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2024-04-28

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共7篇)

篇1: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摘 要】21世纪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目标。高校辅导员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独特作用。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加强目标引领,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导航员;积极沟通协调,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联络员;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勤务员。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学识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人才培养;大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并且“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次提到“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4]还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5]。可见,拔尖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越来越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呢?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6]张秀萍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雄厚基础的学术研究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指应用研究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三是指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7]可见,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处于所在领域或行业的领先水平,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重大问题,自觉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先后陆续开设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验班、创新班、精英班等专门班级,有的高校还创办了以著名科学家或教育家命名的院系或书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作为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目标引领,积极沟通协调,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导航员、联络员和勤务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争取早日建成人才强国。思想引导: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

高校辅导员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发授课老师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大学生和授课老师无动于衷辅导员一头热的现象。

1.1 向大学生宣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方面,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人人渴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和大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消除部分大?W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向大学生宣传国家和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和具体举措

一方面,辅导员要向广大学生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具体举措,实现大学生人人知晓国家和学校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院系和专业的特点,结合培养方案和毕业出路,解答大学生的疑惑,使大学生对学校和院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举措有更清晰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避免盲目性。辅导员要吃准政策和文件精神,把政策和举措讲透彻讲明白,避免主观臆断。

1.3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来,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辅导员从新生入学起,就要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和讲座,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大学生去接触和了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引导到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方向上来,避免大一新生无目的无目标无意识地学习,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对于特殊情况的大学生,辅导员要一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目标引领: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导航员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牢牢把握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个中心目标不动摇。

2.1 人才目标引领: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才

辅导员要密切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防止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防止人才培养出现“放水”或打折扣的现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考试能考99分或100分。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那些有点小聪明、投机取巧、善于钻营的人。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和选择越来越多。对那些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高校辅导员要加强目标引领。辅导员要深入了解他们,与他们深入谈心,把他们的目标和学习动力转移到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上来。对那些虽然有培养潜力但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坚定目标和选择,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争取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2.2 价值目标引领: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习近平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8]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使命担当,而不是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与社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塑造。向大学生宣讲邓稼先、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努力学习、勤于创造、报效国家的感人事迹,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2: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目前, 江苏高校拥有科技人力资源约为5.14万人, 其中有两院院士7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4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65个。自2006年以来, 江苏高校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达10.9万项, 争取到科技经费319.5亿元, 申请了专利30049项, 授权专利14297项, 分别是“十五”期间的8.8倍和11.7倍。而且, 江苏约有100所高校、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9200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 高校服务企业的科研人员多达两万多人次。

1.1 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理念与实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也是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 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开阔前瞻的国际视野和稳健卓越的领袖素质”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

南京大学还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明确了“四个融通”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即“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南京大学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它将传统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模式。本科生进校时不再戴有专业“帽子”, 而是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 选修通识通修课程;经过自主选课, 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 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然后进入“多元培养阶段”, 学生一边修读相应的“专业准出标准”规定的课程, 一边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南京大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制, 探索出“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试验区。南京大学现有9个“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其中的匡亚明学院大理科强化班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多学科综合点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与探索, 南京大学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依托, 按学科群打基础, 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 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在选拔真正热爱基础学科、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潜力的优秀学生进入各学科试验区的同时, 通过个性化的培养和柔性评估, 实现动态进出、科学发展的局面。

南京大学通过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将逐步构建新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实践与创新, 激活了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 “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 南京大学为创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努力着。

1.2 扬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理念与实践

扬州大学文学院在“拔尖型人才培养”方面, 根据自己的特色, 建立了“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创造拔尖型人才在文科方面脱颖而出的新局面。

扬州大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二、三年级分别设立了四个不同于学生会等传统的学生组织, 形成了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干部领导、全体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制度, 同时, 结合研本“1+1”, 构建了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2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受学分制推行的复杂性内外部条件的制约, 现在, 推行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少数高校之内, 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招生、考试、评价和管理等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 对学生成才的激励导向作用不足。

二是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 高校学科专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 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3剖析“冒”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

由于缺乏系统的创新理论指导;缺乏对人文修养的培养;高校学术氛围偏向急功近利;师资队伍中的“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缺少教学与学术上的百花齐放;教学方式普遍“填鸭式”教学, 考查学生考试成绩占很大部分, 对学生课后学习的引导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育体制使权力过于集中, 大部分老师教学仅为完成教学任务, 缺乏积极性等原因, 一直“冒”不出杰出人才。

摘要:江苏某些高校正在探索关于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对于整体江苏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 仍存问题, 亟待解决。

关键词: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现状

参考文献

[1]李乾文, 周建.江苏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探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10, (3) .

篇3: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纲领性保障。该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列为建设任务,为总体目标的落实指明了道路。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内容指出,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

纵观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一直被视为大学的重大使命[2]。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需大量世界一流人才,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便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

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清华大学施行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便提供了成功经验。其中,2005年创办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总结曾荣膺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办学十余载,在生源选拔、师资评聘、培养模式、制度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进行深度化探索。通过重建知識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大师教学、融入国际前沿、感悟行业潮流等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启发了学术兴趣,奠定了学术基础,提升了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培养成效卓著,在国际学科评估中被誉为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赞誉[3]。

本文将以上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等成功实践为参照,从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宽领域发散等三大方面,浅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探索课程设置的有效实践。

(一)注重理论基础,构建系统应用

高等教育的本科培养阶段一般分为四个年级,各年级各具特点,有所不同,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其不同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在本科教育的起步阶段,课程设置上应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探索高深学问或原始性创新工作打好根基。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前两年着眼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强化,所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入门》、《计算机应用数学》、《算法基础》、《计算理论》、《密码学基础》等,注重理论基础;后两年着眼于计算机科学前沿知识领域的专业教育,通过《量子信息》、《计算生物学》、《高等计算机图形学》、《云计算与软件工程》等课程的设置,构建系统应用。

通过分阶段不同侧重点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了起步阶段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合理的课程阶梯,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核心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做足准备。进入更高年级后,学生已初步养成学术志趣,该阶段开设前沿系统及应用课程,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在理论基础上探究系统及应用,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

(二)开展通识教育,拓展自我兴趣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知、情、志”上的全面发展,兼备文理各类知识,对交叉学科领域知识都有所了解。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致力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从本科教育开始就存在的“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系统性问题[4]。现有的高校教育各环节仍旧偏重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沿袭基础教育阶段“填鸭式灌输”等教学方式,极大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涵盖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人文、社科等诸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深度思考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有机会充分拓展已有的扎实基本功,培育批判思维,探索自身兴趣。

(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

宽领域课程设置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项有益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培养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在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方面,清华大学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新增设的本科荣誉学位制度。 在该制度框架下,本科学生在修完数学、自然科学、工科基础、专业与研究、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综合贯通等6个系列富有挑战性的18门宽领域课程、并完成“高年级学生研究员计划”相关环节后,就能获得充分认可其学术志趣及追求的本科荣誉学位。[5]

设立本科荣誉学位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的实践,将大力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课程设置上探索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与兴趣探索、宽领域发散等,将有利于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从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OL].(2015-10-24) [2016-08-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杨德广,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4-34.

[3]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之改革与实践——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09).

[4]徐月红,岳贤平.“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J]. 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篇4: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近几年来, 一些地方高校凭借自身优势, 举全校之力开展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精英教育。这类学校往往集中优质资源, 如一流的师资队伍、精心选拔的优秀学生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其他类型创新人才相比, 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的人才, 除了应具有创新人才共同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心理特征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在现场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即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像其他本科生一样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同时又要在面向现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技能, 这样就可以使科学家、工程师的很多理论成果转变成企业一线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 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国内众多部属重点高校在精英教育中已先行一步, 采用校中院模式, 成立精英学院, 或实验班的模式开展精英教育。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了“元培学院”, 清华大学从1998年开始建立了数理基础科学班,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 等等。一些地方高校也效法部属重点高校, 成立了精英人才培养学院或精英培养班。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初阳学院, 福州大学的教改综合班, 湖北大学的楚才实验班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班, 武汉纺织大学的京都天华卓越CPA班, 襄樊学院的诸葛亮班, 咸宁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

国内部属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始较早, 总结他们的办学经验对于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因地方高校在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别于部属重点高校, 所以地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以下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

一、明确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学科特色, 避免将实验班办成“硕士预科班”。

追求卓越,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所有高校进行精英教育的共同目标。部属重点高校在确定各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时, 更多地强调人才杰出的扎实而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对本学科的持续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提出“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强烈的进取精神, 扎实的基础理论, 科学的知识结构, 优良的素质能力, 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提出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而地方高校中除一部分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强调学术科研能力外, 一部分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更强调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如福州大学属福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其教改综合班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厚实、素质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为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武汉纺织大学则是一所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湖北省地方普通高校, 2011年刚成立的武汉纺织大学“京都天华卓越CPA班”则提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胜任能力为本位的注册会计师等会计精英人才, 在提及‘卓越CPA’班的现实意义时,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黄运平教授说:“‘卓越CPA班’的成立, 将充分发挥会计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 向社会输送高水平实用型人才, 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校企联合精英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在确定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避免将本校的“精英班”办成重点高校的“研究生预科班”, 特别是一些办学历史不长或升本时间不长的地方普通高校由于本校不具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出路往往是考取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这样就失去了最初开办此类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意义。此类高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以为地方输送某些专门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己任, 在本校特色学科上做足文章, 集中本校的优势力量进行特色精英教育, 并以此来带动本校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据2011年6月25日《哈尔滨日报》报导, 黑龙江省将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先导, 以服务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制造、能源技术等主导产业群的学科专业为核心, 逐步建立涵盖工程师、建筑师、园艺师、畜牧师、医师、教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律师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 山东理工大学开始举办本科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 结合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立足山东制造业, 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 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将两种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 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其中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为4年制本科, “3+1”模式, 即在校学习3年, 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学生本科毕业后, 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 在校累计学习1年, 在企业累计顶岗1年, 同时完成学位论文。

二、选拔人才做到“不拘一格”, 同时地方高校也应向地方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长期以来, 大学在选拔生源时一直以考试成绩为主, 并根据中学的数、理、外考试成绩或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入围, 这种常规化的录取标准和方法使得单科成绩不十分突出、各科成绩较平均的优秀学生最有可能被录取, 而在某一领域具有冒尖才能的学生却得不到发掘的机会。部属重点高校在实验班学生的选拔上敢于打破这一常规选拔方式, 做到“不拘一格”。文科类实验班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某门文科成绩突出且在文科某方面有特殊天赋的理科生, 理科实验班也可以选拔某门理科科目突出且对某门理科学习兴趣浓厚的文科生。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 经常有数学考满分的文科生和语文作文考满分的理科生, 这类学生具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先天禀斌, 比起那些各科成绩平均且总成绩高的学生应该更具有培养潜力。2010年江苏高考中出现的古文奇才王云飞就是一位理科生, 一位专家在看到他的高考作文后说:“考生用的是纯正文言文, 修养的确很深, 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地方高校在进行精英班的人才选拔时, 除按照一般规则外, 也可结合本地区发展特点, 以本校命题自主考试、参考学科竞赛获奖、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情况等方式将一些在相关特色领域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选拔出来进行培养。2008年, 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型专利, 高考成绩却没有达到省控线的山西“小发明家”牛培行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降百分破格录取, 学校还为他专门配备了导师、实验室和科研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具有破格录取资格的学校之一, 相对于这些部属重点高校, 地方普通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限要小得多, 如2009年古文功底深厚的湖北武汉“最牛高考作文”考生周海洋的高考成绩为370分, 仅达到当地第四批高职高专 (二) 的录取资格线, 而湖北省三峡大学本科专业在第二批本科 (一) 招生。三峡大学曾争取破格录取周海洋读本科, 但未获教育主管部门批复, 且该校不具备降分自主招录的资格。该校党委副书记何伟军曾呼吁:“普通高校录取特质人才应有更多优惠政策。”最后通过专科补录程序, 三峡大学正式录取了周海洋, 学校安排他插班到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班进行学习, 并将为他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老师的导师组, 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三、在强调人才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人才的非智力因素。

要成为精英分子, 担负起中国未来社会领导责任的人, 一定是有道德、有责任感、讲诚信、有爱心和有创新精神并掌握了相关领域专门技能的优秀分子。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中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思想。在现实名利观的影响下, 很多学生心浮气躁, 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班不感兴趣, 如2010年9月武汉大学新成立的“弘毅学堂”面向全校2010级高考理科类本科生选拔招生。弘毅学堂共开设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班、计算机班等5个学科班, 各班招收学生20名, 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 目的在于培养基础学科领军型“大师”。就读该专业的学生须具备甘于寂寞、不受名利之心影响潜心基础学科研究的献身精神,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报名时主要考虑的却是就业的利与不利。在地方高校选拔进行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时除注重人才的智力因素外, 更要强调人才的非智力因素。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就要对学术天生热爱, 并为之刻苦钻研, 要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 甚至要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然而, 迫于就业压力和现实利益的考虑, 许多学生对那些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数、理、化专业已经不感兴趣, 对文、史、哲专业也不感兴趣, 而热衷一些与经济、资源直接相关的专业, 几近盲从。很多学生进来时成绩很好, 智力水平相对较高, 应付知识性的学习绰绰有余, 但由于没有超越功利之上的心理动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与探讨的深层次, 心态屈从于社会时尚, 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兴趣, 专业志向茫然, 不能真正潜心学习, 缺乏钻研精神, 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和技能。据2011年6月25日《哈尔滨日报》报导, 黑龙江省将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教育培养计划, 在3所部属院校和10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的基础科学领域 (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 , 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试点期间, 相关院校可通过自主招生、大类招生等方式进行学生初次选拔;新生进校后, 在各学科专家委员会主持下, 可在更大范围内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二次选拔。同时提高相关专业拔尖人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强调个性化培养, 允许学生改变学科 (专业) 方向, 允许课程免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63-64.

[2]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4) .

[3]邹晓东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1) .

[4]张红伟等.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2009, (2) .

[5]初霞.黑龙江省将进行高教改革[N].13所高校基础学科尖子生可转专业.哈尔滨日报, 2011-6-25.

篇5: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一、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对高校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高校在传承、吸收和创新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素有“智囊团”、“人才库”之称,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汇聚着党内外各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思想传播最早和最广泛的一个阵地,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

探索高校党建工作作用的发挥,必将为高校引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土壤,对高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产生学术带头人和领军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拔尖创新人才的汇集和凝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充分认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特点

1.忠诚于对教师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的承诺,人员流动步伐加快。

青年学者选择进入高校工作,就是选定了教师职业。有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有79.5%的教师忠诚于教师职业高过忠诚于学校,有53.8%的教师希望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能服务于不同的学校。这说明多数教师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的承诺。由此可见,高知群体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专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学术组织间坚守对职业的忠诚。

2.实现自身价值意识强,价值观多元化。

新时期高知群体注重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结合的同时,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当前市场经济中知识商品化的特点十分突出,知识的价值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拔尖创新人才具备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努力寻找自我实现的机会和途径,以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大部分高校教师仍坚持作为传统大学精神的守望者并固守着精英理想,他们教书育人、潜心科研、为追求学术创新和人文精神不懈努力,但也有少数教师过分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相对淡薄。

3.具有科技优势,对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发展贡献卓越。

高校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是科技人才集中、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优良的科学研究中心,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承担着国家、地方或企业的纵向与横向课题研究任务,他们针对具体问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潜心钻研,破解难题,攻克难点,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发挥高校党建工作在汇聚拔尖创新人才作用的有效途径

高校党建在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重点在于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思想上的认同与归属,提供事业发展的支持,构建组织制度的绿色空间,保障生活的安居。

1.引导价值认同,以人为本,培养组织忠诚度是高校汇聚人才、留住人心的有效思想途径。

高校的组织文化主要是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它是为学校主体所接受和承认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风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对于高校引进、汇聚的人才而言,高校组织文化是既定存在的文化,认同、融入、内化是新进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知识分子融入组织文化的引导。除了正式而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启用各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平等的人际氛围。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推行高校的组织行为规范,增强新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自觉地融入学校的文化,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以学校目标为导向,实现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

在培养组织忠诚度方面,高校的管理者首先要信守对引进人才的承诺,确保引进待遇及时、按约兑现,才能换取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其次,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必须秉循“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宗旨,统筹好思想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以情动人,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好事和实事。第三,突出互惠原则,促成事业发展。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型员工,高校教师职业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职业导向性与职业发展性特征,个人对学校的忠诚度与职业发展的程度休戚相关。因此,高校应在促成引进人才成就事业的保障与激励措施上下功夫。

2.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支持,使其实现自身价值、提升自身价值。

人的发展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其中既有递进的层次,又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人和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是高校高知群体、海外归国人员与党和国家、集体利益契合的最完整表现。

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要体现高新知识价值,增加拔尖创新人才的应得收入,尊重、维护和照顾他们的利益,为其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加强团队建设,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科研成就的取得和科技事业的进步有赖于硬件保障,但其中的关键是人才和强有力的团队合作与梯队建设。高校有责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的知识分子队伍。

要重点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的关系,优化“软环境”,要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打破党派、国籍乃至资历限制,以科研绩效和学术声誉为准绳,充分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带头作用,促使引进人才与原有人员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双赢。高校党政部门要做到既关心和支持引进人才与现有团队的磨合,又注意盘活现有人才队伍,在待遇、职称、事业空间等各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实现原有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均衡,在汇聚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培养“本土”拔尖人才。

3.营造人才成长的绿色环境,构建组织制度的绿色空间。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汇聚拔尖创新人才,高校首先要自我革新,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绿色环境,制定有利于汇聚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合理的人才考核和推荐制度。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储备,以顺应国际潮流、立足广阔视野的人才观,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考核和推荐工作,是“党聚人才、党管人才”的基本要求。公平合理的结果有赖于公平合理的程序。各学科要建立中期人才引进目标,学校建立人才引进标准程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硬件选拔的公正公开外,高校招聘人才还需要注重其诚信品质。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4.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服务于创新拔尖人才生活的安居。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教育、管理和服务三方面缺一不可,而服务工作的地位和形式需要更加突出。

在传统的集资建房、保障分配和临时性津贴的基础上,尝试增加企事业单位赞助、奖教金、科研顾问收入等形式,为人才扎根高校盘活经济来源,逐步取代固化的、一次性的“安家費”;在家属工作的安排上,尽量避免简单粗暴地解决一个岗位了事,而应该转向挖掘家属的专业或生活特长;在的子女入学问题上,除了可以加大力度解决学区问题,还可以尝试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和外语特长等优势,组建专门的班级,通过双语班、跳级、跟读等方式,寻找更加符合各方面人才子女教育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好地节约教育成本,关心他们的成长。

5.发挥拔尖创新人才联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汇聚更多的有识之士服务于高校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除了有相对前沿的科研业务能力外,我们更不能忽视其联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利用人才的富集效应,汇聚更多有识之士服务于高校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利用拔尖创新人才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做好对高校师生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定期举办论坛、短期培训班和学术训练营,聘请他们担任讲师和指导者,一方面可以在教学相长中提高双方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自主性,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篇6: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省域经济建设

根据新的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和要求, 高校需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也为高校探索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本文探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发展加强结合的相关对策。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发展加强结合, 关键在于政府和高校之间需要进一步互相支持。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加强结合的实现路径:

一、创新人才政策导向上的紧密结合

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 各省级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对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通过对相关人才政策进一步梳理分析, 可以发现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 比较注重对已参加工作的创新人才给予再拔尖培养, 而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即以高校为主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政策导向上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是根据本省的建设发展, 有关部门要研究预测各行各业对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的需求;二是高校应当根据本省的导向政策, 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学生及培养措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方案报省政府主管机构, 经协商后践行;三是为使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发展, 就业工作窗口要前移, 通过政策导向协调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有关学生提前沟通, 签订协议, 尽最大可能使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接。

二、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深度结合

国内外的许多成功经验表明,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这些重要环节。产学研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 注重“递进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递进式培养, 是指随着学生进入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阶段,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不同水平, 分步进入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

2. 注重“攻关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攻关式培养, 是指具备了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硕博士生, 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攻关高水平项目。这种培养方式, 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又能为学生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打下基础, 还能为企业、科研院所科研攻关增强科研力量。

3. 注重“服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服务式培养, 是指根据省域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后的支柱产业调整学科布局, 既使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经济建设发展同步前进, 又能为学生创造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4. 注重“回炉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回炉式”培养, 是指学生进入到企业或科研院所就业后, 通过实践在积累了较多经验之后, 企业或科研院所支持安排他们抽出半年到一年时间, 带着问题返校学习, 最好事先向校方有关专家教授汇报, 且就围绕什么问题学习, 拓宽哪些方面知识, 以及预设目标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 确定导师和制订学习培养计划。以后如有需要, 还可重复。这种从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既可以助推学生在岗位上攻克研究中的难题, 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培养水平, 更主要的还是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内功”, 快速提升创新能力。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高度结合

实践证明,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既与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改革有关, 又与中学输送的生源素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在宏观上要前后贯通, 真正体现高度结合;微观上要扎扎实实抓好重要环节。

1. 深化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

“开展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要有战略思维, 从娃娃抓起……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要上下互动、左右联动, 小学、中学、大学全程贯通, 有条件的学校一起努力, 达成共识, 形成合力。”[1]

2. 高校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必须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接轨。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当然, 也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打好基础。高校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接轨上, 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 要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到中小学做科普学术报告, 使学生扩大视野, 拓展知识面;帮助中学加强实验室建设, 使学生有条件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等[2]。其次, 在知识传授中, 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为中学开出有关选修课清单, 如果中学具备师资等有关条件, 高校应予支持并和中学一起制定有关实施方案, 当学生选修的课经考核通过后, 将来可作为高校在自主招生推荐中的重要参考之一, 也可以作为高中学业水平的奖励加分。第三, 在招生中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3], 要做到科学、公平、公正, 尤其在自主招生中, 要真正选拔那些具有创新意识, 并具有代表创新能力实绩的学生, 对十分突出的要破格录取。

3. 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要紧密结合省域经济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导向性开展工作。

在调整设置学科方面, 部属院校除了办好国家建设要求设置的专业外, 也要同省属高校一样, 根据所在省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 围绕支柱产业调整学科布局, 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有目的培养。目前, 江苏有20多所高校被教育部列入“卓越计划”, 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 应加以总结推广。在打造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方面, 东南大学组织学生进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开展创新能力培养, 为学生迈向更高发展平台打下坚实基础[4], 有条件的高校也应当为学生创造这样的高端实践平台。可以说, 江苏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 积极探索了许多途径, 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要认真总结推广, 在推广中结合实际深化, 同时仍要不断探索和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

四、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促进持续结合

抓好省域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该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结合既有现实意义, 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应当说, 形成这种共识比较容易,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易事, 只有通过建立这两者之间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 应探索建立三个工作机制。

1. 统筹规划机制。

建立统筹规划机制是持续融合的关键。为此, 要做到三方面统筹规划:首先, 根据省域的近、远期建设发展目标, 对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需求作出相关的测算规划, 并根据高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导向落实到有关高校;其次,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 为高校与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等搭建合作平台;第三, 针对省内某些区域高校较少的情况, 通过协调规划促成地方政府与省内异地高校联手, 共同规划为该地区培养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总之, 通过政策导向下的统筹规划, 促进人才培养输送覆盖全省各区域。

2. 专家指导机制。

建立专家指导机制对持续结合起到把关作用。建议专家指导组由省主管教育、科技、人事的机构各派一名领导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教授组成。主要职责:对落实规划、指导专业调整设置、培养人才目标、培养途径与方式、有关方案审定、培养中公用设施投资建设等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 评估促建机制。

建立评估促建机制对提高持续结合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评估就是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持续结合的配套措施, 不仅可以起到评议、检查、督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 通过评估, 使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省域经济建设发展结合工作得到交流和比较, 并在比较中增加压力、动力、活力。同时, 还能促进地方政府、省主管教育、科技、人事的机构, 以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动;促进小学、中学、高校的贯通培养;促进加强责任心, 对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及时整改。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推出创新举措, 使持续结合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国家一级学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成立[DB/OL].人民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80a8b0100x2zu.html.

[2]崔海涛.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术论坛, 2013, (10) :240.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篇7:高校辅导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四重角色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也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的。

为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近年来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和举措。比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研究生教育领域, 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包括了全国博士生学位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会议、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改革等一系列项目。作为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 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双管齐下切实培养好高校计算机类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很多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停留在表面, 没有深入系统的从招生这块抓起。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来确定其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她是创办于1940年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 现已发展成为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面硕果累累。

目前大学普遍实行绩效考核, 教师关注自己的绩效工作量, 花在人才培养上面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偏少。目前, 部分高校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研究型大学的校领导、教授注重强调教学的重要性, 而教学型大学强调科研的重要性。

大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一部分原因是大学考核机制所造成的。若是高校教师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而忽略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则会出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断层的现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校的四大功能;对于大学来说, 人才培养是核心, 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 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 不能脱离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应该齐头并进, 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 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所以要关注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教师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 应该把如何培养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三、培养机制

在选拔人才上在结合严谨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前提下, 可以对某个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工科专业的学生实行绿色通道进行录取。

在培养目标上, 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性和各自的特长, 实现个性化、分类培养, 同时要讲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必须要对人才进行社会化培养。

课程体系上要注重多样性, 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要突出软件和硬件的整体观念, 让其掌握计算机系统观、计算思维等。课程可以由通识课、核心课、专业课、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 同时可以开始融合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性课程。

拔尖创新类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能素养和科研能力。所以在同时的培养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甚至连个word排版都不会, 发表的文章有的基本是低水平的复制, 要克服种种这些现象, 需要导师对其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其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如下图所示。

现在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 不同的时代特征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 如今的时代需要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来支撑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硬件开发能力, 对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定要注意系统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四大专业基本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具体每个能力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四、主要措施

工科高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一定要结合社会需求, 校内校外要技术沟通, 从校内的学习抓起, 校内的学习可以采用三段式学习, 即:基础学习、专业虚席和科研实践。在教师队伍上要保证其教学效果。在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 通过工程实践, 让学生明白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优秀的人才一定要眼界开阔, 要多出去参加学术交流,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的与同行进行交流沟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五、总结

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目前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提出了工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一系列重要举措。对于重庆高校来说, 必须扎实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培养创新型人才, 开展科学研究, 促进成果转化, 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牧华, 全暁洁.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J].教育研究, 2014, (12) :149-155.

[2]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gov.c/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杨胜, 方祯云, 蔡金清.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10) :22-25.

[4]陶飞, 程颖, 李建欣, 朱雅婷.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3, (3) :34-36.

[5]刘小洋, 刘万平, 刘超, 黄贤英.贝叶斯分类理论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 2015, (5) :25-27.

[6]罗爱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评价模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6) :42-44.

[7]赵韩强, 郭宝龙, 赵东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1) :70-73.

[8]田玉敏, 崔三常.美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J].中国国情国力, 2015, (3) :72-74.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DB/OL].http://www.edu.cn/html/e/2009/gangyao/.

上一篇:大冰的经典语录下一篇:计生关怀关爱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