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

2022-09-11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的同时, 知识的有效使用周期越来越短, 交替越来越快。有关研究表明, 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这就使我们的青少年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 仅靠传统的学科和原有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行, 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

研究性学习, 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 选择不同研究课题, 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 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使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又达到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呢?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获得了一些经验, 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不足之处, 请指正。

1 课题的提出

我们家乡有举世闻名的磁州窑、响堂山石窟、无梁阁等文化遗产, 其中磁州窑烧制技艺、东王看苇子灯阵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根据调查, 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中学生, 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少之又少。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认为, “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人的精神就是立足大地, 仰望星空。要想立足大地, 先得认识脚下的土地, 保持住自己的根。”

为了弘扬家乡文化, 让后代了解家乡的历史, 了解家乡的文化, 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网页制作模块知识, 我们提出了制作《爱我家乡》网站的课题。

2 课题的实施

2.1 学生参与研究的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既学到了知识, 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在家乡这个大课题范围内, 自主选择, 确定小组研究的小课题。常涛等几位同学选择了城市的“十园工程”和特色饮食文化作为小课题;索晓菡这一组把磁州窑文化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李同巽这一组则把响堂山石窟作为课题;还有张小露等几个同是临漳的同学组成了一组, 把介绍邺城作为课题。同学们凭着强烈的兴趣和希望了解家乡的巨大热情, 他们变成了小记者, 小编辑, 深入实地, 收集相关资料, 拍摄照片,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制作出了精美的网站作品。

2.2 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性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根据需要搜集资料, 王振江和孟娇同学拿起笔写起了文章s, 王宜涛同学背上相机去拍照片, 李博阳同学到邯郸去找资料, 常涛、索晓菡、张小露同学到父母的单位去查资料, 为了使作品更美观, 李同巽又学会了鼠标特效, 何悦、康媛同学学会了Flash软件的使用, 总之同学们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多渠道获取信息, 包括互联网、图书馆、访问校内外的相关人士、深入实地考察、到有关部门搜集资料, 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还要结合需要进行筛选, 对照片进行处理, 设计网站还要规划网站结构, 页面设计要考虑美观等。这样, 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 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探究人生, 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存储知识的顺从守规的思维中, 转变为主动探究, 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精神

合作意识和能力, 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我们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题实施过程中, 为了保证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长, 负责协调工作, 保证研究任务的完成。

各小组负责设计排版制作的成员按照设计意图综合运用Frontpage 2000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把小组搜集的资料整合起来开始制作网页, 小组成员围在一起对网站的风格、使用哪张图片你一言我一语, 各抒己见, 议论纷纷, 一时间好不热闹。遇到不会不懂的地方就请教本小组成员, 本组成员不会就问其他小组成员或请老师帮助,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变课堂上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学们团结协作, 共同努力, 齐心协力, 只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把作品做好。等到作品快做好的时候, 负责讲解的同学又赶紧准备解说词, 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 有的小组还进行了演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小组内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 集思广益, 团结协作, 在小组之间展开了“赶、比、超”, 各小组都在暗中使劲, 形成了“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 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

3 课题实施的结果与思考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 各课题小组都制作出了自己的网站作品, 如《我的家乡——峰峰》、《魅力磁州窑》、《峰峰春光中学“聚”乐部》、《美丽的响堂山石窟》等, 这些作品凝结了同学们的几个月的辛劳和汗水, 通过制作作品, 同学们感受到了家乡悠久的文化, 增加了对家乡的了解, 在内心涌出了“今天我为家乡骄傲, 明天家乡因我自豪”的热烈情感。活动结束时, 把小组的作品在学校进行了展示, 这些作品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设研究性学习, 使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成为教学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使得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 对学科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中直接体验寻找、获取知识的过程, 体验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多样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体验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等, 这些体验由弱到强, 由少到多, 逐步积累成自身宝贵的人生经验,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但是, 由于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刚起步, 尚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 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程度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伙伴的依赖感, 对学习的自信心显得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这部分学生, 及时对这些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不明显, 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等。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笔者自2003年就开始了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制作《爱我家乡》网站课题为例, 介绍了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题

参考文献

[1] 安桂清.研究型课程控微[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3.

[2]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11.

[3] 李臣.活动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1) .

上一篇:上海合作组织对新疆反恐的促进机制下一篇:深港澳5日双人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