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2024-04-17

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讨论交流、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调动课堂气氛,最后,学生自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出示问题情境,给出活动方式,学生了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其次,学生研读教材、参与小结,教师分析反馈信息,完善教学。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呈现情境,组织活动;二是提供条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三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保证学生自由、充分地进行学习、讨论与合作交流。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采用小组为单位,实现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多向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群体中去,从而使“小皇帝”们形成合群、合作的习惯,并在小组讨论中,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意识。

篇2: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现在低年级的孩子在各科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都有机会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孩子普遍都能言之有“物”,但并非所有的孩子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礼”。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应让孩子多种感官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教学部分中,我尝试以下方法让学生尝试说话,愿意倾听,主动交际:

1、借助课本上的图画,让学生有序地描述内容。教学伊始,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幅图画,之所以不出示所有的图画,是为了保留悬念,牢牢抓住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出示图画的时候,我会稍加提示:图上的人是谁,他在怎么做呢?学生此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图画中的内容,由于口语交际不是单向地说,也不是单向地听,我注意让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听者思考说者是否有礼貌接待客人,再文明地进行纠正评价。当四幅图都观察描述完毕,我让学生把这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同时要求说者能清楚明白地说,听者认真倾听,就不赞成的地方礼貌地回应。这样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四幅图的理解,并将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

2、合理评价,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低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当一位学生主动举手描述第二幅图“一个叔叔在敲门”,我以温和的语气说:“敢于表达真不错!内容完整,要是能够再生动具体些就更好了。”此时孩子摸着脑袋,似乎想不到办法,我再加以提示“你瞧这叔叔穿着什么衣服,左手拿着什么?敲门时又会出现什么声音呢?动动你的小脑袋再想想。”最后不仅这位孩子受到启发,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而话也说得更加有序生动了。

3、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乐在其中。创设小明和陌生叔叔的交际情境,请两位孩子上台进行交际表演,台上交际火花四起,台下看得津津有味。表演之前,我要求其他孩子认真倾听,就自己不认同的情节进行思考,稍后再提出异议。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勃勃,交际双方都调动起多种感官倾听、表达、思考、应对。表演之后,有的孩子提出“小明”在面对“陌生叔叔”时不够机智,应该当时就打电话给爸爸验证“陌生叔叔”的身份,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孩子们也明白了面对陌生人得提高警惕,保护自我。

篇3:关于跨校区双向互动教学系统探索

由于我校目前是两校区运行模式,有部分课程需要在泉州、厦门两个校区同时开设,教师需要在两个校区之间来回跑。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如下需求:建设远程互动教学,实现泉州校区与厦门校区之间的双向视音频互动教学,在保证正常网络互动教学的同时,可以方便录制,做成精品课程或保存到点播服务器上,供全校师生使用。

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有必要设计“跨校区双向互动教学系统”,使学生得以方便地跨校区选修课程,提高教学效率,方便教师,实现教师上课,两校区学生可同时听课,并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

1 互动教学系统的组成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泉州校区与厦门校区之间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由主讲教室与接收教室组成。泉州校区主讲教室的教师正常教学,利用全自动录播系统同步直播给厦门校区的学生,厦门校区的接收教室直播端通过两台投影机既能看到清晰独立的教师授课画面又能看到清晰的PPT内容,授课教师同时也可以查看接收教室内的学生状况。

整个系统分为四部分:自动跟踪系统、录播控制系统、课件实时录制系统、课堂直播系统(如图1所示)。

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录播控制系统和自动跟踪系统。录播控制系统集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录播系统控制、定位系统控制、导播系统控制于一体,为整个录播系统的大脑,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整个全自动录播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关,一键式开启图像定位系统和录播系统,通过面板可以选择自动导播和手动导播,通过面板直接切换相应通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自动跟踪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跟踪技术,它是用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跟踪拍摄对象的智能化系统设备。自动跟踪系统完全采用无人值守的操作模式,整个跟踪工作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大大地减少了利用传统录制系统需要人为地对教师进行专门摄像的要求,从而减轻了工作量,减小了人力投入。上课时教师只需按照通常的上课模式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即可,无需佩戴使用任何设备来完成跟踪拍摄,从而消除了教师的不适应感,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自动跟踪系统具有出众的跟踪性能,无论教师在上课时快速走动还是板书等,系统均能准确无误地采用不同策略自动变焦跟踪拍摄,在跟踪拍摄效果上,整个跟踪过程连续、稳定、平滑,整个画面输出非常清晰。

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实现系统同步录制教学场景中教师、学生的视、音频信号,板书以及计算机动态屏幕等所有信号,实时生成流媒体课件。可以非常简单、方便地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流媒体课件。并且压缩率很高,能够实现动态捕捉,自动生成文字索引等功能。

课堂直播系统是授课教师在讲课的同时,网络上的用户即可以方便地通过IE浏览器观看授课教师的直播课堂内容。包括音视频及教师电脑屏幕内容。

跨校区双向互动教学接收教室的功能,即教师在主讲教室上课,所有听课的学生可以实时上课并通过屏幕与教师进行语音和视频的双向交流。

2 互动教学系统功能特色

(1)互动教学系统自动跟踪效果平滑,教学过程的图像效果更加自然。计算机VGA采集分辨率支持高分辨率,采集帧率最高可达到30帧/秒,接收教室可清晰流畅观看屏幕上的动态内容。

(2)互动教学系统智能导播系统导播规则更加齐全,自动与手动结合,保证了导播效果,让录制下来的每一分钟都是最佳效果。教师转身板书时教师机自动变焦,给板书特写,使字迹更清晰。当学生发言时,画面切换至学生;学生回答完毕后,切回教师画面。

(3)直播延时小,做到直播延时在1秒之内。能实现集控式录播,可以通过网络集控录播软件实现同步监听与监看所有教室内教师授课声音、图像与教师电脑画面。

(4)互动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能实时录制成课程录像保存到点播服务器上。实时采集主讲人的图像与声音,并进行实时压缩。录制过程中出现断电断网,只需几秒钟即可轻松合成课件,不会出现任何数据丢失。

(5)录制的课程能以单画面电影模式和三分屏模式两种课件同时生成,可以自动添加片头片尾、LOGO图标、文字水印和图片水印。丰富的课件样式模板,录制完课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件的外观样式模板,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模版,并可以根据教师的PPT或者Word自动生成带时间点的缩略图索引和文字目录索引,实现视频播放的快速跳转和课件快速查找。

(6)录制完的视频文件为通用流媒体ASF格式,压缩率高,录制出来的1个小时的课件只有45~60M(三分屏课件),能更好地保证在互联网上流畅点播并且节省服务器空间及费用。

3 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上的改革

全自动双向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授课教师掌握一些计算机、摄像和课件编辑等专业技术,学会使用跨校区双向互动式录播系统的教学设备,掌握互动教学系统应用软件,是保证互动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需要更新教师教学的理念,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从教学模式上是全新的改革。教师要面对的不单是现场听课的学生,还要照顾到远程教室的学生,积极地与远程教室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也提出更高要求,课堂纪律的保持也要求学生自觉主动。所以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上都是全新的改革。

经过考察论证,我校跨校区双向互动教学系统现在已建设完成,进入测试完善阶段。跨校区互动教学教室由主讲教室与接收教室组成,在泉州校区建主讲教室,厦门校区建接收教室。泉州校区(主讲教室)的教师正常教学,利用全自动录播系统同步直播授课给厦门校区(接收教室)的学生,厦门校区的直播端通过大屏幕电视与投影机投影既能看到教师讲课画面又能看到教师计算机上的PPT内容。所有听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屏幕与教师进行语音和视频的双向交流。我校泉州校区与厦门校区建立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华侨大学现有完善的网络,实现两地正常化教学。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由于发展的需要,华侨大学在泉州、厦门两市分设校区。跨校区双向互动教学系统的建设是实现两校区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主讲教室与接收教室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行与教师进行语音和视频的双向交流,实现两校区教学的便捷化。

关键词:跨校区,互动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彤,黎春玲.跨校区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平台的设计与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张龙.网络教学与创新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4.

[3]樊志平.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6.

[4]俞莎.下一代跨校区数字化校园网实现策略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2.

[5]付崇国,邹翔.校园网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4,11.

[6]刘贵锋,王继斌.浅议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安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篇4: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关键词: 探究型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 地理教学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是一种合作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不仅要求反思者有开放的、负责的、执著的心态,还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如果有他人指点或与他人合作进行,会加深理解,反思效果更佳。本文重在论述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以“探究型”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地理反思关系,并以此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机会,获得更多体验。通过建立互动的反思关系,增强反思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创新。

一、“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索和研究,在地理教学中,探究主体是学生,当然教师也会适当参与进来,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具体来说,“探究型”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和教师以往学习或者生活经验,将一系列教材中相关事物进行问题设计,学生根据设计的问题,通过独自思考或者分组讨论,对答案进行大胆推测和探究。此时,教师应当参与到讨论浪潮之中。根据师生互动讨论的推测结果,通过教材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再反馈给学生,形成一种反思。由于学生的答案是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因此存在推测答案错误的现象,这样形成的反思是负的,反之,则为正反思。此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在“探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总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特别注重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探究过程顺利展开。首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把握问题的实用性,不能总提及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另外,在对推测结果进行检验这一环节,遵循客观性原则。学生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配合教师的引导,大胆提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推测知识点时不能总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要结合以往经验和实际情况,客观探究问题。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究型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首先,教师要创设提问情境,学生在情境之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有学习价值的问题。巧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提问情境是最佳选择,教师提前设计好情境创设的材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之中。在“身临其境”之中,学生的好奇心被点燃,便会在心中产生无数疑问。

其次,提出问题后要想办法推测答案,然而对答案的推测不能凭学生自己的主观臆断,而要求学生通过全面收集资料,寻求答案。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根据自身学习经验和学习工具。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推测和探究后,需要对推测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用以检验的参照知识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的正确经验。通过课本知识进行检验,可以调动以往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根据经验常识判断推测的正确与否,如学习中国地理时,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形状况等都属于常识,对于这类问题的检验可以直接调动常识知识进行。

三、案例分析“探究型”教学模式下,地理反思关系的建立

(一)以《印度》学习为例建立反思关系

在初中区域地理《印度》这节内容学习中,教师提前将印度轮廓图和一些与印度相关的风景、人文图片呈现在PPT教案中,并配以优美的印度歌曲,上课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通过PPT中的图片和音乐,根据以往经验,在心里涌现出一些问题,如这个轮廓图代表哪个国家,此国家的人口状况、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如何等。将以上问题进行整理后,便形成相关问题。

提问环节,学生提出关于印度自然环境的问题,此时学生可以根据所提问题,通过学习工具和以往学习经验,整理出答案,然后和教师、同学互动讨论。互动讨论中,学生会得出印度的地形属于北高南低,北边主要是山丘,南边是平原,印度的资源丰富,尤其是铝矿和煤炭资源。对于印度的气候,可能学生会存在不同答案,如有的学生认为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而有的认为是热带沙漠气候,对不同答案应当进行保留。

对于自然环境状况这一问题的检验,需要回归到教材,对介绍印度自然环境的知识点展开剖析,得出正确答案,在检验中发现印度的气候大部分为热带季风季候,而仅在西部地区的塔尔沙漠才是热带沙漠气候。学习《印度》这节课知识时,学生对所提问题是否有学习价值、寻找答案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等,要做全面反思分析,教师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发现回答印度的气候时,有些学生回答不完善,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采用了错误的思维方法。因此,学生在反思中要及时纠正错误方法,并不断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完善,以此建立师生互动的反思关系。

(二)以《青藏地区》学习为例建立反思关系

教师讲授《青藏地区》这节内容时,提前做好关于青藏地区的PPT,并配以优美藏文歌曲。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PPT,学生融入歌曲和图片意境中,在心里会产生无数疑问,如青藏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怎样、河流资源是否丰富等。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经验或者常识,提出“青藏地区气候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此时教师组织学生互动讨论,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经过激烈讨论后,学生得出“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这一论断。紧接着,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就这一论断继续进行互动讨论,这也是所谓的反思阶段。如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是什么,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属于此种气候等。就原因讨论,学生得出: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平均海拔大于4000m),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受到的阻力小,因此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相较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多,因此白天的温度相对较高;到了夜晚,由于海拔过高,气温会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因此,才形成了这种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在学生的互动反思中,不仅要学会纵向反思,还要进行横向反思。学生会思考在我国还有哪些地区的气候有此特点,得出结论:新疆地区,因为新疆有着海拔高的特点。但是进一步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别,即青藏地区昼夜温差的具体数值大于新疆地区,原因在于新疆的总体海拔低于青藏地区。由此,以“探究型”教学模式展开的青藏地区教学便巧妙地建立一种开放、自主的师生互动反思关系。

(三)以《俄罗斯》学习为例建立反思关系

教师将俄罗斯的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地貌图做成PPT,授课之前播放给学生观看。看到俄罗斯的轮廓图,学生会融入情景之中,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此轮廓图代表哪个国家,此国家的地理面积如何,气候条件有何特点等。学生通过经验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此国家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小部分属于寒带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度适中。据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反思,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和进一步推导。如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那么第二大的国家是哪个,我国的领土面积又排在第几位。同样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就问题展开反思,得出:加拿大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紧接着,学生继续讨论:俄罗斯的领土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又因内陆面积庞大,故多数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因此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度适中。在学习《俄罗斯》这节内容时,学生首先根据PPT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验证,然后通过不断互动反思,使问题向着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反思中使知识的衔接更加自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师生互动反思关系建立的目的。

“探究型”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参与性,摒弃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反思技能,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让“探究型”教学模式真正起到“开花结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明岷.论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233-234.

[2]张佳佳.中学区域地理“内容与策略”的反思性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申风良.高中地理探究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4,S1:113.

篇5:初中地理教学互动效率论文

一、以兴趣为指引、组织学生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实现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互动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教师要以兴趣为指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比如:为了让学生读懂地图,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地图上的方位形成明确的认识,为此我在地图的教学之前,专门针对地面上的方向设置了游戏环节。先让学生们认识游戏地图,之后创设游戏情景:地图上的a点发生了火灾,消防员们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救。请同学们给消防员们指路,让他们尽快地赶到现场。并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在课堂上模拟消防员,赶赴火灾现场的过程。完成任务后,让学生们总结自己是如何在地图上给消防员正确指路的。通过这样游戏环节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学生在教学情景的氛围中进行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优化教学效果。

二、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互动的实效性

课堂上的教学互动,能否充分进行,不仅与教师的兴趣激发和有效引导有关,更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氛围有关系。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处于不平等的紧张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就不会充分,效果就不明显。为此,教师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鸿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比如:在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的教学中,学习到《“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祖国和香港、澳门的关系,引申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让学生领会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我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还带领学生们一起演唱了学生们喜欢的《东方之珠》这首歌曲,进一步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扫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让学生打开心扉,融入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和学生性格各异,导致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各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地自主参与。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们进行了角色扮演,在这个时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有的学生就显得扭扭捏捏。这个时候,教师不能批评,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营造热烈而愉快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自然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拓展互动空间,全面提高互动效果。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互动,不仅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采用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研究的方法组织教学,把全部学生按照6个人一组进行小组划分。针对教学内容设定主题,进行教学交流、研究活动。通过学生们的交流、互动,对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黄河地上河的形成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清晰的认识。然后,再让各组学生到讲台前面,就这几个方面的认识进行小组展示,在小组成员展示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及时地进行补充,实现了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促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互动,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究,提高了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五、结语

篇6: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策简析论文

一、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存在的困境

现阶段,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生活的技能。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通过教学互动来深化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却非常的少,学生们被动的跟对着教师进行学习,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抽象的地理知识点没有形成深刻的具象化的内容,学生知识掌握了知识点,在应用和情感价值上都没有得到训练。

二、高中地理教学互动的切入点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参与性,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们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到学习互动中,从而提升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以生动的教学环节设计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教学本身入手,了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生活化的角度为教学内容提出更多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教学互动深化教学实践。

三、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策

高中地理教学互动对于教学实践有很积极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体验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让学生能够从内心出发,感受教学互动中的学习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反馈。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渗透

在教学互动中,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将教学活动丰富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地理知识的要点,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要点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在一起,不断的深化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去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现象,通过充分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从而自觉的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设计

教学互动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环节,教学互动体现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视频和图像等资料呈现具体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们通过主动的观察和发现,总结学习的规律。将教学活动渗透到生活当中,通过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教师从旁进行引导和启发式的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教学联系,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生动化的教学体验反馈

篇7: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在“应试化”的教育背景下,地理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并不被重视。课堂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学生对初中地理课堂重视力度不够,上课的时候“可听,可不听”,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有的甚至放弃学习地理,上课的时候睡觉、讲话、学习其他的科目的现象尤为普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社会的角度讲,“应试化”思想深入人心,从根本上对初中地理的重视力度不够。从学生的角度讲,地理学科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空间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不理解,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简化,学生对地理课堂学习兴趣不高。以上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这些现象是造成地理课堂师生缺乏互动的重要原因。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培养师生情感,营造课堂氛围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和创新意识。一方面,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和平时的教学,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家访的方式可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等内在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也很重要。假如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和谐,学生也很难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师生情感,在生活中注意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幽默风趣、在课下要注重与同学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投入情感,在互动中不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的熏陶,享受学习的快乐。

2.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互动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互联网也逐渐起到了重要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在台上讲,学生坐在台下听课、做笔记的授课形式以及传授知识内容都比较单一的授课方法。将互联网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获取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天气与气候》的时候,利用PPT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生动地展现了晴天、阴雨、春、夏、秋、冬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课件,放映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栩栩如生。冬天,银装素裹,雪花飘飘。生动形象并配有虫鸣鸟叫声,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然后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解读和美妙的音乐。将气候变化演绎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在这种情境下,每个学生被这鲜活的情境深深地感染,真正体会到了大自然魅力,让课堂内容与音乐、影像紧密地结合并交融为一体,既体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又将听课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引进文本体现的意境中并且渗透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3.设计双向性任务,开展小组讨论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课堂互动不足的情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促使学生在既有流程的指引下尽快融入讨论的环境中。例如,教师在讲《地球与宇宙》时提问: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

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的高度不够

教师要求学生分好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言。这时前后左右的学生聚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室里嗡嗡的声音,学习氛围浓烈。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讨论之中。几分钟后,小组中选出的代表发言,“我觉得是选C”“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是我应该选……”。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大家凝聚智慧的过程,让学生以讨论交流的方法相互学习、交换看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合社会焦点,开展地理教育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沈阳的全运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在全运会开幕之际,长达数个月的火炬传递活动将全运圣火和全运精神传送到沈阳的各个角落,教师将地理学习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与社会焦点相结合,从沈阳全运火炬在省内传递的路线图上,选取几个典型的城市,并制成挂图供学生参考。学生在挂图上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区域地理的地形、地貌特点。类似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知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科学化、合理化互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我们必须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加地理课堂互动性。例如,培养师生情感,营造课堂氛围。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互动兴趣。设计双向性任务、开展小组讨论。结合社会焦点、开展地理教育。我将在不断的探索实践研究中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春蕾。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教育科研,(10)。

[2]张尚军。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学科教育,(12)。

篇8: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一、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

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 是指在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 由教师作为引导, 强调师生的互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即拉动式环节、参与式环节以及实践式环节。

1. 拉动式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 需要教师以课本的内容为主, 将相关的理论知识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与掌握后,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引入到教学中。与此同时, 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探讨,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拉动式环节通常按照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

首先, 布置任务。以教学目标为指导, 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成案例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如企业文化、企业问题、市场环境、企业背景等, 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先对案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并提出案例问题, 说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 对案例简短分析后, 让每一位学生针对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 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 并且通过辩论与沟通, 达成一致观点。

最后, 由教师总结发言并作出科学全面的点评。

2. 参与式环节。

参与式教学环节, 就是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每个小组成员3—4名为宜, 由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 共同将问题解决。比如在教学中, 由教师挑选出较好的案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讨论, 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受好, 控制好学生情绪和教学的焦点,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讨论结束后, 需要由教师做出总结与评价, 将所有学生的观点集中起来, 一一深入点评, 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一方面, 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另一方面, 活跃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3. 实践式环节。

在实践式环节中,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是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就是让学生利用学校所具备的一些教学资源和条件, 模仿各项业务进行实际操作, 让学生对各项管理业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还可以通过模拟公文处理情景的方法, 让学生制定报告、计划, 并安排相关的工作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让学生对各项业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亲身的体验, 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机会, 熟悉管理流程, 同时, 还可以拓宽学生眼界。

二、注意事项

在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 要注意角色扮演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引导者和指挥者, 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 为此, 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教学动态的控制, 比如案例分析阶段与体验式阶段, 学生会对问题进行辩论分析, 为此, 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指导方法, 引导辩论的方向, 控制学生的情绪, 使得整个辩论围绕主题进行, 不可以让课堂教学放任自流, 避免辩论演变成一场闹剧。

其次, 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对于这种教学模式, 不论是在物力财力方面, 还是精神方面, 学校管理人员都要给予大力支持, 由于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更加提倡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来完成教学内容, 而这个过程的完成, 一方面, 要用到实验室, 为此, 需要学校在其他的企业和实习单位加强沟通与联系, 让学生到有关单位和企业参观, 学习, 增强体验;另一方面, 学校要加大投入, 完善教学设施,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三、总结

篇9:浅议双向互动教学

一、营造双向互动氛围,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待人,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让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充分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口语交际的特殊性在于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即使是平时口语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的效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教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但又说不清。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营造民主、和谐的双向互动氛围,鼓励其大胆说话。比如在指导《自我介绍》时,我首先以亲切的语气向学生做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小朋友们,跟你们在一起,老师心里很高兴,我觉得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十分的快乐。老师非常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了解你们更多的事情,大家愿意向老师介绍自己吗?”短短的几句话,使孩子们缩短了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产生一种与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向老师介绍自己。由此可见,营造民主、和谐的双向互动氛围,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二、创设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参加口语交际实践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参加口语交际实践。如在指导《买文具》时,创设了如下的交际情境:

师:下面老师来当买文具的小朋友,谁来当卖文具的刘阿姨?

师:刘阿姨,您好!

生:(笑)老师,不,小朋友,你好!你要买什么?

师:听我老师说,你这儿有很多文具,质量也不错,我

想买只卷笔刀,有吗?

生:有,有,你要哪种?

师:我要盒式的,用手摇的,表面图案是动物的,有吗?

生:多的是,你自己选吧!

师:(在教室里布置的“开心文具超市”里挑选。)就

这个,多少钱?

生:28元。

师:太贵了吧!能便宜些吗?

生:(想了想)这样吧,看你是学生,就算15元,最低 价怎么样?

师:好,我就买它吧,给您钱。

为学生巧妙创设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交际活动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三、落实双向互动评价机制,提高口语交际技能。

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质量。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价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评语言:即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恰当。二、评思路,即评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逻辑性与条理性。三、评仪态,评他的声音是否响亮,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

如进行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同学》,在进行汇报表演时,一组同学上台表演,其余同学都充当“小评委”来进行评议。根据台上同学的表演,“小评委”们都作出相应的评价,有的说:“A同学的表情十分大方,问候病人的语气很亲切。”有的说:“如果A同学的声音再响亮一些将更好。”有的说:“演病人的同学说话的声音应该稍微轻一点……。”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自主评价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很多很多,要因义、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都必须把握这样一个要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交际资源,让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不断地练习、归纳、分辨、评价,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篇10:浅析地理目标教学地理教学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建立地理学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体系,遵循地理学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制定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使地理教学遵循确定的目标进行,使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洞察明晰,心中有数,激发师生共同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推动地理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一、完整的素质教育目标

第一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贯彻这一目标是因为它是学科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学教育大纲为地理学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有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大纲》基础之上,才能使目标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中学地理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中学各科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关于知识教育,必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要调动各种因素,讲究教学艺术,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满堂灌”,运用“启发式”等方法,为学生构架有条不紊的合理的融汇贯通的知识体系。地理知识教育对地理学科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备的基础,如果除却知识教育,那么,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便会失去基石,成为空中楼阁。

关于能力培养,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目标教学的一大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地理问题能力,并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这是打开地理科学殿堂的金钥匙,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目的在于授人以渔,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于政治思想教育,要正确处理地理学科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观点。在地理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加强德育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第二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这是学科教学指导思想的目标。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首先要实现从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化。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教学目标,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具备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捷径。

二、达标教学过程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目标明确之后,达标途径的确立和实施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学中要力求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做到教学相长。

(一)认真执教,作地理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者。

虽然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理课在中学各科中处于不利地位,但面对漠视,作为对地理学有较深刻理解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一往情深,比别人投入更多的精力,以自己对地理教育事业挚着追求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地理科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能够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爱好的。

(二)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应用多种媒体(如幻灯、录相、图片、讲座、版报等)、针对性实体(如地理模型、自然现象等)和难度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高中地理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从人――地关系协调的观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生观教育;初中地理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眼、手、口、脑并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突出重点,浅化难点,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完整性学科大目标的组成部分,是战术性教学目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目标,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实施。

(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篇11:高二地理教学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有些同学的地理成绩有所提高,但是还是有落后生的存在。通过平时的训练和几次考试来看,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该记忆的知识懒得记;

第二,学生读不懂地理信息图,对区域地理不熟知;

第三,学生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能力较差,对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较差以及答题时运用的规范语言不准确;

最后,有些学生上课不够认真听讲,而且课后练习不能按时完成。

篇1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摘要】主体构建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数学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主体构建 教学互动 主动参与

【正文】新的教学模式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一、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三、家庭作业引进“数学日记”。

我们不知道我这个尝试能否成功,但我们觉得至少可以激发一下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一下他们的数感, 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一个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可能有些幼稚,但我们觉得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有些孩子已经在用数学了,我们感到很欣慰。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笑呵呵送给我一份礼物。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读起来。“这些诗怎么这么整齐呀?”我不解的问。爸爸说:“如果一首诗是8行,每行7个字的话,就是七言律诗;如果是4行,每行7个字,就是七言绝句:还有······”

爸爸还当场考我:“今天你要读两首七言律诗和一首五言绝句,三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我想了一想,就算了出来:7×8×2=112,5×4=20,112+20=132,看来,数学还真有用!

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孩子们把收集到的问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它,就不再单纯是背诵和记忆书本上现在的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难道不是一举多得吗?

新的教学模式以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化相互关系的理论,探求以互动促自主,以自主推互动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的师生互动方式,推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头一天晚上先回想当天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清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老师再讲;在学习过程中,哪些题目不会做;对课堂所学的内容的不同见解以及课外习题等有关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写在日记中,高年级有的学生还通过数学日记提出自己对数学课的建议。通过日记,还可以及时的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其高教师自生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就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

我对主体构建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反思:

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二,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主体构建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相互之间、互动学习资源的互补作用,以及重视儿童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儿童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放开了儿童思维的翅膀,使儿童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师》。

篇13: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1 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

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旨在达到师生之间互相作用而使彼此之间积极交流的过程, 是教、学之间的一种积极沟通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多种方式、多种性质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1.1 备课准备

我院的教学主旨是:在教学过程当中, 始终重视传授知识以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结合, 以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检验学相关技术能力为主要目的, 培养出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均较强的实践型、专业型人才。具体备课方法: (1) 在课前1个月, 由本专业教研室主任制定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包括教学重点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确定、课堂进度的确定; (2) 确定课堂提问内容、学生互动环节内容; (3) 准备课程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 (4) 制作教学课件; (5) 集体备课, 讨论授课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课堂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课前做好准备。

1.2 在教学中适当归纳临床病例

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提出合理的临床病例, 让学生以现实的病例为假想命题, 从理论当中探讨实际病例中发现的问题, 对问题进行理论性分析研究, 并切实指出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建立一定的临床思维。

1.3 在实验教学当中采用数字切片

使用数字拍摄方式将全自动显微镜扫描玻璃切片方法制作为数字切片系统[2], 结合校园网络以及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实验教学, 既解决了优质的玻璃切片不足的问题, 又可以在授课以及学生讨论时提供合理的观察与检测环境。

1.4 教学中师生适当的角色互换

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将其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行讲述, 鼓励其余学生在讲述完毕之后发表不同意见, 充分讨论, 适当的争执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1.5 教师间互相听课促进

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 取长补短并且在课后互相交流意见, 共同探讨, 共同提高授课水平。

1.6 听取学生意见

教师可在课间、课后与学生进行讨论, 听取学生对于课堂教法、模式、重点内容等各个方面所提出的意见, 不断改进授课模式。

1.7 增强考试环节

考核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是实践操作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并且实现教考分离[3], 保证教学成效的体现。

2 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

2.1 对教和学的短期教学成效进行评估

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受教两个角色的转换作用, 所以在教学评估方面应对教学和受教两点进行。对于教学的评估, 本文运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 内容有以下几点: (1) 教师是否做到为人师表; (2) 教学过程中是否重视沟通互动; (3) 教学中是否有热情、精神状态良好; (4) 是否做到充分备课、内容生动形象; (5) 教师是否认真仔细批改作业; (6) 教师是否生动化教学、可利用多种媒体教学; (7) 教师教学中是否语言通顺有条理、板书规范; (8)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 (9) 能否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 0) 是否满意授课内容。对于学生的受教的评估, 本文采用的是综合成绩的评估的方法, 其中理论知识占6 0%, 操作实践占3 0%, 平时课堂表现以及报告的成绩占1 0%。综合评价双向互动式教学的短时期效果。

2.2 重视学生后期学习情况的追踪

组织胚胎学是检验专业中的一门入门课程之一, 同时也是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对学生的后期学习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增强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入门期能够对组织胚胎学有形象的理解和应用, 并增强学生后期学习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摘要:在组织胚胎学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中, 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与相互影响, 可以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幅度增强, 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双向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乾毅, 袁新初, 张伟, 等.组织胚胎学课程“双向互动式”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估[J].解剖学研究, 2010, 32 (4) :304-305.

[2]赵圆宇, 杜江, 文晓红, 等.初探临床病例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0, 18 (3) :72-73.

篇14:地理课堂教学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反思

[关键词]双向互动;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影响双向互动教学的因素分析

(一)提问技巧

随着英语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越来越多,对英语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们在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提问技巧,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来提问,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评价方式

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平和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中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应多进行积极的评价,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三)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环境,要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互动性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双向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方法的灵活创新

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角色扮演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把一直以来枯燥的英语课变得充满趣味性。如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或者某一情景要求学生扮演相应的人物,教师扮演其中一个人物和学生一起表演。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并且可以有效发现学生的错误,以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流行的英文歌曲,或者是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电影,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教会学生唱一些英文歌曲之后,每一节英语课正式开始前都可以让学生唱一遍,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應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近年来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教师更应该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用它帮助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向互动活动的开展。多媒体工具能够将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让英语课堂成为个性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时充满乐趣。如在教授春、夏、秋、冬这四个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就在网上下载了一年四季的风景图片以及其他相关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些图片,并在图片旁边写下spring,summer,autumn以及winter这四个单词,让学生在欣赏四季美景的同时基本掌握这四个单词。最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的理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之后,每一小组选出代表上台来说。这样的方式不但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有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双向互动小组的建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合作小组,以此来开展师生双向互动教学。在进行小组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教师来进行交流,而学生之间的沟通也能够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学生真正掌握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互动小组的建立能够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进行单一互动的局面,而成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更加科学的互动。在双向互动学习小组中,教师应该要将自己视为是英语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须在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从教学活动中不断发掘出学生所具备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上一篇:迅速提高作文成绩的秘密568656下一篇: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