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2-09-11

近年来, 世界各国纷纷将新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 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 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面对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 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应对在新一轮发展中所面临的来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 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力争用十年的时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并在2025年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同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大的商务英语人力资源保障。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复合型”的人才素质结构上, 即培养具备高尚道德素养、拥有扎实英语语言技能并通晓全面商务专业知识, 具有创新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见表1) 然而, 对于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而言, 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自我提升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教育部专家戴炜栋曾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改革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 深入进行外语专业教学的整体改革, 已是刻不容缓……”[1]因此, 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时代背景为视域, 将系统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并就改革的路径和方式提出具体的对策, 旨在解决为什么“改”的基础上回答两个问题:凭什么“改”?怎样“改”?

一、概念界定

(一) 中国制造2025

介绍“中国制造2025”战略之前有必要对德国“工业4.0”战略进行简要回顾。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18世纪末期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1.0”、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基础导入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工业2.0”和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IT技术和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工业3.0”)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9月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发布报告《把握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以来, “工业4.0”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成为了德国的国家性战略。“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构建智能型工厂, 采用“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着力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换言之, “工业4.0”战略通过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和网络物理系统 (Cyber-Physical System) 等手段, 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点进行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促进产品功能多样性、个性化和产品性能大幅提升。[2]其所追求的是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倡导以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来实现制造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 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和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作为对德国“工业4.0”战略的回应,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论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构思, 勾勒出把我国从制造大国打造成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同年5月, 国务院正式下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文件, 详细说明了我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时间规划和行动纲领, 主要包括5个方针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4项原则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自主发展, 开放合作) 、9项重点任务以及“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等内容。“三步走”的总体目标是指, 我国争取用十年的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35年时达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并全面实现现代化, 最后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综合实力名列世界制造强国前列。[3]“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亦是应对全球各国兴起“再工业化”浪潮的重要战略部署。

(二) 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国家教委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制订并实施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两大任务。然而, 对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国内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从国家教育职能管理层面来看,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初是国家教委在1994年颁布的文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提出, 后详细表述在199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文件通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该通知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4]从国内学界层面来看, 首先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做出明确定义的是刘明浚等学者在著作《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的论述。他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 它涵盖了“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内容, 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而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5]国内其他学者如持狭义论观点的龚怡祖认为,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 为实现培养目标 (含培养规格)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 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6]持广义论观点的学者如李志义则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有机整体, 它涉及人才培养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整个过程, 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构和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化, 决定了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特点。”[7]通过以上对多种观点的分析, 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属性和主体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一定差异, 但都是致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下,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符合20世纪80年代盛行于西方学界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学说主张。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专著《智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概念, 并在后期的其它著作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解决自己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或遇到难题所需要的能力, 不是以数学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为核心, 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 而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8], 因而人类的智能可划分为逻辑-数学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流智能、自知-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九种形式 (见表2) 。“多元智能”理论否认传统的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数学能力为智力核心要素的观点, 转而强调人类智力的整体性、实践性、差异性和多元性。“多元智能”的“整体性”主张所有正常人类都同时具有上述九种智能, 而这些智能又能以多种方式自由组合, 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呈现出不同特征;“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生产、创造有效产品的能力;“差异性”是指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 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差异而表现出差异;[9]“多元性”则强调要从多维的角度来看待智能并要认识到各种智能是以单独的而非整合的形式来体现, 具有开发性和可塑性。

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智能潜力。最后, 它摆脱了唯分数论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 主张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过程评价、个人自评与团队小组互评以及教师参评等多层面的综合性评价机制。传统的测试方式只强调言语-语言和逻辑-数学方面的能力, 忽略了对学习者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过于片面和局限。而“多元智能”理论却要求从学习过程、学习者个人、学习团队和教师参评等多个层面来测试学习者差异性的智能特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张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要求。首先, 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纯语言学习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 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在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 只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培养既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全面的商务专业知识, 又具有创新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其次, 它打破了僵化保守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及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授课模式, 倡导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多维度、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开发学生的九种智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和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满足学生差异性的个性需求。在设置课程时, 一方面要开设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的专业课程 (如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译写等) , 另一方面也应充分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而设置一些有利于智能培养与素质提升的专业拓展课程 (如国际商法、商务谈判、速记与速录等) ;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采征, 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显然有利于总结和改进现行教育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策略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时代要求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学说主张表明了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要而且可行。本文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实施改革的路径与方式。 (见表3)

(一) 以就业为导向, 促进职场意识

国务院在下发的通知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场意识便成为实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力举措之一。在具体操作中, 一方面要注意根据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来确定。换言之,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商务英语人才, 我们就按需培养。只有准确的目标定位后, 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适应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另一方面, 要根据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紧扣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应多设计一些直接面向职业、面向具体岗位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 一定要深入市场调研、主动听取企事业专家的建议、认真对待毕业生的反馈, 全面了解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不断丰富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11]

(二) 以能力为本位, 提升综合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 即“能力本位”, 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界的一种关于职业教育的理念, 90年代初期被我国学界所认知。“能力本位”的关键要素是能力, 而此处所强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能力, 包括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 (活动的领域) 和反馈 (评价、评估的领域) , 其主要目标是在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获取的同时, 着重培养他们胜任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而言, “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商务领域职业岗位胜任力为中心, 坚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 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以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载体, 通过结合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演示法、翻转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做中学”与“学中做”的互动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能力本位”的评价机制, 英国学者艾利森·沃尔夫 (Alison Wolf) 曾论述说:“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这种评价形式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 是完全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 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12]因而在考核评价环节中, 我们要以市场需求分析为基础,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 建立以能力测评为重点的商务英语专业考核评价机制, 把对学生的考核细化分解, 将实践操作能力作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可采用课内与课外、小组与个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理论与实训、教师参评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来进行。

(三) 深化校企合作,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起源于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协作、校企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的有效模式。然而应当看到, 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和挑战, 如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专业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等。鉴于此种情况, 商务英语专业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模式来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内涵。具体而言, “引进来”即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入课堂, 让他们在教学中详细阐述商务英语相关岗位工作要求及运作流程, 培养学习者岗位意识并积累必要的就业经验。

另外, 专家们还可以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定期开展商务技能实践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共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走出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实操技能;二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岗位挂职锻炼, 了解、掌握最新市场动态, 着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从而使自己成为能够胜任英语语言教学、商务专业知识和实践课程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四) 推进“双证融通”, 实现证书对接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双证融通”教育制度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双证融通”教育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融合、对接,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统一, 旨在帮助学习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专业知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同时具备胜任某种或多种岗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是将学校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机结合, 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鼓励院校参与到新的职业证书标准的制定中去。[13]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商务英语专业必须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要求设计进去, 并通过相应的双证课程设置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推进“双证融通”教育不仅要求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变革, 还对实施“双证”教学的配套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即建立设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适应“双证”教学需要的自编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以不断完善实训设施, 提供“仿真式”、“情景式”实训条件为总体原则, 着力提升学习者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和商务实操项目的各项技能。建设校企合作的自编教材, 则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标准, 能较好满足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团队学习的需要。

四、结语

创新适应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宏观背景下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举措, 亦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时代背景为视域, 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 并在充分论证实施培养模式改革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 就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式提出了四条建议:以就业为导向, 促进职场意识;以能力为本位, 提升综合能力;深化校企合作,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推进“双证融通”, 实现证书对接。不可否认, 这些建议并非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唯一准则,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无论怎样, 相信上述建议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 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对于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摘要: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时代背景为视域, 在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 及必要性进行细致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校企合作”以及“推进‘双证融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模式,“多元智能”理论,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第二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划[J].外语界, 1998:6-7.

[2] 裴长洪, 于燕.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 2014:28.

[3]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Z].国务院公报, 2015:12-23.

[4]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401/xxgk_162625.html.

[5] 李亚萍, 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 2003:103.

[6]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16.

[7] 李志义.谈高水平大学如何建构本科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7:35.

[8] Gardner Howard. 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 Century[M].Basic Books, 1999, 78-80.

[9] 梁爱民、周莉莉.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6:81.

[10] 薛荣, 李敦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57.

[11] 魏继华.就业导向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2013:14.

[12] 陈嫔荣.商务英语专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研究与实践[J].怀化学院学报, 2010:135.

[13] 许远.双证结合的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6:44.

上一篇:关于工程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内力的探讨下一篇:美菱电器的偿债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