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建构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受到重视,但依然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内容多元化、丰富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本文以博物馆为例,探讨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综合性导向,并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整合新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概言之,公共性意指: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公共文化则可视为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公众持续参与并形成、表达公众意见,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重视发展公共文化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实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被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服务的总和。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培育公民文化素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积累更多文化福利,实现文化利益的全社会共享;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与实践,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凝聚力,优化文化生态。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塑造行为规范,为提高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土壤;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构建区域文化的基础,促进社会发展。三是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人才密度、文化要素聚集程度等现代竞争力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涵养公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基本的文化土壤和智力保障,支持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供支撑。

2.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供给主体较单一,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三是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覆盖人群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赋闲的中老年群体;四是重设施轻内涵,重形象轻实效;五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七是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大,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

3.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现况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经超越传统博物馆注重收藏、保存与研究馆内资源的范畴,转型为侧重论释与沟通文化,逐步将公共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新发展语境下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博物馆从“对物的关怀”到“对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其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成为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从博物馆类型看,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依此统计公布发展数字。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共四种类型。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

从博物馆隶属关系角度划分,博物馆可分为国有和私营两大类。国有博物馆包括政府博物馆(国家、城市博物馆等)和公共机构博物馆(大学、社区、工会等)在内。私营博物馆则主要是由基金会、公司、社群、协会等机构运营或者个人所有的博物馆。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其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有903个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9个,是1978年的8倍,1949年的138倍。

其二,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其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其三,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一致的诸多问题: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为:许多大、中型博物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一些陈列展览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三是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四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政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重要工具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通过文化政策促进文化发展是政府的责任。

1.文化政策在公共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及各级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是其变革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公共政策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对民众偏好的回应性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在现代社会,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来制定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公共政策是解决某一时期政策问题的工具,也使其具有动态性特征。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多次文化政策国际性会议,引发了各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知识界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政策和措施”定义为:指地方、国家、区域或国际层面上针对文化本身或为了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与创作、生产、传播、销售和享有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政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公共空间内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和管理,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某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和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主权,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明传播的多样性格局。

2.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的文化政策定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也日益成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重要工具。文化政策的目标指向为:一是作为实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配合并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二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各项文化权利;三是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四是鼓励创意、创新;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利益。与此相联系,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文化政策的定位为:

第一,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是指以文化政策为导向,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并表达自己应有的文化权利。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主要是指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服务;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公民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公益性的文化启蒙,让享有文化艺术权利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的凝聚力。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应该承担儿童和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义务,培养他们的文化权利意识,涵养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使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

文化政策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这一严重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突出“按需供给”的理念,进一步改变现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机制,建成政府主导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政府的文化引导功能,又辅以必要的制度设计,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以参与、自治、共享为理念,建立比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程序;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制度,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索专业性文化资源的共建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要以文化政策引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如整合图书、节庆、展览、群文演出活动、教育、人才等多种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均衡,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均衡,并且其内部空间也要结构合理以利于发挥其服务职能;注重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要逐步改变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集中为中老年赋闲人群的状况,服务要向青少年倾斜,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第四,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需要拓展文化政策的范畴。要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文化政策的适度引导进行产业开发,使文化产业服务于公共文化的目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要通过文化政策创新打造综合管理系统,使各种公共和私人文化机构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数字文化时代,通过简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化过程,使各文化团体、个人发生关联,构建数字文化空间网络,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社会的主流人群。

三、文化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路径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以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和综合性为引导,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路径。

首先,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博物馆拥有典藏、教育、研究、展示和休闲等功能。公共教育功能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公共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早在19世纪的欧洲,博物馆就被理解为教育设施,成为与图书馆等机构同样的公众进行自我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教育机构与博物馆之间逐步建立了组织结构上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博物馆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其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教育功能:一是以审美教育作为知识认知的主导教育方式;二是尊重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赋予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以尊重与自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同时让他们在互动与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正如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福特(Thomas Ford)认为:“所谓的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为目的。博物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教育。如借助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观众能够对博物馆的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从中获取知识与体验;博物馆依照藏品、展览以及博物馆理念的差异性,采用讲解导览服务、公众讲座、出版物、文化活动、网上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不同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逐渐衍生出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项目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博物馆现状,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博物馆应超越其本体空间,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充分吸纳社会文化人才如高校的专业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并缓解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注重博物馆教育中的普及性和专门性的关系,实行“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注重共同性和地域特色的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教育项目,形成地域文化认同;再次,博物馆应更多地引入商业管理模式,以高效的商业运作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辐射力的扩大,比如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有效扩大宣传,吸引受众来到博物馆,开发、销售衍生产品,全程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此外,博物馆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提供特别教育服务,努力帮助他们感受艺术,从艺术当中获取快乐与知识,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其次,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指向,但公共性的实现不一定只依靠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专门为民间收藏文物立法,明确许可民间收藏文物,从而结束了中国民间收藏无法可依的历史。2010年2月2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这意味着将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私人博物馆相配套的博物馆体系的形成。但是,民办博物馆在发展实践中还缺乏明晰的政策支撑;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一困境反映了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

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是公共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民办博物馆相对国家综合博物馆而言具有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优势,是不同群体各自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是民间资本进行长期积累和收藏以后,把个人的收藏拿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个人收藏与社会共享,变为社会共有的财富。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打通政策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提出尽快制定民营博物馆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的实施细则的提案,主要体现在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来源、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所有权、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流通、民办博物馆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需要具体落实。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

第三。合理开发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一座现代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公共建筑,更重要的是它与相关的文化机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与某个时代、社会对应的功能空间。200多年来,博物馆的空间形象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有关展示的空间变化事实上也是现代性的结果和一种体现@。博物馆建筑不仅有其美学价值,其建筑构造也赋予了博物馆意义,隐含在它内部的公共权力,对艺术和公众都有一定的规约和重塑的作用。

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是公共文化物质层面的体现。公共空间是公共文化的具象体现。公共文化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影响力是通过众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的。公共文化服务只有和具体的城市公共生活相结合,其文化管理职能才能落地生根,其服务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当前,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变化有两种趋势:一是伴随着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的日益增强,现代博物馆从单纯的展览空间逐渐发展成公共生活的综合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随,如周末去博物馆看展览,享受餐饮,与朋友聚会,博物馆或者消解于庞大的商业空间,或者与商业、文化共同构成人们生活的环节。二是博物馆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化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前者是指完成了数字化处理的博物馆,其依然是实体博物馆。后者则指建立在数字空间(cyberspace)之上的博物馆,它具备博物馆的基本特征,但是是虚拟的。在当下网络时代的语境下,网络的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使网站成为全球博物馆发布信息、进行教育活动、分享研究资源的必然选择,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拓展了新的形式。可见,博物馆的空间演变可视为社会观念与生活变迁的一个侧影,其公共服务功能的实现应从文化政策的视域考量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进而实现文化空间的均衡分布。

(责任编辑:谢闽)

作者:夏洁秋

第二篇: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关键词:文化驿站;公共阅读空间;“第三空间”;公共文化服务

摘要:文章以梅州市文化驿站为例,对文化驿站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驿站是城市“第三空間”的一种体现,是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创新,是完善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条新路径,是倡导全民阅读、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的一种新实践,并根据运作状况提出了鼓励社会参与、加强资源建设及优化运作方式等可行性建议。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颁布,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第三空间、公共阅读空间、政府购买服务等概念被人们所熟知。笔者以梅州市文化驿站的建设与运行为例,探索新时期开展公共文化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模式,进而联合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公共阅读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文化驿站的功能定位

梅州市文化驿站的建设理念来源于漂流书亭,与杭州“漂流书亭”[1]、佛山南海“读书驿站”[2]、温州“城市书房”[3]专注于为市民提供图书流通服务的功能相比,梅州市文化驿站的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是一个充分依托客家文化资源,展现城市文化脉络、创意文化,新型、便捷式的城市休闲文化场所。梅州市文化驿站于2016年正式启动,被列为梅州市政府“微创新、微改革”重点项目。2017年,梅州市政府将文化驿站列为梅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准备在全市建设100个文化驿站

文化驿站具有四大功能:一是文化鉴赏功能,以突出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特色文化。二是文化休闲功能,即开展艺术表演、书画笔会、文物鉴定等方面的文化服务。三是文化体验功能,以梅州文化云为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影视体验、游戏体验、舞剧体验、美术体验、阅读体验等方面的服务。四是文化宣传功能,利用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统一发布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电影放映、艺术沙龙等活动信息,以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正能量。

2文化驿站的建设标准与运作模式

2.1选址要求

文化驿站首选地址为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场所:一是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书店、电影院、文艺培训机构等文化场所。二是机场(车站)候机(车)大厅、宾馆酒店大堂、商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三是传统古民居。

2.2建设标准

文化驿站建设按照“七个一”的基本标准统一进行,在此基础上,政府鼓励各文化驿站因地制宜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具体标准体现在以下七点:①一个固定场所。30平方米以上室内场所,配备桌椅茶几、空调、免费Wi-Fi、充电装置、茶水等基本设施。②一个文化创意产品展柜。展示、售卖石雕、陶瓷、木刻、竹编、泥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衍生品和文化创意产品。③一个图书书柜。配备图书期刊、科普读物、客家文献等。④一个电子信息公告栏。配备电子显示屏、3D展示屏、触摸屏等设备。⑤一个文化展板。以不断更新图片的形式呈现梅州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古村落、传统民居、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以及客籍名家书画作品和客家诗文作品等。⑥一个文化地图。制作张挂城区公共文化场所分布图,详细介绍城区文化驿站的分布情况,方便市民参加文化活动。⑦一个驿站标志。统一外形风格,统一颜色图案,统一用料材质,设计制作“Logo”,设置驿站标志物。

2.3运作模式

文化驿站通过政府部门财政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场地、资源和人员支持及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合力共建的运作模式。市、县文广新(文体旅游)局负责选址、制订方案、招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作为文化驿站业主单位,负责提供场地、Wi-Fi等设施设备,以及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图书馆负责统一调配图书资料和进行业务指导;中标企业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文化驿站建设,以及整合和发布文化活动信息。通过点面结合的推广方式,2016年梅州市在市区建设了20个文化驿站示范点,2017年在全市各县区全面铺开,鼓励按照基本的建设标准,探索多元化、有特色的建设模式。

文化驿站建设节省了政府在场地建设、人员管理和基础运作维护等方面的投入,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运作特点。文化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文化驿站,驿站业主单位自行管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三者共同推动文化驿站的发展。

3推行文化驿站的现实意义

3.1打造城市“第三空间”的一种体现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1989)一书中提出:“第一空间是家庭,第二空间是职场,就是工作空间,第三空间是指闹市区、咖啡馆、酒吧、城市公园、图书馆等公共空间。”[4]在选址方面,文化驿站设在公园、酒店、茶馆、银行、商场、社区、书店等地方,能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在空间设计方面,文化驿站应因地制宜打造舒适空间,既融于周围环境,又带有客家元素。在文化产品方面,文化驿站应拥有纸质图书、电子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文化地图及讲座演出信息等,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在服务方面,文化驿站采取开放、自助的管理方式,市民在文化驿站可以自由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自助使用设备。因此,文化驿站具有“第三空间”自由、宽松、便利的特点[5]。

3.2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创新

文化驿站整合了场地资源,利用酒店、公园、机场、商场、银行等空间,能有效弥补图书馆、文化馆及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文化驿站还整合了社会文化资源,能将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剧表演、科学普及、讲座培训、文艺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并统一发布,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创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6]。文化驿站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成为驿站业主单位,是PPP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一种实践,为以后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积累了经验。

3.3完善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条新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7]。梅州是广东省唯一定位为第一梯队的山区城市,属于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比较分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薄弱。目前,梅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单位及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站提供,而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机场、酒店、公园、商场等场所,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点。文化驿站的建设能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文化驿站具有公益性、便捷性、均等性等特点,能有效满足群众文化休闲、获取文化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

3.4倡导全民阅读、探索公共阅读空间的一种新实践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规定,车站、机场、码头、游客中心、宾馆、银行、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根据自身条件,设立相应的全民阅读设施,为阅读提供便利。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设施,为阅读提供便利[8]。阅读是每个人的权益,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保障公民阅读权益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和阅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作为主要的公共阅读空间,拥有丰富的藏书和舒适宽敞的阅读空间,但存在辐射面积较小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不同读者群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上班一族和距离图书馆较远的人群,他们去图书馆享受公共阅读服务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迫切需要具有知识分享、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空间。文化驿站以其优越的空间环境、贴近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及开放时间长(部分驿站可以24小时开放,如机场、酒店)等特点,能为部分市民提供一个新的公共阅读空间。文化驿站也可通过开展小范围的文化沙龙、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4进一步推动文化驿站建设的策略

4.1鼓励社会参与,探索多元化建设

4.1.1鼓励社会参与选址决策。目前,文化驿站的选址由文化部门主导,在选址上存在一定的盲区。政府可通过示范点建设和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市民了解和使用文化驿站,同時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文化驿站选址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驿站建设。政府也可通过投票等方式,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市民,让他们成为文化驿站的真正受益者。

4.1.2鼓励市民成为文化志愿者。文化驿站以公办民助为主要运作方式,鼓励市民成为文化志愿者,参与驿站管理和文化活动。文化驿站可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图书、展品、电子设备等的管理维护、宣传活动,以及为市民提供旅游、公交等便民信息。

4.1.3设立文化驿站专项资金。政府应对有意向建设文化驿站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运作良好的文化驿站给予奖励。政府还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驿站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2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服务内容

目前,文化驿站的建设仍处于以空间打造和完善硬件设施为主的初级阶段,软件设施和资源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报刊的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市民、游客休闲阅读的基本需求。二是展品较少,尤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石雕、陶瓷、木刻、竹编、泥塑、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展品较少。三是信息的整合发布能力较弱,信息发布比较滞后,内容单一。

因此,文化驿站应不断加强资源建设,丰富服务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驿站可采取政府购买、企业捐赠、市民闲置图书漂流等方式,并结合驿站的服务理念,充实驿站的图书资源,如:设在银行的文化驿站可增加金融投资类图书,设在咖啡馆的驿站应以休闲美食图书为主,设在茶艺馆的文化驿站可增加茶文化方面的图书。二是文化驿站应广泛征集具有客家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利用文化创意产品专柜展示客家地方特色文化。三是文化驿站应完善文化信息的功能发布系统,要尽可能全面地整理和及时发布讲座、展览、文化沙龙、文艺演出等文化信息。四是文化驿站应增加数字资源,购买电子阅读设备,为市民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4.3优化运作方式,制定服务规范

目前,文化驿站主要由驿站业主单位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图书、展品、文化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破坏和偷盗设施、图书资料、展品及未经批准擅自投放广告宣传资料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梅州市文化驿站的建设可借鉴温州“城市书房”的管理经验[9]。梅州市政府可制定《文化驿站服务规范》《图书展品的物流配送方案》《文化驿站设施设备巡检制度》等,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文化驿站的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驿站的认捐和管理;还可加强文明诚信教育和社会监督,提高市民的自律自觉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共享氛围。

4.4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方式

文化驿站要充分结合所建地的特点,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设在茶艺馆的文化驿站可以以茶会友,不定期举办茶道知识讲座;设在银行的文化驿站可举办金融知识沙龙;设在文创基地的文化驿站可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展览等活动。同时,文化驿站要积极与民间阅读组织合作,如与小悟龟书吧、常然读书会、梅州愉悦阅读会、攀登读书会、梅州悦读馆等合作成立梅州阅读联盟,不定期在各个驿站点开展阅读分享会、文化沙龙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文化驿站应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宣传活动内容,发布活动信息,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梅州市政府应鼓励社会团体结合自身专长开展山歌童谣、美术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习鉴赏活动,提高文化驿站的利用率;还要统筹规划,调动社会资源,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动文化驿站的长效、健康发展。

5结语

文化驿站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市因地制宜打造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实践,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但是文化驿站只要用心经营,一定会成为山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杭州120座漂流书亭四年服务70万读者[EB/OL].[2018-12-18].http://www.wenming.cn/syjj/dfcz/zj/201611/t20161116_3887154.shtml.

[2]读书驿站:家门口的图书馆[EB/OL].[2018-12-18].http://news.cqnews.net/html/2016-12/08/content_39765452.htm.

[3]温州市区10家文化驿站正式启用[EB/OL].[2018-12-18].http://www.zjwh.gov.cn/dtxx/zjwh/2015-12-15/193627.htm.

[4]Oldenburg R.The Great Good Place[M].Cambridge:Da Capo Press,1997:20-42.

[5]李浩.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74-76.

[6]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2018-12-2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1/content_9723.htm.

[7]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EB/OL].[2018-12-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16/11/6393723_2 11372329.shtml.

[8]全民閱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EB/OL].[2018-12-28].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7-04/01/c_129523269.htm.

[9]城市书房,打造公共阅读空间新高地[EB/OL].[2018-12-18].http://www.wzrb.com.cn/article746998show.html.

(编校:孙新梅)

作者:李梦霞

第三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方便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探索免费开放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在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中进行探索和思考。

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工作原则,加快推进“两馆一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城乡协调、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设施显著改善;二是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成效明显。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各级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仍存在着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机制和渠道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创新。

一、举办文化艺术学习培训活动,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在免费开放工作的实践中,要坚持以“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为主要内容,从转变工作方式入手,以现有场地、设施、人员为依托,用“请进来”的方式,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式上力求创新。一是开展各类特殊群体的艺术培训班。当前什么人最需要关心,什么人最需要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什么人最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怀,那就是未成年人和弱势困难群体。首先,开展此项工作能很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和弱势困难群体的关爱,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让未成年人和困难家庭能够和一般人群一样获得学习艺术的机会。其次把对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免费艺术培训作为一项文化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比如可以给监狱、特殊学校和福利院等特殊群体人员编排专题文艺节目,送去老师给他们授课,送去流动书屋,办一些讲座,共同享受文化成果。二是免费举办系列艺术讲座。为增强广大群众的艺术素质,满足各方面各层次的文化需求,可以举办系列免费艺术欣赏讲座,专门聘请各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授各个艺术门类的基本常识和技巧,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不断提升普通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能力。比如,在文化馆常年为中老年人免费开设声乐、美术、书法、舞蹈、摄影、电子琴等艺术培训班,满足中老年人在文化艺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三是长期为群众艺术团体免费提供排练场地。工作中要坚持为老年大学、教师合唱团、老体协合唱团等群众艺术团体免费提供排练场地、空调、饮用水等服务,同时还派出专业干部辅导他们创作和排练,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努力使他们成为活跃本地文化的群众文艺骨干队伍,丰富社会文化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深入基层开展培训辅导。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单一、文艺人才不多等情况,举办面向基层文化站的业务人员、村社干部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为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对偏远的乡镇、村社、企业、学校这些需求强烈的人群,举办广场舞、合唱、摄影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培训辅导。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把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业务部门与活跃的社团部门定期联系的制度。为密切与基层的联系,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制定与一些活跃的社团部门进行联系的制度,通过部门联系制度,把基层最需要我们扶持的辅导项目,逐一给予支持。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文化馆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以制度形式来落实,有效解决他们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面碰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比如可以定期和不定期与老年大学、老体协、教师合唱团等进行联系,派出专业人员,进行蹲点辅导。二是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健全同公共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坚持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把主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三是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当前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尤其缺乏文化行业的领军型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当前区县之间的激烈竞争形势,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文化人才受年龄、专业、编制等限制在现行体制下进不来,因此,要坚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采取直接到大学院校招录、专业文化人才直接遴选、面向社会聘用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四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结合工作岗位、目标任务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人员,在物质上、精神上、政治上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业绩平淡、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人员,建立诫勉、考核不合格、解除关系等机制。

三、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文化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易于接受、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方法,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一是整合资源,免费开放,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我们要充分整合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电影公司、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学校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教育、群团等部门,主动送文化、送演出、送展览、送共享上门,拓展服务空间,扩大资源容量,实现文化共建共享。比如,文化馆和图书馆拥有广泛、完整、系统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与乡镇、街道文化站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典型的公共文化机构。我们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必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将文化产品交给老百姓享受,从而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例如,常年免费开放文化馆和图书馆,免费提供一些艺术培训和辅导,加强社会教育功能。文化的最大功能在于教育人、抚慰人,因此要坚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单位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互联网、文化共享工程、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开展文化、科技等培训,实现从“小文化”向社会教育功能的转型。二是免费开放需要在服务上有所创新。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我们要通过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给群众带来艺术的享受。在这些工作中,我们面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并且还要有创新服务的品牌。要把文化发展的新精神带到基层,把专业人员带到基层,把文化产品带到基层,把文化辅导带到基层,把调研任务带到基层,建立长期的文艺辅导和培训。大力开展延伸服务。在做好常规阵地服务的同时,要重点做好面向农民工、老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校等群体进行文化延伸服务工作。三是服务阵地与文化活动向基层前移。要让公共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群众提高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必须扎根社会,立足基层需要,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应着眼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免费开放作为主阵地,定期开展各类讲座、辅导培训,把免费开放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把文化服务重点向贫困偏远的乡镇倾斜,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扶持的力度。把基层最需要我们扶持的项目,逐一给予支持,同时我们应针对基层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联合开展文化活动,帮助建立和提高当地文化活动品牌,联合举办艺术辅导培训,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于公共文化保障,联合建立特色基地,让文化基地培养和凝聚更多的人才,联合调研当地公共文化建设,支持它们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提高当地群众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文化活动与服务阵地向基层前移,群众参与就多,必然带来群众文化活动多,文化品牌多,有效形成群众文化服务的凝聚力,只有群众积极参与才有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只有扎根基层,立足基层需要,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四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群众文化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既是文化活动参与和享受的主体,也是文化活动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他们既可以参与阵地活动,又可以协助做好组织辅导工作;既可以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又可以协助做好管理工作。在群众文化领域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是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和姿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作 者:重庆市垫江县文化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作者:左利理

上一篇:作业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老年服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