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中学“互动卓越课堂”模式简述

2022-09-10

青木关中学“互动卓越课堂”模式是以重庆市“卓越课堂”理念为引领, 在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统领下, 结合青木关中学的生源情况、师资力量、教育传统、区位特点等因素建构的,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其相互之间关系为同等关注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互动卓越课堂”的整体特征

学生学习兴味盎然——生动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的最大内驱力。“互动卓越课堂”强调充满学习趣味的课堂情境——只有创设对学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情境, 学生才会有主动进入情境的意愿, 才能产生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生动的课堂, 追求的是和谐、交融的学习情境, 及学生对这一情境的充分认同, 由此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建构的心理基础。

教师教学机制灵活——灵动的课堂。建构主义认为, 在课堂情境下, 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在“互动卓越课堂”的学习情境中, 当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 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更多的管理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必须能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 灵活调整支持、组织策略。灵动的课堂, 是将教师置为学生学习的“配合者”的角度, 强调对课堂情境形态的深入了解和对教学活动策略的即时调整, 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多元智慧交相辉映——律动的课堂。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互动卓越课堂”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们建立起学习共同体, 共同思考各种现象、理论和观点, 进行讨论和协商;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 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思维的碰撞, 与学习情境达成高度契合, 整个课堂如同交响曲。既有学生独立的思考和体验, 又有这些思考与体验交汇形成的共鸣。律动的课堂, 描述的是学习共同体各成员间默契与共鸣的状态, 追求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情境中的目标 (锚) 的高度统一。

师生情感水乳交融——感动的课堂。设计真实的任务, 是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之一。“互动卓越课堂”通过合理的情境设计,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学生由此产生更为直接的经验, 而非仅仅去听取别人的经验介绍或讲解;在这一学习情境中, 教师与学生是共同的情境亲历者, 双方在共同的体验基础上, 更易达成情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 教师为达成建构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引导和协调行动, 就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并由此产生协同的学习行为。感动的课堂, 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整个课堂流程, 通过产生积极的、师生共通的情感体验, 来形成更为和谐的建构情境。

课堂进程行云流水——流动的课堂。新知的建构源于学习者通过情境体验, 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互动卓越课堂”通过创设情境鼓励自然的“生长”, 杜绝片面的讲授和灌输, 逐步减少教学的外部控制, 让整个课堂进程如同水流一样, 让其自然的流向目标, 学生既是课堂流程的参与者, 更是流程演进的推动者。流动的课堂, 强调课堂情境给予学生更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 使建构成为流程演进的必然结果。

二、“互动卓越课堂”要素特征

学生主体活动—课堂活动定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一切活动的核心。因此, 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学习设计而非教学设计, 要编制“学案”而非“教案”, 要思考的是学生“怎么学”而非教师“怎么教”。在课堂流程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占有绝对优势的时空配比, 教师提供资源, 参与活动, 协调关系,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配合者, 而非课堂时空的支配者。

学生自主行动—课堂活动动力。学习情境的营造、课堂流程的演进、学习目标的达成的源动力, 应来自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非教师的讲授。教师可以搭建阶梯, 指示方向, 但不能转述答案, 展示结论。学生学习的过程, 实质是其在课堂情境中体验、感受、转变、内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无可替代, 也无法替代。

教师因势引动—课堂推进方法。教师根据学习进度, 与学生一起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面对情境产生的真实反应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这些生成性内容可能就是学生学习的理解节点, 应用难点和内化重点, 教师面对即时生成的内容, 应保持最大的尊重与理解, 适当抛锚定标, 矫正预设内容和目标, 增强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契合度。

多元互促互动—课堂活动形式。我们虽然将参与学习活动的所有成员称为学习共同体, 但他们同时更是具有能动性的独立个体, 而他们之间的差异性, 就是学习活动的最大资源。教师的学习活动设计, 就是要激发这所有课堂时空内的能动性元素, 使其发生多层次碰撞。碰撞的过程, 就是交流沟通的过程, 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 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目标多程回动—课堂效率保证。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因此, 在情境创设时, 应设置与目标正相关的条件进行引导;在自主学习时, 应利用教师灵活参与各组活动的实际, 进行点拨矫正;在学习展示时, 应充分使用评价手段, 鼓励与目标方向一致的表达;在学习监测时, 应精心规划达标内容, 复核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三、“互动卓越课堂”学生活动特征——主动

(一) 建立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结构——学习共同体, 提高学生对学习相关事务的主动性

1.降低班级事务难度, 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我们基于“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起学习小组后, 提出“事事有人做, 人人不得闲”, 在组内建立与班委相对应的“组委”, 让每一位组员至少担任一个“组委”职务, 通过将班委的工作进行分解, 将1个人对50个人的工作分解成7个人分别对应7个人的工作, 降低相应事务的参与难度, 实现班内事务不仅“人人有机会”, 更是“个个能胜任”。2.增加学生评价关联度, 提高学生对学习相关事务的主动性。我们提出“学业、常规, 捆绑评价”, 对学习小组实行常规管理和学业表现的双线评价;采用日常课堂表现与检测学业成绩相结合的过程化评价;实施“日记录, 周反思, 月评优”的短周期评价;推行组员个人对小组团队负责的捆绑评价。增加评价关联度, 实质就是通过评价手段明确学习相关事务的应有地位。同时, 强化学生在团队中的责任心与荣誉感, 进而为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创造条件。3.强化学生培训力度,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从传统课堂转为互动卓越课堂, 需要老师尽快帮助学生尽快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才能实现真正的主动学习。我们提出, “一月手把手, 两月教师只动口, 三月学生自己走”, 以自学为例, 在第一个月, 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如何勾画, 如何标注, 如何梳理;第二个月主要规定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和质疑可能的思维方向;第三个月则只需圈定自学范围即可。很多时候, 学生并不是不愿意主动学习, 而是不会主动学习;老师不仅要指给他们走的方向, 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才能走向远方, 更要提供充足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走。

(二) 丰富学生活动要素——增加课堂感官维度,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眼口耳手脑, 一个不能少”, 合理、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就是要避免传统课堂中片面强调“听”课的倾向, 尽量多的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强化感受和体验, 进而提升其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动眼观察——阅读是最基础, 也是最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动眼”, 就是要学生充分调动视觉感官, 在圈定的活动范围内, 明确自学内容, 开展阅读自学, 并完成对应的学习成果。

动口表达——表达是对思维的整理, 表达的过程, 就是思维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上“动口”, 就要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课堂机会, 既展示学习成果, 也提出学习质疑。

动耳倾听——倾听是对自我及他人的尊重, 更是头脑风暴的前提。在课堂上“动耳”, 就要规范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既看重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又关注相互学习的必要性。

动手验证——写下来, 不仅是对知识的应用, 更能形成更牢固的肌肉记忆。在课堂上动手, 就是要通过学习活动将头脑中的、自己说出的、别人表达的内容, 转化为纸面上的内容;就是从思维的过程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也就是能力形成的过程。

动脑发现——让学生的头脑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让“静悄悄的革命”发生在思维深处。在课堂上动脑, 就是要鼓励学生尊重体验和自我感受, 勇于质疑, 成为学习活动中真正有能动性的独立个体。

动情感悟——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更是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的过程。在课堂上动情, 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课堂, 通过产生积极的、师生共通的情感体验, 来形成更为和谐的建构情境, 让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成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中的正能量。

四、“互动卓越课堂”教师活动特征——引动

引例设景——建构不可能突然发生, 其实质是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碰撞与衔接。“引例”即“援引实例”, “设景”即“创设情境”, 也就是通过展示新旧知识冲突的真实案例,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并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其中“例”中含有的社会特征, 和“境”中所具有的合理性, 将直接影响建构的效率、学习的效益。

引探析疑——在情境中主动展开探索的过程, 实质就是建构的过程。“引探”即“引导探索”, “析疑”即“剖析难疑”, 也就是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情境探索的过程中去, 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个体性问题, 以帮助他们在情境中完成方向明确的建构。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过程始终只能是“指引方向”, 而不能是“呈现结果”。

引论导学——在情境中的体验与感受各不相同, 学生通过讨论来与别人的经验进行对比和印证, 矫正或重构由此产生。“引论”即“引导讨论”, “导学”即“学习导向”,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时刻关注内容走向, 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又确保讨论的集中度。我们要开展的是有目的的讨论, 而非泛泛的, 或敞放的讨论。

引路寻规——讨论的结果会呈现松散的状态, 必须要通过整合来总结规律, 提升学习层次。“引路”即“引导思路”, “寻规”即“寻找规律”, 在一个阶段的讨论后, 所有可能的结论完全以自由的状态存在于这一时空区间, 必须要完成对结论的收束才能帮助学生完成清晰的建构。这一过程, 可由教师完成, 也可由教师提示学生完成, 也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引练过手——知识存在的高能力形态是“应用”, 经过扎实、反复应有的知识才会是牢固的知识。“引练”即“引导训练”, “过手”即“书面应用”, 之前的所有过程的建构均以思维的建构为主, 适当的训练与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训练内容要能体现目标导向、课堂生成和能力达标。

摘要:本文以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为对象, 集中解读了重庆市青木关中学“互动卓越课堂”的整体特征、要素特征、学生活动特征、教师活动特征、基本环节及执行标准, 是学校新课程改革实践校本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互动卓越课堂,模式

上一篇:医院药品会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下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