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2-09-27

随着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电子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 新器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 并且迅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的传统型专业基础课, 特别是在电子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使得该课程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变得不相适应。因此, 如何改革其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 为社会输送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本文就以下一些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1 改革课程模式, 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就要彻底更新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观念, 大力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训, 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验证理论。例如, 在放大电路的教学中, 先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 及每个元器件的功能, 然后利用EWB电子仿真工作平台, 让学生自己搭建放大电路, 通过改变静态工作点, 形象地观察输出波形, 直观地看出静态工作点与输出信号失真之间的关系, 从而理解放大电路应该具有正确的静态工作点。与此同时, 学生也学会了使用E W B软件, 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能。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可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又整合了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工厂的过渡”问题, 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2 改革教学内容, 引进先进电子技术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 理论知识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不要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强调实用性、综合性。目前, 电子技术发展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因此, 模拟电子技术中应大幅度压缩分立电路的内容, 选择最典型的分立电路讲述其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精简集成运放、集成功放等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工作原理的分析, 突出外部特性和功能应用;适当增加常用元件的检测方法。数字电子技术应适当增加中规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其次, 还要切实引入反映先进电子技术的内容, 由于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式已经从手工为主转变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 因此, 可将EDA技术纳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 从基本电路阶段就开始引入PROTEL,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电子的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以S M C、S M D为代表的新的元器件以及以S M T、M P T为代表的新的组装技术, 因此, 为了突出课程的针对性, 应该将这些新的元件、新材料、新技术也纳入到课程中去, 使学生对新的元器件、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各种封装形式以及新的电子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上岗的适应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电子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打破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和被动学习的培养方式, 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潜力为中心的开放型转变。 (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知识在于创新, 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 才能真正内化新知识,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也才能运用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如在讲触发器的时候,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抢答器的主电路,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在提问、思考、实践和总结中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参与性和独立思考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设计一些其它的小型电路,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目的。 (2) 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网络资源等, 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半导体二极管PN结的形成时, 可以通过动画演示二极管中P N结中载流子的移动、复合、空间电荷区的形成等, 通过C A I课件的演示,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4 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机制,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即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如果只用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在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 评价机制也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让学生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参与进来, 自主学习, 自主评价, 以达到考评的真正目的。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电子技术课程学业评价机制方面已经主要进行了如下改革: (1) 日常考核、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进行有机结合。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重点, 着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查。 (3) 在“考理解、考应用”的基础上, 适当地“考发挥”, 即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 该部分难度系数较大, 比例不能过大。 (4)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当采用“增值评价”方法, 激励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通过采用以上的教改措施,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学有压力与动力, 努力有方向, 表现有机会, 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适应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 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及过硬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及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 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注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在电子专业师资建设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鼓励教师到有关高校深造或自学, 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改善知识结构。 (2) 提供条件和机会让教师深入电子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和技能学习, 积累教学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3) 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 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 (4) 从企业、基层聘请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较高的电子技术的工程人员为兼职教师, 参与专业建设、教材编写和指导实训等。通过上述实践, 逐步建立起了一支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校内校外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师资队伍。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的过程。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积极进行改革。除了采用以上的几项改革措施外, 还要加大电子技术实验室设备的投入, 要保证满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另外要加强与同类学校的交流, 共同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只有这样, 中职学校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型、综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中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 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业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讨米, 俞雅珍.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黄连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杨玉强等.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 28 (2) .

[4] 川桃, 杨国辉.浅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6.

[5] 恒玉.EWB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之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 2005, 26 (1) .

上一篇:基于EGM2008模型的高程拟合计算方法分析下一篇: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