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4-22

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精选6篇)

篇1: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5月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组,观察组42组,对照组采用3M加压固定胶布“工”形固定法,观察组采用3M加压固定胶布改良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鼻部压疮发生率、胶带维持时间、鼻胃管滑脱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胶带维持时间较长,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改良固定法;留置胃管;压疮

[中图分类号] R47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a)-0194-03

Effect of improved method of fixed for indwelling gastric tube′s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E Su-e LUO Min ZHENG Xi-yan CHNE Shi-zhen ZHOU Hong

Department of The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Futi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Guangzhou Provice,Shenzhen 5180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s of improved method of fixed for indwelling gastric tube′s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Methods 80 cases with indwelling gastric tube′s patients from November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38)in which 3M pressure fixing tape “workers “shape fixation was applied and observation group(n=42)in which 3M tape fixation in modified fixed method were used.The incidence of nasal pressure ulcers,tape maintaining time and gastric tube slippage rate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nasal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tape maintain a longer time and gastric tube slippage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留置胃管自护知识的讲解、示范及指导等健康教育[5],均采用同种硅胶胃管(F16)。对照组给予3M加压固定胶布“工”形固定法,由高级责任护士按常规成功留置胃管后使用纱布擦净鼻部及管道上残留的石蜡油及汗液、油脂等,男性患者需剔除胡须,再使用3M加压固定带固定,负压器装在背心袋里用别针固定在患者衣服上,以便于患者活动。用记号笔在距离鼻孔5 cm处的胃管上做上记号,并贴上标识,注明留置日期、刻度,以便于每班护士的观察。每日用生理盐水做2次口腔护理,减少患者的不适。工形胃管固定法:将3M加压固定带裁剪成5 cm×5 cm,两侧分别在上下2 cm处向内剪去1.5 cm,即成“工”形胶带。将“工”的上“一”固定在患者的鼻翼部,中间的“一”纵向黏贴在胃管上,下面的“一”环绕固定胃管。

观察组给予改良胃管固法,将3M加压固定胶带的固定方法及裁剪形状进行改良,首先取3M加压固定胶带5 cm×7 cm,再从胶带的宽边3 cm处剪成两块长方形,分别为3 cm×7 cm、2 cm×7 cm,最后将3 cm×7 cm胶带从下边1.5 cm处对等剪至距上边3 cm处,裁剪完后就展开备用。采用同工形胃管固定组一样的方法成功留置胃管后,将3 cm×7 cm胶带的上边整块去分离纸后平铺紧贴在鼻翼部,下面开口两边去除分离纸后分别交叉环绕在胃管上,再将2 cm×7 cm胶带顺着胃管的方向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在患者的同侧下颌角处。

1.3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留置鼻胃管固定后鼻部压疮发生例数、胶带维持时间、鼻胃管滑脱率。压疮:根据美国压疮协会的压疮评估准则[4],Ⅰ度为局部皮肤有红斑但皮肤完整;Ⅱ度为损害涉及皮肤表皮或真皮层,可见皮下损伤,可看见擦伤、水疱、浅的火山状伤口;Ⅲ度为伤口浸入皮下组织,可见较深创面,但尚未侵犯筋膜;Ⅳ度为损害涉及肌肉层、骨骼或结缔组织。同时每日实时记录两组患者胃管固定的胶带脱落时间,以便判断其牢固性。鼻胃管滑脱率:以留置胃管时标记好的刻度为标准,脱出3 cm以为鼻胃管脱出[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综上所述,管道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14],而留置胃管的改良固定方法,固定牢固,明?@降低了鼻翼部压疮的发生率,能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ubart E,Berkovitch M,Leibovitz A,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ciprofloxacin in hospitalized geriatric patients comparison between nasogastric tub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J].Ther Drug Monit,2013,35(5):653-656.[2]唐丽娟,阮素萍.三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08-109.[3]吴木清,常大川,蔡蓉蓉.神经内科应用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4):83-85.[4]钟彩堂,李小平,刘伟娟.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2):45-47.[5]沈瑜,管学妹.改良固定法在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鼻翼部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122-123.[6]梁妙玲,李洁霞,滕金蓉,等.脑卒中患者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61.[7]王永刚,蒋仁莲,廖容.胃管固定新方法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135-136.[8]陈丽燕.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69-70.[9]宴莉.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11-212.[10]古文珍,林丽婷,黄秋雨,等.两种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法预防颌面部手术患者鼻部压疮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0):21-23.[11]占春丽.两种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4,12(29):2746-2747.[12]王琴.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201-4202.[13]杨淑萍.双重胃管固定法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49-250.[14]毕丽,张丽萍,林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63-365.[15]郑衬喜,曾晓华,韩琼华.改良式留置胃管固定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192-194.

篇2: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7例, 女19例;年龄28~71岁, 平均年龄56.6岁。观察组男34例, 女22例;年龄30~76岁, 平均年龄58.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均无明显的差异 (P>0.05) , 故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留置胃管

所有患者均因呼吸衰竭而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均通过留置胃管进行营养供给。具体方法为: (1)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即:患者保持左侧半卧位, 头部稍后仰, 与平面约呈30°;胃管插入前, 先用石蜡油涂抹, 以保持其润滑;再从鼻孔缓慢地置入食道上段, 其中插入深度为45~55 cm之间。待留置成功后, 将患者头部放平, 并用听诊器检证胃管的固定情况[1]; (2) 观察组:给予改良胃管置入法, 即将常规方法的体位改为左侧卧位, 如胃镜检查的体位, 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 其他操作与常规方法相同。观察和记录置管过程中患者的各种变化, 一旦发生呛咳、烦躁、心动过速等反应, 立刻停止插管, 并报告医师处理。置入胃管时, 所有动作必须轻柔, 以避免损伤鼻黏膜而引起出血[2]。

1.2.2监测指标

观察和记录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的例数、所需时间及置管过程中的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 15.0统计病例数据。其中, 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置管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置管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 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胃管置管前后,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均不明显 (P>0.05) , 说明改良留置胃管法不会改变患者的生命体征;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均比较明显 (P<0.05) , 见表2。

2.3 胃管留置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胃管留置的过程中出现呕吐患者, 观察组1例、对照组14例 (P<0.01) ;出现呛咳患者, 观察组2例, 对照组12例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改良胃管留置方法的优势: (1) 插管成功率较高, 且耗时短。这是因为:当患者处于左侧卧位时, 其舌根会向左偏离, 消除了胃管置入鼻孔过程中的阻力, 从而有效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此外, 当胃管进入食道下端贲门处时, 胃管前端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向胃大弯自然侧垂, 使胃管更易进入胃腔, 从而缩短了置管时间。 (2) 置管引起的副作用较少。这是因为:改良的左侧卧位置管可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及呕吐物的引流及呼吸道的通畅, 从而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这是因为:左侧卧位与胃镜检查的体位相一致, 而此时的胃大弯最低, 从而避免了胃管道发生反流;同时与仰卧位相比, 卧位更利于患者排出口腔内的分泌物, 并可缓解咽反射和咳嗽反射, 故置管的成功率较高[3];而传统卧位置入胃管时, 气管容易在咽部受到头部前屈位的压迫, 不但会刺激气管黏膜而导致患者出现呛咳, 还会升高颅内压而改变患者的生命体征[4]。综上所述, 胃管置入方法经过改良后, 不仅显著地提高了气管切开手术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而且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 大大减轻了置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拉结, 陈海珠, 陈奋琼.气管切开后的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31 (12) :32-33.

[2]朱萍, 史亮亮, 刘建芳, 等.改良置胃管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D].护理学报, 2011, 18 (8) :65-66.

[3]李培珍, 吴熹, 徐微微.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2种置胃管方法的比较[D].护理学报, 2012, 19 (9) :70-72.

篇3: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关键词】 胃管固定方法;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Abstract】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astric tube of two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of clinical effect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neurosurgery allowance stomach of nasogastric tube, each 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of gastric tube fixed observation group USES the transparent dressing 3 m stick fixed gastric tub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slip rate, comfort, beautiful degree and the incidence of stomach tube fixed place skin damage. Results the rate of gastric tube shedding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astric tube fixed place skin damage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fort, beautiful degre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using 3 m transparent dressing stick fixed stomach tube is firm, comfortable, beautiful, good skin integrity makes use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Stomach tube fixed method ; Clinical effect ;The 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61-01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经手术或抢救后长期昏迷卧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致患者不能自行进食。因摄入不足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另外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 易入血,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 形成[1]。故很多患者都需要早期置入鼻飼管。鼻饲是一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在营养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留置胃管的固定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使用传统固定方式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2]。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胃管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固定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3]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胃管固定不牢或方法复杂等不足。就此问题,我们改良设计了一种新的鼻饲管固定方法,并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120例神经外科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51例,女9例。年龄21-81岁,留置胃管7-32d,平均(26.5±7.8)d。观察组男49例,女 11例。年龄23-84岁,留置胃管时间7-33d,平均(27.9±8.1)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留置胃管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的胃管固定法: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及颊部[4],鼻翼上交叉贴1根胶布,脸颊部1根胶布交叉贴,共用2根胶布。

1.2.2 观察组 用3m透明敷料贴固定法:用3m透明敷料贴(型号:3m透明敷料;规格:宽10cm长12cm一张,用剪刀横向剪宽2cm,使之变成宽为2cm,长为10cm的敷贴),操作步骤:①患者仰卧位,证实鼻饲管在胃内后,清洁胶带粘贴部位,保持皮肤干燥,无化学剂及油脂。②将敷贴一端撕开,先粘贴于患者鼻根至鼻尖处(约4cm),使之与皮肤妥帖,然后缠绕胃管2圈,将剩余部分贴于患者鼻部。

1.3 评价指标 胃管滑脱率:以留置胃管时标记好的刻度为标准,胃管脱出3cm以上为胃管脱出。 舒适度:患者的主观叙述。 美观度:患者或家庭评价。皮肤受损:固定胃管处皮肤出现红,痒,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 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评论

留置胃管鼻饲是神经外科患者增加营养的最佳途径,鼻饲管的意外拔出,不仅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增加病人病苦和费用[5]。在鼻饲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胃管的插入和固定,而影响胃管留置时间长短和舒适度、美观度及胃管固定处皮肤受损等情况又取决于胃管固定的材料和方法,固定的牢固的程度,传统的固定方法与3m透明敷料贴固定法粘贴的部位都是在鼻翼处。虽然鼻翼周围油脂分泌比较旺盛,加上出汗,容易使胶布很快丧失黏性,但3m透明敷料贴使用的是特殊的聚氨酯材料制成,在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具有透气性好,防水防菌功能,皮肤可正常呼吸【6-7】。且3m透明敷料贴特点外还有专用的医用粘贴配方,提供持久的粘贴时间,在潮湿环境下粘性更强,专为湿热环境和多汗患者设计,因而牢固性强。价格适中,因一张10cm×12cm 3m透明敷贴可供5次使用,并且便于观察胃管情况。由表一可见,应用3m透明敷料固定胃管法,降低胃管的脱出率,皮肤受损发生率,并且舒适、美观,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

[2]李晓波,荆涛.开胸手术中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5):32-33

[3]张琳妹.临床胃管固定方法护理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85-86

[4]范海萍,刘宏,申英华,昏迷患者鼻饲管置入方法的改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

[5]许月春.监管病房儿科导管的固定方法.现代中西医综合杂志,2004,3(3):363

[6]刘军霞,李峰,孙珊.3m透明敷贴在褥疮预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5):24

篇4: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106例经鼻放置胃管患儿, 男58例, 女48例, 年龄1~23个月;其中腹股沟嵌顿疝41例, 肠梗阻17例, 急性阑尾炎17例, 肠套叠18例,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5例, 先天性巨结肠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3例, 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胃管留置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1) 试验组:取一段长度为5~6cm, 宽0.8~1cm的3M医用胶带, 将医用胶带一端中间处向内剪2~3cm, 打开就像一个“Y”字形。将“Y”形胶带未剪开部位贴于新生儿鼻梁, 将胶带剪开部位以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交叉固定于胃管上。 (2) 对照组:按护理操作常规将胃管插入胃内后, 用2条3M粘着性伸缩胶带分别固定于新生儿两侧鼻翼和面颊部。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2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发生率。以鼻胃管置入的原始有效刻度为标准, 胃管脱出3~5cm判定为胃管脱出, 发生脱管后的患儿不再重复计算脱管;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破损判定为皮肤溃烂。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发生率分别为17%和13%, 对照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发生率分别为40%和28%, 试验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0.01) , 见表1。

注:2组比较P<0.01。

3 讨论

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 由于手术与麻醉的影响, 胃肠蠕动减慢, 造成术后气液潴留, 胃肠张力增加, 影响伤口的愈合, 甚至导致吻合口瘘, 故需要常规留置胃管[1]。胃肠减压是一项介入性操作, 患者易出现咽喉肿痛、恶心、痰多、口腔黏膜干燥等不适, 甚至咳出或因忍受不了自行拔出[2]。对于无法进食或不能完全经口进食的患儿, 胃管又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维系患儿生命的作用。对胃管固定方法的不断改良研究, 可有效降低胃管脱出的概率, 减轻患儿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本文结果显示, 试验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0.01) , 提示改良Y形固定胃管法优于传统固定法。可能由于[3]: (1) 此法固定牢固, 安全可靠。 (2) 胶带固定距离长, 能承受的牵拉力大, 患儿不易拔出胃管。 (3) 胶带主体固定部位离口腔较远, 减少了口腔分泌物流出时浸湿胶布而导致胃管脱出现象, 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又减少了患儿痛苦。 (4) 由于重插胃管次数减少, 相应减少了重插胃管时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避免反复插胃管对患儿鼻腔、食道、胃黏膜的刺激损伤, 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 (5) 经常更换胃管会导致使用胃管的数量增多, 增加了患儿的治疗费用, 而采用Y型胶带固定留置胃管可以延长留置时间从而降低成本。综上所述, 改良固定胃管方法不仅减轻患儿的痛苦, 提高患儿的舒适感, 也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适宜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Y形固定胃管方法在婴幼儿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放置胃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 试验组采用改良Y形固定胃管方法, 比较2组患儿胃管脱出率和局部皮肤溃烂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发生率分别为17%和13%, 对照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溃烂发生率分别为40%和28%,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结论:改良Y形固定胃管的方法优于传统胃管固定方法, 避免了婴幼儿胃管易脱出及重置胃管的不适感, 减少了局部皮肤溃烂发生率。

关键词:胃管固定,改良,婴幼儿

参考文献

[1]李玲, 肖艳秋, 白琳.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法〔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4) :346.

[2]朱海霞, 曾萍, 黎春芳, 等.胃肠减压患者两种雾化吸入频次雾化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11, 26 (6) :41-42.

篇5: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本院住院行胆道手术后且带T管出院的病人98例, 排除其他严重躯体及精神疾患的基础上, 在其意识清醒的前提下, 告知研究内容, 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 将所有病人按随机-平行对照分为“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组 (观察组) 以及传统“T”管固定及堵管组 (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男29例, 女20例;年龄34岁~82岁 (51.9岁±2.8岁)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18例, 高中以下者20例, 大学及以上者11例;疾病情况:肝外胆管结石36例, 肝内胆管结石7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6例;出院后带管时间:25d~35d (30.0d±2.1d) 。对照组男27例, 女22例;年龄35岁~84岁 (52.7岁±2.5岁) ;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20例, 高中以下者20例, 大学及以上者9例;疾病情况:肝外胆管结石34例, 肝内胆管结石8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7例;出院后带管时间24d~38d (32.1d±2.2d)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观察组用络合碘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约15cm, 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 待干;将泡沫贴一侧剪开口, 开口向上围绕“T”管紧密与皮肤粘贴, 开口对齐合拢, 用一张一次性透明输液贴贴于泡沫贴开口处, 与皮肤相连;消毒引流管口, 用一次性输液器针头帽堵住“T”管, 用1张或2张一次性透明贴将外面的“T”弯曲反折严密覆盖于泡沫贴上。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剪开口, 围绕“T”管用胶布固定, 用碘伏消毒引流口, 接一次性引流袋, 将外面的“T”管反折, 用绳子系紧, 引流袋用绳子固定在裤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的舒适度, 主要根据病人的自我感受进行评价, 出院回家期间由随访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并评价, 询问病人的身心感受, 有无焦虑或者疼痛等不适感;记录意外拔管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措施对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设定a=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饮食结构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加之老龄化的不断加深, 老年常见疾病———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该病多合并与肝硬化腹水、糖尿病等疾患, 故而留置“T”管时间多较长[3], 既往多采用将无菌纱布剪开口, 围绕“T”管用胶布固定, 用碘伏消毒引流口, 接一次性引流袋, 将外面的“T”管反折, 用绳子系紧, 引流袋用绳子固定在内衣上, 由于此操作较复杂, 同时, 操作不当易引起感染, 活动不注意时容易将“T”管拔出, 引流袋暴露在外时外观不美观, 易受到旁人的歧视, 给病人心理造成较大负担。因此, 探索安全、有效、舒适的堵管方法, 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带T管回家病人堵管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对留置“T”管固定及堵管方式的改良方式进行研究, 发现泡沫贴固定“T”管和用一次性输液器针头帽进行堵管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此问题, 故而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病人带管期间仍需对其进行一些必要告知, 如使其明晰做好管周的皮肤护理的重要性, 使其保持管周敷料干爽, 勤消毒, 更换敷料, 以尽可能防止管周皮肤感染;同时, 保持T管外口纱布清洁、干燥;在病人出院时, 详细告知其饮食原则以低脂肪、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为宜[4];以及适当活动、多饮水;不可随意将针头帽拔出等注意事项[5]。结果证实:观察组病人舒适率为95.92%, 对照组病人舒适率为55.10%,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病人中未出现意外拔管现象, 对照组病人出现4例 (8.16%) ,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留置“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方式有助于提高带管出院病人的舒适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方式在带管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行胆道手术后且带“T”管出院的病人98例, 随机分为“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组 (观察组) 以及传统“T”管固定及堵管组 (对照组) 各49例。观察两组病人的舒适度, 及记录意外拔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中舒适者47例, 不舒适者2例, 舒适率95.92%;对照组病人中舒适者27例, 不舒适者22例, 舒适率55.10%,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病人中未出现意外拔管现象, 对照组病人出现4例 (8.16%) ,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留置“T”管改良固定及堵管方式有助于提高带管出院病人的舒适度,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留置“T”管,堵管,护理

参考文献

[1]黄春桃.胆道术后常规拔除T管胆漏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7C) :1949.

[2]郑德琼.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8) :991-992.

[3]蔡水仙, 康玉华, 王丽玲.针头帽用于胆道术后带管出院病人T管堵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0, 25 (11) :51-52.

[4]熊英, 李洪艳, 米娜, 等.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 28 (5) :351.

篇6:改良固定法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6月收治需要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60例, 男38例, 女22例, 年龄 (58.6±12.8) 岁。脑卒中12例, 多发伤10例, 腹部手术后14例, 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4例, 其他10例。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气管插管率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 (1) 操作前准备:按胃管留置常规准备用物, 如胃管和导丝等, 另准备Glide Scope可视喉镜、吸引器及吸痰管;气管插管患者的气管导管、牙垫固定于一侧口角;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测量胃管置入长度并标记, 润滑胃管前端;选择一侧鼻孔, 检查并清洗消毒;患者如果牙关紧闭、烦躁不安, 可给予小剂量镇静剂。 (2) 操作方法:研究组应用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盲插胃管留置法。操作组成员为重症医学从业>5年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1名, 均经严格培训并能熟练完成胃管留置和可视喉镜操作。研究组操作方法: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右手拇指和示指推开患者唇和门齿使嘴张开, 然后将可视喉镜探头插入口腔, 压低舌体进入咽喉部, 调整探头, 保证通过可视喉镜屏幕能够清晰观察到声门和声门下方食管开口处, 助手一手用纱布托住胃管, 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前端从一侧鼻腔插入, 操作者在屏幕直视下将胃管逐步推进达咽喉部, 然后旋转调整胃管位置送入食管入口, 在助手的密切配合下, 将胃管螺旋向下缓慢推进45~5cm, 拔出胃管内导丝, 退出可视喉镜探头, 证实在胃内后固定。对照组采用盲插胃管留置法, 从鼻腔插入, 经后鼻道、口咽试插, 以寻找食管开口, 证实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如为困难置管, 则重新采用可视喉镜引导进行胃管留置。

观察方法与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喉部水肿、出血、误插入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胃管留置失败原因。研究组操作时间定义为操作前准备完成后准备插入可视喉镜探头开始到胃管固定结束。对照组操作时间定义为操作前准备完成后准备插入胃管开始到胃管固定结束。困难置管定义为盲插法胃管留置连续3次均不成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相关统计资料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胃管留置成功率96.7% (29/30) , 对照组73.3% (22/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操作时间 (6.8±1.6) min, 与对照组 (14.0±7.8) min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置管过程中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困难置管8例, 重新采用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均取得成功, 见表1。

胃管留置失败原因分析:对照组有8例置管失败, 1例由于存在颈椎骨折, 所以无法按胃管留置要求摆体位, 盲插法无法完成;2例因有气管插管, 使得胃管经过口咽部时受到阻力, 在口腔内盘曲打折;4例深昏迷患者因咽部组织松弛, 后坠的舌根堵塞口咽, 即使将患者头部托起也难以改善堵塞, 致使胃管通过困难;1例经3次盲插法导致喉头水肿。研究组仅1例置管失败, 是因下颌骨脱位骨折严重, 可视喉镜探头置入后大量出血, 所以暂停操作, 3 d后出血停止, 重新进行可视喉镜胃管留置获得成功。

讨论

重症医学科由于疾病和镇静剂使用等原因, 昏迷患者较为常见。由于昏迷患者胃管留置时不能配合吞咽, 另外, 受气管插管或其他生理、病理因素影响, 盲插法留置胃管不易成功, 胃管即使通过食管开口也容易在食管中弯折而无法进入胃内[2]。其次反复胃管留置易损伤鼻咽黏膜和咽喉, 严重者会误入气道, 可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从而加重病情。

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借助可视喉镜屏幕提供的清晰图像可以准确定位食管口, 确保胃管能一次性置入成功。本文研究组30例患者在可视喉镜引导下行胃管置入, 效率较高, 效果较好, 且胃管置入过程中喉部出血、水肿及误插气管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另外, 对照组困难置管8例重新在可视喉镜引导下进行胃管留置均取得成功, 因此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的临床效果优于盲插法。其优点可归纳为: (1) 可视喉镜能充分暴露咽喉部视野, 能清晰看到声门和食管入口, 避免反复盲插和刺激而引起炎症, 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窒息等并发症, 成功率高。 (2) 可在明视条件下吸引口咽部和气道的分泌物, 不会产生误吸。 (3) 对体位无要求, 对于颈椎骨折等不能摆放头位者尤其适用。

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在操作中应注意: (1) 操作者应熟悉咽喉部解剖结构, 正确识别腭垂、声门、食管等; (2) 对于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躁动不安的患者, 可适当镇静, 不要强行置入喉镜; (3) 操作前应清理患者口咽和气道分泌物保证观察效果,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畅通气道防止缺氧[3]; (4) 退出可视喉镜时注意不要把胃管带出。

总之, 可视喉镜胃管留置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可视喉镜胃管留置法在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 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研究组应用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 对照组采用盲插法胃管留置, 观察比较两组胃管留置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胃管留置成功率96.7% (29/30) , 与对照组73.3% (22/30) 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胃管留置用时 (6.8±1.6) min, 与对照组 (14.0±7.8) min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困难置管8例重新经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均取得成功。结论:可视喉镜引导胃管留置法可提高重症昏迷患者胃管留置的成功率, 缩短插管时间, 减少并发症, 尤其对于胃管留置困难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可视喉镜,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胃管留置

参考文献

[1]李琳风, 霍晓鹏, 张毅.对气管切开的昏迷病人留置胃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 (23) :2532-2533.

[2]张卫中, 孟桂云.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7) :967.

上一篇:学习打字的作文下一篇:同床异梦的星座配对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