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技巧

2022-11-24

为保证昏迷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防止误吸和及时从胃内注入药物。同时, 又便于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病情变化。常需为昏迷病人留置胃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人选择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病人100例, 按照病情、年龄、性别、昏迷程度, 将符合可比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组50例, 年龄44~82岁, 其中男性33例, 女性17例, 深昏迷患者21例, 浅昏迷患者29例;对照组50例, 年龄43~81岁,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16例, 深昏迷患者20例, 浅昏迷患者30例。以上资料统计学处理, P>0.05, 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将2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和新方法留置胃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法留置胃管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留置胃管。

1.2 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

将胃管由鼻腔一次插入所需长度约45~55cm, 然后用3种检验方法确认胃管在胃内: (1) 在胃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吸, 能抽出胃液; (2) 置听诊器于患者胃部, 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 L空气, 听到气过水声; (3) 将胃管末端置入盛水的治疗碗内, 无气泡逸出。如果不在胃内, 就要把整个胃管拔出, 重新插入。

1.3 新的留置胃管方法

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由鼻腔插入约15~18cm (超过咽部约2~3cm) , 此时, 把胃管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盛水的治疗碗内, 如无气泡逸出, 说明胃管已插入食道, 此时, 继续插入所需长度 (45~55cm) 确认胃管在胃内即可;如有气泡逸出说明胃管已插入气管, 应立即拔出胃管3~4cm, 用左手捻动旋转胃管改变方向, 利用胃管的弯曲度 (胃管在包装后, 有其自然弯曲度, 以间接增加胃管的韧性和硬度, 使胃管紧贴咽后壁滑行入食道) , 重新插入3~4cm, 再次把胃管放入盛水的治疗碗内, 此时一般不会再有气泡逸出, 继续插入所需长度, 确认胃管在胃内即可;如仍有气泡逸出, 仍应重复上述步骤。即使如此, 胃管也只是在上呼吸道小范围内移动, 不会使整个呼吸道粘膜因反复插管而造成损伤。

2 讨论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重度抑制的一种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 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 由于感觉、运动丧失, 各种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不能配合吞咽动作, 给操作者放置胃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插人和拔出, 极易造成喉咽部及整个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又延长了工作时间。工作实践中有人报道:误置胃管入气管内[1]以及插管引起的呼吸骤停[2]。为了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以及躯体的损害, 简化工作程序, 缩短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和探讨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 为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新方法, 操作简单实用, 既简化了工作程序, 缩短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减轻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躯体损害, 现在全院推广, 效果非常不错。

摘要:目的 探讨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技巧, 寻找操作简便、损伤少、病人痛苦小的留置胃管的技巧。方法 将昏迷病人100例分为2组, 分别用新方法 和常规方法 留置胃管, 对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方法 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65%、2次成功率80%、多次成功率92%、失败率8%、平均所需时间4min20s, 家属满意度70%;新方法 留置胃管1次成功率70%, 两次成功率96%, 多次成功率99%, 失败率1%, 平均所需时间2min30s, 家属满意度98%。结论 新方法 留置胃管成功率高, 操作简便、损伤少、患者痛苦小, 家属满意度高。

关键词:昏迷病人,置胃管,新方法,技巧,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桂莲.误置胃管于气管一例[J].中华护理杂志, 1989, 24 (7) :438.

[2] 董亚玲.2例插胃管导致呼吸暂停的教训[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5) :38.

[3]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3, 10 (3) :129~130.

[4] 欧阳彬, 王吉浦.外科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6, 31 (1) :41~42.

[5] 李莉, 徐佩茹, 姚俊英, 等.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 11 (2) :149~150.

上一篇: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下一篇:反循环钻机在客运专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