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途径

2022-12-04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时, 养成了他们对课程学习分数的依赖惯性。进入大学后, 这种惯性持续发挥作用。在大学竞争中, 他们比的仍然是学习成绩的高低, 并自然而然地认为, 大学阶段拼的就是学习成绩, 课程学习分数是全部聪明智慧的表现, 甚至是大学学习的全部。他们中的大部分认识不到情感智慧的重要性, 忽视了情感智慧的培养和提高。

大学生上述特点带来的结果, 在毕业后往往会集中表现。优势方面是:发达的信息与学习素质使他们快速认识新事物, 极多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各个领域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务实精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而劣势方面, 恰恰表现在思想认识准备不足和精神信念不够坚定。明显的例证是毕业后不能正确面对就业压力, 不适应社会竞争的工作环境, 敬业精神不够, 动手能力不强, 抗挫折能力弱, 个别人在压力下选择逃避甚至自杀。

1 帮助学生认识情感智慧的重要作用

以往认为, 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 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即智商越高, 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 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美国调查机构的专家小组研究了全球5 0 0家跨国公司的领导者, 分析哪些能力创造了杰出的表现。分析结论[1]是:在一定程度上, 智力都是杰出表现的驱动力。全面的整体思维和长远的预测这样的认知能力尤为重要。计算技术和纯粹的认知能力, 即代表智商的重要方面的差别并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情感智慧方面的能力:成就越大差别就越明显。明星公司和普通公司8 5%的差别来自于情感智慧因素。在情商方面几乎没有选拔的标准和规范, 所以情商的差别很大。

研究同时表明, 高级管理人员在智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硬性要求。例如美国在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取得高分数, 要求至少需要110~120的智商。要进入高级管理人员的行列, 在智商的选拔方面的要求是比较系统比较高的。进入此行列的人, 智商的差异就很小了。技术方面的专长通常都是作为入门能力, 是人们做到平均水平的工作需要的能力。

调查机构对美国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增加的来源分析数据是:单纯认知能力 (如分析推理) 人员提供5 0%的利润, 拥有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人员提供7 8%的利润, 而拥有社交能力的人员提供1 1 0%的利润。

2 根据情商和智商的特点选择发展方向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应该充分重视大学阶段性格的锻炼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这样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为毕业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全面认识自己智慧特点的基础上, 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学专业, 长期的目标选择范围大致是成为专家、领导、专家型领导或领导型专家, 如“情商与智商的波士顿矩阵图”所示。

情商和智商反映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 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能力。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 思维品质优良, 学习能力强, 认识程度深, 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杰出成就,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 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 它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 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情商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 因此, 情商较高的人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优势, 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 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 良好的人际关系, 容易成为某个部门的领导人。

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 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 但是, 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 成就更大, 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

情商不高而智商较高的人, 学习效率虽然高但容易受他人与自己情绪影响而不能持久, 所受影响不大时能够取得专业成就, 影响较大时往往半途而废。

3 在决策过程中学会管理情绪

从大学开始, 人的一生需要做出无数决策, 决策伴随一生。大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就面临重要的决策, 随后的各种决策都需要做出。例如确定性决策:报考什么大学, 学什么专业, 考不考研究生, 当不当学生干部, 什么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找什么工作, 在什么地方工作等。例如不确定性决策:能否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毕业后能挣到多少钱, 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房子, 谈不谈恋爱等等。

选择自己的决策还是他人的决策?即听家长的还是听自己的, 听老师的还是听自己的, 听同学的还是听自己的, 这是大学阶段学生普遍遇到的具有博弈性质的决策难题。其实, 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是理性思考与感觉判断的组合, 而理性思考是智商的范畴, 感觉判断是情商的体现, 如“决策中感性与理性比重图”所示。当然, 理性思考或感觉判断都可以使决策准确或错误。

大学阶段个人的决策更多的是依赖感性, 家长与老师的建议可能有理性的成分, 但对于建议对与错的判断往往还是感性的。管理科学中的决策方法依靠模型、数据、推理和概率, 这些方法是理性的, 更适合于大型组织和复杂群体与大范围的环境。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经历的局限, 往往做不到理性决策。在他们的决策中, 感性决策的比重远大于理性决策。而在决策过程中, 情绪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 情绪管理成为准确决策的重要前提, 而情绪管理是情感智慧培养的核心内容。

大学生经常出现两个极端的情绪表现。情绪乐观或亢奋时, 感觉事情太易;情绪低落或悲观时, 感觉事情太难。部分学生感觉自负, 高估自己, 急功近利, 导致决策目标偏高。这时, 应适当增强耐心,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部分学生感觉自卑, 胆小保守, 过于悲观等待, 导致决策目标偏低。这时, 应培养敢闯敢干和创新精神, 提高进取心并战胜惰性。一般而言, 决策时最适度的感觉是情绪稳定, 就是“平常心”的情绪感觉。对大学生来说, 做到“平常心”并不容易, 需要控制情绪的情感智慧来保证。

摘要:本文指出培养大学生情感智慧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意义, 分析大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途径, 包括帮助学生认识情感智慧的重要作用, 根据情商和智商的特点选择发展方向, 在决策过程中学会管理情绪。

关键词:情感智慧,情商与智商波士顿矩阵,感性与理性比重

参考文献

[1] [美]戈尔曼 (Goleman, D) 等.高情商领导[M].向红丽, 等,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研究下一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