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2022-09-10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学习化社会。在学习化社会中, 所谓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所以,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是社会的一种进展和赋予教育的新使命。研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学习内容或研究课题。然后自主地通过各种形式去应用知识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空前的激发, 学习潜力得到极大的拓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系统的开发。然而在我们小学数学方面, 这种研究还比较少见,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更是很少涉及。下面就浅谈一下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的一些探索。

1 确立每节课的研究课题

确立研究课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这个课题值得研究, 二是学生有能力进行研究。在帮助和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课时, 有以下几种情况:

我们把一节数学课的全部内容作为研究的课题。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 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进行研究的过程, 就是对长方体进行认识的过程。所以, 可以把“认识长方体”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们也可以把一节课中最重点的部分作为研究的课题。如《最小公倍数》一课, 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没有多少价值, 就不必作为研究主题, 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涉及的知识较多, 又有难以理解的算理, 所以把这个重点作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我们还可以把一节课中的难点部分作为研究的课题。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 学生对任意一个除法都能用分数来表示结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就可以把突破这个难点的部分作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

2 确定研究的方向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专业性, 并不能象其它学科那样可以去课外书籍里翻阅许多的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 一个课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是不现实的。在研究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确定一定的研究方向, 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范围, 不至于让学生拿到一个课题根本不知从哪儿下手。

我认为确定方向可以归纳成以下两种方法:

(1) 教师预先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让学生知道怎样研究。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我拿出一个三位数的记分牌, 只露出个位, 而把十位与百位都用纸盖起来, 让学生进行猜数游戏, 让学生猜只看到个位的三位数能不能被2、5整除, 再让学生猜能不能被3整除, 让学生知道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与这个数的所有数位 (即各位) 上的数都有关系的, 如果要研究, 就要把这个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都要进行研究。这样, 学生的研究就有了一个方向, 就能够朝着目标进行研究了。

(2) 把学生初步研究的结果, 作为确定研究方向的依据。有些研究课题, 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 然后再通过交流把学生中研究思路比较正确的进行推广, 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如在教学《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 我安排了下列的教学环节:1) 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2) 几分钟后,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有的学生提出, 要把正方体想象成特殊的长方体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也有同学提出,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来计算它的表面积。3) 我与学生共同讨论认为, 两位同学的发言都是正确的, 大家形成了共识, 即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每个面都相等或相对的面积相等来计算表面积。象这样, 让部分学生把初步研究的成果展示出来, 再经过集体的提炼与挑选, 找到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思路, 就可以作为学生研究的方向。

3 选择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有了研究的课题, 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学生并不一定就能进行研究, 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 才能顺利的进行研究, 获得知识。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形式。

3.1 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

第一, 根据知识的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在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时, 学生可以自己根据需要选择: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法, 第二, 根据提供的材料或线索进行选择, 比如在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见图1。

这样, 学生就可以根据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同时要求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 想学生所想, 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服务。

3.2 在组织形式上, 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来进行选择

如果学生喜欢独立进行研究, 就让他一个人进行研究, 如果学生喜欢几个人合作研究, 就让学生们组成若干研究小组, 这种组织形式一般是上课前就要确定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法, 不管运用哪种组织形式, 都要有学生的独立研究过程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研究成果作为信息进行展示, 然后把研究成果变成资源共享。

4 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评价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策略。我认为:在评价指标分配上, 应侧重于学习的过程, 必须注意评价权重的正确分配。评价的注意力绝对不能放在研究的结果上, 而应该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的采用的方法与体现出的思维上。实践证明, 任何评价没有被评价者的参与, 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应当让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才能客观的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 吸收他人的经验, 有针对性的作出自我改进,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由于数学知识的每个知识点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所以每个知识点的内在结构本身是我们教师很值得研究的, 在数学教学中, 通过把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获取知识, 应该是必要可行的。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空前的激发, 学习潜力得到极大的拓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系统的开发。数学知识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知识点的内在结构是教师很值得研究的, 在数学教学中, 把研究性学习引用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取知识是必要可行的。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方向,方式,评价

上一篇: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分析及应用探讨下一篇:医院病房电气配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