主客观原因的作用,社会上,乃至于学界与部分学者认为广东经济发展了,但文化落后了;经济理性成熟了,文化理性衰落了;城市现代文化发展了,农村文化边缘化;广东“文化贫困”了,成为“文化沙漠”了。而本文则认为,广东的文化建设倒也并非全如学界以及学者们所持见解,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心工作需要重新把握和协调,重点工作需要再次加强和突出,尤其是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同等重要的高度,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此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加以推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要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之所以强调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其原因在于中国,乃至于广东的文化建设,自近现代以来还没有超出这一话语背景,我们依旧在积极谋划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但是,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之中却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以至于一说到现代的,就都是高达的摩天大楼、宽阔的柏油马路、精致的洋楼别墅……,各种大拆大建之风盛行,所到之处,带有厚重历史感、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文化资源饱受创伤。广东的现代化程度高,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尤其在东西两翼的农村,客家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岭南文化依旧鲜活。

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需突破这种思维局限,就应当突出本土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激发文化意识,要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开拓本土文化生存空间,从而扩大本土文化影响力、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力。广东作为改革的前哨,同时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也应该成为当前广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极大优势,尤其要通过实物的、生活的、理论的、图像的等等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播广东文化、培养人们对广东文化的认知、激发人们的广东文化意识,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协调起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二是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

广东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其经济总量以逼近韩国,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但是,若从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来看,这一水平就值得商榷。我们清晰地看到,广东以往的发展大多呈现马太效应,三角洲发达地区不断地从内地,以及省内的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吸取资源、消耗资源、向外输出产品,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他区域的贫困化,这种贫困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因此今天的发展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化问题,而是两种问题的叠加。

可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其中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但是文化扶贫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长期的物质生活的匮乏,因而又必需与经济扶贫相配套衔接,双管齐下而又紧密结合,两条腿走路而又先后有序。同时还须认识到,这种扶贫有别于传统意义与方式,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不是一味地依赖外援,而是依托已有资源、凭借外力,充分挖掘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要支持、鼓励、引导百姓生活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三是要把大经济与大文化高度融合起来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但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后发省份纷纷崛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以其强劲的后发优势令世界刮目相看。当前,广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依照传统发展方式,即牺牲资源、廉价劳动力方式已经丧失优势,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应该说,此举足以说明广东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已经跳出传统思维局限,即仅仅把重心限制在珠三角地区、仅仅以片面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为目的,而是发展大经济,把思路转向“双转移”上来,带动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发展;强调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并驾齐驱,但应有所区别,即区别对待。经济是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应当常抓不懈;文化则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和影响。

但是,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厘清认识:

首先,经济问题始终是一切工作的重点,但文化问题在今天却又是中心工作,就要求既要讲重点,也要抓中心。

其次,一方面,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说经济问题,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文化问题,而说文化问题,在发展论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是可以统筹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从其主要宗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立意于此,才会催生和推进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

再次,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文化工作可以积极推进,甚至于与经济齐头并进;而文化建设突出的地方,经济工作也可以做得更好,这是矛盾的协调,也叫“两手抓”。

最后,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区别同样重要,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依照市场化模式运作,这自然无可厚非,但“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其独立性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丰县沙田中学)

作者:潘希望

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篇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多维思考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路径

A

Key wordsCountryside;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Path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建设,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并已取得显著成就,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距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仍然比较短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还很匮乏。笔者以山东省为例,系统总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剖析尚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1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1.1发展规划目标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科学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有序发展。2007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对“十一五”时期山东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做出全面阐述。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中共山东省委制定《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2012年8月,《山东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对“十二五”时期山东文化改革发展描绘了宏伟愿景。2015年底,《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十三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些规划和设想为推进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

1.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近年来,山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文化健身广场、农家书屋、阅报栏、网络场所等基本的文化设施,已经在农村广泛地建立起来,村里基本都有文化娱乐场所,只是类型上有差异。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制定村文化大院、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服务标准。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山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其中,全省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山东美术馆新馆、山东省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等一大批场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市、县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综合性文化中心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覆盖率达94.8%,比“十一五”末增长28百分点,文化展演场馆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2]。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省、市有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

1.3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农民文化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

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根据山东省文化厅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山东省每年举办各类社区文艺汇演4万多场,3 400多个规模较大的文化广场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5万多场,国有文艺院团每年送戏下乡演出1.3万余场,参与群众3 000余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每年举办展览近万个,组织文艺活动4万余次,举办各类训练班2.2万多个,丰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今的山东农村,白天可以去农家书屋上上网、看看书,晚上可以到文化大院听大戏、看电影、跳跳舞。多姿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有时髦味。[3]”

1.4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近年来,山东省用于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支出逐年上升。根据山东省文化厅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时期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显著增长:2011—2013年,该省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期间投入249亿元,2014年投入63亿元,2015年投入73亿元,5年间该省各级相关机构累计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经费385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最集中、投资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2]。根据《山东省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与服务标准》,山东投入巨资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升级。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投入资金8.8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3 5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8.47亿元。全省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平均覆盖率达90.85%,其中11个市达100%,在全国率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4]。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1.5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切实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山东各级党委和政府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服务入手,坚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切实为农民办实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诸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并不断有新的、契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加入进来。2012年山东提出“为1万个村(居)建设、完善文化大院”,2013年提出“對1万家农村文化大院进行优化升级”“建设20个山东地方戏曲示范基地”。2014年文化惠民实事提出“为500个庄户剧团更新配备演出器材”。在2015年的实事中则提出“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对全省24个试点单位传统村落保护进行扶持。同时,针对农村广场舞日益火热的现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舞示范工程,为20 000个村(居)广场舞蹈队配备便携式音响,免费培训20 000名文化广场舞翎(广场舞指导员)。2016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的显著特点是:紧扣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开展专列扶持全省4 200个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室、为全省农家书屋尤其是7 005个贫困村补充更新出版物和数字化升级2件实事[5]。这些惠民工程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具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夯实了基础。

2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2.1部分基层干部重经济轻文化,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一些基层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误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抓经济发展,让农民富起来,而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且无法带来经济利益,政绩体现不明显。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更多注重的仍是经济发展指标,而较少关注文化建设。因而形成了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文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在与基层干部的交流中,提及文化发展规划,绝大多数基层干部采用上级硬性要求的大标准,认为弄上个大院,建上个书屋就完事,

不需要像重视发展经济那样重视文化建设,认为不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工作费力不讨好。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弱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还不高,文化消费水平比较低

由于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还不高,加上受传统思想和习俗的影响,许多农民还没有把文化消费作为家庭经济支出必要的一部分。对农民年收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农民的年收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其中,13%的村民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比重占48%,说明相当一部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不够富裕的阶段。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农民更多关心的是如何挣到更多的钱来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鲜有人关心文化建设,甚至有的家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生活。由于受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农民投入文化的消费自然比较低,文化生活在农民日常生活中还没有处于应有的地位。经济条件落后成为制约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体比较单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投入,由于公共文化的公益性特征,加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政府办文化的观念似乎已成共识。但需指出的是,“政府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唯一主体。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和事实证明,以政府作为唯一主体,这既增大了政府投资和管理的负担,也不利于整合社会力量,调动积极性。[6]”文化产业化的重要实现条件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有序而又开放的文化市场,鼓励社会力量的充分参与,给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的调节作用。而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受益主体,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文化建设的主体也必须有农民这一庞大的受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调用民间文化资本,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才能促进农民文化权利的自我维护[7]。对农村文化组织主体的调查,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占文娱活动组织主体的67%,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占18%,而民间组织的活动仅占14%,说明文娱活动的组织主体相对单一,农民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意识不强,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不高,文化活动主体的多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尚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

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尚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比如图书馆方面,图书文献资料品种数量少、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新增资源不足,电子阅览室设备老化,数量不足,电子文献资源总量有限;再如文化馆方面,活动内容陈旧,类型单一,体现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时尚感缺失,吸引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日益丰富的多元化文化需求[8]。笔者在山东省东平县实地考察中了解到,作为《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东平湖,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当地居民发展了淡水鱼、麻鸭、松花蛋等产业,农民需要的书籍也大多与水产养殖联系紧密。而去村里考察时发现,农村书屋的书籍都是由上级政府统一配置,虽有部分养殖类书籍,但大多数是传统的家畜和家禽,缺少与当地生产实际相吻合的书籍。一些养殖户需要的信息只能从同行或者熟人那里打听,养殖技术也大多是口口相传,没有专业指导。这种现状反映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

同时,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农民文化需求的增长,农民已经不满足于“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式的简单文化生活,开始追求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生活。然而,实际上很多农村的文化形式多局限于广场舞、放电影之类,去书屋看书的很少,而电影放映的时间有时候也脱离了农民的生活实际,农忙时节电影屏幕前基本都是小孩在玩耍,有的放映人员急于完成任务,天没黑村民还没吃完晚饭,电影已经开始放映,导致上座率比较低,放映工作流于形式,曾经出现过巨大的银幕前仅有一个妇女抱着孩子观看的尴尬情形[9]。

2.5人才队伍支撑不足,缺乏专业的文化指导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当问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时,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大都反映,最大的难处其实就是钱和人。资金不到位,文化活动没法开展,而有了资金没人组织引导,文化活动也无从谈起。在一些地方乡镇文化站站长一般都兼任别的工作,多的有四五项,村里也没有专门的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多由计生或妇联人员兼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上有些力不从心。对农村文化活动是否有专业人才指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在受访者中认为有专业人才指导文化活动的只占到总数的14%,大部分村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没有专业人才指导甚至完全是自娱自乐。这反映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才队伍的不足。

2.6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差距和思想观念的不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凡是经济比较发达、财政投入比较高的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比较好。反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则相对滞后。仅以山东省肥城市和东平县为例,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上,就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从财政投入上来说,肥城市2014年文化体育与传媒公共财政支出达到6 682万元,人均文化事业费68.18元。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投资4.13亿元在黄金地段规划建设地标性建筑——肥城文化中心,投资6.30亿元兴建龙山河十里画廊、电视塔等文化设施。而东平县2014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仅为1 662万元。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差异很大。肥城市先后榮获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第一批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首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而东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相对落后。一些乡镇文化设施陈旧简陋,年久失修,村一级文化设施更为紧缺。一些地方的文化站虽然经过多方投资建成后,由于缺少必要的活动器材、活动经费,长年不能开展文化活动,资产闲置或者挪作他用,陷入虚设境地。农民看书难、看戏难、公共文化生活紧缺等问题在一些农村落后地区仍然存在。

3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3.1提高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创造必要条件。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的提高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落后地区农村的文化生活仍然非常贫乏,许多村民终日为生计而忙碌,文化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仍是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質生活的“小康”,当然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小康”。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转变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融资机制,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投入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公共文化自身的公益性和公共性特征,必然要求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积极探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元融资机制。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拓宽投资融资来源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多维资金投入体系,以弥补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在这方面,美国的“资金匹配”资助方式、英国的“陪同投入制”等对我国当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即对农村的公益文化建设项目进行资金拨付时不能全额拨付,要让地方政府和行政村通过其他渠道寻求解决一部分。这有利于破除基层政府和行政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赞助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公众、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多方合力,实现社会化的多元共建格局[10]。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队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实际,首先,要建立健全乡(镇)一级农村文化机构,并配齐相应的专职文化干部。其次,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和文艺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开展文化从业资格考核和认证,逐步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有热情、懂专业、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8]。再次,大力倡导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进广场、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五进”惠民活动。推动专业艺术院团、艺术体育院校等深入基层,为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指导、帮助。

3.4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是农民自身。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主体,还同时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11]。但是,在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下,公共文化产品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植入”农村社会,是一种“无根”的文化,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中撤出,这种“无根”文化就会凋谢[12]。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过程中,要善于培育和发掘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农民明确自身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担当,鼓励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来,调动农民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各级文化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政府“送文化”和农民“种文化”的关系,使“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要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专业文艺团体的指导帮助,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人才,建立一支既热心农村文化建设又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组织能力的农民自办文化队伍,使之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扶持和鼓励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我形我秀”“我演演我”;经常性组织开展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乡村土壤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3.5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新趋势,对传统文化服务形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发挥科技对公共文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统筹各类数字资源,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库。创新公共文化產品服务供给方式,开展数字文化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文化讲座、科普宣传、娱乐服务等各项文化活动,使文化资源辐射到农村基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省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3.6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均衡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共享性,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们基本的文化需求都应得到满足,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落后地区文化脱贫。首先,要全面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精准把握山东7 005个省定贫困村公共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建立农村“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落实措施、工作步驟、建设目标和时间表,实施精准文化脱贫。其次,要推动资金、人才和服务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均衡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贫困地区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让每一个农村地区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的“雨露阳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设计、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抓紧抓实,决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时尚或面子工程,仅做表面文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应当切实融入农民群众生活中去,成为农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对农民素质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引领,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10-19(001).

[2] 常会学,苏锐.改革春潮激荡文化活水:“十二五”期间山东文化事业述评[N].中国文化报,2016-01-21(011).

[3] 柳斌杰.让文化温润人心:山东建设公共文化体系[N].人民日报,2016-06-12(01).

[4] 卞文超,刘江波.我省多项文化创新全国推广[N].大众日报,2015-11-18(20).

[5] 樊思思.山东公布文化惠民16件实事 向贫困地区倾斜[EB/OL].(2016-03-21)[2017-04-02].http://www.dzwww.com/2016/whhm/topic/201603/t20160321_14022305.htm.

[6] 程玲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走出的思想误区[J].学理论,2011(29):7-8.

[7] 孟令国.文化权利维护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68-70.

[8] 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139-147.

[9] 周新辉,马婷婷,刘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启示:以山东省东平县为视角[J].理论界,2015(2):54-58.

[10] 梁立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学术交流,2014(2):191-195.

[11] 纪丽萍.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5(5):146-152.

[12] 陈波.乡间艺人机会损失的形成与补偿研究:基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3(3):347-355.

作者:周新辉 刘佳

上一篇:投资过热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水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