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2023-03-11

第一篇: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舞蹈论文教学论文: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舞蹈论文教学论文: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内容摘要:舞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需要大众认可的艺术。文章主要谈了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能分享各校的舞蹈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比赛是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舞蹈 比赛 教学

在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舞蹈事业也迎来了灿烂辉煌的时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舞蹈比赛,一批又一批体现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提倡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舞蹈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如1985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的,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美誉的“桃李杯”舞蹈比赛;1996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舞蹈评奖活动——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比赛;还有影响力非常大的cctv舞蹈大赛等。舞蹈比赛不仅鼓励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表彰成绩突出的舞蹈创作与表演人才,活跃舞蹈理论与舞蹈评论,推动我国舞蹈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还能对舞蹈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踊跃参加到比赛的队伍中来。

一、分享各校的舞蹈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 比如“桃李杯”舞蹈比赛,分为单人舞和群舞,涵盖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赛事面对专业院校和普

通院校的学生,每届有上百所院校的数千名学生参加比赛。参赛单位选派的学生充分展示了自身优越的条件,表演的作品从一定层面上代表了该单位的教学水平,也能从学生身上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比赛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避免了闭门造车。比赛期间,还有一些学术交流,“桃李杯”等舞蹈比赛多次召开学术座谈会,对舞种的设置、舞蹈的发展方向及意义等学术问题进行研讨。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作水平

想让学生参加比赛,首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专业颇佳的学生。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呢?备课是关键,教师应把功夫花在备课上,让本事显在课堂上,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要求不仅有知识目标,还要有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程难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是个艰苦的过程,在这期间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心血。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在课余辅导中对尖子生实行“导师制”,对“学困生”实行“会诊制”,对班级常规教学实行“责任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协调健康发展。培养出能

力全面的学生参加比赛,这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和目标之一。通过参加比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既锻炼了学生,也使教师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来审视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参加舞蹈比赛提高了教师的创作水平。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要搞创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从学生当中、从周围的事物中去寻找感兴趣的东西,看看能不能用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也就是如何选择题材。“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作者对其掌握的大量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1]有了题材再进行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刻画、音乐的制作、动作的编排、舞台的调度、服装的设计等。如何出新,如何去挖掘主题的深度,这常常是教师们苦思冥想的问题。创作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是否定再否定,但当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当作品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又是无比的欣慰,这将是下次创作的最佳动力。由自己创作作品到观摩别人的作品,教师的创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发现、选拔优秀的舞蹈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繁荣我国的舞蹈事业

很多舞蹈比赛要求参赛选手除了表现一个舞蹈作品,还要跳即兴舞,以及进行技巧展示。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训练有素、表现能力丰富的肢体语言,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它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能力等都是一个挑战。就拿即兴舞来说,给出一个题目,听15秒的音乐,然后迅速进入即兴舞的表演。在15秒钟内选手既要捕捉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寻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口,又要感受到音乐的氛围,注意音乐的变化,在这一分钟里既要有调度,还要有空间的变化,巧妙地表现出题目的内容。在第七届“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即兴舞环节中,有一个题目——逛商场的女人,抽到这个题目的是山东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四个小伙,这四个小伙迅速进行15秒的短暂交流,而后十分默契地完成了表演。他们有的将西服搭在手臂上,有的把道具(一个小包)挎在小臂上,扭动着腰肢就上场了。舞蹈中还设计了看见名牌打折后女人的各种表现。他们四个人动作夸张,配合默契,赢得了满堂彩。学生表演即兴舞的能力,不是一时的灵动,而是经过引导和训练的,有积累才能够在瞬间爆发出能量。比赛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很多的技能,学生也要加强艺术、文学、音乐等多方面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历届的舞蹈比赛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他们如今有的活跃在舞台上,有的加入到教师的队伍,有的成为了优秀的编导,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在为我国的舞蹈事业添砖加瓦。

四、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舞蹈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的艺术,如果只学不用,那就

是自欺欺人了。所以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既提高了学生舞蹈的意识,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还让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舞蹈的知识,比如舞台灯光、音响、舞美设计、服装、化妆、演出组织等,这些对于一个舞蹈工作者来说,都是应掌握的,但又是课堂教学不能够给予学生的,所以参加比赛可以弥补教学的不足,真正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舞蹈比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比赛中专业素质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现在全国各地有许多院校都有舞蹈专业,谁的专业办得好,谁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这就需要该校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参加比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增加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如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凭借《中国妈妈》《进城》《南京·亮》等作品在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一定有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和活跃的编创队伍。笔者相信这些比赛成绩会吸引更多的优秀舞蹈爱好者踏进这所大学,继而,良好的生源又会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常说,比赛的成绩是次要的,重在参与。比赛的确很残酷,毕竟获奖的节目是极少一部分,有时候付出了很多却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只要积极参与,不懈地努力,

终将有一天会站在绚丽的领奖台上。

参考文献:

第二篇:浅谈幼儿舞蹈教学中情感的作用

[摘 要]情感是学习兴趣等内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只有老师和学生达到了感情上的共鸣,才能够使学生有学习舞蹈的兴趣。因此舞蹈教学中,在掌握专业技能,严格训练的同时,教育者也应对如何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进行思考和实践,注重与学生加强情感的交流,以情牵形,营造积极地教学气氛。本文分为情感模式下的教学和情感教学的方法两大部分,在文中从多方面阐述了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舞蹈教学;情感;作用;幼儿

舞蹈教育在幼儿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舞蹈技能是幼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个技能既是幼师陶冶自我的情操的方法,同时又是引导幼儿表达自我情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的重要手段。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每个舞蹈都表现了人的某种情感,这个特点使舞蹈在幼儿教学中充满了情感性。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师示范成品舞,幼儿模仿学习。但是这种方法却忽略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无法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以情感为主线,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积极的方法去感染幼儿的心灵,注重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用舞蹈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

一、情感模式下的教学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对周围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体验,而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是通过人的肢体变换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而舞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大致具有以下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一)舞蹈本身体现出的情感

舞蹈是体现情感的艺术,它因情感而生并为情感服务,如果将舞蹈中的动作比喻为人的肉体,那么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就是人的灵魂。舞蹈艺术的表现力是感觉和意识的体现,它不是刻意传授或单纯的模仿而能够具备的,舞蹈由人的

内心生发,而且又反过来感染人的灵魂和情感,舞蹈者不能刻意借舞蹈本身来宣泄生活的积郁或热望,而是要通过对作品本身的审美,让自我内心迸发出来的激情带动舞步进入超然的情感世界。而在舞蹈教学中是通过舞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并逐步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

(二)舞蹈教学体现出的情感

人们或许不怀疑艺术组合中具有情感色彩的事实,但在面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纯技术训练是,可能就会有所犹豫了。幼儿舞蹈教学面对的都是年纪幼小的学生,而在舞蹈教学中往往离不开一些常规性的动作训练,比如拧腰、开胯等,但是这些动作的指令对幼儿来说稍显枯燥,他们无法长时间把情感和注意力放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指令上,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厌倦、烦躁等的不良情绪,从而给幼儿舞蹈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的因素。所以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的发生,幼儿舞蹈教师一定要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情感教学的方法

(一)师生的情感交流

不论是融洽合作的顺向情感交流,还是严厉要求形成的逆向情感刺激,都可以说明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教与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是靠情感交流来维系的。

由于舞蹈教学具有比较特殊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关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舞蹈学习的质量,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就可以把单调、枯燥的课堂学习变成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给我们带来激励的实践;假如和上述的情况相反,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变得非常乏味,会使学生们感到非常厌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保持稳定和积极的热情,以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体验,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这种师生之间健康和谐的情绪双向交流中是促进学生上进,这既是学习的的内因和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繁多,时间相对比较短,并且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的方法也主要是面对面的模仿,在课堂上无法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领悟所学内容。在这种情况教学中就容易充满批评和指责,长此以往会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

人的情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一个热爱舞蹈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讲究教学方法的教师,应该能够用他积极的情感,感染学

生的心灵,并与之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反之,假如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也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这是因为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这个活动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那么教学效果就不仅仅决定于教师,还有学生的因素。舞蹈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受情感和美感支配的,而舞蹈是一门美化的人体运动的艺术,表演者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影响下,才能把舞蹈意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人的知觉分情感知觉和理性知觉两种,只有当这两种知觉达到完全协调的时候,人的思维才最活跃、想像力才最丰富、记忆力也才最旺盛。反之,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而这种情感知觉,从教学上来说,就是指师生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和谐融洽关系的体验。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冷漠无情或者烦躁,学生就有可能会害怕、紧张、焦虑,甚至导致肌肉僵硬、反应迟钝,所以师生也就很难产生共鸣,也不可能去感受美和表现美,更不可能去积极主动的学习。

审美教育是舞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实中人们的审美都带有很大的情感性,舞蹈艺术的情感性不是靠理论的说教进行“灌输”的,靠的是舞者的舞姿等人体形象的“感染”来实现的,这也正是舞蹈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学生在舞蹈训练中,通过手、眼、身、法、步及技巧等手段来感受舞蹈世界的美。在舞蹈形象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而舞蹈艺术的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当注重贯彻情感性教学原则,使教学内容“舞蹈化”、“情感化”,从而使学生感到上一节课就是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想要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情与景,创造性地把舞蹈形象再现给学生,使学生“动情”,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我国著明舞蹈家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指出“一个舞蹈教师的心理品格,可以概括为三“心”。一是‘热心’,二是‘爱心’,三是‘耐心’,热心指的是对舞蹈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爱心指对学生充满了热爱之情,耐心则是指舞蹈教学的毅力与韧性”。而舞蹈由于它本身的学科特点,在心理品格方面,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学生由于年龄关系,思维尚未形成定势,从认知的确立到固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一遍一遍地耐心讲解,甚至需要挨个的手把手地教,让学生直观切实地体会到某个动作所具有的感觉。比如在舞蹈基础训练中学生很难准确地做到肌肉收紧、内心的感觉开阔舒展,表情自然放松,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反复提醒,逐个把关。在各类舞蹈教学中,都需要把每个动作、每个感觉,反复讲解给学生听,反复地示范给学生,甚至可以让在学生在示范中用手感觉一些动作的小的、内在的变化。这样一来,学生的体会比较直观真切,掌握动作也 3

就较快速、准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心急气燥,只浮于表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只能是急功近利、得不偿失。

幼儿园的学生在入学前可能没有接触过舞蹈,对舞蹈的理解也可能只是表现的动作优美、好看,而并不知道舞蹈训练是一个艰苦而又带有强制性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而准确地讲解动作,要分析要领,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准确地示范给学生完美的舞蹈形象,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舞蹈作品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佩服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树立起来,培养学生喜欢舞蹈、尊敬教师的情感。

爱学生首先必须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上进的,而学生也期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学生通过训练和刻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成功,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和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受到关怀、尊重。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应当马上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当他们失败时,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而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让学生相信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取得成功。舞蹈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人的意志力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将爱的情感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发挥教学情感的作用,以此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那么学生不仅会积极、认真、主动地去学习,而且会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意志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情感交流下的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提高学生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当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得艺术活动,只有经常地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在实践中的到锻炼。一是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组织班级学生排练,参加班级、年级、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二是组织她们和共建单位联欢,要求自编自演;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社会上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及舞蹈比赛,让学生们自编自演,既加强了学习兴趣,又丰富了精神生活,同时也提高了舞蹈表演技能。

兴趣引路、情感教学、实践强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舞蹈教学过程,它的应用具有灵活性。对学生初入门时应该注重“兴趣引路”,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应该以“情感教学、实践强化”引导她们向更高层次发展,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讷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这也是顺利完成舞蹈教学的保证。

在实践活动中要采用各种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师舞蹈教学 4

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和儿童舞教学。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基本功训练对于一个以前从未接受过训练的幼儿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好民间舞的基础。在上基础训练课程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枯燥无味,且幼师学生也没有太多的训练时间,所以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基础训练与身韵结合起来,并根据训练的部位不同归类组合,配以优美轻的音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同时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精品,如古典舞《春江花月夜》、《梁祝》及民族民间舞《洗衣歌》、《奔腾》、《孔雀舞》等,让学生开阔步眼界,一边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一边体会基本功在各种舞蹈中的重要性,使其们对基训产生兴趣。在民间舞教学中,可采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由“体态”到“动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同时把民间舞动律揉合到儿童舞中,使之变成儿童舞民间组合。各种教法的灵活运用,减少了舞蹈基训的痛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幼师学生的眼中,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由于舞蹈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他们随时都有旺盛的激情,时刻准备着去发现,去欢呼雀跃。所以为了让孩子轻松掌握这些枯燥的技能,我就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借助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来培养孩子的喜怒哀乐的表达。另外教师注重舞蹈的情感分析与引导。使孩子有了一定的表达情感的基础之后,我再在舞蹈教学中把动作和情感统一起来,让每段舞蹈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有与其相符合的情绪。

三、结束语

舞蹈艺术的核心就是用展现美感的方法来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在良好的心态和情感的支配下,才能完全融人舞蹈的意境,把舞蹈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的原则,要努力排除学生学习舞蹈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信心,同时这也也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的水平不可能绝对的平衡,所以要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因材施教,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态度较好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多鼓励多诱导,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及时肯定他们每一点的进步,使他们获得力量和信心。

因此,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能圆满的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学中利用好情感因素这一重要工具,才能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绣.教育心理学研究[M].北京:裁育科肇出版社.1981 [2]王正伦.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田[M].北京:素质教育与体育新世纪出版社,2000 [3]葛忠泽.试论培养舞蹈学生想象力[J].艺术百家,616 [4]张国舫.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5]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第三篇:家长的榜样力量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将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就是对孩子启蒙教育的过程。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我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形成健康、开朗、豁达,乐于与人交往等良好性格的基础。因此,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爱、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职尽责。

二、理解和尊重孩子

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向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训、挨骂而活着,不要说小孩子,就是我们大人也不愿和不赏识自己的领导、同事共事。所以说,学会赏识,应当是每一个家长的座右铭。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们当家长的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放弃,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多么渴望家长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呐喊加油,去争取人生的辉煌!

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俗语说:“知子莫过母”。对自己孩子的天赋、秉性最了解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我的儿子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他天性活泼好动、贪玩,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在课堂上,他很难安静地听好一节课,课余时间,除了玩就是看电视,写作业成了玩的负担,作业写得很不认真。针对这种状况,我没有说教、训斥,而是用激励的方法帮他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鼓励,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字写得工整了许多,对学习也感兴趣了。现在孩子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妈妈,你的字写得有我好吗?”,这充满自信的话语不正是孩子自信的结果吗?因此,家长应该相信帮助孩子。

四、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楷模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们往往重视了言教,而忽视了身教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也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身教”渗透于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记得去年夏季的一天,晚饭后,我领着儿子去散步,走到广场的马路上时,儿子落后了,我回头一看,儿子正蹲在马路上捡香蕉皮呢!然后仍在垃圾箱里。我欣慰地看着儿子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认真地回答道:“你不也经常捡路上的白色垃圾吗?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这件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

以上几点说明,家长待人处世的方式作为一种形象的示范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严,做事不注意影响,就会错误地引导孩子,使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做好榜样。

第四篇:谈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以前我对写教学反思的认识不够,这正是受习惯性思维和教学低期望的阻抗,还有传统的教学习惯等的制约。现在逐渐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便加强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教学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反思才会有发展,有反思才会有改革,有反思才会有提高。当然,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的意义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扣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说法和论述,这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事实上,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事物的本质。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参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五个方面:1.指向教学,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育改革,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等;5.指向人际关系,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改进,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受到美国总统布什接见的2006年美国教师凯慕柏莉&S226;奥立佛说:“我意识到,好教师不必是那些上出成功的课或教出得分最高班级的教师。好教师是那些有能力去反思一堂课、理解什么对了或什么错了、寻找策略让下次更好的教师。” 她的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她看来,所谓好教师应该具有专业反思能力,以养成自身的教学智慧。我渐渐地意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获得的经验,而应该对经验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就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教学水准上,而使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有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家引领与各级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但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却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不断拓展教学反思的领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观点。通过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反思,逐渐使自己不但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探索者,还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我国当前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这对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课改需要,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实。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通过培训、落实和实践,已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教师也意识到改革带来的作用。但在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些倡导的理念为何转化不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仍依赖过去传统的教学经验,而新的知识理念又没有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走那条早已熟悉的老路。怎样才能使这些倡导的理论真正成为教师实践中采用的知识理论呢?

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经常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更要自觉研究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学生个性健康的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许多途径,比如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开展教研活动、集体讨论等,但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借鉴和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教学行为的中介,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经之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无情地解剖,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与优秀教师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努力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力地推动自己的成长、发展和成熟。

教学反思其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明确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反思意识,掌握一定的教学反思策略,最终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提高。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等,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其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和建议,以此和大家共勉。

(一)教师要自觉提高教学反思意识,培养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对反思还不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出现了问题才要反思,平常没有必要进行反思,认为反思的内容是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反映了反思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还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学校的要求或做总结的需要,只能造成教师一时的反思行为,而教师是要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变外在的反思压力成内在的反思兴趣与态度,提高他们自觉反思的意识。

(二)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理论学习可以增强教师反思意识的觉醒,提高反思的能力,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反思,才能探究到问题的根源。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

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用学术的眼光看教学,用学术的思维做教学,将教育教学视为科学和艺术。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掌握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

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原因是缺乏反思的基本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反思。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活动,教给教师进行反思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请专家为教师作专门讲座、教师同伴进行互相辅导、利用在职培训、校本研修等进行反思技能的训练等。当前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教学札记反思、学生反馈反思、经验观摩反思、教学反思日记、观察课堂录像、教学叙事、教学档案反思等。尽管教学反思的方法不同,但都有一些基本的程序或策略,我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这些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反思。

(四)学校要拓宽教师教学反思的交流空间。

学校要努力拓宽教师教学反思的交流空间,从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积极引导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有利交流的空间。比如,可以尝试使用校园网、教研组等方式,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这样一方面对每位教师是一个督促,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可促使教师努力将教学反思写得更好。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是一件省时高效的事情,每个教师都能学习、借鉴和应用同行的心得体会。

还可以建立教学反思网络交流,开展教学反思沙龙活动,给教师提供广阔的空间,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教师们进行交流、自主探讨、教学积累提供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会使教师真正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育教学活动迸发出鲜明的个性和生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源泉,是教师攀登教育科研成功之路的指明灯,愿教学反思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让老师们都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第五篇: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

摘 要:“课例研究”是一种是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课例研究”的核心特征在于:长远目标的共享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学生研究的周密性;课例观察的鲜活性。“课例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课堂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是一种教师联合起来计划、观察、分析和提炼真实课堂教学的过程。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准。1999年,美国许多州也开始采用“课例研究”的形式。目前,西方学术界正在全面推广日本的“课例研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把它作为一种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从而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

一、“课例研究”的一般理解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所谓“研究课”。实质上,“课例研究”不是着眼于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是一种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发展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课例研究”的意义

“课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改进教学的手段。课例研究涉及到教师团体一起开发课例,实施课例,检查学生学习结果,分享教学成果,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美国全美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研究了六项美国的“课例研究”状况,认为“课例研究”的目的在于:(1)理解“课例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挑战,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分享信息;(2)调查“课例研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3)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变革方式进行设计;(4)开发视频材料和文本材料,支持美国“课例研究”的实践。总体而言,“课例研究”的意义在于: 1.课例研究是一种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改进提高模式。课例研究是一种改进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是一种长期的教学实践,并不是一种激进的教学变革。

2.课例研究始终聚焦于学生的学习。“课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在于清晰的特有的学习目标,教学改革总是围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3.课例研究直接围绕着具体的教学情境。“课例研究”尊重教学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点,课例研究中产生的知识马上可以得以应用。

4.课例研究是教师合作完成的。通过团体运作的方式改进教学,教师能够分析课堂教学,相互之间进行启发,进一步学会教学。

(二)“课例研究”的基本过程

“课例研究”的过程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计划、上课、课堂效果的评价(包括同行观察),修改课例。“课例研究”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参与。完整的“课例研究”包括下列要素:清晰而明确的课例目标的叙事描述;评价的描述;学生作业样本;上课活动;教师观课与课堂教学的反思。“课例研究”中教师的活动主要表现为;(1)思考教育的长远目标——诸如对于学习的热爱、对于他人的尊重等;(2)仔细考虑学科、单元和课时的目标(例如,为什么要教授科学?“杠杆”中什么最重要?怎样介绍“杠杆”?);(3)设计课堂“研究课”,将生活世界和学科世界以及学生长远目标结合起来;(4)仔细研究学生对于课的反应,包括他们的学习、参与和相互关系。

“课例研究”的进行过程:

(1)小组会谈:研究与准备。教师共同为“研究课”做出详细的计划。

(2)研究课1:实施。由一名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上讲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3)小组会谈:反思与改进。教师团体聚集一起讨论“听课情形”。 (4)研究课2:第二次实施(可选择)。另一名教师(或同一名教师)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5)小组会谈:反馈与存档。随后教师讨论“听课情形”。

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主干,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作为教学工具,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作为交流工具,它向其他教师传递着主讲教师课堂所构想的信息;作为观察工具,它为教师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构建和分享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他们为学生创造值得记忆的学习经历,相互之间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课例研究”的核心活动是教师协同致力于“研究课”,这种“课”称之为“研究课”,是因为其目的在于反观教师的教学实践。

(三)“课例研究”的成果分享

“课例研究”是教师与同事分享知识的过程,其间,教师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开始将自己视为真正的专业人员。参与“课例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知识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1)报告与出版物

教师撰写课例研究工作报告,并与其他教师分享。在日本,一线教师出版的研究报告比专门研究者还要多。报告更多的是“课例研究”计划和相关资料,每一篇报告基本涉及到:动机、目标、成就、课例研究过程中的挑战。

(2)校外顾问

也称之为“校外专家”、“特邀顾问”。校外顾问的角色是参与指导。校外专家服务于三个目的:对于课例研究研究小组提出不同的见解;提供教学内容信息、新的观点和改进意见;与“课例研究”小组分享成果。 (3)课例研究“开放日”

课例研究“开放日”允许不同的学校一起分享成果;“开放日”的主要活动是为参观者提供“研究课”,并与他们一道讨论“课例”。学校将教学计划分发给听课者。校外专家也参与这项活动。

(4)课例研究的管理

学校为“课例研究”提供设备、场所,为教师分享 经验提供条件。 “课例研究”活动可以是校内和校外教师一起参与讨论、交流思想的活动。教师的研讨时间可以延长,让教师充分交流。校内可以是整个团体的以内容领域为主的学习研究会。校际之间则可以是地域性组织、志愿组织的俱乐部、教育机构协会组织的交流。

(5)课例研究的传播

“课例研究”的思想传播广泛,正式的“课例研究”往往会导致非正式的“课例研究”实践(计划、教学、观察、反思)。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每当我有时间,我就会到另外的课堂中去听课,寻找位置坐下来,就像我是一位学生一样。”

二、“课例研究”的本质及其特征

“课例研究”是一种课堂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是一种专业发展过程,日本教师进行有系统地教学实践诊断,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这种诊断以少数教师的合作为前提。 “课例研究”活动包括计划、教学、观察和评课。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如果仅仅关注可观察的行为而不了解本质,教学改革往往无效。

(一)长远目标的共享性

当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共享机制,为目标达成而努力,如“研究焦点”、“研究主题”、“研究重点”等,“课例研究”就开始了。

课例目标的制定是一种叙事性的描述,要回答“学生将要学习什么”?这种描述应该清晰和详细。评价和得分指导的描述要进一步说明“希望学生学习什么”?课例目标的描述还包括:学生作业样本,现实学生的高成就或低成就;学生书面作业或其他形式的信息;生活轶事观察等。师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将致力于达成课程目标,包括教师的指导,教学材料的分发。教师的反思或札记:什么完成了,什么没有完成,教师的修改意见及其他建议。

“课例研究”通常从各种水平中选择引发教师注意的主要目标,如日本一些中小学“课例研究”指导说明的目标:(1)发展教学,确保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要;(2)学生在友谊和学习上感到满意;(3)教学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某一具体学科教学中(如科学或数学)也强调教学的宽广而长远的目标,如“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爱的天性”、“成为问题解决者”。

美国教师往往惊讶于日本“课例研究”宽广的长远的目标。与之对比,美国“课例研究”往往集中于短期的可视的结果。“课例研究”的目标局限于学术结果;“课例研究”的目标选择由组织者制定,而不是由参与者研讨;“课例研究”的目标在于获得特别的考试结果(如提高科学、写作分数)。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课例研究”聚焦于宽广的长期的目标,也聚焦于特定内容领域的学习目标。“课例研究”关注学术性领域,如数学、语言艺术等,也关注非学术性领域,如艺术、音乐、班会、校园活动等。通常意义上,“课例研究”所选择的学科主要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学生学习的弱项;选择教师认为难教的一门学科;选择一门近来改革的学科,如新内容、技术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等。例如,日本的“课例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等学科,同时注重其他基础学科领域。美国大多数的“课例研究”集中于数学,也渗透到科学和语言领域。

(三)学生研究的周密性

课例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课例研究中学生作品的收集和分析至关重要。通常而言,教师收集的学生作品包括:学生课堂学习的事件、参与行为、相互关系。例如:学生在小组里是怎样行动的?学生是否意识到课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是否显示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也经常收集自己行为的变化,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是怎样运用黑板的、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等。教师的这些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密切相关。

“课例研究”强调研究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发展潜力。日本的“课例研究”聚焦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美国“课堂观察”的传统则聚焦于教师的行为,如利用教师行为清单(teacher behavior checklists)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美国的研究者已对此进行反思和质疑:“一系列改革文献关注‘好教师’的行为和特征,缺乏有力的背景条件支持,背离了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目标。课堂观察仅仅评价教师的行为,忽视对于学生经验的研究和评判。”

(四)课例观察的鲜活性

鲜活的研究课是“课例研究”的心脏。研究课需要大量的准备和精心的安排。在日本,有时候教师会到几百公里外的学校参加研究课。为什么“观课”比看“录像课”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依靠教学计划(教案)来评价,也不能通过教学录像带来评价。我们说“这是一堂好课,但是学生没有收获”,这无异于说“手术是成功的,但是病人却死了。”当教师聚集观察研究课时,他们可以收集到平时从学生作业、考试试卷、教学录像带中难以获得的信息,如学生参与的事件、毅力、情绪反应;小组讨论的形式、特点、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兴趣程度等等。换一句话说,在研究“课例”中,教师的观察超越了“课例”本身的意义:教师会观察到学生的整体行为,或指向学习、或指向同学。没有真正意义的观察,是不可能评判一节“好课”的。一节“课例计划”可能导致不同的课堂结果,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和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

录像带、文本案例、课时计划、照片和学生作品都是教师观课时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是教师观课的补充,而不能代替教师对于真实课堂的鲜活的观察。比较而言,美国教师倾向于开发电子文本或视频案例,使得“课例研究”更加方便和及时。

三、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

“课例研究”基于学校课堂教学场域;“课例研究”基于反思性实践;“课例研究”致力于学生的真实发展。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好的“课例研究”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帮助老师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与重建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课例研究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活动。一所学校一般在进行课例研究时致力于同样的拱形目标(overarching goal),在同样的学科领域中开展,以3—4年为周期;每年课例研究拱形目标下达至教师小组;对于每一次课例研究,教师选择相应课时的特殊目标。

设置课例研究水平目标的一般过程为:(1)教师设置拱形目标;如“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2)教师设置特定学科的课例研究目标;如“怎样发现三角形的面积”。(3)教师思考拱形目标与学科目标的关系;如“学生独立解决三角形面积问题”。(4)教师设置教学内容目标;如“解释怎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必须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在这本教材中这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这一节课如何与学生这一学年的学习和进步产生联系?”“这一节课与其它课程领域之间怎样产生联系?”这些问题对于教师非常有益。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不进行思考,那么教师就不会研究“研究课”。“研究课”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如果教师不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教科书中思考这些问题,他们也必须在“研究课”中反思这些基本问题。正如有的教师所提出的:以前我所思考的是这一节课讲什么,现在所思考的是我希望学生从这一节课中学到什么。教师必须审视特定的“课”、单元与学科领域的目标,重建教学目标。

(二)学生学习目标的认识与发展

“课例研究”的建构体现在教学质量的评判上,“课例研究”的长远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思维习惯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能力等。 “课例研究”活动中,一节课就像一条迅速流淌的河流。当教师执教的时候,必须迅速作出判断。当教师执行研究课的教学时,同事会记录下执教者的语言和学生的话语。“课例研究”活动中,教师搜索课堂,收集到学生的一切“表演”证据,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甚至随着课堂节奏变化的思维水平。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教师发现平时很少发现的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活原貌。学生学习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 日本的“课例研究”着眼于学生宽广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造具有价值的友谊;发展学生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形成学生自己的学科兴趣。

“课例研究”也为教师发现教育学生的方法提供支持,包括学生学术性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之间互相观课并进行研究,一方面提升教师之间的学术友谊,另一方面增长教师的智慧,在这一点,教师孤立地从教的效果是不可媲美的。

(三)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开发

“课例研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离状态。通过“课例研究”,富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课例研究”起到了知识的纵向传承的作用。

“课例研究”建立在对于教学的理解基础之上,即“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学作为专门的技术,建构在课例的设计、教师的期望、学生的质疑以及教学的结果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反思课例活动、视觉教具、教学进度等关键问题。例如,当教师不断修改展示的视觉教具时,教师期望课堂场面令人激动,教学材料清晰,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教师能够发现新的教育技能。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从“课例”本身获得技能,也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得教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课”远没有结束,它不局限于某一次“课”,它给教师向其他教师继续咨询请教的机会。教师相互提供经验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自我反思水平的批判与提升 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教师的自我反思尤其重要。“课例研究”为教师的自我批判反思提供了空间平台。

批判反思是反思的高级阶段,是高水平的思维过程,包括对决策或行为的假设的反思以及对它们背后所牵涉的理智、道德、历史、社会等因素的隐含意义的反思。所以,批判反思型教师能在做出教学决策前仔细思考决策假设,并充分考虑决策可能会带来的技术、伦理、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种种结果。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批判反思的最终结果是发生认知的变化,并改进教学实践。

教师只有进行自我批判性反思,才有可能距离专业教学标准越来越近。“课例研究”强调自我批判性反思,教师与学生为自我改进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如果忽视外在评价的目的,教师将会更加自然地表露自己的缺点。教师的自我批判具有真实的价值,因为识别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虚心请求别人的批评,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失败。“课例研究”的批评包括个体的批评和集体的批评,在批评中,教师可以分享同伴的智慧和经验,批评既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课程,还是教师教学成长的手段。

(五)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建构

教师的游离是教学改进的敌人。教学研究需要教师集体努力,如果一个教师“单打独斗”,游离于集体之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优质的课堂”境界。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行者”,这种隐喻强调教师需要个人反思经验;教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这种隐喻强调教师需要在合作中成长。“教师共同体”实质上分为两种:“合作的共同”和“自由的共同体”。在教师的“合作共同体”中,教师深信他们需要铸造共同的教学观;在教师的“自由的共同体”中,教师期望通过自己的意志构建个性化的教学。

什么是成功的研究课例?它并不是指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成功与否。而是指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学习到什么,这才是“课例研究”的真谛。如果一个教师不想改进教学的话,他就不可能真正做好“课例研究”,甚至不能真正完成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计划。如果教师孤立自己,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甚至不可能完成一节好课。 过去,教师遇到一个教学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通过阅读一本书来解决;如果遇到另外的教学问题则再次阅读另外的书。实际上,发生在学校中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向熟悉类似问题的同行寻求帮助。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发展某一种角色认同感:学生、班级将不分彼此,“同事”的学生将是“我们”的学生,而不再是“我的”、“你的”、“你们的”学生。

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联系;“课例研究”不是抽象的活动,而是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课例研究”的选择与组织是围绕问题的解决;“课例研究”不是针对一个教师的活动,而是一个教师始终参与的活动;“课例研究”不是一个教师完成的活动,而是教师合作完成的活动。“课例研究”不是校外专家引领的活动,而是同伴互助的活动。“课例研究”是教师教学专业日常生活的舞台,教师既是设计者,又是表演者,更是评价者。

上一篇:我的心中有梦想读后感下一篇:我的小学老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