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思考

2022-09-11

随着中央16号文, 教育部24号令等文件的陆续出台,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逐渐跨入一个新台阶。在新时期,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而辅导员正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使其逐渐迈入专家化的轨道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1 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于1953年由清华大学的蒋南翔校长提议设立, 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迈入制度化和规范化阶段,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各地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职称结构参差不齐。

学历层次有待提高。2004年中央16号文下发之前, 全国高校辅导员的招聘条件在学历要求上相对较低, 一般只需要本科学历, 甚至专科学历即可。近两年各地高校引进了大批高学历的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 使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有所改善, 据教育部08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从学历构成看, 全国高校辅导员中, 本科学历占62%, 硕士学历占27%, 博士学历占2%。硕士以上学历的辅导员比2005年底提高了17%。

专业背景不够全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人, 是正在求知的大学生, 要做好学生工作不仅要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 还要业务精, 能成为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大多数辅导员招聘进校的时候专业单一, 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 岗前职业培训滞后, 成为辅导员专家化发展的瓶颈。

高层次的专家辅导员人数少。在中央16号文下发之前, 辅导员在高校的受重视程度较低, 很多同志在辅导员岗位上干几年就转岗, 没有稳定的继承和发展机制, 使得整个高校辅导员体系得不到很好的完善。可以说, 人才的流失在一段时期内使得高职称、高层次、专家化的辅导员成为空缺, 目前我国高校中副教授、教授辅导员很少见。

2 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 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越来越重视,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辅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逐渐进入职业化、专业化的轨道, 辅导员的专家化建设刻不容缓。

2.1 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 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混杂, 网络世界的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一些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 价值取向扭曲,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速度加快, 各地高校不断扩招, 在校学生规模急剧增长,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 弹性学制、完全学分的推行, 传统同一专业授课模式被打破, 学生群体趋于分散化、个体化,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观念削弱;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竞争意识、金钱意识、权利意识增强, 缺乏艰苦奋斗生活的锻炼, 心理承受力差, 诚信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不强等。这些新形势和新情况对于高水平、专家化辅导员队伍的出现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2.2 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专业素质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基础, 而后续的学习和培训会让辅导员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国家对辅导员的再培训再学习十分重视, 据2月25日举行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新闻通气会透露, 从2008年开始, 教育部将在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和5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虽然并不代表就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专家, 但是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完善辅导员的培训体系和选拔提升制度,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就会逐渐培养出真正的专家辅导员。

2.3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央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要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 目前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迅速, 有学者认为, 辅导员的职业化最终取向和目标是专家化, “‘专业化’可以使辅导员向‘专家型’发展, 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1]还有学者指出, “专职辅导员专家化是指高校通过培养与吸引, 建设与管理, 使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 成为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 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辅导员。”[2]随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迈向辅导员专家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2.4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会议上指出, 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作为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基层实施者, 直接面对大学生,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他们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领悟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相关精神的认识, 高水平、专家化的辅导员是贯彻好、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保证。

3 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3.1 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央16号文出台以来, 辅导员在高校越来越受重视, 很多辅导员安心本职工作, 干一行爱一行, 积极主动探索工作创新的路子和方法。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郑永廷教授用国外的先进经验举例:“西方发达国家每一所高校都有一栋楼作为学生辅导中心, 辅导中心主任的地位、工资待遇仅次于校长, 对校长负责, 为学生服务。”[3]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建设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 应鼓励本、专科辅导员继续进修, 提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辅导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科研和教学, 采取优惠措施留住已具有高级职称的辅导员坚持从事学生工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有效性和时代性, 逐步实现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3.2 必要的岗前培训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很多辅导员刚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学校, 缺少工作经验和专业训练, 对辅导员的定位模糊, 当繁杂的学生事务蜂拥而至时, 很难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适时的岗前培训可以帮助辅导员了解自身的工作性质, 端正应对复杂状况的良好心态, 通过建立人脉关系达成有效信息的相互沟通, 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 为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系统的岗前培训还可以让单一专业的新任辅导员接触到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 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一般技巧, 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胆量, 为向专家化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强有力的的政治保证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是高等院校以育人为中心的重要表现,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路人, 更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能够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辅导员的专家化道路能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成为学生工作的权威, 但是如果这支队伍的党性不强, 政治立场不坚定, 危害则会更大。因此更应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关注时事, 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 以身作则, 严格谨慎, 不断适应新形势, 胜任新任务, 始终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力争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型政治辅导员。

3.4 系统的岗位培训

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后, 事务繁杂, 虽然实践经验慢慢积累, 但是系统的理论学习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 不定期的安排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做专业指导, 组织选拔优秀的辅导员到国内外高校学习、交流, 鼓励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 参加心理咨询师和就业指导师的培训, 积极进行思政科研, 有组织有层次的为辅导员交流创造条件。2006年4月28日,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 可以考虑给辅导员设计一个类似‘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的组织, 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有组织的后续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高校没有辅导员专业的现状, 自主培养, 能动催生高水平、专家化辅导员的产生。

3.5 完善的创新机制

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 具有复杂、琐碎、反复、见效慢等特点,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的开展工作,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单一的、静止的, 而是系统的、发展的、生动的。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成为专家型的辅导员, 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不拘一格, 大胆创新, 探索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新思路。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搭建新平台,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日常管理、就业指导、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方方面面, 鼓励辅导员工作途径和载体的创新, 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理念, 设置辅导员工作创新奖项的评选, 从创新体制上为高水平、专家型的辅导员的产生做铺垫。

3.6 避免几个误区

辅导员专家化不是要辅导员只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的专家, 更重要的是能领悟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 身体力行, 在方式方法上发展创新。可以说, 对中央精神能否贯彻落实, 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看辅导员工作踏实不踏实,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的到位不到位。

辅导员专家化并不是专业单一化, 而是要求辅导员具备在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就业等各方面指导学生的能力, 是扎实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求既要精通专业, 又能全面把握。

辅导员专家化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以操之过急。辅导员的专家化是在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成熟的, 如果没有一支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优秀队伍, 没有对辅导员工作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经验积累, 辅导员专家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应该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 以辅导员专家化为目标, 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推进。

摘要:随着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更担负起重要的责任。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逐渐迈入一个新台阶, 对辅导员工作的专家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辅导员专家化的现状, 指出辅导员专家化建设的必要性, 并给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专家化,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书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研究[J].理论学习, 2007 (7) :33.

[2] 翁礼成, 高岳仑.关于高校推进专职辅导员专家化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7 (2) :145.

[3]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4-09/22/content_1997203_2.htm.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探讨下一篇:高职动漫专业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