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2024-05-06

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共10篇)

篇1: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姓名:XXX 校号:1001533 专业班级:幼教10123班

实习单位:青岛李沧区香港伟才国际幼儿园

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XXX

XXXX教育学院

【摘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在创新教学的中进行尝试。通过教材选择进行幼儿舞蹈创新教学,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应有丰富的情感,这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抓住“情”字,通过游戏化的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舞蹈是幼儿园艺术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儿对舞蹈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3岁以后,幼儿的动作就进入了初步分化的阶段,并且日益精细、成熟,增强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但受到自身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知识经验等的制约,需要成人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其初步体验舞蹈。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幼儿舞蹈教育误区。

1、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学习,强调舞蹈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甚至产生师生间的紧张关系。

2、教师过多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儿舞蹈,设计舞蹈动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没有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如果教师设计的动作没有以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性为基础,很容易使幼儿受伤。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舞蹈知识匮乏,舞蹈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忽视对幼儿舞蹈的培养。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参加舞蹈活动没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学其他的知识技能。这就使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了种种误区。那该如何定位幼儿舞蹈,使得幼儿舞蹈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舞蹈教育向积极有序、全方位的、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角度出发呢? 首先我们应该对目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把目标主要概况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并尝试进行创造性动作表现,舞蹈动作能符合音乐的情感要求及表现手段。

2、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体现舞蹈活动的快乐,主动积极地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并能与他人合作,增强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3、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掌握运用简单的道具,并能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同时我认为内容的选择也是关键一环,我们的选材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一、理解、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因此理解、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采茶》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只有笼统的标题,幼儿不理解动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儿不易记住动作顺序。幼儿学习时只会模仿地做出一个个动作,思维、想象不活跃,面部表情僵硬,不知道所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舞蹈作品在幼儿眼前不是直观可见的实物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伴随着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最好有那样的亲身体验)。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力提高了就会表现舞蹈内容了。

二、创造性地开展舞蹈教学,以新思想、新观念来对待幼儿舞蹈。

1、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幼儿在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教材内容也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在教幼儿舞蹈时,先把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促使幼儿跳起舞蹈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如小班舞蹈《摘苹果》,开始我就自编了一则故事情节来激发幼儿园兴趣,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以果农阿姨的身份来表现自己,幼儿在跳这则舞蹈时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都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舞蹈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主动参与活动。

2、生活化教学。

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

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曾指出:大凡健康的幼儿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学习,他们本能地会唱唱歌,会表现舞蹈的韵律。是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性地去观察、引导孩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会造成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①。

3、情感性教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1)为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的确,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效果。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幼儿舞蹈的教学中,要时常以表扬为主,幼儿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式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并给予及时帮助、表扬,表扬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在上舞蹈课时,有的幼儿胆胆怯怯,就连小小的动作都不敢放开来做。针对这样的例子,我在平时就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幼儿表现的动作总是能够多看一眼,或满意的一笑,或说一句鼓励话,这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经常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总以老师、妈妈、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与我之间的亲情,有了这种亲情,孩子们会在我身边无拘无束地跳啊、唱啊,大胆地表现自己,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活动能力。(2)作为教师应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为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尤其和孩子们的舞蹈活动中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而又要把这种兴趣去感染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节舞蹈课,我们总以一股激情,和幼儿在一起唱啊、跳啊,用优美的动作渲染给幼儿。反映出给舞蹈世界的陶醉,把舞蹈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例如在“两只老虎”这个律动游戏中时,我首先示范给幼儿看这两只老虎的滑稽、可爱的动作,在找东西时,又要表现出老虎贪婪、凶狠的形象,在表演中教师的有趣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律动游戏上。在身心发展方面得到陶冶,孩子们在我的示范影响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音乐节奏而变化动作,让幼儿沉浸在这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中。感情也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心情感,就要训练幼儿的眼睛,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索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喜欢和接受。同时创造性的开展舞蹈教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注释】:①引之科学教育导刊2012年第2期——《幼儿舞蹈教学的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嘉敏.舞蹈人才教育观的时间历程——从珠海舞蹈培训班的教育实践看我国的舞蹈教育的发展前景[j].舞蹈,1999〔05〕.〔2〕黄式茂编著, 幼儿舞蹈教学指导,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3〕蔡惠莲.学会学习与幼儿教师的培养之我见——中职学校《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体验[j].成功〔教育〕,2011〔14〕.

篇2: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在这个文学、艺术不断社会边缘化的这天,值得幸庆的的是,人们尚能说出几个音乐家,美术家,徐悲鸿,贝多芬,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会唱歌,也会个性去临帖写字。而我的大部分朋友,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看过一场真正的舞蹈。

舞蹈的边缘化,可能是所有正处于边缘化的艺术当中,最为严重的之一。

我是从小学习芭蕾的学生,此刻已经有十多年舞龄,也一向在做芭蕾舞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我处在一个温馨而愉快的芭蕾圈子之中,一方面我们无偿进行芭蕾的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做一些芭蕾演出,亲自上马,以对芭蕾艺术做上一些宣传。

这次教课的对象是五年级至初二的学生,还有几个已经在工作的成年人。在为期16天的体验课程结束之后,我得知,舞蹈课给她们的最大感触就是,他们学会了开始主动感觉自己的肌肉与骨骼。在以往,膝盖,小腿,肩胛骨只是在那里而已,只有在受伤的时候才会去感受它们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但是在上课时,她们主动地去感觉身上的各个部位就应如何运作。

芭蕾训练是十分枯燥的,为了让学生们对课程更加感兴趣,我们编排了具搞笑味性的音乐组合。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课,需要备课很久很久。

有时候不需要给自己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把音乐打开,身体任意地晃动,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在忙碌压抑的生活之中寻得了一份安宁。

而做些芭蕾主题的演出,则发动了更多的小伙伴。演出包括了古典芭蕾变奏、现代芭蕾芭蕾基训三个部分。芭蕾基训是芭蕾学习者在日常课堂上所需要的训练资料,变奏是最为常见的古典芭蕾在舞台上的剧目展示,现代芭蕾是芭蕾走向世界、与其他舞种和艺术形式不断融合的例子。这样设计演出资料,是经过了仔细思考的。我们采用表演加讲解的方式,给大众讲解最基本的舞蹈常识,以及芭蕾舞演员用脚尖站立的秘密。

在这个高雅艺术不断边缘化的这天,芭蕾面临着更多的困境:长期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枯燥的基本功练习,急功近利的家长,外行的误解与偏见,芭蕾艺术本身的高门槛高要求,都让它在国内面临着窘境。从业余普及到大学招生,芭蕾都面临着其他舞种近乎垄断性的.压力。

充斥在各大网站、学校汇演上的,是所谓的韩舞、宅舞,这些毫无技术含量流于表面的舞蹈,在必须程度上显示出大众在舞蹈艺术上的严重知识匮乏。

究其原因,在众多舞蹈之中,芭蕾是最科学化、体系化、最难学成的一种。人们更期望自己的孩子在舞蹈训练中早些开花,却又不愿吃苦。而真正学会一门艺术,需要的是沉浸。

舞蹈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语言,能够开发人的心智。不幸的是,在现代社会,很少有人在乎思考。这就是为什么古典芭蕾太过于持续精英形象。而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个人都打开舞蹈的大门。

而问题不仅仅仅在于外在原因。

“芭蕾务必摆脱其‘精英形象’,寻求更广大的观众群,并从电影和音乐剧中找到最好的导演。”——乌克兰古典芭蕾舞圈内最著名、最直率的明星舞者谢尔盖·鲍鲁宁说。

篇3: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身心想要健康的发展, 必须经过健康正确的幼儿教育才能实现。幼儿本身具有模仿性和一定的创造力, 他们天生好动, 喜欢新鲜的、变化的事物, 特别善于幻想, 舞蹈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一般要经历动作不协调、笨拙、幼稚的阶段, 通过舞蹈教育教学, 使他们在进入缤纷的音乐世界中, 在进行游戏, 舞蹈的同时, 动作逐渐就会显得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快慢节奏, 表达他们的感情, 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幼儿舞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道德的培养, 又可以通过幼儿观察、注意、思维、记忆进而促进智力发展, 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成长。

首先, 对幼儿体质发育有着促进作用。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学习, 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 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幼儿学习舞蹈的同时, 身体形态也得到了训练, 使幼儿的四肢动作协调, 含胸、驼背等不良习惯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较好的体态和气质。特别是在最初的幼儿芭蕾基训中体力、素质和体态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其次, 对幼儿思想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在学习排练的舞蹈中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 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如舞蹈《我的好妈妈》表现妈妈劳动一天, 辛苦的归家。在舞蹈中孩子给妈妈让座、端茶的情节表演, 要求幼儿对作品内容要理解, 发自内心的将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懂得尊敬长辈这平时需要无数遍的说教才能明白的道理。

再次, 对幼儿智力提高有着辅助作用。在幼儿舞蹈教学中, 教师用充满活力和姿势多变的体态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注意力;用亲切愉快、明确的目光和言语来引导幼儿的观察方向;用不同速度、力度、强调语义的语气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接下来在欣赏老师示范动作和学习掌握着一动作的过程中, 幼儿必须观察、记忆动作规律性的特点, 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吸收, 并且再创造。这就不断促进幼儿学习舞蹈中智力的发展。

二、如何抓住幼儿的特点进行舞蹈教学

抓住幼儿的心理、生理以及性格特点, 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舞蹈教学使这些孩子跳出优美的舞蹈呢?

1、抓住幼儿爱美、爱模仿的心理特点进行舞蹈教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幼儿也一样, 在不经意间会观察到有些儿童会在镜子前摆出各种各样自己认为很美的动作, 还会模仿自己在某时某地看到的事物。由于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与此同时他们善于用“形象”思维对“好奇”的事加以思考、想象、揣摩。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 编排出适合他们年龄的舞蹈动作示范给他们看, 引起他们对舞蹈的关注, 同时与幼儿教学的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增强他们的好奇心, 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幼儿舞蹈启蒙的第一步, 就是让幼儿爱美爱跳舞, 对舞蹈产生兴趣。

时教师要做到爱孩子, 要有一颗童心, 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和他们交朋友, 用孩子般纯净而富有情趣的语言和形体动作, 唤起他们的兴趣, 把他们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来。抓住其特点, 我们才可以展开进一步的训练。

2、抓住幼儿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区别对待式舞蹈教学

一个班的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学校及社会因素以及自身的因素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性格,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区别, 把握学生各自的特点, 才能帮助学生进步提高。在允许学生有本身特长的基础上, 采取一些具体措施, 对技术好表现力差的学生加以艺术熏陶, 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 用舞蹈抒发情感。对技术差表现力好的学生则反之, 不放松任何一项舞蹈动作和技巧的要求, 有针对性的练习, 以弥补缺陷。在领悟方面, 教师要给学生以消化的时间, 制定训练计划, 幼儿的可塑性强, 在坚持不懈的关注和鼓励下, 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作为。

按照性格的差异区分, 人有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的人适应能力强, 表情丰富, 反应灵敏, 动作迅速, 好动不太多思考, 做事不精细。这类学生学得快不一定学得好, 他们有不少缺点, 他们只满足于第一眼看到的和第一次接触的东西, 不肯下功夫苦练, 没有领会所见所学的精髓, 但也有许多外向聪明又爱学习的学生, 就会成为班级的佼佼者。而内向型的人适应能力弱, 不轻易相信别人, 不善于与人交往, 沉静, 办事稳妥, 这些幼儿在头脑的灵活型和敏捷方面也是有好有坏, 并不是内向的幼儿就不聪明。对于内向而又慢智型的孩子, 他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感受能力比较弱, 反应比较慢, 但反馈能力比较强, 内容一旦被学会掌握, 便有深刻的印象, 这类学生有毅力,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指导, 他们会不断的进步。

在幼儿模仿能力逐渐增强后, 要引导幼儿做简单的自我创编动作, 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 创出幼儿自己喜欢的动作。在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因材施教, 认清不同学生的差异, 区别对待,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遵循当前的新课改教育方针,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如果是在几十年前, 跳舞也能成职业?跳舞也能考大学?有许多人多很不解。在当今, 国家教育部加大对舞蹈教育的改革, 中国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出现普及型教育的新发展。舞蹈教育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在幼儿教育中提出, 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的感受美, 表现美的情趣,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以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丰富的表情, 忘我的投入, 优美形象的舞姿, 给幼儿带来新鲜的活力, 激发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去, 在快乐中学习, 充分发挥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当然我也希望国家能颁布一些更加严谨的法律条文, 是地方舞蹈学校更加专业、正规。因为现在随着舞蹈毕业生的增多, 许多都自己办小型的舞蹈班, 学生交了学费学不到东西, 或者所学的东西与正规院校偏差太大。幼儿的根基打不牢固, 还有所学的“法儿”不正, 以后难以改正。如果在严格正规的教育下, 幼儿舞蹈教育才能稳步更加快速的发展, 舞蹈界文化也能有质的提高。

四、结语

篇4:浅谈对舞蹈创作的认识

一、舞蹈创作要体现地方特性

舞蹈创作要灵活多样地开发和利用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素材,通过素材创作出新的作品。福建省连江县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具有浓厚的畲族文化和畲族风情。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与畲族相依为命的山歌,与畲族血脉相连的生活风俗,是这一民族的象征,是区别其他民族的一个标志。笔者认为,将它们溶入舞蹈,必然会强化畲舞的民族性。认识到这点后,笔者就把具有连江县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谣、劳动及风俗带入舞蹈,不仅缩短了它们的距离,而且使其有机融为一体。笔者根据畲族舞蹈、山歌、盘歌、鼓吹乐、畲谣等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如《畲山畲水畲族情》《糍粑香香》等舞蹈作品。多年来,通过欣赏、了解许多结合当地季节及民俗选材的作品,让笔者深受启发。例如,在冬季,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又名糖球)。笔者通过这样的生活画面编出了反映两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乐》。此外,笔者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嬉扇》等。舞蹈《迎回归》则选择综合了汉族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灯里的一些动作。地方特性是笔者创作首选,立足连江,连绵八方,为舞蹈创作创造自己的特色。

二、舞蹈创作要注重舞蹈语言

舞蹈创作要突出舞台表演的特点——舞蹈语言。夸张变形属于舞蹈语言。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变形,才能创造艺术美。舞蹈源于生活,舞蹈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因此,舞蹈创作,应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但是,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夸张与变形是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舞蹈是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舞台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在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夸大化。例如,悲、喜、惊、冷、热、痛、看等都需要通过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是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而达到形象神奇的境界,抓住原有素材中动作韵律,做大胆的变形处理,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进行,所以收效很大。

舞蹈作品是通过演员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等舞蹈语言来完成的。笔者创作的《叽叽喳喳小媒婆》,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要求演员有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表演过程,让观众近距离的、更快、更准确地感受艺术的美。可见,面部表情是反映人内心的窗口,这是舞台表演的特点之一。人体又是舞台表演的又一特点,这两者的共存是舞台表演存在的基础。舞台表演具有近、远距离的审美特点。舞蹈,就要舞起来,如果舞不起来,就是没有把舞蹈的自律调动起来。舞蹈就是用身体作为表现的工具,用身体去说话。舞蹈的自律就是要以形体为主。好的舞蹈家,其身体都有非凡的表现能力,舞语之流畅超出常人想象,他们可以用体态语准确地传达情感,舞者的高超技艺就是以形代嘴,通过形来传达他们对生活最真切的感受,体态语不仅能像语言一样如诉如泣,而且它的表现更直接,更具有感染力。例如,《酷酷小企鹅》的舞蹈语言就是通过人走路时摇摆动作的体态来表现一群可爱、活泼、富有人性交流的企鹅,让人看了亲切、逼真、形象,受到了许许多多观看者的喜爱。

三、舞蹈创作要尝试自由发挥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一些基本动作进行自由组合、自配音乐。通过动作的加减法、改编法、模仿重组法等,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编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自由发挥初入创作的同学都感到舞蹈语汇匮乏,因此在已有的组合上着手创编,容易打消学生对于创编的恐惧心理。例如,笔者学校幼教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会了藏族踢踏舞基本的动作组合之后,笔者启发他们运用所学的几种步伐进行模仿重组法创作。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基础较好的同学负责,让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把课堂所学的动作进行重新组合。舞蹈动作的加减法在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感觉到舞蹈动作缺乏,在编排中又呈现出众多动作的堆积,并没有形成动机的有效发展变化。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动机的舞姿节奏与动力,继而通过动作减化、动作叠加、改变方向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机的发展变化。改编法可以在练习舞台调度的学习中加以运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独舞表演性组合改编成群舞,激发学生自由创作的激情。例如,笔者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的《红伞绿伞》《海花朵朵》等舞蹈作品,虽然只是小品性质的创作,但是经过二度专业的创作叠加,作品获得了大奖。

四、舞蹈创作要结合年龄段特点

舞蹈是心灵驾驭身体、身体表现心灵的艺术。因此,每一部舞蹈作品的诞生,都是舞蹈家身心契合的一次全新体验,都是一次创作心理历程及外化操作过程的完善结合,更是舞蹈思维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物质显现。舞蹈创作要按年龄段来划分,可分为幼儿组、少年组、青年组和老年组,这也就决定了舞蹈创作程序——“选材”、“结构”、“编舞”三个步骤是各自不同的。幼教专业班舞蹈创作要结合幼儿舞蹈教学,紧紧抓住儿童特征,捕捉儿童舞蹈的生活现象,再进行创编,这是提升作品艺术形象的有效手段。编导少儿舞蹈要有童心,要用儿童眼光看待事物,编排出的动作要考虑孩子们是否切实可行,训练要从多样性、趣味性和美育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创编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少儿舞蹈艺术作品。舞蹈教师是最好的编导,他们既了解儿童特性,又熟悉儿童的舞蹈基础技能,这就使得他们编创出的舞蹈极受儿童喜爱,并且避免了作品的成人化现象。幼儿教师兼任编导,有利于少儿舞蹈艺术的训练和表演能力的培养,通过舞蹈创作把基础技能和技巧更加完美地展示出来,这也使舞蹈创作更加有的放矢。例如,笔者创作的幼儿舞蹈《小小粉刷匠》,从捕捉粉刷匠的形象入手,充分运用道具水桶、白墙刷子,编排出大家都极为熟悉的刷墙舞蹈动作,包括服装在内,都符合儿童的特点,很有看头,打动了观众并使他们产生联想。作为创作者,不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挖掘题材,用孩子的思维选择题材,更重要的是进入孩子们的精神领域与精神世界,表现孩子们喜悦乐观的生活,这才能创作出使孩子们产生共鸣的佳作。创作者必须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审美情趣与心理特征。例如,根据老年人爱健美的特点,笔者创作了老年健身操《喜乐星球》,在运动会获得巨大成功;中年人充满了成熟与稳健,笔者创作了作品《热巴情怀》;青少年充满了青春与活力,笔者创作出《奔向2009》等。不同的年龄绝对要有不同的创作需求,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五、舞蹈创作要体现美

舞蹈首先是美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形象美、动作美、造型美、旋律美,服装美等。首先,应有这些美的感受,对美有了直观的初步的印象,成为一个能够体验美感的人,那么,创作的第一步就可以直达。

美,是舞蹈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舞蹈必须讲求美,以美的动作、美的线条、美的造型、美的画面、美的旋律、美的服装,创作出美的形象,表现美的情操和美的生活内容,触动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陶冶人们的道德品质,激励人们的生活热情,鼓舞人们革命意志,这就是舞蹈的品格和功能。在县运动会开幕式上,笔者创作的剧目《金凤红海西》,用整齐划一的动作替代复杂多变的动势,充分地让演员用内心去感应一切美的动态,以塑造出丰满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形象。舞蹈通过美的造型、美的服装、美的动作等来体现美的情愫,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享受。再如,笔者创作的《枫叶红》主要通过美的画面、美的旋律、美的意境来表现美的情操和美的生活内容。

六、舞蹈创作要注重舞蹈特色形象的塑造

在创作时,要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蹈形象。贾作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和舞蹈艺术编导家,他在这两个相关领域中达到的成就都是首屈一指的。贾作光舞蹈创作思想的一个要点就是对“舞蹈形象”的关注。在通常情况下,舞蹈形象所表达的作品内容都紧密地和主题结合在一起。舞蹈形象的鲜明性既表现在属性上,又表现在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上。例如,笔者创作的《苏武牧羊》舞蹈作品,就是通过这个历史人物被扣北海,突出地表现了苏武“留胡节不辱”的主题。笔者第一次在舞蹈创作中借鉴戏曲身段,使之与现代舞技巧结合起来,开阔了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苏武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如,笔者创作的独舞《缠》,是连江黄岐沿海地区许多老一辈妇女裹足三寸小脚的真实写照。这是笔者从沿海地区特定人物需要出发,把民族传统艺术和现代舞技巧加以融合所做的新尝试,为后来的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要创作出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舞蹈作品,使人从舞蹈艺术美中,领悟到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

篇5:谈谈对幼儿园绘画教学的认识

内容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开发早期智力是指导幼儿园绘画的首要目的,在幼儿发展的黄期,从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孩子由别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 动地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孩子对科学美得感知能力。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感性认识

我从事幼儿园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在幼儿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应该将幼儿绘画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创造一种生动活泼、愉快的气氛和情景。美育,是素质教育中地 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地其他形式的教育存在着相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孩子由被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孩子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达到培养幼儿个性与创造力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幼儿园的教学任务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谈一谈对幼儿绘画教育的认识。

一、开发早期智力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目的。

据报道,日本幼儿美术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再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成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比如画一幅画,从开始到完成,它整个过程同画画人和眼睛、大脑、心灵、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想象力,画画的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完满的画出来,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

早期智力开发包括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骄傲和谦虚、细心和粗心、自主能力好与差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总是口头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就必须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汇到某种适当的活动中。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培养非智力的适当的活动,一个能够自己面对实物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意的画画和制作过度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他的主动能力自然就强了:当他们能做到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能力也就增强了。

二、在幼儿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比如:教师一般先出示范画,然后让幼儿按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内容形式和色彩均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消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容易造成幼儿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儿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改变这一状况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按幼儿自己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造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引导幼儿想象其他事物的其他部分,然后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在基于绘画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挥幼儿富于幻想的天性,用幼儿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德 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造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于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识。

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这对幼儿的思维想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幼儿依赖,很难令幼儿想象,进而去创造。因此,只有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例如:让幼儿画以《美丽的石头》为题目的画,首先把孩子带到小溪边让孩子们观察各种各样的石头的外形特征,给孩子们讲石头的形成过程,鼓励孩子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石头,然后,鼓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丰富幼儿感性认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石头。这样的幼儿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用传统模式,幼儿就有可能只会画教师教的一种石头的画法,作品就可能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因此,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幼儿美术教学体现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幼儿全部的注意力是他们始终在注意、好奇

自信及对成功的期望中进行,因此,它也是训练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同时,他们应该看到一点:幼儿毕竟年龄小,自觉自控能力较差,既然爱玩是幼儿的天性,那么就让他们自由地找小伙伴,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整个手工制作。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峡口天堂小天使幼儿园 郑宝莲

篇6: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领域提出了如下教育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了解各行各业人民的劳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但是在《纲要》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社会领域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师的说教多,体验少

幼儿的主体体现得不够,探索、体验的机会过少,其后果必然导致幼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幼儿仅仅知道一些社会性的规则和知识,很难达到真正理解、内化的程度,自然难以自觉形成适宜的社会行为。社会领域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讲故事、看图片——提问:他们这样做对吗?——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们道理懂,但并没有内化为行动,遇到问题时还是不会正确处理。

二、教师较难把握目标

《纲要》对幼儿园实施社会领域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为教师制定教育目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但是在当前教师的实施过程中很难把握目标,认识不清,比如“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要落实到是哪些社会规则;再比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在具体的活动中需细化到做好哪件事,责任感体现在哪里以及如何培养等等,这使许多老师感到困惑。

三、受场地、时间、材料、幼儿人数等各种因素制约

受场地、时间、材料、幼儿人数等各种因素制约,很难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参与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有些较为胆小、内向的幼儿获得表现的机会更少,在其自信心的建立方面不尽如人意。

我通过教学教学实践和摸索,对社会领域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

(1)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精神。例如在活动《小羊过桥》中,我改编了传统故事中小黑羊和小白羊过桥互不相让,结果掉到河里的情节。而是选择了现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在羊村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条独木桥。有一天,美羊羊要到河对岸吃青草,走到桥边,看到对面站着喜羊羊,原来喜羊羊吃完草正要回家呢„„故事内容吸引幼儿,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很感兴趣。

(2)在活动中重视幼儿体验,在体验中完成活动目标。例如活动目标为:知道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在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准备了一座独木桥,请幼儿站在桥两边,让幼儿思考,我们该怎么办?让幼儿来尝试。我看到,有的孩子互不相让,都走到了桥中间,谁也过不了桥,这时,我赶紧启发幼儿该怎么办,有的孩子说某某某退回去,有的说一个一个的过。然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来参与过桥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只有互相谦让才能安全过桥,活动目标完成很好,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渐渐地孩子争抢的现象好了,玩玩具时懂得大家一起玩,轮着玩,互相谦让,通过体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3)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是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中获取了知识,体验了快乐。如《逛超市》、《邮局》等活动内容,我让孩子布置好情景,通过游戏、讨论,让孩子亲身体验,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和行为规范。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幼儿,重在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并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对孩子的细微进步,教师都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去感染孩子,给孩子以成功感,增强其自信心。(4)社会领域的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活动室内进行,否则孩子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兴趣。因此,要为孩子提供真实的环境,去认识家乡的美丽,人们的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如通过带孩子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认识、观察交通警察、售货员、清洁工的工作,让他们了解各行各业的人的劳动和辛苦。通过提问: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会怎样呢?使幼儿感受到劳动者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从而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培养了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5)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社会教育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应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长期一贯的坚持,将社会性教育目标借助于日常生活的不断重复的特性,日积月累地形成和巩固。

篇7:对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认识

舞蹈游戏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把舞蹈表现出来。单纯的幼儿舞蹈教学比较枯燥,趣味性小,有时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舞蹈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舞蹈游戏可分为生活道德舞蹈游戏、形象模仿舞蹈游戏、创造性舞蹈游戏、开发智力舞蹈游戏等。

一、舞蹈游戏有利于幼儿的生理发育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快,长时间呆坐不动或保持同一动作、姿势会使他们感到疲劳和厌烦。在舞蹈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多次重复他们所感兴趣的动作。例如,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舞蹈与游戏》中身体部位相互挨着的游戏,歌词是“小朋友小朋友头碰头,小朋友小朋友肩碰肩,小朋友小朋友脚碰脚,小朋友小朋友膝盖碰膝盖”等,每个乐句前都有间奏,间奏时要求小朋友自由跑动,到“头碰头”或“肩碰肩”这样的歌词时,小朋友自由结组按歌词要求进行挨贴,挨贴时小朋友随便做出动作造型。在这个舞蹈游戏中,幼儿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器官名称有了大概的了解,在跑动过程中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对幼儿的心肺功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在舞蹈造型时锻炼肌肉的控制力使其更加灵活和协调。舞蹈游戏需要一定的体能消耗,经常活动能促进幼儿食欲,增强消化机能,促进身体微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免疫力,促使幼儿骨骼的生长。所以学习幼儿舞蹈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对桃源县育才幼儿园月亮班(5~6岁幼儿)进行研究,月亮班每周进行两次舞蹈游戏活动课,四个月后,对体态、适应能力、骨骼的生长和耐力进行检测结果如下:①体态:能使幼儿的形体更加优美,腰背挺拔了,腿伸直了,脖子也拉长了,更加自信了,气质也变好了,纠正了一些弯腰、驼背、端肩等不良习惯;②适应能力:抵抗恶劣环境能力增强。例如,昼夜温差变化大时,有较少幼儿感到身体不适;③骨骼的生长:平均增高了三厘米。耐力:能够较长时间运动或保持某种姿态。

二、舞蹈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这种兴趣与好奇心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的需要,舞蹈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这种认知发展的需要。在舞蹈游戏中幼儿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如开火车这个舞蹈游戏,火车怎样用身体来表达呢?幼儿们开始通过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展开想象和探索,火车是长长的、一节一节的……哦,原来是这样,那就行动起来双臂搭肩排成排,最前面当火车头的幼儿双臂小臂上下叠起,踏着音乐的`节奏玩起来,设计旅行的场景。设想火车穿森林、山川、河流、村庄、桥梁等,让幼儿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记忆、联想、模仿,去感受自然界的事物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森林、山川、河流、村庄、桥梁等,通过舞蹈游戏让幼儿亲近自然、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对桃源县育才幼儿园月亮班(5~6岁幼儿)进行实践研究,对观察力、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记忆力、想象与模仿进行检测如下:①观察力: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能够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事物变化。②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能够很快投入到周围环境中去,并积极和小伙伴一起探究;③记忆力:通过观察和实践获得了经验并能参与到舞蹈游戏中去。④想象与模仿:模仿准确度在逐渐提高,敢于大胆展开思维表现自己思想情感。

三、舞蹈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让孩子收获一生的良好习惯和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良好行为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礼貌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举止。例如,《我有一双小小手》这个舞蹈游戏,歌词是: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首先,幼儿们手拉手围成双圆,内圆和外圆的幼儿面对面,边唱边拍手,按歌词的意思伸出左手和右手,小小手时,面对面的幼儿手拉手,内圆和外圆的幼儿交换位置,然后做出会穿衣、会梳头的动作,幼儿相互伸出大拇指鼓励自己事情自己做。音乐间奏时内圆幼儿顺时针走,外圆幼儿逆时针走,唱歌词时停下来面对面继续做。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分辨左和右,培养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的乐趣,通过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对当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和交往恐惧症、自闭症的孩子,都有很好的帮助。使每一个孩子通过活动实践,接受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周围人能够和谐相处,让孩子更加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对桃源县育才幼儿园月亮班(5~6岁幼儿)进行实践研究,对交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进行检测如下:①交往能力:能够很快适应陌生的面孔和环境,()甚至没有陌生感,主动和小伙伴玩并进行沟通交流;②日常生活能力:很愿意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例如吃饭、穿衣、睡觉等;③健康行为能力:见到长辈能够主动问好,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例如吃饭时要排队等。

四、舞蹈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

舞蹈游戏对于幼儿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当幼儿在舞蹈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例如,过家家这个亲子舞蹈游戏,分角色用玩具进行表演,幼儿做洗菜的动作,妈妈做切菜的动作,妈妈和孩子默契的配合,不一会儿做出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来,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的称赞和夸奖;还有一个典型的亲子舞蹈游戏《我的好妈妈》,在这个游戏中讲述了妈妈工作一天回到家,孩子给妈妈倒茶、让座、做按摩等动作情节,展现了孩子关爱母亲的情怀,幼儿在舞蹈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可以满足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亲子舞蹈游戏是成人与孩子最初交往的典型形式。与成人共同舞蹈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成人的爱,让家长们也停下来放松身心抛开各种压力和孩子一起舞蹈一起游戏,体验孩子对父母那一份稚嫩的孝顺,形成对成人进一步的信任与依恋,建立社会交往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l]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陈帼眉.游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9).

篇8:对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反思

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幼儿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均不成熟,在学习体育舞蹈初期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兴趣变化快、上课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上应不同于其他的受教群体,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实施特别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能力。

1 当前幼儿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1 教学基础设施不足, 教学氛围不佳

众所周知,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开展工作离不开训练场地。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体育舞蹈教学对场地的要求更高、更严格,除了教室要宽敞明亮以外还应具备落地玻璃、木质地板、扶手、环绕音响等等。这些都属于基础设备,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室还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多培训中心连基础的教学设备都不齐全,有的是缺乏木质地板有的是缺乏环绕音响。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了教学氛围的不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限制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1 . 2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与观念。新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性的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以自己为中心,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极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再者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中所采用的分解法、完整法、示范法等。这些方法的普及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受教群体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措施

2 . 1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关注与爱很多,同时负担也很重,因为过多的爱与关注会转变为负担。不问你的喜好,别的小朋友学了你就必须要学是大多数父母的教学理念,总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很多学生都是被父母强行送过来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体育舞蹈也不知道学习目的,只是被动麻木地接受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幼儿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会不时的提出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譬如在伦巴前进步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有谁见过公鸡走路?见过的可以模仿一下?这时候只要有一个学生站出来模仿其他的学生也都会争相模仿,然后每个学生都是抬头挺胸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伦巴前进步的要点,在前进的过程中上半身的身体姿态应要抬头挺胸像个公鸡一样,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顺序一排排的来做,看哪个学生做的最标准。幼儿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强,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与启发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 . 2 教学内容必须丰富有趣, 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人们的需要、兴趣、活动的目的直接联系,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当大脑皮层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注意力就易集中,积极性就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多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等,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重复性的练习较多。幼儿虽然好奇心强但是他的情绪稳定性不高,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完全适用他们,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提高教学效果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快乐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学习方法。

2 . 3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感。因为,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尤其是幼儿阶段的自尊心很强,批评让他们沮丧表扬是他们积极学习的动力。

2.3.1 学习内容安排适当的难度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但是幼儿阶段的学习、认知、接受能力都比较低下,难度太大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提高不了学习效率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生理心理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

2.3.2 完善激励手段,树立学生自信

一个老师最大的优点不是他的才能有多超群,而是对学生具备责任心与耐心。每个人的运动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运动神经发达有的人运动神经不发达,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有些老师总是批评学生说:你是个笨蛋或者你是猪吗?那么简单的动作别人都会了而你不会。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相反教师应常鼓励学生说:我们班里没有一个是笨蛋,每个学生都非常的聪。为什么别人学会了而你不会呢,老师猜肯定是因为你刚刚没有认真的学。如果不信的话你现在打起精神认真的学,你肯定可以跟别人做的一样好。赞扬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学习能力较低的人来说教师所给予的鼓励就变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长时间努力之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3 结语

篇9:浅谈对傣族舞蹈的认识

关键词:文化历史;民族风情;种类;特点;体态;律动

1 傣族舞蹈的“文化历史与民族风情”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唐以来史籍称傣族为“黑齿”“金齿”,宋代称傣族为“白衣”。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但以上都是他称,傣族自称,则一直是“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按照我国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等地,人口有120.5多万。傣族有自己的文字,过去有过不同形体的那文、傣蹦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五种文字,现较流行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这两种文皆由梵文字母演化而来。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散居各地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关帝、观音的,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的。

傣族的民族节日,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区,主要节日有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等。傣历新年俗称“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梭贺桑勘”,时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节期三至五天不等。活动内容有采花、堆沙、浴佛、泼水等。关门节和开门节,傣语为“毫瓦萨”和“奥瓦萨”,系由佛教术语“萨沙那”演变而来,意为“斋戒”。在傣历九月至十二月(公历七至九月),这三个月正值雨季,人们要集中精力到佛寺拜佛听经,停止其他活动;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和结婚,称为关门节。雨季结束,丰收即将到来的时候过开门节,届时,男女青年们穿上新衣,成群结伙,敲鼓敲锣,走村串寨,最后到佛寺举行赕佛。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相传孔雀舞源于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流传,形成孔雀舞,逐渐成为最负盛名的傣族民间传统表演性舞蹈与宗教礼仪。

2 傣族舞蹈的“种类及特点”

傣族是一个有古者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

(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語,“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嘎光以象脚鼓、镲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镲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这种舞蹈以击象脚鼓舞蹈为主,用铓、镲伴奏,也可鼓、镲对舞。 喊半光是傣族古老的歌舞形式,流行于德宏地区的芒市、盈江等县。“喊半光”为德宏傣语,“喊”意为“唱”或是“歌”,“半”意为“跟着我”或“围绕着”,“光”即“鼓”;直译为“跟鼓唱的歌”。

(2)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在傣族舞蹈中是最具特点的表演性舞蹈,在德宏地区、西双版纳地区及景谷、孟连等县都有流传。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

(3)傣族祭祀性的舞蹈只在民族杂居区流传着几个。元阳县的傣族村寨流传的“祭祀鼓舞”是在祭祖活动时,以鼓为伴奏,师娘在祭台上边唱边舞,群众在台下自由舞动,动作较简单。

3 傣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曲的膝,膝至胯。这种身、手、腿“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生活在亚热带地域,姑娘身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他们信仰小乘佛教,他们视孔雀为圣鸟而极为喜爱等等,均颇有相关。

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头)、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基本脚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弯的勾绷脚;基本手位有:“低展翅”“平展翅”“双合翅”“抱翅”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弯”即是模仿栖息在树桩上的孔雀,那长长的尾翅垂下来的自然的三道弯形态。

对此我举孔雀舞这个傣族最典型的舞蹈来举例。傣族人喜爱孔雀,并以跳孔雀舞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性格,表达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过去表演权限男子,表演时还要身戴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舞姿模拟孔雀的各种动作,已形成出窝、下坡、起舞、找水、照影、饮水、洗澡、展翅飞翔等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式,有严格的步法、方位和动作组合,以雕塑性舞姿造型见长,着重表现孔雀的温驯、轻巧、美丽善良、婀娜多姿的特点。孔雀舞以象脚鼓、鋩锣等乐器伴奏,动作和鼓点配合严格。新中国建立后,孔雀舞经过加工改造,丰富了舞蹈情节,丢弃了沉重的道具装饰,换上了有孔雀图案的衣裙,充分发挥了舞蹈者体态的曲线变化和眼、手、腿的灵活运用,大大丰富了孔雀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孔雀舞更加活泼优美。

4 傣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

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种律动不仅模拟孔雀行走时的步态,还颇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健稳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弯”和“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多种柔媚线条的组合,体现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详、舒缓的规律特点。舞姿“一顺边”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扬场劳动时的步态和形态。又如农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风筛选谷时,手、脚、身体一致,都顺着一个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仅有三道弯的特点,也具有“一顺边”之美。

5 总结

通过多年的舞蹈专业学习,对舞蹈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小开始跳舞对傣族舞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通过写这篇论文让我更深的了解了傣族舞蹈的辉煌历程,对傣族舞蹈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吾,苏天祥.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丛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篇10: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新认识

作者: 许艳秋

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幼儿的成长承载着一家几代人的期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培养幼儿健全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的体育活动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规划。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几点认识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一、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识

1.幼儿园进行体育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幼儿园教育大纲》中阐明:“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增强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为了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样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也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了启蒙作用,让幼儿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能。

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1)晨操。早操安排的内容一般是简单的走和跑活动。早操的体育活动量会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进行不同安排。

(2)体育活动课。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课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3)户外运动。户外活动相对于早操和体育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给幼儿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什么跟谁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幼儿适应社会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二《幼儿园教育大纲》中指出:

1.“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一小时。”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已经将课间的体育活动列为必选课程。但是如何科学地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大部分的幼师没有概念,加强幼儿体育活动竟成为一句空话。

2.缺乏适合幼儿体育教育的教材

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幼儿体育活动教材,各种音像资料、专业指导书籍混杂,导致幼儿体育活动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上一篇:《南京,南京》观后感下一篇:合同管理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