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学生意志培养途径

2022-11-3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并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竟相迸发, 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建设创新型国家, 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使他们成为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已历史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 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 作为“自觉地确定目的, 克服困难, 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坚持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的意志, [1]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 独生子女比例都很高, 物质条件普遍较优越, 父母祖辈围绕他们转, 关怀备至, 宠爱有加, 对子女的物质要求往往不加分析, 不妥善引导, 使他们养成了有求必应, 样样现成的生活习惯, 依赖性越来越强, 并逐渐迁移到学习上。兼之有的学校办学指导方向偏离, 一心一意追求重点学校升学率, 使素质教育浮在表面, 流于形式。加上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学生中普遍缺乏顽强的意志, 不但对目前的学习不利, 而且对培养健康身心, 对今后人生道路不利。

意志的培养要贯穿于他们的学习时代, 渗透于学习、生活的各方面。

1 要加强人生观和学习目的性教育

学生的行动受一定的动机和目的的调节支配。人的认识愈深入, 意志行动的目的愈明确, 意志就愈坚强。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笔者给学生打个比方:追求的目标有如爬山, 你确定是走到山脚, 还是爬到山腰或攀到山顶, 目标不同, 激发的干劲力量是大不相同的。当今社会, 我们就要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自己成为新世纪有用之才的人生理想, 而扎实打好基础、学好本领。当然, 个人命运和祖国、民族命运密不可分, 我们大可不必作“空中楼阁”式的说教, 而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确定奋斗目标, 从学生自己看得到的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历史大潮如何才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品经济中如何才有自己的跻足之地出发, 教育学生学好基础学科, 打下坚实基础。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着崇高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 就会感到有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实现理想是循序渐进的, 要把远大理想落到眼前的实处, 长年累月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勇敢不懈向前进, 正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所说的:“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2]古人说:“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要把远大目标的实现, 分解成小目标的积累, 关键是小目标要适当、合理, 因人制宜, 是要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充满信心, 以利意志的培养。

2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怎样热爱自己的学习呢?有两条途径。

一是从情感出发。兴趣有高低深浅之分, 浅层的兴趣, 建筑在对事物好奇或好感的基础上, 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积极的情感态度, 积极引导鼓励。当然, 这种兴趣不够稳定, 难以持久。只有把外在兴趣上升到内在志趣, 才能使人稳定、持久地热爱某种事物。

二是从责任感出发。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很多是根据社会需要决定的, 所以更多的兴趣爱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萌发、加深的。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一道数学难题或较难背诵的课文, 或写作训练, 这时, 就要鼓励学生知难而进, 让学生独立完成, 或合作讨论, 或在教师启发下解决, 从而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在体验胜利的愉悦中, 学生也就较前加强了意志, 增添了毅力。

3 要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磨砺意志

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点的克制, 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意志的培养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积小成为大成。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首先就应在“小事”上处处严格锤炼自己。如原来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只有三十分钟, 强迫自己多坚持哪怕是五分钟, 这就是意志的增强。

笔者曾处理过这么一件事, 一位学生上课铃响后关教室门, 匆忙中把另一位学生的手在教室门框上卡破了点皮肤, 那被卡的男生在小声哭泣, 并用眼看着我, 同学们也注视着我等待去处理、安慰。我下去看了后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擦破了点皮, 没事。”就回到讲台时上课, 那位同学忍住了痛, 全班同学马上集中了注意力, 原来闹哄哄的教室立即安静的下来。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才去询问伤情并加以安慰。事后同学们反映, 以往老师碰到类似事情, 出于“关心”, 总是细心呵护。这不仅影响了教育任务的完成, 也不利于坚强意志的培养。

从小事做起锻炼自己的意志, 很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 对人的意志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锻炼。要逐步养成多方面的学习习惯, 如课前预习的习惯, 听课时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 勤查字典的习惯, 有条有理的习惯, 认真观察写日记的习惯, 集中注意的习惯, 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勤于发问的习惯等等。

4 要发挥集体的作用

学生总是在集体中学习、生活、活动的。荀子说:“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4]到集体中去锻炼意志, 既可以得到监督和鼓励, 收警戒鞭策之功, 更可以从身边先进人物身上受到教育, 获潜移默化之效。置身于集体之中, 更大的好处是在于经历了与集体其他成员休戚与共、苦乐共尝的过程, 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就会以集体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养成自制、刚毅、果敢等意志品质。“严守集体规范, 为集体尽责的过程本身, 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过程。”

在集体生活中接受督促, 还可教学生用故意设置外部压力的办法。自己要所作为, 怕不付诸实施, 信心不足, 半途而废, 事先在伙伴中扬言要达成的目标, 这样, 为怕别人嘲笑, 就会迫使自己坚持到底, 忠于自己的诺言。平时, 公布班级学生的学习目标、行为准则, 实际上就是一种外设压力之法。只要扎扎实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尽了自己的努力, 即使最后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和目标, 意志同样得到了锻炼。

5 多读好书, 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用科学家、革命家、英雄模范以及文艺作品中优秀人物的形象来教育学生。如组织学生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可从他们周围人、同龄人中选取典型、树立榜样, 这更易使学生接受。在发挥榜样的作用中, 以下两方面值得强调。

一是多读好书。意志的锤炼, 离不开理想的确立;远大理想的激发, 总是伴随着人生境界的开拓。书正可以弥补人的眼界的局限。目前, 电视、电脑普及, 难免鱼目混珠, 许多作品格调不高甚至有害, 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恽代英说:“择小说当如择友……世无品格完善之人, 然如善作小说者, 则描写一品格完善之人, 以为读者最良之友, 亦非难事。”笔者经常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中外古今名著, 英雄传记等, 使学生受益匪浅。现在,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一系列名著阅读篇目, 可谓用心良苦, 实为具有远见卓识之举。

二是以教师自身优良品质作学生表率。教师的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热爱学习, 为学生作出人格楷模。特别要重视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的意义。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首先是人格力量。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正确的思想观念, 了解国内外基本形势, 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并把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标准融入教材中。其次是教师的情感作用。融思想性、情感性于丰富多彩的教材教育之中, 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再次是性格意义。一个具有坚强性格的学生往往是在有着同样性格的教师培养下形成的。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养成并保持一系列良好的性格特征, 如情绪饱满、乐观向上、坚韧、顽强等。

6 要加强体育锻炼

意志行为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基础。在相似条件下, 体魄强健的人, 往往有更大的自信心去战胜各种困难, 因而具有更大的坚韧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身体健康的时候, 精神比较愉快、爽朗, 对情感的克制力要比病痛缠身时强得多。身体弱的人易怒、易躁, 注意力不集中。

据日本心理学家松田等人观察学生的运动能力同个性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大多情绪稳定, 协作性好, 活泼善思;而体力差的学生相对来说自卑感强, 神经脆弱, 主观固执, 不喜活动, 服从性大。

体育锻炼不仅能逐步改变人的个性, 更重要的是能锻炼人的意志。体育锻炼不仅为意志的迸发提供必要的体力条件, 而且也是培养意志的极好手段。能培养勇敢、坚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 因为各运动项目都有严格的规则要求。至于集体项目, 更需要协作一致的配合。

现在许多学生, 普遍营养过剩, 体重超标, 肥胖症患者日趋增多;也有少数学生挑食、厌食而造成营养不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运动, 体育锻炼、劳动锻炼时间太少。长此以往, 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严重挑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乃至整个民族身体素质都将带来严重影响。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在校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要保量保质, 落到实处, 切实执行。

7 要加强劳动锻炼

吴运铎在《把一切献给党》中曾说:“没有比劳动更能培养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了。”中华民族具有勤劳的优良传统, 劳动能培养人不畏艰苦的意志。人在劳动中, 脑力与体力都得到充分利用, 人的潜能和意志在艰苦条件下, 往往也会得到充分的迸发。劳动时, 注意力始终聚集在劳动对象上, 这需要毅力和自制力。在劳动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价值, 从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从而增强了自信性。

在劳动中,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长辈的艰辛, 懂得收获的来之不易。可是, 不少家长对孩子“吃苦”观存在偏差和狭隘模糊的认识, 舍不得让孩子吃苦, 事事代劳, 妨碍了对他们毅力的培养。前几年, 曾有媒体披露一组统计数字, 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美国、韩国、英国、法国、日本、依次为1.2小时、0.7小时、0.6小时、0.5小时、0.4小时, 而中国仅为0.2小时。而现在情况更不容乐观, 据调查了解, 学生多数不参加家务劳动。之所以有这种差别, 最根本的是观念问题。因此, 家长要把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切入点。家庭是劳动锻炼的天然场所, 要从家务劳动中培养意志。

综上所述, 意志培养不是一朝一日, 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靠师生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作。只有具备坚定、顽强、勇敢、果断、自觉、自制等良好意志品质, 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生目标, 成为祖国建设坚强后盾, 才能多出人才, 从而提高民族素质, 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重视非智力因素, 其中起调节和支配作用的意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意志的途径主要有:加强人生观和目的性教育, 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磨砺, 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 加强体育和劳动锻炼等。

关键词:意志,培养,榜样,锻炼

参考文献

[1] 邵宗杰.心理学教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10:164.

[2] 莫顿·亨特.走一步, 再走一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9.

[3] 论语·雍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 3:51.

[4] 荀子劝学.古代汉语中册[M].北京出版社, 1982, 1:624.

上一篇: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DOHAD理论干预在孕妇孕期营养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