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苏联的建交史

2022-09-09

第一篇:中国与苏联的建交史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引言: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

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

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近两年的经济危机,也正是美国金融市场缺乏国家监管、干预而爆发问题的结果;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干预金融市场、直接参与通用公司的运作。

2.政权的统

一、思想的统一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高昂建设热情

苏共经过艰苦残酷的斗争,肃清了国内的反动势力,也镇压了所有的反对者。虽然我个人认为血腥的镇压远远超过了实际的政治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镇压之后在苏联国内苏共的统治能力大大加强、思想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指引下,工人阶级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空前的建设热情。采煤工斯达汉洛夫作为一面旗帜被高调宣传之后,苏联工人阶级更是热情高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竟提高了82%。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之高,令前去考察取经的欧美人士惊异。

思想的统一,往往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想的指引下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苏共的政治政策,使苏联工人团结起来,用极大的热情参与这个新生国家的建设。这一点在我国也得到了验证。铁人王进喜就是一面为建设国家而不惧一切、不惜一切的旗帜。

3.领导阶层革命意志坚定、发展目标明确

苏联初期,因为战争的创伤加上自然灾害,国内经济极为困难。1918年出现了粮食危机,但是有权调拨千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从中可以看到列宁时期的苏共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的特权。这是苏共可以在艰苦条件下依旧得到工人阶级拥护支持的重要原因。而且坚定的革命意志使苏共干部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建设,没有想过花时间去享受特权,使政府的工作效率较高,让各种政策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朝着预定目标步步前进。可以说,苏联的快速发展,部分源于革命意志坚定的苏共干部党员的无私奉献。

建国初期苏共领导人认识到,虽然击退了欧洲国家联军的武装干涉,但苏俄落后的工业不足以完全地保卫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都将工业作为重点去发展,努力赶上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步伐。这无疑为苏联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一方向在后来变得不再正确,但在立国之初是必要且迫切的。根据形势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每一个国家不被淘汰都必须做好的,尤其是新生的国家和落后的国家。当今,虽然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但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好自己的选择,朝着对自己民族有利的目标坚定前进。

二、苏联衰亡的教训

1.特权阶层贪污腐败致使苏共失去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苏联的特权现象,经过建国初期的十来年后就渐渐显露,二战后形成了特权阶层。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干部的稳定,“终身制”开始大行其道。这样的结果是形成“官僚氏族集团”,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官僚氏族集团腐蚀了苏共的执政能力,使苏共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直至完全丧失民心,得不到人民支持,惨淡解散,政权旁落。更严重的是特权阶级的渎职,致使苏联国内问题不能反映到决

策层,使政策越来越脱离实际,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落后欧美,使人民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倒向了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

纵观历史,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改朝换代不胜枚举,虽然苏联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政权更替,但他的命运依旧没逃过历史的碾压,最终被腐蚀了根基,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下,令世人震惊、深思。贪污腐败虽不能说要为苏联的解体负全责,但这是重要原因之一了。况且除了强敌入侵、自然天灾,又有几个国家是因为单一的原因亡国的?都是种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贪污腐败太常见罢了。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体制僵化、农业失败造成国家崩溃

苏联的重工业与军事工业极度发达,其军力在70年代甚至超越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军力在世界各地与美国针锋相对。虽然苏联成立之后,俄罗斯人不再仅仅是依靠强大的武力而是倚靠雄厚国力称雄全球,但可能是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使苏联人热衷于武力解决问题,大力发展军工,展开军备竞赛,致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失衡的结果是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苏联国力的提升而同步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一直处在战时经济体制的紧缺状态下,引起了普通群众的普遍不满,致使部分人倒向了西方丰富的物质生活,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吸引力。

苏联农业的失败,也是其最终解体的根源之一。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一切工业的基础,虽然工业化开始时不得不靠工农业的剪刀差去发展工业,但这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到了后来,工业必须反哺农业。但苏联领导人一直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农民看做小资产阶级的一份子,把他们当做阶级敌人对待,一直剥削农民,以致农民们失去劳动积极性,苏联农业长时间萎靡不振,粮食产量不足,到后来竟要依靠进口粮食,不得不说苏联农业总体上讲是彻底失败的。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不得不确保粮食安全,所以必须重视农业问题。

3.错误处理民族问题导致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最终苏联解体

众所周知,苏联国土面积世界第一,但苏俄土地大多是沙俄时期侵略扩张的战利品。沙俄征服了120多个民族,但也埋下了国家分裂的祸根。列宁认为苏联采取联邦制度是向最终统一的过渡,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去完成民族融合,但继任者过于急于求成,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为加速民族融合进程,不顾及历史沿袭,以行政命令代替协商解决,造成民族关系紧张,且占总人口不足50%的俄罗斯人却拥有90%以上的政府要职,享有政治特权。苏联领导人忽视了实际情况,认为民族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的建成已经解决,错误估计形势,造成民族分离主义大肆传播,特别是90年代初加盟共和国民族独立运动达到顶峰,最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退出苏联,直至俄罗斯共和国退出,苏联解体。民族分离主义虽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但在解体过程中充当了主角,是苏联解体的推手。

民族问题在多民族国家始终有着重要地位,虽然强大的主体民族可以暂时的压制少数民族,但压制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协商解决才可能不出问题。压制的后果就是问题最终集中地爆发,爆发得彻底,爆发得无可挽回。

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1.加强廉政建设、反贪反腐,确保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我国现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也成为西方舆论攻击的借口。贪污腐败不仅腐蚀政党的执政能力,更会导致政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持,最终走向失败与灭亡。任何贪污腐败的政党,注定失败,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也是前车之鉴了。现在“送红包”现象较为严重,也许就是上层部分人贪腐在基层的反应。或者说,贪污腐败也成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了,不是短时间可以杜绝的。所以,加强法制规范、法律监督、惩戒力度,从严从重处罚贪污腐败分子,在当今中国显得必要而且迫切,是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苏共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也许如新加坡那样高薪养廉、严厉罚贪是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的较为可行的措施,让各层干部可以安心的工作,不用为物质问题分心进而贪腐。这是物质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仅仅只有物质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加强先进性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必须同步采取的政策。

2.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苏联人社会主义信念丧失的结果,在美苏的竞争中,苏联并未表现出超越美国的优势,尤其是经济的崩溃使得广大人民失望不已,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纷纷转投资本主义的怀抱,社会主义阵营不攻自破。连赫鲁晓夫都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再相信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只是拿来糊弄老百姓的。面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全面冲击,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沿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思想教育不仅要面对群众,更要面对共产党员。如果共产党员都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难想象普通群众还会相信共产主义。加强党员的思想就是要凝聚党员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确保社会主义的践行;同时,这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甚至比物质措施重要的多。

3.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经济结构

经济始终是国家民生的命脉,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概念深入人心,没有国家的强力监管,资本贪婪逐利的特性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现今我国工业过度依赖出口贸易,致使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外向型经济,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美国作为自由经济的代表,周期性的经历经济危机,虽然美国通过转嫁、美元等手段化解了多次危机,也在几次危机中通国家力量干预经济生活顺利复苏,但这种危机能保证每次都被化解吗?我们要看到自由经济

的弊端,在未发生危机时就用国家力量正确适度地干预经济生活,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危机。也许下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就是另一次大战的祸根,或者说导致又一些国家分崩离析。

同时,在我国这种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农业必定是立国的根本,我们不得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力水平,是当今中国农业的努力方向。13亿人的吃饭问题高于其他一切问题,13亿人的温饱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结束语:

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自行解体,不仅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也留下长远的沉思。如普金所言,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是没有良心,但想恢复苏联是没有头脑。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追思苏联的同时避免重蹈覆辙,是在苏联失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的更远。

参考资料

《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

《大国崛起》

百度百科

第二篇:苏联演变对中国的启示

———谈中国民主改革的未来

历史学院:向贤柔2011201411

摘要:一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苏联模式,虽然现在标榜的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模式有了一定的修正,但是,这种修正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仅仅限于经济层面,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进程一直都只是处于徘徊阶段,与八九十年代相比,或者说是一种倒退。如今,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刚刚过去二十一年,那段历史犹如警钟始终在中国人的耳旁敲响,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踏上苏联的后尘?在这里,我想就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谈谈我国今后民主改革的未来。

苏联演变的教训

要谈启示,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苏联最终亡党亡国的原因。首先,苏联体制僵化是苏联经济政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斯大林之后,虽然赫鲁晓夫作了改造的试探,但体制一旦形成,自身的惯性极大,赫鲁晓夫的改革轰轰烈烈,虽有突破,但因方式有误、思考不深,最终功败垂成,连自身也被相对保守的同僚们剥夺了最高的领导权。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官僚,缺乏赫氏般的冲动和魄力。面对庞大的实力假象和艰巨的治国任务,勃氏更乐于歌功颂德、图饰太平,更乐于对外抓住美国的失误全力争夺世界的霸主。最终,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近二十年中,苏联的国家体制日渐僵化、老化,加上美苏争霸一度呈现的苏攻美守的态势,进一步迷惑了苏联的上层建筑,使这个庞然大物的国家无力激发应有的忧患意识,这个国家巨人陈疴日深,却反应迟钝、自救缓慢。及至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走马观花似的上台,苏联杂粮早已经积重难返、病入膏肓,他们特别是安氏有心拯救,却年不饶人、天不由己。外表依旧庞大但体内千疮百孔的苏联,最后由根基并不深厚的戈尔巴乔夫接管。对于戈氏来说,接受这个任务实在有点勉为其难。虽然戈氏有着新的思维,但苏联旧体制的红利期已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集权体制的利好基本完全耗尽,而弊端却淋漓尽致地显露,苏联内政的自我持续已经到了紧急关头。面对美国国际攻防态势的日益好转,苏联却昏招迭出,在美国撤出越南,结束雨林泥潭的同时,苏联却侵入阿富汗,陷进伊斯兰圣战的噩梦。由勃氏晚年启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为越南侵入柬埔寨背书,不仅使苏联内外交困,而且使戈氏面对的处境雪上加霜。

苏联绝对实力增速放缓甚至停滞,相对实力更是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东欧国家民族主义势力明显抬头,与自由民主思潮相结合,东欧各国社会主义政权风雨飘摇,给苏联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和负担。巩固东欧亲苏政权,需要苏联大力支持,但苏联的自身问题都应接不暇,根本无力他顾;任凭东欧兄弟党和政府动摇垮台,这个即使不会引发苏联的连锁反应,也会造成苏联的孤立。面对这一格局,苏联给予过支持,但疲于奔命,最终以东欧剧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华约解体而宣告苏联在东欧绝对影响的落幕。这是真正的唇亡齿寒,苏联的命运已在此作了铺垫。

1990年之后,当东欧原社会主义政权次第更替后,接下来的苏联不可避免地成为焦点,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更加风雨飘摇。苏联与东欧大多数单一民族国家不同,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化对苏联的冲击不仅仅是对原政府的颠覆,还伴随着统一国家解体的危险。所有的这一切,却都是在“民主”的旗号下进行的,联想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与民主的天然亲近,这不得不令人遗憾和回味了。1991年注定将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一年。经过戈氏不得章法的新思维的折腾,苏联国内经济更加艰难,加上外来的挤压和内部的争斗,苏联迎来了最后的挽歌。由于理论的含糊、组织的混乱,“8·19”事变不仅未实现发动者们自身的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终结,苏维埃的丧钟最终撕心裂肺的响起。随后,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国际法主体,其他加盟共和国各自独立。

苏共的垮台、苏联的解体,民主化的冲击难逃其咎,但并不能简单地由此得出不该重视民主、不该追求民主。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原因很多,但忽视民意、丧失民心是其根本;教训很多,但从过于防范民主向急切拥抱民主的非理智急转是其关键。在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大致命错误:一是在扩大民主的最佳时机,却过分地警惕市场、防范民主,从而坐失了最佳的改革时机;二是在意识到民主是改革不可避免的方向时,不仅没有自我把持、沉着应对,反而急不可待、急于求成,最终欲速不达,满盘皆输。

同时,苏共的垮台乃至消失,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苏联共产党脱胎于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布尔什维克。那时的俄国大体上还算一个现代国家,沙皇俄国时期虽然总体上落后于中西欧,但现代因素在俄国特别是贵族之间一直并不欠缺。由于俄国贵族及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俄国很早就出现了现代政党,但由于进步力量有限且沙皇专制独裁惯性的存在,这里并没有自发成长出平和的议会政治的成熟土壤。“二月革命”后,一度出现了议会政治的形式,但一大战的压力和民众的过高热情,挤压了温和民主政治的最后空间。此后,暴力的作用被无限扩大,暴力成为俄苏政治生活的主线。缺乏约束边界的暴力,在以暴制暴的过程中最终也扼杀了一般民众正常表达民意的热情和胆量。当暴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退回应该的位置后,忽视民意的倾向却未得到及时纠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变成了对现实民主的提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中的民主原则被虚化,民主价值被牺牲。这是缺乏政党竞争和合作的一党制的苏联、东欧当时出现的场景。而且与在苏联刺刀护卫下的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仅仅缺乏本地民意充分认可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有着有意扭曲民意的嫌疑。于是,在苏联及东欧各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内容在被悬搁、供奉的同时,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论及民主却如谈虎色变。

前苏联没有“解放思想”,只有“新思维”。思想可以循序渐进地解放,但思维只能一步到位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继续解放思想”虽然老调重弹,但意味深长。由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中始终未排斥民主,社会主义国度的民众虽缺乏民主的生活习惯,却对民主有着近似先天的信仰和崇拜。即使在立足拒绝国际和现代人类最新成果的朝鲜、老挝、古巴,民主的本义都绝非贬义。当时的前苏联更是如此。因此,当西方频频以“民主”为诱饵来逼迫时,苏联及东欧共产党人逐渐失去免疫能力,这一方面在于压力,另一方面在于诱惑。抵抗不住压力,

源于自己的传统的计划经济运行出了问题,内忧深重,又无计可施;抵抗不住诱惑,是由于民主确实是社会主义运动自身的重要组成,反思社会主义的现状,民主的推进和实施却是在学理上需要整改的弱项。于是,在戈氏新思维的推动下,扩大民主成为苏联改革的重要方向。但由于形成这一导向的初始准备极不充分,面对西方压力并无信心,面对预期诱惑更无坚守,随后的扩大民主进程逐渐失控、无序,最终引发了国家的灾难。

苏联旧体制内的民主化实践,未能巩固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绝不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这个方向不对。这个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民主的开花未结硕果,首先源于理论准备的不充分,缺乏立足本国国情、结合苏联实际的关于民主建设的特色化思考。这直接导致了苏联改革目标飘忽不定,推进或快或慢,使民众有点不知所措。其次在于改革的操盘者未能有效驾驭党内的既得利益集团。改革之前,苏共党内即有利益集团的存在;改革之后,党内与党外诸多利益集团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利益既得者们能量很大,是体制潜在的颠覆力量,也可以成为体制的维护者。当党内主要领导人维护旧体制态度坚决时,他们不会轻举妄动,甚至会尽力靠拢寻生,成为旧体制顽泯不化的拥护者和巩固力量;反之,当他们察觉到风吹草动,一旦发现主要领导人有易帜更张的动机时,他们便蠢蠢欲动,虽不挑头,但定会纷纷利用占据的便利,发出杂音,干扰决策,不仅会淹没普通民众的真实呼声,而且会把个体的意志强加给全民。俄罗斯的寡头们即是如此。当戈氏明确提出要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榜样的民主化诉求后,人心思变,他们直接推动了改革进程的加快。苏联改革由此走上了一个无序参与、难以控制的不归路。于是,在这个急于求成的过程中,未能出现急中生智的传奇,只剩下急转直下的败局。

中国现存制度的症结

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滞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苏联社会主义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与苏联相比,中国文革结束初期的国情几乎与苏联一样风雨飘摇,各种矛盾激化,造成的社会动荡以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此起彼伏,给当时的中共提出了严峻挑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滞后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系列经济成就对这些矛盾起到了相对缓和的作用,所以最终矛盾没有激化。但是,这种矛盾的长期存在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中国的民主问题依然亟待解决,时间越长,可能难度越大,危害也越大。执政集团乃至整个执政党的分化甚至分裂,恐怕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上,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地方竞争,已经昭示着执政党内部的利益格局形成。而近日为十八大迫近而若隐若现的“入常”竞争,特别是重庆“王立军事件”引发的重重迷雾,似乎正预示着,现有权力交接方式的内在危机。

“王立军事件”无论细节与内幕如何,对中共的权力运作方式及其有效性,都具有反叛和挑战意义。一方面,由于主人公从红脸变为花脸,让重庆几年来轰轰烈烈的“打黑唱红”突然从正剧变成了闹剧;另一方面,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虽然高官因违纪腐败等原因而落马已不希奇,但一个如此高位、最了解权力核心工具公检法运作内幕、集全国英模等多种荣誉于一身的“打黑英雄”,竟然要以寻求海外庇护的方式保护自己,谁还能相信执政党权力运行的透明与公正呢?

相信随着党内的分化与竞争加剧,在没有规范公开的竞选制度情况下,类似王立军这样的奇案丑闻还会出现,甚至可能成为催发民主变革的导火索。正如台湾因“江南案”而变,苏联因“八一九事变”而彻底转轨一样。

无论苏共还是中共,为了增强自己的执政力量,扩大执政基础,都努力扩大自己的规模。苏共公开说要搞“全民党”。抛开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利益考量,从观念上说,这其实也是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需要。

但事与愿违的是,当党的组织规模超过一定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再保持过去革命政党的那些特征,比如统一的信仰、高度的集权、严格的纪律、一致的团结、森严的层级等等。因为要让一个几千万人的组织维系上述特征,不仅经济成本难以承受,而且在管理与信息传导等方面,也将发生严重的扭曲和失效。当前我们在中共身上就明显看到了这一点。尽管它的领导核心花费大量资金与力量,不断地以各种宣传的、教育的、奖惩的手段,竭尽所能地力图维护革命党的高度集中和纯洁特征;其效果如何,只要看看党的权力阶层日益严重的腐败,以及相应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涣散,以及空洞说教与现实巨大差距导致的社会道德失范,就很清楚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式较改革开放更加复杂,改革的矛盾也更加错综复杂,政治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未来以及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民主的未来

中国的民主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追问应当首先转换为追问中国民主发展在哪出现了问题,其次才是在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呈现自身的出路。我要加以声明的是,把握、推进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二个东西不能丢,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一是对中国历史现实的批判,二是对国外正反经验的反思。

就中国的民主发展所遭遇的问题而言,我以为当前的困境依然是源自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没能实现有机结合。我明确反对任何割裂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主张“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或者主张“社会民主倒逼党内民主”的一切说法。中国的民主道路,还需要中国人自己践踏出来。但是践踏的主体,主要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的民众。这践踏的过程也是渐进式的,但主要的不是政府主导增量,而是民众民主的自我增量,从而增量政府的民主。„„每一个中国人的民主精神的自我生成与发展,我简言之为民主增量。这个民主增量到一定程度,它将以存量的形式构成中国特色社会精神,从而它的继续增量,将不再是形成这个社会精神,而是发展和完善这个社会精神。”

低效率政府与大众民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将大众民主等同于低效率的或者保守的政府是有失偏颇的。这种理论之立场因为看不到大众民主之历史趋势,而成了为当局辩护的阻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障碍。欧美的一人一票之民主,充其量只是大众民主发展自身的一种经验方式,这种经验方式如同东亚的经验模式乃至其他国家的经验模式一样,不能作为否认大众民主的趋势的理由,相反,它们的成功抑或失败,都将有利于推进大众民主之完善程度。问题在于,

如何通过尽人事之努力而减轻发展民主的失败经验所必然给社会带来的痛苦。

就中国的民主出路而言,不仅仅要深化党内民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深化和培育社会民主的发展。从中国的民主的基本制度看来,它的优越性依然高于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从理论上依然是目前能从根本上杜绝西方的政党轮流、派系纷争、政客表演的低效率政府的民主机制。问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拒斥这样的制度安排,而中国则因为社会民主的发育不足或畸形而导致了该制度的虚设或悬置。但是希望在于,历史站在社会民主这一边,正如树叶虽然因为空气而漂浮但终究会落地。具体看来,中国当前的民主的基本制度,至少在形式上实现了这样的民主机制,(简要而言)即国务院组织专家研究、起草相关政策、法律--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批准--政府依据宪法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法律的具体规划和方案--党中央依法选拔、选举合格执行具体规划、方案的核心领导成员及其班子(并在换届时,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下一届新的领导集体)。中国的这一个产生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及其班子的民主机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党派之争而导向类似西方的保守的低效率政府,另一方面也规避了所谓政策的辩论、竞争而导致不顾国民经济承载力的政客表演之下的高负债政府。这样的民主机制,它所产生的政策乃至国家领导人,都渗透了在民众监督之下的各阶层代表参与了的民主遴选。但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的这个民主遴选只是形式上的民主遴选。问题在于,如何使得这个民主的遴选同时具有它的实质性,如此中国的民主道路之未来方可光明而前途美好。因此,关注中国之命运的人们,这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全国人民代表的有效选举与有效监督。人大代表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社会民主的自我增量,方可有效地选出代表并监督代表的代表行为。而要有效地选出代表并监督其代表行为,根源不在于候选人的政策之争,而是在于候选人对人大代表大会审核、批准生效了的政策、规划和方案之认同以及全心全意的践行。因此,我的观点是中国民主的不振,根源是社会民众的民主意识尚未由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从而中国民主的出路也将是社会(当然包括政党、政府)自我培育民主、增量民主、驾驭民主。中国的民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其间需要跨越不仅是党内密室民主还是社会自发民主。中国的民主需要政治家的政见辩论,但是政见辩论的范围应当限制在如何制定经由人大批准了的政策、法律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的操作层面,并且他们的辩论乃至方案的实施要置于阳光之下,即要接受社会民众的监督。

结语

以上算是我个人对苏联演变教训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未来民主进程的一点看法,可能还显得很幼稚和不客观,只能算是个人的一次小小的尝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老师指导。

第三篇: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使苏联在二战后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2、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经济领域:1.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2.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组农业拖拉机站;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2)政治领域: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观点,平反冤假错案。

3、改革的效果: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上台)背景:苏联经济发民面临停滞局面。改革过程:(1)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取得成果。

(结果:导致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接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表现: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结果: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解体命运,不到三天,政变失败。“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失去领导地位,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3、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解体。

11个国家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后来格鲁吉亚加,增加到12个国家。

第四篇:苏联犯过的错误中国绝不能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海洋权益和海上交通安全对于中国来说显得日益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要建造航空母舰”的话题在二十一世纪初被提了出来。2002年,中国从乌克兰手里买回了尚未竣工的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并将之停泊在大连港,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自此开始了研究和制造航母的历程。

中国建造航母的历程与前苏联有几分相像之处。在新中国建立后的50多年中,限于综合国力、科技水平、制造能力等,海军的发展非常缓慢,大型水面舰艇的数量、吨位、续航力、作战能力等方面,甚至不能保证“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的基本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海军中的“潜艇派”占据绝对上风。这使得我国潜艇的制造水平、实战能力和装备数量在几十年中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装备的潜艇数量约63艘(其中核潜艇8艘),具备了水下长时间静音潜伏、潜射对舰攻击导弹、远距离弹道导弹的能力,是一支不容小视的水下战斗力量。直到现在笔者仍然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海军发展策略是对的,以潜艇为主攻方向使我国在军费拮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海军的发展空间,保持了一定的战力。

现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必须要建造航母了。中国必须尽快打造出一支强大的蓝水海军,具备较强的远洋作战能力,方能维护中国的海上权益。由于建造航空母舰技术复杂,而具备自主建造航母能力的国家,美、英、法限于意识形态和利益联盟的约束,是不可能向中国出售设备、转让技术和传授经验的,中国在研发航母的起步阶段只能师从于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而且很可能会深受其设计思想、开发策略的影响。在中国正在加力打造航母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顾苏联的航母发展历程,从它的成功与挫折中吸取养分,为自主研发航母增添动力,也力避重犯苏联犯过的错误。

前苏联是上世纪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在苏联的鼎盛时期,苏联的综合军力是稍强于美国的,很多美国人谈起那时候的苏联都怀有敬畏之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的核弹头、远程导弹、坦克、火炮、战斗机数量都多于美国,性能则与美国大致相当。唯有在海军,尤其是在航空母舰方面,苏联比美国差很多,以至于自己在远海区域与美国的争夺中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作战中海军航空兵的作用越来越大,航母编队的作用已毋庸置疑——没有它,想实现远程进攻性作战几乎不可能。面对着耀武扬威的11个美国重型航母战斗群,前苏联分家后的老大——俄罗斯仅靠一艘性能不太强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撑门面,实在是寒酸而衰微啊!

重温苏联海军发展航母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对致力于发展的中国有着很强的警示作用。

自十月革命到50年代初,苏联的海军在其强大的陆军和空军的比照下,显得默默无闻、力量孱弱。即便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海军也没有参加过什么大的战斗。此阶段苏联海军的弱小与我国在建国后相当长时间内的情形是相仿的。

二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初步形成。50年代初斯大林曾经批准过建造4艘航空母舰的计划,但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其继任者赫鲁晓夫根本就对航空母舰不感兴趣,把个航母损得一文不值,说在核时代航空母舰就是海上移动的活棺材,主张大力发展潜

艇和战略火箭军,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核导弹打击上。结果苏联的航空母舰计划被推迟了十年左右,而且在苏联海军中树立了轻视航母的风气,这是苏联航母的水平长期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所在。1960年之前,苏联未建造一艘航母,而把海军发展的重点集中在潜艇(尤其是导弹核潜艇)上。这种状况至少从表象上看与我国海军的现状是类似的,尽管其成因不尽相同。

好在苏联军界内部还是有拥护航母的有识之士的。60年代初,当时的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借防范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之机,推出了苏联第一代航母的建造计划。当时苏联仍然不重视海军航空兵在战争的作用,其建造航母的目的还是在于反潜,意图在美国潜艇进入其携带的“北极星”弹道导弹对苏联领土的有效射程之前就发现并摧毁它。所以,苏联的第一代航空母舰“莫斯科”级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重型航母,它只能搭载卡-25直升机14架,其舰艏的布置俨然就和导弹巡洋舰一样。苏联人也只是把它称为“反潜巡洋舰”。

在此后的岁月里,苏联研发和建造航空母舰的步伐有所加快,于60年代末推出了其第二代航母——“基辅”级。在17年的时间内,苏联一气造了四艘基辅级航母,这段时间成为苏联建造航母的黄金时期。“基辅”级比之“莫斯科”级,排水量明显加大,标准排水量达到3-4万吨,并能搭载固定翼作战飞机,虽然飞机数量不多,但已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航空兵作战了。“基辅级”航母自身配置的火力非常强大,仍然强调依靠自身的导弹和火炮系统对敌舰船进行火力打击,对舰载机的作用进行了弱化。不管怎么样,具有苏联特色的“基辅“级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它是苏联海军对海上作战独特理解的产物。

本来苏联是有机会顺利地实现其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和列装的,1972年苏联就制定了生产7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的计划,该计划的代号为“鹰”。该计划准备为苏联建造可搭载70架作战飞机的航母,并使用4个大型蒸汽弹射器。如果苏联顺利地实施了该计划,当今世界上就真由不得美国的重型航母到处横着走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群对海军一知半解的煞笔跳了出来,对计划横加干涉,差点让该计划中途夭折。首先是当时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Д.乌斯季诺夫,这个不懂装懂的家伙指示要先对“基辅”级安装弹射器,并用米格-23A歼击机补充其机队,苏联人在本不适合这样改装的“基辅”级上折腾了好几年而无功而返。

此后,又有海军副总参谋长H.阿梅利科上将等一干人对“库兹涅佐夫”级的建造计划横加干涉,偏离主攻方向,要搞什么将商用货船改造成反潜巡洋舰以充实舰队,准备将核动力重型航母的建造计划彻底放弃。

折腾了10年之后,苏联人终于重返建造“库兹涅佐夫”级的老路,于1983年开始建造该级航母的首舰——“里加”号,该舰经反复更名,最后命名为“库兹涅佐夫”号。在耽搁了一段大好岁月后,苏联建造的该艘航母未使用核动力驱动,这对它的续航能力和自持时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由于费用因素和技术问题,“库兹涅佐夫”号改弹射起飞为滑跃起飞,其舰艏飞行甲板向上倾斜12°。这样做虽然节省了费用,技术也相对易于实现,但舰载机起飞的有效荷载受到了局限,打击范围和弹药装载量都有所减少;更要命的是:固定翼预警飞机由于无法滑跃起飞而不能上舰,该舰只能搭载预警直升机,使得其预警能力和有效监测半径大为减小,这在强调制信息权的现代战争中几乎是致命的弱点。对于“库兹涅佐夫”号,美国媒体认为它已趋于过时,能发挥战斗力的时间不长了。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实力,短期

内实在是没有能力再造新的航母了,只能让老库继续挺下去了。

至于“库兹涅佐夫”级的第

二、第三艘舰——“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下场比较悲惨。这两艘航母都在乌克兰的造船厂建造,还未完工就赶上苏联解体,半成品搁在原地撂荒了。“瓦良格”号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性能最先进的、准备采用核动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直接被拆解,当废铁卖了。

看过苏联航母的曲折发展经历,至少我们中国能从其中吸取如下教训:

一、对于航空母舰在现代高科技条件的战争中的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多次局部战争证明:航母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的重要平台,是远洋海战中争夺制空权的必备兵器,它对于区域内的制空权、制海权起着决定性作用。航母最有效的战斗力在于它搭载的舰载机的打击能力,而非它本身装备的导弹。对于这一点,苏联海军长时间内没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绕了很多弯路,终未能使自己的航母成了气候。

二、航空母舰的建设需要制定缜密的计划,需要N多的科研部门、生产厂商及军方人员参与。计划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至少要保证自己建造出的航母在一定时间内部不落伍。在航母项目上急于求成,想快出成果,有时其作用就是拔苗助长。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采用的滑跃起飞技术尽管有其独到之处,但局限性很大,使航母自身的预警能力下降,在未来战争中行动必受限制。中国目前正在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母,限于舰载机性能及弹射器技术未能有效掌握,很可能也沿用这项技术,网上盛传的消息是:中国正在西安阎良进行舰载机飞行员滑跃起飞训练。笔者倾向于相信这个传言,毕竟中国刚刚起步,首艘航母不可能在各项先进技术上一蹴而就。但是希望中国后续建造的航母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动力装置、弹射器、舰载雷达系统等,避免造出大量一出世就落伍的玩意来。

三、从苏联航母发展的曲折历程看,有那么几个颇有权势、自命不凡的人对航母的发展进程进行了严重干扰,其后果很恶劣。笔者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在中国重演。当今社会的少数“精英”,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高分低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却经常做出愚蠢的判断,致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在研发建造航母的过程中,必有数量众多的专家、官员参与,意见庞杂,其中既有正确的也会有谬误,真心希望中国能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不在关键问题、关键步骤上弯弯绕。

前苏联在其内部出现重大问题、又在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下轰然倒掉了,而它希冀的西方先前承诺的各种好处却几乎没有到位,只有自己来品尝这种苦涩。“库兹涅佐夫”级中的“瓦良格”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这样的凝结着全苏联科技智慧的成果最后居然按废铁卖掉,实在可惜!中国应当谨记“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名言,不要被西方国家忽悠倒,也不要轻信俄罗斯的忽悠(俄罗斯是很希望拿中国等武器买家当冤大头的),在吸取其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努力自主研发,建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母舰来。

衷心希望苏联在发展航母上犯过的错误,中国不再去犯;衷心希望中国能够尽快造出性能先进、战力强大的航母;衷心希望中国的海军能尽快跨向蓝海!以上观点欢迎朋友们斧正。

第五篇:《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反思

讲完九年级下册第十课《苏联改革与解体》,觉得这一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回想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采用直观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通过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满足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要求,通过展示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习兴趣。如,讲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时,我展示了一幅漫画,并让学生自己回忆斯大林体制下的经济政策,使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经济弊端重重的状况跃然纸上,一目了然,既复习了旧课,又使学生自己能够得出“苏联经济改革势在必行”的结论。再如,用幻灯片打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照片,使长长的人名和抽象的经济改革政策会鲜明、具体很多。

二、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得如何?关键在于老师营造的课堂环境密切相关,教师的讲、问、引导非常重要,大多老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讲,而缺失的是怎样问?怎样导?教师的问和导更能体现教学智慧。通过我的追问,把学生对历史的情结焕发出来,学生积极的思考。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活动与探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认识到苏联解体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我国的成功改革并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学生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老师要适时的给学生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时期的中国也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这究竟是为什么?通过启发讨论学生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也就更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这样,做到了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上升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努力克服这些弱点。

1、在知识处理上,对教材挖掘不深不透。

在讲解苏联历次经济改革时,都侧重对于其改革失败的原因分析,而在改革的内容讲解上,我只是简单列出改革措施,并没有对其中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收购制”、“新经济体制”、“加速发展战略”等进行深入分析,这容易对学生造成改革内容无需重视的错觉,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

2.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方面。

因为紧张的原因,有些地方有些疏漏,例如在小组探究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时,对于回答较好的小组奖励一面小国旗,这面小国旗的意图在于告诉学生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为中国骄傲,然而在授课时没有说明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仅关注了中优等生,对学困生的辐射力度不大,不能依据教材难易很好地分层施教,以后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上一篇:主管选任民主测评表下一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