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案

2024-04-29

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案(精选6篇)

篇1: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一、总说(时代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发展。1.1、社会动荡、民生凋蔽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63年,魏灭蜀。两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晋王朝。公元280年吴亡于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又恢复统一,史称西晋。

西晋之后,由于庄园经济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并转化为门阀士族,士族拥有自己的庄园和世袭特权,足以跟皇室抗衡,导致皇家、外戚、士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促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有权势的人争权夺利,贪婪奢侈。1.2、思想解放、文化多元

与贪婪奢侈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玩世不恭。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有两种表现:

1、饮酒、服食、狂獗的具体行动;

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魏晋风流”。

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莲社等。1.3、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2)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几种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二、皇家园林

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2.1、邺都园林

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之一(图3-1)。城市规划上以宫城为全盘规划的中心。有代表性的园林:铜雀园、华林园

2.1.1、铜雀园

在邺都城内西北,长3里,宽2里。园内修筑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铜雀园紧邻宫城,已略具“大内御苑”的性质。2.1.2、华林园(华林苑)位于城北面。2.2、洛阳园林

洛阳曹操时期的都城(图3-3)。代表园林有芳林园。

魏明帝时期在东汉旧苑基址上重新建芳林园。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后因避齐王曹芳改名为华林园。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中轴线北端,它经历了多个朝代二百余年的不断建设,不仅成为当时北方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2.3、建康园林

建康即今南京(图3-5),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建都之地。

建康的皇家诸园中,比较著名的是“华林园”和“游乐园”。2.3.1、华林园

地理位置:位于宫城北面,玄武湖南岸。

华林园的景象: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时描述曰:“会心处不必在远,怡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2.3.2、乐游园

在华林园的东面,又名北苑,始建于刘宋。园林基址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往东可远眺钟山借景,北临玄武湖。

此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1)游赏功能成为绝对主导功能

(2)两个类别之一的“宫”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大内御苑居于都城中轴线的结束部位,这个中轴线的空间序列构成了都城中心区的基本模式(3)景观的规划设计已经较为细致和精炼,创作不如私家园林那样活跃

私家园林

从地理位置上私家园林有两种:建在城市里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院、游憩园;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3.1、北方的私家园林(以洛阳地区最为繁华)3.1.1、城廓宅园

洛阳城东的“寿丘里”位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是王公贵戚邸宅和园林集中的地方,民间称之为“王子坊”。园、宅极华丽、考究。

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对洛阳私家园林的细致描述,同时私家造园活动不仅体现了园林的游赏场所,也是人们斗富的一种手段。3.1.2、郊野庄园别墅

当时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以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为代表(下图)。石崇,晋武帝时为荆州刺史。晚年辞官后,卜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墅,即金谷园(天然水景园)。

3.2、南方的私家园林

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刻意追求一种近乎糜烂的园林景观。3.2.1、城廓宅院

⑴茹园,吴兴武康任茹法亮的居所。书中记载,“宅后为鱼池、钓台、土山,楼馆长廊达一里。竹林花药之美,皇家苑囿所不能及。”茹园既有辉煌殿阁的富贵气,也有山池花药的休闲之情。

⑵南齐的文惠太子于建康开拓私园“玄圃”,园址地势较高。其中起土山、池、阁、楼、观、塔宇,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园林中掇山理水造诣高超,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平。3.2.2、郊野的庄园别墅

会稽谢家庄园是这一时期南方私家庄园别墅的杰出代表。城市私家园林的特点:①设计精致化; ②规模小型化。

此时期私家园林的特点:(1)异军突起,集中反映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2)城市私园多为官僚、贵族所经营,代表一种华靡风格和争奇斗富的倾向(3)随着庄园经济的成熟得到很大发展,既是生产、经济实体,又是文人名流和隐士们“归园田居”的精神庇托

(4)作为后世别墅园的先型,代表天然清纯的风格

(5)所蕴含的隐逸情调、表现的山居和田园风光,深刻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四、寺观园林

4.1、寺观园林兴起的历史原因

佛教早在东汉中期已传入中国,汉明帝曾派人到印度求法,制定洛阳白马寺藏佛经。“寺”本来是政府馆驿机构的名称,从此,便作为佛教建筑的专称。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其渊源为原始巫术、神仙、阴阳五行之说,奉老子为教主。

佛、道盛行,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由城市波及近郊而逐渐流行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

随着寺、观的大量兴建,相应的出现寺观园林这个新型的园林类型,也像寺、观建筑的世俗化一样,不直接表现多少宗教的意味、显示宗教特点,而受时代园林艺术思潮的浸润,更多的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此时期寺院园林的特点:(1)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

(1)郊野寺观尤其注重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对于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寺观园林图片如下:

五、其他园林 5.1公共园林

多以亭为中心、因亭而成景的邑郊公共园林。其中兰亭作为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自有其历史价值(下图)。

六、小结

由于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生成期园林相比,转折期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由过多的神秘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由再现自然进而到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进而到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建筑与其他自然要素取得较为亲密的协调、融糅关系。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地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为艺术创作的境界。

综观此时的园林,有若自然成为园林创作的原则,园林的主体经常是山水,所以将此时的园林称为自然山水园.此时期的园林在园林史上的地位是:是我国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转变的时期,变汉启唐,承上启下.当时的园林还有另外一些趋向和特点:

1、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有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4、寺院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从此,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5、苑园已不再有秦汉那种雄伟豪壮之气,而范围缩小.6、当时的园林从粗放转向精约化, 园林还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方恢宏壮丽,南方巧致.自然.朴野真切.7、当时的园林大量地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基础的人工园林造景,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着重写实的创作转化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8、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驾齐驱,皇家园林受私家园林自然淡泊的风格影响, 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营.9、士族大地主的自然经济庄园兴盛发展.10、佛教发展促进了寺庙园林的形成.11、出现了不少富有书卷名士气的园林,开中国晚期文人园的先河.12、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比较多了。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它的两个类别——宫、苑——前者已具备“大内御苑”的格局。

篇2: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案

游憩和玩赏的地域。

2.园林四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造景,建筑经营。

3.囿:人们对一定的地域用篱笆或墙加以范围,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也可在其中

空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

4.写意山水园:受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的活动,使园林融入诗情

画意,造出山水园,隋唐时达到最盛。

5.“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山,其为创作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

6.《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通过园林的创作把实践中丰富的经验结合传统进行总

结,并提高到理论的一本专著,是我国第一本专论园林艺术和创作的著作。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综合性著作。

7.《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张涟以画意叠山,将山的形象寓于山麓的意象之中的写意表现手法,被称为“巧艺直夺天工”。

8.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 避暑山庄

江南四大名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 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

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元)沧浪亭(宋 内山外水)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 蓬莱阁

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敦煌)云冈石窟(大同)龙门石窟(洛阳)麦积山石窟(天水)

9.北京“三山五园”:1】玉泉山静明园 2】香山静宜园 3】畅春园4】圆明

园 5】万寿山清漪园

10.园林规划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1.园林可分为:皇家 私家 寺观 陵寝和公共游览胜地。中国古典园林类型:皇家 私

家 寺观。

12.魏晋南北朝时期萌生出一种新的园林形态,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

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到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13.辋川别业:中国唐代王维在蓝田县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别墅(今

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以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可歇、可观、可借景处,相地面筑宇屋亭馆,创作出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1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一,生成期(商 周 秦 汉):皇家公苑,园林规模宏大

二,转折期(魏 晋 南北朝):私家园林突起,寺庙园林兴盛

三,全盛期(隋 唐):写意山水园兴盛,私家园林开始发展

四,成熟期(两宋 元 明 清初)写意山水园,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处于兴

盛时期。

五,成熟后期(清中末期):清末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史。

15.中国皇家园林发展各时期的特点:(1)周代的灵囿,灵沼,灵台标志中国园林史的真正开始(2)秦汉时期处于由囿向苑转变发展阶段,以显帝王的至高无上。园林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依然有,但以转化为以游憩玩赏为主。园林概念比较模糊,园林总体规划较粗放,设计较原始。(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的狩猎,通神求仙的功能基本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赏已成为主导。(4)隋唐时: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基本完成。规模宏大反映在总体布局和局部设计上。

16.中国私家园林发展各时期的特点:(1)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

类型异军突起,庄园别墅随庄园经济的成熟而得到很大的发展。(2)隋唐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及局部细致处理,以诗入园,因画成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又进一步深化,为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打下了基础。(3)两宋:某些私家园林定期向社会开放(4)元明:无大创意。(5)清代:江南,北方,岭南私家园林风格不同主要表现在各自选园要素及造园形象和技法上的不同。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不同。

17.大运河: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18.世界造园体系: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

系三大体系.19.英国风景园林:在其固有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受到各

种文学艺术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园林形式和风格。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20.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

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别墅和朗特别墅。

21.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称为勒诺特式园林,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诺特。代表作维贡府邸

和凡尔赛宫。其特点也是很明显的,有一个宏伟的中轴,一般都有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总体感觉清新明快而又雄伟壮丽。

22.日本枯山水: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内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

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枯山水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而作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最高峰,则是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庭院。)

23.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伊斯兰园林通常配有主要的总体结构,这在泰姬•玛哈尔陵园中显露无遗。伊斯兰园林比中国的道家园林和日本的禅宗园林都更加系统化,其内的凉亭、树木、植物和灌木都经过认真设置。这类园林通常会将一块场地划分为四个正方形,以代表源于神力的、由四部分组成的宇宙;中世纪药草园则更具有结构性,因其对于瘟疫盛行的欧洲民众而言,原本就是临时的避难天堂

24.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5.中央公园:1873年建成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个城市大公园,是由景观设计

师奥姆斯特德(现代景观创始人)设计的。中央公园的构想和建设开创了园林建设的新概念,标志着现代公园开始产生。其特点是(1)与城市关系密切(2)保护自然的观点(3)视野开阔(4)隔离城市(5)曲路连贯。现代园林的诞生离不开奥姆斯特德和E·霍华德的开拓和实践。

26.黄石公园成立于 1872 年,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最壮

篇3: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案

研究的框架是从园林的自然环境→园林类型→园林历史→园林手法, 遵循从外部到内部, 从理论到操作, 从形态到体验的顺序。

一、自然环境

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和海岛的差别。两者各成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 综合起来反映在园林上即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对比, 路文化和舟文化的对比。

东南为海, 西北为山的中国, 山地多, 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其次, 在山水平衡上, 中国园林表现为山多水少, 平地多水面少。此外, 园林中除了山水的创造, 还有路创造, 即所谓路以曲为美, 以幽为上的原则。

浮于海洋中的岛国日本, 陆地面积狭小, 岛上山地多平原少, 丘陵占国土面积的4/5。与中国相似的陆地环境, 加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使得日本园林也选择了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 但由于日本国土四面环海的海洋性, 而使日本园林在以后的发展中朝向海岛型、海洋型、水路型发展。

如果说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园林山水性质的不同, 那么气候差异则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北方寒冷, 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 江南气候宜人, 需要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

同处北温带的日本却是温暖的海洋性气候, 温度较高, 雨量充沛, 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园林的主景, 且连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要的主景, 植物形式的多样化远胜于中国园林, 与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景明显不同。而日本自己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 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 夏天可以全部拉开, 室内外连通为一个大空间, 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材料, 桥也用木桥, 而不是中国的园墙有用砖石砌成的实心墙, 园桥也用石拱桥。

二、园林类型

中日两国的古典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类。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为皇室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时不忘体现帝王威严和等级森严, 故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 具体表现为面积规模大, 山体高耸, 水面开阔, 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 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 整体富丽堂皇, 屋角起翘小, 屋面琉璃瓦多, 木构彩画多。中国的私家园林则以诸多江南园林为代表, 其特点是面积小, 文人意味浓厚, 山体矮小, 水面狭窄。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 在表达上, 较少体现宗教意义而是更多地与儒家结合, 形成三教合一的特征, 在手法上, 园林成为建筑群体轴线的延伸和附属。日本即使皇家园林的手法也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式置石、土桥平桥, 且规模较小。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 与中国的文人园有别, 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 建筑体量大, 彩画多, 立石规模也大, 园林整体开阔舒朗, 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 讲究禅思枯意, 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 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 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衬出分外的神圣与神秘。

三、园林历史

从隶属关系上看, 中日园林的发展都是皇家园林在先, 其次为私家园林, 最后是宗教园林。不同点是中国的三大园林发生时间比日本早, 日本园林起初都因袭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中国园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而日本园林是一个突变和拿来的过程, 然后才是自我发展和成熟阶段。从布局特点上看, 中国古典园林偏于山型、儒型、人型、文人型和单向型, 而日本偏于水型、佛型、天型、武人型和跳跃型。

在基于道家思想的自然山水园林为母本基础上, 两国园林都进行了各自的转化。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个转化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以至于形成了有儒家思想的园林类型, 这与当时政府倡儒贬道有关。而日本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受佛家思想影响较深, 以至于发展了有佛教特点的园林类型, 这与日本倡佛贬道有关。

从园林历史阶段的形式上看, 中国古典园林的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山水主题一直没有变化, 这种山水是真山真水。而日本基于道家思想的山水主题在镰仓时期就开始了真山真水向枯山水的转化, 在室町时代又完成了茶庭露地的更趋神游的园林形式, 一步步远离真山真水。

四、造园手法

东方园林从来都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 但却恰恰在为表现天人关系的各种造园手法上, 体现出中日园林在思想追求上的诸多不同。中国园林建筑多, 体量大, 表明人力的伟大, 日本园林建筑少, 体量小, 表明人力的弱小。中国园林装饰华丽, 建筑的群体组合, 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 表明工艺上的人巧, 日本园林则极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较重较厚的墙隔开, 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 日本园林较少用围墙, 即使用, 也以虚和薄为特色, 表明人与自然的亲近。在山水方面, 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 水域开阔, 人工味较浓, 日本园林则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 一般都用覆盖草皮的土山, 而不用假山, 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 人工味较淡。中国园林属于山性, 有着坚定、刚强和永恒的特点, 日本则属于水性, 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在植物方面, 中国园林的绿化少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都表现出中国人的高傲和自信, 而日本的大量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则显出日本人的比较谦虚和谨慎。写意山水园是以山水为骨骼, 以诗情画意为表现的园林形式, 文人建筑山水园则在前者的基础上突出了建筑的成分。从总体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在天人关系上偏重于人的成分, 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 越到后期人工味越重, 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和廊榭宫馆过分的夸大, 以至于江南园林已略显拥挤, 至于乾隆花园还要加上大量精雕细刻的细部和眩目夺人的彩绘, 更显得拥堵, 另外堆山上也片面强调太湖石的瘦、皱、漏、透而不免绮巧有余而无天然雅趣。而日本园林则偏重于自然的成分, 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 越到后来, 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 例如茶庭和坪庭, 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 其游览以远观事物外表, 坐思事理内在, 不重于直接交流, 而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这种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五、 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古典园林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是基础, 社会文化、宗教环境是培养的土壤, 而设计者、使用者这个主体的社会层次差异是直接原因。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古典园林两者对于其造园艺术的坚持, 皆是对于大自然的尊重, 其共通点主要皆是順应自然, 两者大相径庭于欧洲西方国家的重塑自然, 违反自然。日本园林虽不同于中国园林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却也可从一花里面窥探一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基正.中国园林与日本庭院之比较

[3]中日园林美学比较

[4]唐剑鸣.中国、日本和意大利园林景观比较浅论.2005

篇4: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种类,其发展脉络基本和中国古代史同步。公元前21世纪供帝王狩猎的“囿”是其最初形式,驯养动物、修筑高台、台上建屋、周围进行绿化种植……这些称为“台”、“榭”、“苑”的建筑形式,成为后来三千年中国园林建筑的原形。

经过先秦时代,直至秦朝、汉代的发展,皇家的园圃和宫苑,乃至民间的“第”、“宅”、“园池”的变迁,终于形成了从皇家到民间的这一格局,园林也成为中国古代人居建筑中,最具审美价值的一种类型,直到今天,大量的古代园林仍然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了解古典园林的类型

按照地域进行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蜀中园林和北方园林,分别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江南园林小巧精致,具有“小中见大”“借景对景”等手法;岭南园林游廊蜿蜒,建筑色彩浓烈,雕刻图案多样;蜀中园林风貌古朴淳厚;北方园林则端庄大气,皇家园林多集中于此。

按照建筑目的分类,则可分为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庙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由于建筑目的不同,故建筑规模、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分类方式,相比按地域分类,更能综合梳理古典园林的风格特色。

园林的艺术

中国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营造观念、建筑风格与审美取向,其主要特点在于造景巧妙,模拟自然而不落痕迹;将有心安排的布局与艺术性的意境搭配在一起;将流水、石、亭、盆栽、林、门窗等部分进行有机搭配,并结合各地不同的建材、民风乃至主人的个性,其艺术性也在其中显现出来。

感受园林,拍摄园林

了解古典园林的不同类型,对拍摄好照片似乎没有直接的用处,但在心中对古典园林的特点有个梳理,其实可以让拍摄更系统,也让照片不仅仅是一种唯美风格的展现,而是内容与手法的有机结合。

以江南古典园林为例:江南气候温和,景色怡人,东晋在南迁之后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开拓繁荣,园林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皇家园林的建造都要以江南园林为蓝本。这是江南园林产生和发展的的历史背景。

江浙一带如南京、杭州、苏州、扬州、无锡等地宅园盛行一时,而这些园林均是在唐宋写意山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多的强调了主观的情趣,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摄影爱好者以更高的意境去进行拍摄。即首先要表现园林的韵味,抓住那种士大夫清傲潇洒的风格。其次,要抓住园林结构的特点,来体现叠石理水的倒影,花草奇木的秀丽,以及建筑风格中的淡雅朴素。与北方皇家园林不同,江南园林常在方亩之地打造出亭榭楼台、小桥流水、峰回路转的景致,可谓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为了拍好江南园林和家宅院落一定不要忘记带“超广角镜头”,特意强调一个“超”字,即至少带一个16—35焦距的变焦为好,只有如此才可能将园林景观淋漓尽致的予以表现。近期我在无锡“梅园”、“蠡园”拍摄,携带一枚17mm移轴拍摄也颇为受用,一般情况超广角也足矣。当然也别忘了带一枚中长焦的镜头,可将一草一木、一雕一刻的精美细节刻划无遗。这是所谓“抓两头,带中间”的镜头选择.

Info: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篇5:中国古典园林史 复习资料

2.中国古代的瑶池和悬圃,基督教的伊甸园,佛教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天园

3.园林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四项工作: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分为小中大型,天然山水园分为山地园、山水园的和水景园 5.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6.人工和天然山水园的区别:基址不同,人工多建于平地,以城镇内居多,天然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 7.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

8.皇家园林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9.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以内,紧邻皇居,便于日常临幸,西苑和慈宁宫花园。行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静宜园和静明园。离宫御苑;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和圆明园和颐和园 10.私家园林分为宅园、别墅园和游憩园

11.寺观园林分为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12.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全盛期(隋唐)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为侧岭,芙蓉城为余脉,寿山居于山系的宾位,隔水与万岁山遥相呼应。这样形成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的构图规律。假山的用石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山上道路是斩石开径,万岁山上多设奇特石景。

2置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重要峰石均有命名。石峰尤其太湖石峰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园苑里面普遍运用。艮岳石的特置或者叠石为山的规模均为当时之最大者而且反映了相当高的水平。3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水系,它几乎保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瀑、潭等的缩影。水系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是大自然山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也符合堪舆学说的上好风水条件。4植物配置。品种多,数十个,有不少品种是从南方和粤引种驯化的。配置方式有孤植、丛植、混交、成片栽植。园内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均以植物为主题,林间放养珍禽奇兽。建筑。大约40处,几乎包罗了当时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除少数满足特殊的功能要求,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作用。综上所述,艮岳称得起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和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的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

39.金明池是一座以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40.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62清漪园前山前湖景区、建筑轴线、网格处理控制。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

西汉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后一座.64 清漪园模拟杭州西湖的异同,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以及周围环境都很像西湖

B清漪园之模拟西湖还表现在前山前湖景区的景点建筑之总体布局乃至局部设计中

异:A杭州西湖的景点建筑自由随意的半藏半露于疏柳淡烟中,显示人工意匠与天成自然之浑为一体,清漪园的景点建筑则以其一系列的显露形象和格律秩序,于天成的自然中更突出人工的意匠经营.B:杭州西湖湖面辽阔,但三面近山环抱,一面是城市屏障,因而总的地貌景观便呈现为以湖面为中心的一定程度的内聚性和较强封闭度,较少园外借景可能,清漪园景观开阔度很大,外向性亦很强,为园外借景创造了优越条件.65惠山园仿寄畅园

A首先建园基址相似,B园林本身设计也以寄畅园为蓝本,主体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和布局环境,土石假山均宛若园外真山的余脉,理水手法相似,都以水面作为园林的中心

66颐和园怎样着眼于西北郊全局,以三山五园为主题的大环境整治

五个时期。

13.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其他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对山水植物这些构景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突出表现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和植物配置方面。1.筑山即堆筑假山,包括土山、土石山、石山,许多优秀叠山作品高不过8-9米,却都能以小尺度创造峰峦悬崖峭壁等形象的写照,园林假山都是真山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地段上表现咫尺山林。园林之所以能体现出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是得之于叠石艺术创作。2.水体。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有人做,宛自天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全貌3.植物配置。以树木为主调,往往以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蓊郁之感,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建筑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甚至把后者转化为前者。1.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建筑群体自由随宜,因山就水,高低错落,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嵌合。2.为使建筑更好的协调融糅于自然环境中,特别重视细节处理。例如临水之舫.陆地上的船亭、水廊、游廊.爬山廊.漏窗.小空间处理等。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需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充分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诗情,不仅是把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浮现出来,或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直接点题,还在于借助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中国园林是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又复现到生活中。从假山尤其是山石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植物配置,建筑外观中都体现得十分明显。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一个美学范畴,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中国的诗画艺术强调意境,园林艺术也不例外。园林由于其与诗画的综合性、三维空间的形象性,其意境内涵的显现比其他艺术门类更明晰,易于把握。其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大体三种情况1.借助人工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间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的物境将其表现出来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特征作出文字点题即匾额等。

14.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园前十一世纪,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园圃是第三个源头

15.囿用于栽培圈养,台用于通神望天

14影响着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三个重要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16.贵族园林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17.东周形成了以王宫为中心的“前朝后市”的格局。

18.始皇“大咸阳计划”内容:1信阳宫与渭北的咸阳宫构成南北呼应的格局。2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布局“天人合一”的体现3以咸阳宫为中心,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大宫苑集群。

19.兰池宫利用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在生成期的园林发育中占重要的地位。1引渭水为池,池中建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筑岛山模拟仙境,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个求仙功能。

20西汉众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汉代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山水动植物宫台观,生产基地:1上林苑是一个天然山水环境2疏朗的随意的“集锦式”布局。3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

21建章宫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它的园林一区是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22铜雀园内铸有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是一座兼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

23仙都苑中封土堆筑五座山象征五岳,引漳河之水分流四渎为四海。

24洛阳宫城正门前形成一条直达南城门的御街——铜驮街,重要的衙署分布两侧,御街与其后的宫苑构成城市的中轴线,开创了我国皇都规划的新格局。25干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向北构成城市中轴线,建立此后皇都格局模式

26寺观园林的三种类型1毗邻寺观而单独建置的园林2寺观内部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3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27公共园林——兰亭

28.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主要成就。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文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29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繁荣城市

30大内御苑:大明宫 洛阳宫 禁苑 兴庆宫西苑(清)慈宁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离宫御苑: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行宫御苑:静宜园 静明苑南苑

31一池三山:隋西苑 建章宫;禁苑包括禁苑西内苑 东内苑

32.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小园林集群,其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33.前宅后院布局:履道坊.拙政园.34.唐代别墅园分三种情况:1.单独建筑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风景优美的地带.(平泉庄.浣花溪草堂)2 单独建在风景名胜区内.(庐山草堂)3 依附庄园而建。(辋川别业、嵩山别业)

35.杜甫:浣花溪草堂.白居易:履道坊.庐山草堂

36.长安城内,公共园林包括三种情况:1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原”。乐游园。2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游览地。曲江。3。街道绿化。

37.宋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苑。大内御苑有后苑、延福宫、艮岳;行宫御苑有景华苑、琼林苑、玉津园.38.艮岳的造园成就.营此园,赵佶不惜花费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用了五六年时间,终于建成这座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这座园林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其造园艺术的成就,从总体到局部,是多方面的。

1筑山。山的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主位,万松岭,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意境的深化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籍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像外之旨。

2.疏朗。园林筑山往往主山连绵。客山拱伏而构成一体,山势多平缓不作故意大起大伏。水体多半以大面积来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植物配置以大面积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建筑密度低,数量少。个体多于群体。

3.雅致,园中种竹十分普遍且呈大面积栽植,作为园林雅致格调的象征,此外还有菊,梅;盛行太湖石“特置”,表现文人爱石的高雅情趣;建筑多用草堂,草庐,草亭,不流俗;曲水流觞;景题命名抒发情趣 4.天然,a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b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40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41楠溪江布局:纸笔墨砚的文房四宝象征寓意

整个村落略近方形,作为一张铺开的纸,长方形水池像一方大砚池,池北岸放置的三块长条石代表墨锭,水池北岸是一条笔直的通向村西的街道,正对着村外西面的笔架山,仿佛一支笔搁在笔架前

42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整式的有御花园,金明池,慈宁宫花园 43畅春园是人工山水园

44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是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也是中国古典园

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远借

水体划分:①水池南北长而东西窄,于东北角上做出水尾,以显示水体有源有流②中部西岸的鹤步滩与东岸的知鱼槛对峙收束,把水池划分为似隔又合的南北二水域,适当地减弱水池形状过分狭长的感觉③北水域的北端又利用平桥“七星桥”及其后廊桥,再划分为两个层次,南端作成小水湾架石板小平桥,自成一小巧水局,于是北水域又呈现为四个层次,从而加大景深 是一座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

:张南垣 张然 计成三部代表作:园冶 一家言 长物志

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由明末著名的文人阮大钺、郑元勋作序,作者计成。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兴造论”泛指营园要旨,是全书总纲,该书提出好的园林评价标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园说”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细节。提出两个规划原则“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第一篇“相地”。造园首先要选择一处合适地段,再详细研究该地的地貌形势,最后决定何处可以眺望、何处可以凿池、何处可以建筑。尽量利用原始地形,保护原有植被(尤其古树名木)。可供造园地段分六种类型:山林地,城市地,郊野地,村庄地,宅旁地,江湖地。

第二篇“立基”即园林的总体布局。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

第三篇“屋宇”即园林建筑。第四篇“装折”即装修。第二卷“栏杆”。作者主张园林的栏杆应是信手画成,以简便为雅。

第三卷中的第一、二、三篇分别讲门窗、墙垣、铺地的常见形式和做法,并附图样。

第四篇“掇山”讲述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营的手法和禁忌。第五篇“选石”,指出选石应考虑开采和运输成本。还列举了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叠山石料16种。第六篇“借景”,作者非常重视园外借景。提出“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原则,列出5种借景方式: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一家言》李渔 叠石土石相间 土多于石

《长物志》文震亨 共十二卷 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 花木 水石 禽鱼四卷。

‘室庐’卷中,把不同功能,性质的建筑及门,阶、窗,栏杆,照壁等分为17节论述

‘花木’42种常用园林观赏树木花卉

‘水石’常见水体,石料18节‘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48乾隆时北京西北郊主要分布: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

49琼华岛的建置:东坡,北坡,西坡,南坡

南坡永安寺,是一组堆成均齐的山地佛寺建筑群,从山门到白塔,构成南坡明显的中轴线

西坡地势陡峭,建筑布置依山就势配以局部的叠石而显示其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主要的一组建筑群居中,后殿甘露殿,前殿琳光殿与临水码头三者构成中轴线。着重创造山地园林的气氛。

北坡是一处既幽邃又开朗的山地小园林,小水系有溪,有涧,有潭,有瀑,有潺潺水音,伏流暗脉,构成北坡一处精巧的山间水景。东坡植物为主,建筑比重小 50濠濮间——画舫斋

水系南端的另一部分筑土为山,北面第二部分为以水池为主体的小园林濠濮间。石坊以北为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即画舫斋。自南而北依次构成山水丘陵建筑的序列,把自然界山水风景的典型缩移与人工建置交替展现在300m的地带上。

51静心斋山水层次划分

山池空间是园林的主景区,景区地段进深过浅,因地制宜运用增加层次的方法来弥补地段缺陷①跨水建水榭‘沁泉廊’将水池分为两层次,与正厅,园门构成一条南北中轴线②池北假山也分南北并列的北高南低的两重,与水池环抱嵌合,形成了水池的两个层次以外的山脉的两个层次3通过这种多层次既隔又透的处理,景区的南北进深看起来就仿佛比实际深远得多。52具有流杯渠:慈宁宫花园、兰亭、萃锦园、潭柘寺。53静宜园全园分为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

54燕京八景:琼岛春莺、玉泉垂虹、西山晴雪、居庸叠翠、太液秋风、蓟门飞雨、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55园中有园:静宜园、清漪园、静明园、圆明园。

56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前者为人工山水园,后两者为天然山水园。

57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三园都是人工创设的山水地貌作为园林骨架。长春园、绮春园、圆明园集锦式。圆明园水面大中小相结合;长春园以一大水面为主体,周围岗阜回环;绮春园则全部为小型水面结合岗阜穿插的集锦。58长春园北景区即西洋楼包括六幢西洋建筑: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三组大型喷泉:谐奇趣南面的弧形石阶前和北面的双跑石阶前;海晏堂的西面大门前;远瀛观南面大水法。若干庭院和点景小品:万花阵、线法山、线法墙。

59圆明园的象征意义: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宣扬儒家的哲言、伦理和道德观念。九州清晏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鸿慈永祜标榜孝行,涵虚朗鉴标榜豁达品德,澹泊宁静标榜清心寡欲,濂溪乐处象征对哲人君子之仰慕,多稼如云象征帝王之重农桑。

60避暑山庄的分区及象征寓意。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苑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名山,宫墙犹如万里长城,外八庙分别为藏、蒙、维、汉的民族形式,整个大意为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缩影。

61清漪园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的东南接拓高水湖与养水湖,前者沿湖不设宫墙,后者亦不再纳入静明园宫墙之内.再加上田畴的穿插,园林建筑的点缀,村舍的星罗棋布,构成一个完整的风景小区,从而加强了万寿山与玉泉山在景观上的整体感和一定程度的联属关系.B其次,把考虑的范围再扩大到三山五园的大环境整体.清漪园建成,昆明湖开拓后,构成了万寿山和里湖的南北中轴线,静宜园的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的宫廷区三者,又构成一条东西中轴线,往东延伸交汇于圆明园与畅春园间的南北轴线的中心,这个轴线系统把三山五园串缀成整体的园林集群,而清漪园起到枢纽地位.其布局形式为三山五园的相互借景,彼此成景创造了良好条件:静宜园之俯借静明,清漪,圆明.畅春诸园,静宜,静明互借, 静明,清漪互借,静明,清漪与圆明,畅春之互借等,而最晚建成的清漪对这个庞大园林集群的有机整体及环境全局的形成,作用关键

67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一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二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

皇家园林全面引进江南造园技艺:1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在保持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堆叠假山的手法,临水码头,石矶,驳岸处理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明园“坐石临流”绍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避暑山庄狮子林,苏州狮子林。圆明园坦坦荡荡,杭州西湖玉泉观鱼。3.具体仿造名园。

园林的象征寓意:1圆明园的后湖景区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洲”,圆明园的整体象征当时所理解的世界的范围,间接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2避暑山庄及其外围的园林建筑则作为多民族封建大帝国——天朝的象征。

68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山,石笋和竹子。夏山,太湖石山和松树。秋山,黄石山和柏树。冬山,雪石山,不用植物,象征荒漠疏寒。

69网师园东南西北四岸的构图中心: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

70拙政园的借景

71留园入口处理:巷道长达50余米,夹于高墙间;匠师们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的手法,运用建筑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甫入园门是一个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侧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再进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最后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结束,过此转至古木交柯。折而西至绿荫,已置身园中。“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留园

72举两例以建筑的小尺度反衬假山的大气势A网师园水池东南水屋上的小拱桥故意缩小尺寸以反衬两旁假山的气势。水池东岸堆叠小巧玲珑的黄石假山,意在适当减弱其后过于高大的白粉墙所造成的尺度失调;园东北角高大楼房前建置一组单层小体量,玲珑通透的廊榭,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B十笏园,近池的东南岸由山脉延伸出一小岛,上建六角单檐小亭—漪岚亭,小巧玲珑,柱间距仅75厘米,高约2米,利用建筑物的小尺度来衬托假山千岩万壑的气势。

73.余荫山房以两个几何形水池为中心

74林本源园林总体布局采取化整为零的一系列庭院组合方式,全园利用建筑分为5区,一,园主人书斋“汲古书屋”与“方鉴斋”,二接待宾客的“来青阁”,观赏花卉的“香玉簃”三,宴集场所“定静堂”四,登高远眺的“观稼楼”五,山池游赏的“榕荫大池”

75.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大风格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形象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1)、江南园林 A)、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

B)、植物: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芭蕉、草花等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利用花木生长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讲究树木孤植和丛植的花意经营及其色香形的象征寓意,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C)、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一种柔媚的气质。室内外空间通透,露明木构件一般髹饰为赭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 能显示出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铺地,均表现及精致的工艺水平。D)、由于园林空间多样而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均居于三大地方风格之首席。2)、北方园林 A)、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水资源匮乏,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B)、植物:观赏树种少于江南,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北方私家园林造景的主题:松柏、杨柳、榆槐、丁香、海棠、牡丹和荷花等。

C)、北方园林不象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地要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协调。北方叠山技法表现幽燕沉雄气度。D)、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格调。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化了。3)、岭南园林 A)、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较大。往往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荫的效果,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做成“天台花园”的,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B)、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C)、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 D)、总体而言,建筑的意味较浓,建筑形象在园林造景上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76.寺观园林类型:1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如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2寺院内部的庭院绿化。如法源寺。3寺观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如乌尤寺,圆觉寺,太素宫。大觉寺,白云观,普宁寺,潭柘寺,为北方风格。黄龙宫,太素宫,为江南风格。古常道观乌尤寺,圆觉寺,为西南地方风格。77西藏形成了为极少数僧、俗统治阶级所私有的三个类别的园林:庄园园林,寺庙园林,行宫园林。

78罗布林卡---行宫园林。东半部:罗布林卡;西半部:金色林卡。三处相对独立的小园林:一格桑颇章和以长方形大水池为中心的一区。二紧邻于前者北面的新宫一区。三西半部的金色林卡,金色颇章。

篇6: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方玲丽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重点和难点]

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 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本课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主要园林介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内容结构]

①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② 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六、[教学过程]

导入——找出下面图片中的不同,一张是中国古典园林,一张是西方现代园林。

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特别是在人工山水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欣赏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颐和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该园水的面积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浮廊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这是拙政园最美的画面之一。

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现存的虽不是原来的全貌,但仍然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大规模皇家园林。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采。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尢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回答四大园林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品?

(1)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豪华富丽;

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2)南方的私家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私家园林以苏州地区造园艺术成就最高;其设计思路是以中国画的山水画作品为蓝本的,也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品? 答:(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造园的鼎盛时期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

代表作品有北京西苑、颐和园(是古代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苏州地区

代表作品有苏州(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扬州(个园、何园、瘦西湖);无锡的寄畅园;南京的瞻园;上海的豫园。提问: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成有哪些?

答:(1)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2)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3)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4)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

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造园:

造园拼图游戏:分四组讨论并派各两位代表上台做这个游戏,看哪组做的最好?作品展示,鼓掌鼓励。

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

上一篇:公保处复学工作要点下一篇:土石方分包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