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类型分析论文

2022-04-18

1引言传统教学中的交互仅限于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远程教育随之产生。随着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结合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学上的成功经验,人们更加关注远程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类型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类型分析论文 篇1:

议题式教学适应类型分析

摘要: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构建新知识,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具有生动性和开放性,因而适合课堂教学;议题式教学最突出特点是“议中学”,用议题式教学对学科知识进行复习,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代入感强、复习面广,同样能适应复习课教学;议题式教学议题选择范围广、涉及知识点丰富,因而它一样能适应专题教学;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带着议题走出教室到社会实践中去,让议题引领活动,更富有教学效果,因而,它自然适应实践教学。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适应类型;教学方式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将议题式教学作为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是伴随着活动型学科课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提出必然会成为广大政治课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自从新课标提出议题式教学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开始围绕议题式教学进行探索。议题式教学的产生是对于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议题中心教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本文从课堂和课外进行探讨,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教学、专题式教学、复习课教学,以及课外的实践教学。

一、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称为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具有地点的局限,但又是知识传授最重要的方式。议题式课堂教学是指以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议中学”。传统的课堂新课教学一般以话题、主题为引领,这样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课堂上缺少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构建新知识,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参与能力。与传统的新课教学相比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更具有生动性、开放性,议题式教学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互动频繁,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课堂是学习知识主要阵地,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兼具议题式教学和新课教学两大特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那么2017年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成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设计是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议题式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

2004年的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三维目标,比较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而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寻找到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那么议题式教学的目标就是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整合。完成教学目标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教学设计。“是什么”主要是对于课堂内容的描述。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过程的描述。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之后对于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这样的学习氛围既轻松又掌握了知识,这样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的环节主要是用于探究、解释,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原因。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进行解释,让学生之间产生争论与思想火花,运用学科知识与理性思维进行解释。“怎么做”是基于前面的“是什么”“为什么”所做出的合理可行的方案。在“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议题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掘当地的教育资源,比如让学生讲讲自己身边的党员的故事,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学习价值的博物馆等;可以开展关于革命先烈的访谈,让学生亲身体会各种质疑后去搜集证据,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科核心素养悄悄生长。

议题式课堂新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做好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是上课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在这些课前工作都准备好之后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要对效果及时作出评估,总之课后反思在教学中不可或缺。课后反思既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又可对下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二、议题式复习课教学

遗忘是我们生活与学习中常见的事情,早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提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在学习过新知识后及时地进行复习才能牢固掌握,只有经过反复记忆才会在脑海中形成永久的记忆。复习课就是对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与再现。对于中学生来说遗忘更是常见的事情,由于学生要面对高考,所以教师要安排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提升综合思维能力。议题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议中学”,那么议題式复习课教学就是“议中再学”。目前对于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议题式教学方法也没有普及,实施存在于少数地方的实验地区或者是实验课或公开课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议题式教学方法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常用方法。下面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议题为例对复习课教学进行分析。

复习议题“如何理解依法执政”,提出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学情进行分析。这节课的学习主体是高二或高三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依法执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对于高一的学生知识量较丰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党的性质、宗旨。新课的学习,每个同学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同,复习是必要的一环。学情分析结束,紧接着是对教材进行分析。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发布,与之相对应的教材也开始在一些省市实验,在2022年之前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目前我们可以依据最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并及时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教材虽然是死的,但是学生是活的,而且我们的课程有时效性,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要关注时政,及时补充教学素材。

议题、情境、活动、任务是议题式教学的四大要素,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议题描述—议题论证—议题决策—议题追问”四个环节。首先在议题描述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以“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为议题进行复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第二个环节是对议题进行论证,教师要创设情境,可以模拟政府机关的行政流程,用鱼骨图展示出来,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论证。第三个环节是议题决策,假设你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如何进行依法执政。让各小组的成员讨论后回答,教师评价。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设置议题追问,在本节课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走访所在地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了解他们是如何依法执政的。用议题式教学对学科知识进行复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议题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可以带动学生复习很多知识,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情境代入感比较强,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模拟政府机关的行政流程,设置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三、议题式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指的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议题式专题教学则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议中学”,目标是促成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结构和教学顺序,但专题式教学可以打破常规挣脱束缚,可以对学科知识重新进行梳理。议题的选择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丰富,因而议题式专题教学更适合高三学生系统复习时使用,使高三学生在进行复习时对高中所有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为了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采用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为每一个模块都提供了“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在每一个“教学提示”中都有相对应的议题。但议题式专题教学相比于新课教学与复习课教学,议题的来源更加开放,不用拘泥于“教学提示”中所给的议题,可以选择当下的时政热点或者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专题教学的议题。比如“元宵节为什么放假”“节假日高速公路该不该收费”等贴近生活的议题,这些都是学生真实可以感受到的,解答这种议题需要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相比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在高三时进行议题式专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更加深入,并且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构建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加深学习记忆。

无论是议题式新课教学、议题式复习课教学还是议题专题式教学都要先选择“议题—描述议题—议题论证—议题决策—议题追问”。比如在议题式专题教学中以“关于人工智能的辨析与创想”为议题开展本节课教学。首先教师要描述议题,提出“你心目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这样的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本知识点与人工智能之间有什么联系,用知识点去回答这个问题。随后让学生互相进行议题辩论,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人类”为辩题展开,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组与组之间进行辩论,每个小组都可以陈述己方的观点。辩论结束后进入议题决策环节,教师结合高考命题方向提出如果有企业想投资人工智能行业,在投资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分组思考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在议题追问环节教师可以继续发问,追问与学生的生活与兴趣相关的问题,但又不脱离教学目标,例如“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如何?你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所有的环节结束以后课后反思是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需要进行的,这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

四、课外实践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使学科内容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1]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情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并培育核心素养,以活动化人,以活动育人,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高中生经历了小学和初中,正处于即将成年的时间段,面对升学或就业的压力,他们在心智上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社会实践,寻找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的迫切需要。

通过设计一系列社會活动方案,将学科知识与活动结合,让活动体现知识、知识中包含活动。议题式课外实践教学中还要包含核心素养,借助实践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社会,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会访谈、举行听证会、模拟联合国、参加社会志愿者公益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不断改善不足,更好地进行课外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引领性、实践性等特征,它一头连着学科内容,一头连接着社会实践,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感悟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提升道德修养。[2]

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让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体会人生,这是广阔和无限的知识课堂。比如在“人为什么有不同的价值观”议题中可以联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一话题,或者是在不同的人群中选出一些代表进行讲述,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书;或者学校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去发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好议题,带着议题走出教室到校外的社会实践中去,让议题引领活动,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更富有参与性,使课堂更富有生机。

五、结语

议题式教学关键在于“议中学”,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践行,是对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中优点的继承。议题式教学不仅是“议中学”更是“议中思”“议中做”“议中用”,这样,议题式教学的议题、情境、活动、任务四大要素结合在了一起。议题式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响应了时代的召唤,同时也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学科知识与活动结合起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这样的学习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当让议题式教学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只出现在公开课之中;应当寻找议题式教学适合的土壤,让议题式教学在尽可能多的学科教学中生根发芽。课堂是议题式教学的主阵地,因而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专题课教学都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当然,校外实践也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顾明远.德育为先,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报,2013-12-06.

作者:郭露

教学类型分析论文 篇2: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类型分析与策略

1 引言

传统教学中的交互仅限于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远程教育随之产生。随着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结合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学上的成功经验,人们更加关注远程教育的质量。著名的远程教育学者基更对远程教育特征的描述如下:1)师生教学时空分离;2)教育组织的影响;3)应用技术媒体;4)双向通信机制;5)可能有面授交流的机会。从这五个特征中可以看出交互在远程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交互质量的高低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程度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教学交互质量的高低。本文从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概念、主要类型出发,对交互性的改善提出一些策略。

2 教学交互概念的界定

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认为,发展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理论应该从建立概念体系入手,建立概念体系的重要工作是辨析关键术语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研读一些文献可以知道,不同的学者采用的“交互”概念的内涵也不一样,不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甚至在远程教育这个领域中,不同的学者对“交互”和“交互性”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有些许差别,也很少有人研究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当一些学者在把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自学的过程称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的时候,交互与自学的涵义已经有部分重叠,在广义的交互定义中交互与学习的界线也很模糊。为此,陈丽教授在《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中,提出用“教学交互”来代替“交互”,统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教学交互的本质:教学交互是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教学交互的含义: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物化的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实践中可以在两个水平上认识教学交互:一个水平将教学交互看作学生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理想结果,另一个水平将教学交互看作使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活动的一个属性[1]。

通过对教学交互本质以及其内涵的学习,为了提高学习者在远程教育中的有意义、有效的学习,可以从教学交互的主要类型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者交互、学习者——教师交互、学习者——媒体交互、学习者——学习内容交互、教师——教师交互,教师——媒体交互、教师——教学内容交互等。在远程教育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方便学生、发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远程教育中教和学时空分离的本质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因此,关于学习者的四类交互类型是探讨的重点。

3 教学交互的主要类型

3.1 学习者——学习者交互

学习者——学习者交互是指无论教师在场与否,学习者单独或者在群体环境下与其他学习者发生的交互[2]。这一种交互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影响远程教育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由于师生、生生是分离的,学习者之间进行知识交流与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远程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上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种情感上的交流。由于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师生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因此,远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成孤独感。而且,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认知能力等不一样,彼此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思想的碰撞,激发学习者的灵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全方位地对知识产生整体的认识,这样还能减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思想。总之,学习者之间彼此有深入的交互,学习才更有劲头,从心底接受知识并进行内化,促进个人成长。

3.2 学习者——教师交互

虽然远程教育中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忽视了。相反,教师在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方面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文献中,作者都将师生交互看作远程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交互方式。在和学习者的交往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来帮助学习者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激发他们丰富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愿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脱离教师的指导,反而是更加依赖[3],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测试结果、作业的批改以及学生的咨询等环节都需要教师来辅助学生完成。只有师生之间有了愉快的交流,有效的教学效果才会发生。

3.3 学习者——媒体交互

基更提出的远程教育的5项基本特征中有一个是应用媒体与技术。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技术是关键因素,是远程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理论的关键过程是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媒体包括印刷材料、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交互类型主要涉及两类:以媒体为中介的学生和内容交互;以媒体为中介的人际交互。学习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才能有后面有效的学习的顺畅进行。如果学习者连基本的计算机知识都不会,那么远程学习这个过程也就不会那么顺利。缺少媒体技术的支持,远程学习就像是空中楼阁,没有丝毫意义。

3.4 学习者——学习内容交互

穆尔认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是任何教育情境中最基本的交互。学习者把自己“投入”到学习材料中,这一过程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和态度,所以说这也是所有教育过程的基础。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方式[3]。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学习的书本知识和教师规定的内容,还包括教学媒体和资源。陈丽教授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活动主要包括5种形式:1)阅读学习材料;2)收看流媒体课件;3)利用网络课件学习;4)利用试题库自我测验;5)利用网络平台查找学习信息[4]。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学中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精心制作了高质量的多种媒体课程材料,学习者主要是通过这些学习材料来完成自身知识的建构。

4 教学交互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交互性的策略

4.1 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有学习内容的交流、学习方法的交流、学习情感的交流等。为了提高学习者之间的交流,Thurmond认为,在网络环境中,为了使有效学习发生,需要有参与、响应、提供情感支持以及言简意赅而切中主题的帖子等4种同伴行为。在线协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降低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提升学习者的社区感[2]。在日常实践中,一些社会性软件,包括博客、微博、飞信、QQ、人人网等都能让人进行交流。学习者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与同伴协作学习,打破学习者封闭、孤独的自学环境,使枯燥的知识学习变成轻松愉快的情感交流,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让单个学习者不再孤军作战,轻松享受团队协作的优势和力量,得到一种学习团体的温暖[5],从而使他们在陌生的网络远程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能形成一定的归属感。

4.2 与教师之间的实时与异步交互

教师是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引导者与辅导者,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远程教育中的主要方面,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师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情感交流的缺失;反馈的及时与否;教师的自身特点,包括个性特征、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师生之间的交互并不仅仅限于有关学习内容方面的交互,往往还包括对人生、价值观、职业等各方面的探讨[6]。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修养,言语之间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之情,教师的友好行为能够使学生心里感觉良好,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应该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学生在提交作业后总会担心自己是否答对了题,教师的及时反馈能够尽快打消学生的焦虑感,如果持续的时间过长,学生就会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就会变差。另外,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计算机水平,这会对教学中的交互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4.3 与媒体的交互性

媒体是远程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学中的交互媒介,它的交互性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媒体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面对众多的媒体形式,可以用托尼·贝茨的ACTIONS媒体选择方法,即:Access——可获得性,Cost——成本,Teaching and Learning——教与学,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交互性和用户友好,Organizational Issues——组织问题,Novelty——创新,Speed——速度。适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很大程度上要符合本地的环境,考虑很多因素。不仅可以在已经存在的媒体中合适地选择所需要的媒体,还可以开发出交互性更高更好的更能符合学习者特点的媒体技术,进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4.4 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性

学习内容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远程学习内容的设计,不仅是要提供信息和让学习者获得已确立的观点、方法和原则,还要注重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如学习者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3]。要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来确定课程内容要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比如:文理科的教学方式的不同;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征来安排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结构安排,对于重点和仅需要了解的知识,应进行区别,要重点突出学习内容的主题,以便于学习者的学习。影响学习者对远程教学内容感知的因素还包括与课程内容的持续接触时间、课程设计的清晰程度、时间、在线讨论的参与以及课程内容的传输模式、社会临场感等,课程的导航设计要尽量清晰明确,适合成人学生的时间设置等[2]。特别是要提高对学习材料的合理安排与设计,制作精良的学习内容。

5 结束语

远程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教学交互质量的高低,远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要提高和改善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去进步、去研究,从学习活动的每一环节上进行完善。目前,远程教育在我国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教学交互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希望以上的分析能为今后教学交互方面的进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2):12-16.

[2]张静然.远程教育中有意义交互的含义及其确认[J].电化教育研究,2012(9):69-73.

[3]徐伟.网络环境中的交互研究综述[J].职业时空,2012(6):

128-129.

[4]陈丽.远程学习中的信息交互活动与学生信息交互网络[J].中国远程教育,2004(5):15-19.

[5]吕晶晶,王义.教学交互理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5-7.

[6]闫海波.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交互质量的因素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14-116.

作者:姚媛媛 李德全

教学类型分析论文 篇3:

历史比较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类型分析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历史进行全方面思考,这无疑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历史,对国家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归属感。历史比较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历史比较;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类型分析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77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通过互相比较能够帮我们更加明确地认知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高中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对历史有着本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明白历史事件的真相。学生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白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散乱地进行思考,很难从大量历史事件中发现其中的发展规律。历史比较法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历史的真相本质,进而明确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历史比较法,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各种历史因素,产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一、历史比较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直以来,历史比较法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即便历史比较法的说法不同,但对于历史比较法探索历史規律的作用,很多人都是认同的。总的来说,历史比较法就是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甚至人物和当时的社会制度等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历史的真相本质,进而明确历史发挥的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比较法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对历史教材中合适的内容展开历史比较法。

二、常用的比较方法

常用的历史比较法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一般是在一个历史事件的范畴内进行比较,对同个历史事件的前期和后期进行对比。横向则是对两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等进行比较,这就是纵横比较和横向比较。

整体比较和个体比较,整体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概括的比较,从而对整体性的历史发展规律有一定认识。个体则是对历史局部进行侧面的比较。正面比较是对真实的历史进行比较,反面则是加入一些虚构的历史事实进行假设比较。从内容上来说,一般比较是两个或以上都明确的,而特殊比较则是指只有单个是明确的。

三、历史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历史比较法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就是让学生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历史的真相本质,进而明确历史发挥的规律。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历史对国家产生更多的认同和归属感。历史比较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纵向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是对同一国家或民族历史前期和后期相似或不同的事件或人物等进行比较,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比如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早期是世袭制,这样权利就被各自家族牢牢把握在手中,让很多人才无法得到重用。这种现象一直到秦国的商鞅实施变法才有所改变,商鞅变法打破了这种世袭选官的旧格局。秦国的军功爵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选官的制度不断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完善。将历朝历代选官的制度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选官制度的变化。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到了宋代,科举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呈现一层层的筛选,而且放宽了参与科举的门槛,很多有着志向但出身不好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前因后果,对学生学习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二)横向比较法

横向比较法是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民族相似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展开对比分析,探索其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比如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政治方面,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天皇已经失去了权力地位,虽然还保留了天皇的称号,其实也只是名义的元首,真正掌握大权的则是幕府将军。

我国在戊戌变法前,一直处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这个体制非常完善,牢牢地统治着百姓,而当时的国民早已习惯了服从统治,这就会对改革产生很大的阻力。经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国内已经建设了现代化道路,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种种改革举措让日本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我国的洋务运动也想通过政府对国家实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虽然进行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改革并不彻底,工业军事依旧掌握在封建官僚手中,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阻碍。最终洋务运动还是对我国经济体制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很多企业也因为资金不足而破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比较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有效增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也有很大帮助。不过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注意,要遵循新课改后新的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好历史,还需要通过历史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和能力、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还要尊重历史,紧密结合历史教材,选择权威的历史素材展开历史比较法。另外,比较法的运用不能死板随意,其本质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黄江承.高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 闫伟.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中的应用[D].海南师范大学,2016.

[3] 王清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4] 刘燕.新课改以来计量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5.

[5] 阮章钊.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15.

作者:张龙

上一篇: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