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基金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产业投资基金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产融结合是近些年来中央企业为谋求多元化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和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参股银行、保险公司,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同时,中央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这一新的途径正逐步引起业界的关注。该文试就这一产融结合的新路径作一些研究,以期提出完善建议。

第一篇:产业投资基金论文

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如何发展

美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末,至今已经超过一个世纪。梳理海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有借鉴意义。

私募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Funds)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之后逐渐扩展到欧洲和亚洲。无论是从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以及历史业绩来看,还是从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发展的完善程度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度来看,美国都要优先于其他国家。

美国 产业投资基金起源地

美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一些私人和银行家将富余的资金投资于石油、铁路和钢铁等行业。早在1901年,摩根花了4800万美元从安德鲁·卡内基和亨利·菲普手里买下卡内基钢铁公司,这笔交易可以称得上是私人股权投资的最早案例。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部分富有的家庭和个人投资者开始为一些企业提供创业资金,促进了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像东部航空公司、施乐等一些后来知名的大企业,起步时都得到了这些投资者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早的两个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和惠特尼公司相继成立。ARD的创始人就是后来被称为创业投资基金之父的乔治·多里特将军,该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是对数字设备公司的投资。ARD公司以7万美元买入,后以高达37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利52757%。

1958年,美国国会制定了《中小企业投资法案》(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Act),建立了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制度,规定经审核许可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以以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向政府贷款,但所贷款项必须投资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如果不是这项法规的颁布,也许我们就没有机会看到今天私人股权投资的繁荣景象,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就这样在政府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一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开始独立于政府,运用自己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其投资活动相当自由灵活。独立的投资公司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60年代,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已经相当火热。1964年,KKR收购了ORKIN杀虫剂公司,开辟了私人股权投资的另一个方向,即杠杆收购。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政府提高资本利得税政策的颁布,美国私人股权投资热浪有所降温。此外,1974年颁布的《雇员退休收入安全法》规定,养老基金不得参与任何有风险的投资,极大地影响了私人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直到1978年,资本利得税从49%降低到28%,私人股权投资才又一次活跃起来。紧接着,政府又放松了《雇员退休收入安全法》的某些规定,养老基金可以投资私人股权基金,这直接引了发私人股权投资的新一轮浪潮,机构投资者开始大举进入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现今家喻户晓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巨头在那个时代相继成立,如贝恩资本(1984年成立)、黑石集团(1985年成立)、凯雷资本(1987年成立),等等。

在众多的私人股权投资中,杠杆收购凭借其投资的巨额收益,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成为华尔街投资的主流。尤其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前几年,持续低廉的利率成本,使得私人股权投资的杠杆收购空前繁荣,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收购交易规模和金额也屡创新高。

到2006年,美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总资本余额约为4500亿美元,它帮助创造了众多成功的现代企业,并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输送了新鲜的“血液”。美国最早的一批私募产业投资基金聚集在硅谷、波士顿和北卡罗莱纳州三角地带,投资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像微软、谷歌等。产业投资基金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高盛集团。

英国 欧洲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的领头羊

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英国,是欧洲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的领头羊。欧洲最早的一笔由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杠杆收购,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英国私入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与美国有众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一系列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发展。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英国已经和美国一起,成为全球最发达的两个私人股权投资市场。

欧洲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主要指英国)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萌芽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9-1982年,经济衰退迫使很多破产企业被收购重组。1980年,二板股票市场的开辟,大大增强了小型杠杆收购投资者退出获利可能。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杠杆收购快速发展期。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开始在其收购的公司中引入自己的管理团队,与此同时,美国银行的进人为杠杆收购提供了融资来源,促进了市场的蓬勃发展。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g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和美国一样,这一时期,欧洲杠杆收购的数量和交易总额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很多在80年代完成的高杠杆收购出现了债务危机,很多外国银行开始收紧银根,有的甚至放弃了为私人股权的投融资业务,私人股权投资市场陷入萧条。

第四阶段,1994~2004年。随着经济的复苏,私人股权投资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交易总额在2000年创出新高。一直到2003年末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市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市场在曲折中继续成长,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空前活跃,其募集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2005年,欧洲私人股权投资市场最大的一笔交易数额超过了1亿英镑,交易总额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42亿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各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私人股权投资总额所占GDP百分比可以作为衡量一国私人股权投资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参见下图)。图为2006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私人股权投资金额占GDP的百分比。由图可以看出,在欧洲,瑞典、英国、法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最为活跃,其百分比高出欧洲平均水平,而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的市场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

除了法国和瑞典之外,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直到1996年才开始慢慢成熟起来。近几年,随着美国市场不断饱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纷纷到欧洲寻求投资目标。欧洲大陆尤其是西欧各国,有着相当数量的家族企业,也有众多需要剥离非核心业务改善资产结构的大型企业,这些都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大陆的私^股权投资市场在近几年间一直保持火暴的原因。

据统计,英国仍然是欧洲第一大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但在整个欧洲市场所占比例已经有所下降,从此前的50%下降到了2006年的20%(以金额计算)。从规模上看,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第二大私人股权投资市场。

日本 亚洲市场急先锋

与美国相比,日本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相对滞后。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起步于50年代初,为了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日本于1951年成立了创业企业开发银行,向高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从而揭开了日本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序幕。50年代末期,日本制定并颁布了《中小企业投资法》,各种中小企业投资促进公司相继成立,投资业开始迅速发展。

1963年,日本政府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在大阪、东京及名古屋成立了三家“财团法人中小企业投资育成会社”,这标志着日本产业投资基金的问世。1974年,日本通产省设立了官商一体的产业投资企业中心(Venmre Enterprise Center),进一步促进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在民间,首家产业投资基金当属成立于1972年的“京都企业开发社”。

从整体上看,在六七十年代经济、金融相对宽松的背景下,日本爆发了第一轮产业投资热潮,其后因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而停顿。1983~1986年,日本又掀起了第二轮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高潮。1983年股票市场上柜交易标准放宽,同时,企业为摆脱第二次石油危机的阴影,致力于开发节省能源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加上电机、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技术革新,这些都使产业投资基金业得到蓬勃发展。但此轮热潮自1986年起因较大规模产业基金的相继倒闭而告结束。

1993年以来,日本又兴起了新一轮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热潮,兴起背景是日本经济深受泡沫经济破灭和日元升值的双重冲击。从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主体上看,前两次高潮以证券公司及银行投资为主,这一次则以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一般企业为代表。

作者:李东军

第二篇: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摘 要:产融结合是近些年来中央企业为谋求多元化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和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参股银行、保险公司,组建财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同时,中央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这一新的途径正逐步引起业界的关注。该文试就这一产融结合的新路径作一些研究,以期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央企 产融结合 产业投资基金

1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是产融结合的新途径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或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结合与互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有一个加速融合的过程,这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有数十家中央企业涉足金融资产投资,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些大央企可逐步探索“产融结合”的方式与经验,同时国资委也开始研究有关产融结合的问题,希望对央企的产融结合进行规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央企走产融结合的道路就是利用金融资本的平台与资金流有效延伸其价值链,从而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增值并举。其积极作用在于,一是成功搭建起产业集团的资本运作平台,为产业资本获得金融支持创造条件;二是通过推动产业集团多元化发展,获取超出产业资本平均利润率的收益;三是通过资金链的延伸,有效提高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提升管理水平。不难看出产融结合的最大优点就于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权威来整合产业与金融资源,优化资本配置,实现产融一体化,提高产业及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央企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参控股银行等金融机构,比如中国石油的“昆仑”系、国家电网的“英大”系,均涉入商业银行、金融信托、保险、证券和期货等金融领域,建立起品类较为齐备的金融平台。二是组建财务公司,比如中国石化、中国建材、中国港中旅等三十多家央企均立足于集团内部服务,组建自身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与内部资金支持。三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比如国电资本控股公司就是中国国电集团组建的集财务公司、证券基金、保险经纪等于一体的金融控股平台。在这些传统的模式之外,近年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相继联合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发行了近百亿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以中广核集团产业基金与中航工业集团航空产业基金为代表的,由央企与金融机构联合发行的产业投资基金的产融结合的新模式正逐步引起关注,推动了央企产融结合的创新。下面将围绕这一新的产融结合模式,对其内容、优势、制约和完善建议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2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利与弊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管理公司运作,并主要对未上市企业直接提供资本支持,以实体产业为投资对象的集合投资制度和金融创新工具,是产融结合的新兴手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广核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系中广核集团与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银投资公司联合发起设立,首期募集金额70亿元人民币。一期将主要以股权收购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为主要方式,投资国务院已核准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等具有稳定收益的核电项目,以及国家大力支持的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项目。另一只具有代表性中航工业航空产业基金由中航工业集团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第一阶段规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未来募集远景将达到200~300亿元人民币。主要利用中航工业集团的力量整合航空产业、完善航空产业链,通过对航空系统内企业和其它民用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控股收购,提升投资对象的企业价值。同时,航空基金与地方政府携手发展航空产业,共同建设当地航空产业园区,以现有分布在各地的航空企业与航空基地为依托,利用航空产业的群聚效应,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

活力。

通过对上述两家产业基金设立的背景、募集情况和项目运作进行研究,央企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优势:

(1)基金股东背景实力强大。以中广核产业基金为例,产业基金的发起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均系大型中央企业与中央金融单位,投资基金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股东在产业和金融方面的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在核能和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领域的投资优势,获取良好收益。

(2)产业集团拥有丰富的实业项目资源。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主要是央企旗下或相关抗风险性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预期取得良好投资回报的战略性项目。以中航工业航空基金为例,拟投资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领域,一是中航集团系统内拟上市的航空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的股权投资,以及中航集团已上市企业的非公开发行的股权投资。特点是行业进入门槛高,符合中航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受集团扶持政策较多,地方政府重视,有明确的上市计划,各项财务指标达到或接近IPO要求。二是属于与航空产业关联度高,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持续、高增长的民营项目,特点是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后续研发实力强,具有可执行的发展计划和上市计划,各项财务指标达到或接近IPO要求。因此,中航集团内部近3000亿资产的整合与重组,以及为了实现“万亿”规模而进行的外部吸纳与并购,为航空基金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

(3)具备坚实的金融资本平台。一方面,具备顺畅的资本退出渠道,央企旗下企业与上市公司众多,都将成为未来集团资产整体上市的平台,不仅为产业基金的投入,也为其退出提供了良好的通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完善的投后金融服务,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融券、理财产品、搭桥借款、并购贷款、技改贷款等后续融资,通过金融机构各分支庞大的客户网络为投资项目提供上下游资源整合、战略合作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产业投资基金在具备多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几方面的制约因素:(1)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业务协同是央企产业基金成功募集与运作的前提。央企与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及内部协同的缺失与缺位都将制约和影响产业基金的募集与作用的充分发挥。(2)央企产业基金的成功募集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拥有央企集团的资金支持作为“引导资本”、基金管理人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作为其他出资人资金保本的“安全垫”和储备足够“能够及早看见投资回报并成功套现”的投资项目。这些关键要素的缺失往往是导致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募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3)在操作层面,需要配备一支具有国际国内实业与金融管理经验的团队,需要有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与平衡各方的诉求等问题。(4)在法律层面,能否逐步完善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是有效保护投资者,科学引导规范基金行为的基础。

3 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完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在央企产业基金的发起设立与投资运作过程中,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中央企业在发展金融业务前,首先要明确金融业务的定位,要明确金融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包括战略协同、资本协同与业务协同,这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在选择产业投资基金这一产融结合模式时,必须综合考虑集团的金融需求及业务现状、资源状况和资本实力,明确方向,细化举措,努力实现金融工具与产业资源的有效契合。

(2)要推动资金的有序募集、完善投资决策和储备良好的投资项目,一方面确保央企“引导资本”、基金管理人“安全垫”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理顺其他不同性质资金的到位顺序,实现资金的有效有序募集;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运作离不开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要明确央企与基金管理人的角色,理顺沟通渠道,设置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此外作为主导一个产业的中央企业应储备好足够具备良好收益与易于变现的投资项目,为产业基金的成功运作提供载体。

(3)加强金融人才培养,配套人才激励机制。产业基金的运作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基金投资团队,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要对国内行业发展情况和政策环境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需要在国际投资、兼并收购和国际商务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经验,另一方面对高级管理人员需要配套设计合理的薪酬分配和激励约束

制度。

(4)在法律层面,要推动《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引导与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央企产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作。

总之,央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成为连接产业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桥梁,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平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效益,我们既要坚持与推动这一过程,也要关注与解决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央企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姜亚楠.从金融业“十一五规划”看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2] 刘昕.基金之翼: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理论与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

[3] 季敏波,徐莉芳.促进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战略措施[J].财经论丛,2000(4).

[4] 刘元名.试论中央企业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China’s Foreign Trade,2012(4).

[5] 周清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3(1).

[6] 孙樑.金融改革创新的突破[J].上海国资,2007(1).

[7] 魏玉波.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主体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2).

作者:陈奇

第三篇:建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中医药要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必须借助产业投资基金这一投资制度,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利用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医药行业提供投资和融资服务,促进中医药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海外大型制药公司和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分析

医药产业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我国国民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支出、教育支出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医疗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仍然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给了投资者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目前很多投资者看好医药行业的主要原因。同时,中国的医药企业本身也对资本有着较强的需求。

国外投资巨头早已盯住了中国医疗领域的发展机会,中国投资机构也开始跃跃欲试。目前一些投资者比如风投公司早已在中国医疗市场布局,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业都存在投资机会。另外,医疗保险和医疗IT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领域。

2008年末,GE医疗集团宣布与山东的新华医疗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新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开发普及型医疗科技产品,重点开拓基础医疗市场。之后,GE还宣布将加大中国农村基础医疗市场的投资规模。此前,飞利浦、西门子等企业也有类似计划。

在医疗服务领域,国外风投也频频涉足。作为中国健康医疗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爱康国宾公司在2007年底获得华登国际、美国中经合集团等6家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的战略投资,共计2500万美元。2008年,佳美口腔医院连锁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日前获得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

那么,资本市场对于中国医药产业链条的哪个环节最感兴趣呢?生物医药领域历来是资本青睐的对象,而对于化学新药的研发,投资基金保持着比较谨慎的态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产业结构不健全、不完整。而对于原来一直被忽视的药品营销环节,投资基金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几家主营在医院终端安装显示屏以帮助制药企业进行营销的公司的融资活动都进行得非常顺利。而医疗器械领域无论是在资金需求还是在投资周期上,都比制药领域更符合投资运作特点。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快,已从单纯的诊断、治疗、化验,向诊断、治疗、分析、康复等多方面转化。对于资本介入的方向,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投资总监杨瑞荣认为,一是家用医疗产品行业有很大的潜力。这是因为患者到医院做一个检测经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家里做又快又省钱。第二是进口产品替代。中国的医疗器械和医疗产品,尤其是大型的医疗器械产品,过去基本上是像GE、西门子这样的公司占市场的绝大部分。现在,一些国内企业开始抢占这个市场的份额。

相比之下,我国虽然有数千家制药企业,且不少企业每年也有研发投资,也有对外投资部,但其投资水平还难以与国外那种大规模、专业的企业创投行为相提并论。如果本土的制药企业能够认真学习跨国企业的经验,除了投资自身的研发项目外,还注意逐步建立起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队伍,在有条件的时候,对国内外中小企业和创新项目进行投资,这无疑将有力地促进本土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

海外大型制药公司和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对于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和投资方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礼来亚洲风投主要针对生物科学领域、医疗器械和诊断、医疗服务领域的中小企业。除礼来以外,辉瑞、诺华等不少跨国制药企业也纷纷加入在中国医药领域进行风险投资的行列。毫无疑问,风险投资将对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演变、企业生存和竞争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在如下几个方面:

——投资构建以中医药医疗为基础,以现代医疗健康服务为支撑的健康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我国将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充实和调整中医诊疗项目,合理调整中医技术劳务价格。逐步完善更加符合中医药、民族医药实际情况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在政府对公共卫生专项投入中,增加中医专项补助经费。在制定重大疾病防治规划时,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合理增加中医药防治项目份额。

按照该规划,实施完成后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10个以上中医临床科室的由2005年的12%上升到65%,设有针灸科的由2005年的37%上升到90%,设有推拿科的由2005年的19%上升到75%,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达到50%以上的由2005年的23%上升到80%。中医药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的作用也将更加显著。3年内,我国将基本形成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龙头,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为骨干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医医院年诊疗人次预计由2005年的2.34亿人次上升到3.4亿人次。

一投资建设依托药品分销、物流配送与连锁零售药店相结合的营销网络。医疗服务服务的发展必将带动分销和物流业的发展,投资建设药品分销、物流配送与连锁药店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投资中医药医疗器械及医疗器械包装用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中医药医疗器械将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医疗器械包装用品属于一个很细分的行业,之前在行业分类时经常被归到医疗器械或是印刷包装一栏,但从2005年开始,非典的蔓延以及一系列由于感染引起的医疗事故,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灭菌包装方式。目前国内部分医疗机构对于医疗器械包装仍缺乏必要的重视,有些机构还处于30~50年前的医疗器械包装水平,而美国的消费量已达到了我国的5~6倍。

——投资开发中医药新品种。投资开发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病种的中医药新品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收购、重组中医药企业。实施产业收购、重组、并购,实现产权置换也是中医药产业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黄建银

上一篇:安全风险评估论文下一篇:音乐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