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诗歌中不仅包含非常多的文化底蕴,而且通过诗歌的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实际教学案例作为例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摘 要:本文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以“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在中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和说明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最近发展区搭建三种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感悟、探究和经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牛顿第三定律;案例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支架式教学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指教师应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并借助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把学生的智力从已有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教师要介入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找到最适宜的介入点,而最近发展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空间。因此,支架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协作、探索、会话等方式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的教与学,一般包括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如图2所示):

(1)搭建支架:围绕当前教学主体,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点)。

(3)独立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并沿着脚手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学习小组成员对独立探索所获得的结论进行交流、讨论、自我纠正和完善,以完成对概念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建构。

(5)效果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检验学习效果、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支架式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因此,教师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并设计、提供概念框架,以便为学生持续的建构奠定基础并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5节的“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为例,选择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班级授课。下面结合课堂实际教学,具体谈谈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形成作用力与反用力的概念,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点、方向及大小的关系,及学会辨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2 案例背景

2.1 教材分析

教材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定性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再通过实验定量探究,总结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定量关系,归纳得出牛顿第三定律;最后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学会辨别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并通过回归社会,让学生体会牛顿第三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达到对定律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的目的。

综上所述,“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和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思维能力。

2.2 学情和教学目标分析

(1)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开展和分析力学实验的能力。

认知困难:学生关于一对相互作用力存在错误的认识,如:认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与物体本身的材质、运动状态有关;认为强者施加于弱者的力要大于弱者施加于强者的力;认为主动施力者所施加的力要大于被施力者所施加的力。

(2)教学目标分析

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3 根据学生的困难之处搭建合理支架

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笔者将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搭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脚手架”,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达到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种支架:

(1)支架一(情景型支架)

学生要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需对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概括和抽象。因此,要通过创设情景型支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和分析,促成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主动构建。

(2)支架二(实验型支架)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强磁针、弹簧测力计及力学传感器等实验器材,从作用点、方向、大小这三个要素上进行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提供实验型支架。

(3)支架三(问题型支架)

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恰当的问题支架能够帮助学生越过学习困境。因此,教师要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随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3 具体支架的实施和评析

3.1 创设情境、建立概念(情景型支架)

师: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比如,刚刚你们用力鼓掌时双手会感到麻痛,这是为什么呢?

生:左手给右手一个力,右手也给左手一个力。

师:对了。再比如说,人为什么能在地面上行走?

生:脚蹬地时,人对地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地对人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

师:以上案例是相互接触的力,对于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吗?

生:应该是。

猜想:若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其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那将两辆载有U型磁铁的小车同名磁极相对,双手释放时两辆车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验证:磁铁小车实验 (如图3所示)。

师:刚才的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也就是说对于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如图4所示)。

师:如果将左列抽象为物体A,右列抽象为物体B,你们能不能将刚刚观察到的几个例子概括和抽象出来,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个定义呢?

生: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A、B,产生了彼此对对方的相互作用力,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剩余的另一个力称之为反作用力。

效果评价:情景型支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鼓掌和行走的体验回顾了力的相互作用,与已有知识形成联系。学生再通过观察、分析磁铁小车实验,得出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结论。通过情景型支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促使学生达到潜在发展水平。通过引导学生对事例和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随着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因此,情景型支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概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3.2 实验探究、得出定律(实验型支架)

(1)学生实验:利用强磁针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关系及作用点的特点

师:想想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关系如何?若提供强磁针我们可如何探究?

生:先将两个强磁针相互靠近并且待它们静止下来,观察两个磁针的指向。再移动其中的一个磁针,观察另一个磁针的运动情况(如图5所示)。

师:如何判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呢?

生:两磁针相互靠近但不接触,若一个磁针会随着另一个磁针的运动而运动,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设计并进行实验,待会将实验的结果告诉我。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2)学生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定量研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生:利用弹簧测力计。可在以下两种情况中进行实验:先将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互拉进行实验;再保持其中一个测力计不动,用另一个去拉它,分别实验并记录下两个测力计上的示数。

师:请同学们再次小组合作设计并进行实验,待会一起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

引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并将组内所得实验结论分享给全班。

(3)演示实验:利用DISLab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师:刚刚读数时,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生:静止平衡态。

师:所以事实上我们做的是静态观察,那么在动态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还总保持相等吗?

生:应该也相等。

引导学生利用能反映力与时间关系的力学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并请学生说出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生:将两个传感器静止对拉、向左加速、减速、做圆周运动时,观察到屏幕上两条曲线依旧对称。说明无论保持静止或处于任何运动状态,在任何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增同减,而且大小相等。

师:很好,我们来思考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为什么在“以卵击石”中会蛋破石全呢?这里鸡蛋给石头的力是否还等于石头给鸡蛋的力?

生:应该相等。

猜想:“以卵击石”中即使蛋破石全,但鸡蛋与石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仍相等。这种猜想是否正确,下面再次利用传感器进行实验验证(如图6所示)。

师:将鸡蛋壳粘在一个力传感器上,用另一个传感器跟它相撞,那么无论是以卵击石还是以石击卵,我们观察到的两条曲线有什么特点(如图7所示)?说明了什么?

生1:对称。说明无论物体间的材质、形状、大小、硬度是否相同,作用力总是等于反作用力。

生2:无论石头或鸡蛋谁是主动施力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具体内容。

效果评价:在该阶段,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沿着教师所搭建的脚手架不断向上攀爬,经历感悟、探究的过程,为进一步归纳、演绎牛顿第三定律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因此,搭建实验型支架能帮助学生将第二水平“潜在发展水平”发展为第一水平“实际发展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3.3 规律应用、拓展提升(问题型支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随后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问题1:生活中的拔河比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吗?

问题2:如何对拔河比赛中的甲、乙双方进行受力分析?

问题3: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问题4:我们在拔河比赛中如何增大获胜的几率?

效果评价:对于拔河比赛的例子,学生有生活中的前概念,认为拉力不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分出胜负。教师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激烈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受力分析过程中选择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通过问题型支架,不仅让学生学会辨析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突破本节教学难点,而且让物理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及物理思维能力。

4 反思和结语

在本节课的案例中,笔者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在课前对教材、学情以及学生将要达到的水平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学情在最近发展区搭建了一系列的教学支架。通过搭建有趣的情景型支架,以鼓掌、人行走、磁铁小车同名相斥而行的情景带领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体会知识的构建过程;接着通过搭建有效的实验型支架,先引导学生利用强磁针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的关系及作用点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和传感器,由静态到动态,由某个时刻到某个时间段,由浅到深定量地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最后通过递进的问题型支架,剖析拔河问题的本质,让物理回归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会辨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整个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为目标,在“引导启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成果交流—评价总结”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最终促进学生知识构建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是教师基于教材和课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而搭建脚手架的教学,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学情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有所差异,因此,如何在班集体授课的形式下,搭建起适合全班每一位学生的脚手架,是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教师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龙飞,王占平.物理概念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1,(2):87.

[2]高秀丽.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物理教学探讨,2014,(6):11.

[3]高秀娟,孙丰富.巧搭思维脚手架,助力物理学习过程[J].物理教学探讨,2013,(12):18.

[4]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栏目编辑 邓 磊)

作者:许佳琳 王笑君

第二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诗歌中不仅包含非常多的文化底蕴,而且通过诗歌的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实际教学案例作为例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教学方案;分析

当前,在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同样面临了发展机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诗歌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字里行间能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自身的心理以及情感因素都不是很成熟,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诗歌的重要性,体会诗歌的文化,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很多诗歌都是以一种简单便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重点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抒发出来。学生在学习诗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诗歌的中心思想以及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诗歌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诗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虽然呼吁素质教育,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将素质教育的概念落到实处,仍然将应试教育放在首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会讲解如何得到高分,针对某一道诗歌问题进行讲解时,也是教学生如何解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符合诗歌自身的鉴赏规律,而且将诗歌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全部都忽视,同样也没有注重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都是以一种被动的状态来学习,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仍然在课堂上占据主体位置,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很多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灌输式教学,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导致学生认为诗歌鉴赏大体都是一种模式,缺乏创造性。最后就是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且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包括解词、解构、解体以及总结等,这些都是诗歌教学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严重缺乏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内容的理解。机械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且会导致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被充分抑制,从根本上导致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停滞不前。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分析

(一)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语文诗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整体水平,而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保证学生诗歌鉴赏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能够促使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二)激发学生诗歌鉴赏的开放性思维

高中生由于其自身的生长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这种差异性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对于同一首诗歌来说,不同的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大不相同,学生对诗歌的分析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多元化理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诗歌学习的積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诗歌鉴赏的开放性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只是依靠书本中的诗歌来进行教学的话,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慢慢养成良好的诗歌鉴赏意识和水平。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诗歌鉴赏的功率,掌握诗歌鉴赏的实际技巧以及方式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别来进行创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思考模式,利用适当的手法对诗歌进行鉴赏,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操。

三、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书愤》是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在《书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内容思想。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陆游的生平事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对这首诗歌的背景进行相应的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其次,让学生跟着诗歌的内容进行朗诵,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内容。在学生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前两联叙事,具体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根据前两联中的内容可以看出,首联主要是回忆过往的一些事情,能够看出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而后期自身豪情满怀,为收复失地有非常充足的信心,但是最终因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导致中原失地的收复失败。但是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自身对于中原收复的意愿仍然是坚定的。从对诗歌的理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以对这首诗进行总结和概括。诗人陆游借助这首诗,回顾了自己年轻时的凌云壮志,以及老年后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诗歌是表达诗人情感的工具,因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陆游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在保证学生诗歌鉴赏水平有所提升的同时,能够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阎淑蓉.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甘肃科技纵横,2010(6).

[2]吴彩霞.新课标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谢斌.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

[4]安权虎.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

作者简介:从琳,女,1982年生,江苏南京,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育。

(编辑:马梦杰)

作者:从琳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自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常出现在地理课堂上。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观察,教师对小组互动理念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基本能接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积极主动的意义,可也存在着低效现象。本文选取高中地理课堂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同时针对本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1.前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互相发言、帮助、理解及耐心聆听、探讨来完成的。成功的合作使学生学会交流、倾听、尊重他人,既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组织形式。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它的科学运用对教学的开展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此后,合作学习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地理课堂教学上也经常应用此法。

2.案例背景

案例选取:案例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知识比较形象直观,与生活联系紧密,便于引导学生多分析、推理,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整个课堂会建立一种情境——只有小组成功,小组的成员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也就意味着,小组成员不仅要实现个人目标,更要帮助组员实现目标,通过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设目标。

3.课堂简记

要求:划分学习小组,每组6-7人,分别集中坐在指定区域。按纵列分为3大组。

(1)0-1分钟:教师从电影情景昏迷者无意识对水的渴望引出水对人的重要性。

(2)2-3分钟:概述水资源概念,让学生回答地球主要的水体及其所占比例,学生各抒己见。

(3)3-1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冰山是水资源储量最多的,为什么人类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要求组内交流各人结果,记录人记录各人结果,汇总。期间,教师下讲台,给予方法指导,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大组2抢答,大组1、3补充后,教師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学生巩固,并记录。

(4)10-20分钟:要求学生绘出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2名同学到黑板绘图,下面的同学观察黑板上绘制的是否完整、正确,思考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教师再次走入各小组观察、了解进展,提示学生参考课本55页“水循环示意图”。3分钟后,学生指出与黑板不同的答案,回答自己的答案。教师由学生的回答中总结、补充。

(5)20-30分钟:学生讨论水循环分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环节。期间,老师走入小组中,解答学生的疑问。5分钟后,大组各派一名代表,写出答案,组内其他成员可主动补充或修正。

(6)30-38分钟:教师要求学生阅读P55-56材料,思考问题。回答水循环的意义。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7)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并且对各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要求记分员给组内成员打分,并对大组每次讨论表现得分进行统计。

4.案例评价

在知识的探索中,想要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果就避免不了与他人合作。古人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学习使得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一方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控制力的加强,促使教学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增强,促使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思考。下面就这堂课谈谈我的看法。

4.1本堂课的优点

4.1.1教学结构完整,能够很好的把握课堂

在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问题:一是水资源中的水体及人类的利用;二是水循环的种类及环节;三是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在教学目标方面,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明确人主要利用的水体,描述及成功绘制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分清环节,探究水循环的意义。在延伸学生能力方面,本课运用了图3.3,与多幅相关图片,指导学生读图并按要求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了读图用图的能力及绘图能力。

4.1.2合理分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分组要遵循以学生如何能学得更好为原则。该案例中教师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习小组之间的能力等各方面维持在相近水平。首先,在人数上,该老师采取6人一组的形式。这可以避免由于人数过少导致不同观点少难以碰撞出智慧火花以及人数过多导致无法保证每个组员都参与的弊端。其次,在学业水平上。该老师依据小组成员成绩互补的原则,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最后,在性格、性别上,该老师在各组成员的性格和性别方面保持大体一致。

4.1.3适当调控小组合作,及时指导学生

重视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并不表示就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直扮演着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特别是当疑难或意外状况发生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后对小组的学习进行适当调控,保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效的进行。该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讨论期间都能够走入各学习小组了解讨论的进展,并能及时的就疑难问题给予方法指导和解答,能够很好的帮助小组成员解答疑惑,使之迅速投入到地理合作学习里,并且有意地指引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4.1.4及时合理地进行评价

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是离不开教学评价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并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评价机制,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又可以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地进行,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案例中的教师,基本能够在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后对答案进行评价,正确的则加以肯定和鼓励,错误的则及时纠正,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正确的知识。此外,在课堂评价中采用了得分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量化,还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实行积分评比。这能使每个小组成员更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就的喜晚,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4。2本堂课的不足

4.2.1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不适应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学习模式,在进行“合作、讨论、展示”时,难以适应新学习方法的学生就会显得较为被动。例如,讨论、解读图3.3“水循环示意”时,有的学生只看着图,什么都不说;有的学生只听别人说,任由别人讨论;也有的学生只附和;有些小组讨论变成了个别地理兴趣浓厚学生的舞台。这导致在讨论后,个别小组难以总结讨论的结果,效果低。

4.2.2问题设计深度不够,部分内容不适合

设计有效的提问是实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地理的内容比较多且难,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所以合作学习的时间必须是有价值,有意义,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还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具实效。本课在学习水循环主要环节、水循环的类型等内容时,答案过于简单,学生直接就可以报出答案,没有讨论的意义,故而在讨论中学生出现漫不经心的现象。因此这种内容简单、学生自己能快速回答的问题就不应该小组讨论。否则,学生会觉得没有难度,在合作中出现懈怠心理,浪费时间。

4.2.3学生缺少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

个体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了形式。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是小组讨论所必须的。要想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具有深度性,具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就必须给学生留有独自学习和深入思考的时间。该案例中,在每次讨论之前,老师都是抛出问题,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这使得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无法对组内不同主见、看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难以汲取有用成分,修正、丰富自己的观点。

5.建议

5.1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交流习惯,包括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倾听他人发言、肯定他人优点,同时也敢于质疑的习惯等。所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要求组员学会倾听、分析其他人的见解;当意见有分歧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又要吸取别人的意见,要发表自己见解或补充时,要平心静气,等他人回答结束再发表个人见解;讨论问题分工要合理,力求每个人都有问题;个人见解发表后,组内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通过技巧应用,学生能逐渐进入状态,使讨论热烈、有效果。

5.2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想解决某个问题却不得其解需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候为了寻求合作的氛围,教师在展现问题情境后,没有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就立即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如此,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情境,容易酿成组内优生一言堂或讨论流于形式的状况。是以,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纠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5.3精心设计问題,创设合作情境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教师需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以及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这两处入手,为了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事先需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并创设一个非合作不可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需要设定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所提问题的时候,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难度系数也不能过大。因为过于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的意义,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太难的问题又容易让学生思维困难,导致参与讨论的学生过少,讨论难以展开。因此,教师在设定的时候应该选择大众化难度的问题。

结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本来教师要完成的任务转由学习小组完成,这就减轻了教师课上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突破个人思想的局限,开拓思维和视野。可是,在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甚至以后还会暴露出更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后反思,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从而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作者:邹婷婷

上一篇:剪纸论文范文下一篇: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