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在激发学生数学课中思维积极性的作用

2022-12-17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而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地设计问题, 以达到有效、持续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引出一节课的中心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每节课的引入阶段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恰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与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之间发生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 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课的效率。

恰当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 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能够对它进行思考和研究;二是提出的问题学生无法利用已有的知识轻易地解决。这样就会使学生处于一种对要解决的问题似乎挺熟悉, 但一下子又难以找到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的情境之中。

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识别方法”的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对全等三角形识别方法的意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给打碎成了两块 (如图所示) 。

现在该同学要去某玻璃店再配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 问是否需要该同学把两块碎玻璃都带去?如果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 那么应该带两块中的哪一块?根据是什么?

这是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实际问题, 问题中出现的几何图形也很简单, 同学们也不难进行一些推测, 但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并指出其数学根据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而这正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这样创设问题对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的激励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二、循循善诱, 保持学生思维的持续性

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但怎样让学生这种思维的积极性保持下去并真正转化为好的教育效果呢?

1、设问启发要与学生的主体思维相吻合。

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研究讨论, 必要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设问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喧宾夺主。因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问题的结论, 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探求结论的过程, 这时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和收获。

2、不断为学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数学课堂学习中, 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为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不断提供动力和方向, 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 问题要有方向性。 (2) 问题要有启发性。 (3) 问题的难度要适中。问题并不在多少, 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 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 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前面“用三角形玻璃被打碎成两块来引入三角形全等识别”的例子中, 若学生无法自己找到解答方法的话, 教师就可以这样设问来为学生思维搭台阶:“若带第一块碎玻璃去, 则带去了原三角形边角中的几个元素?若带第二块碎玻璃去, 则又带去了原三角形边角中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并为学生学习“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精心巧妙地不断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恰当问题, 对于激发与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都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意义探究下一篇: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