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与日本经济崛起时的背景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借鉴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的经验,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的发展思路。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比较研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外汇储备的持续攀升,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 篇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分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可以重点支持资源开发业、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境外投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基准 产业选择策略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影响到发达国家。

2.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分工的路径也随之发生重大调整。传统的国际分工不仅表现为垂直分工,而且表现为产业的梯度转移,发达国家将大量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当今的国际分工则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立体发展的方向推进,也就是说,产业的国际转移将突破传统的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也延伸到发达国家,基于此建立起全球性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国际分工体系。

3.在世界宏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微观经济组织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驱动下,一些大企业摆脱母国市场的空间束缚,转向全球市场的价值定位,即通过创建一体化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经营网络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地位。

(二)国内环境

1.生产相对过剩,贸易顺差持续增高。近年来,我国已告别商品短缺现象,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高,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为319.84亿美元,2005年越过千亿大关,达到1018.8亿美元,2007年突破两千亿,达到2622亿美元,2008年是2955亿美元。自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的激增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我国经济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在对外贸易领域作用的结果。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过剩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是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需求结构变化造成的。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向国外转移部分富余的生产能力,开拓国际投资的新领域。

2.贸易摩擦形势严峻。近年来涉及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有21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两反一保”调查93起;2009年我国输美轮胎特别保障案、我国输欧铝合金车轮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对我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美国对我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根据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9起)。据统计,1995-2008年间,WTO成员向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超过800件。纷至沓来的贸易摩擦事件,不但直接导致贸易机会的损失,而且会对厂商和客户造成心理上的“恐慌”,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3.资源严重短缺,能源危机出现。在一些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同时,我国却存在着资源短缺问题。若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资源丰缺的标准,即资源种类的齐全程度、资源储量的充裕程度和资源品位的高低程度来衡量,我国属于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的国家,而且矿产资源品位低,如石油、木材、橡胶、铁和铜铁矿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不少资源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其中:新增股本投资283.6亿美元,占50.7%;当期利润再投资98.9亿美元,占17.7% ;其他投资176.6亿美元,占31.6%。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扩大,2002—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5.7%。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12000家,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1839.7 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

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情况为:商务服务业217.2亿美元,占38.8%;金融业140.5 亿美元,占25.1%,其中银行业132亿美元,占金融业的94%;批发和零售业65.1亿美元,占11.7%,即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采矿业58.2亿美元,占10.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6亿美元,占4.8%,主要是水上运输业投资;制造业17.7亿美元,占3.2%,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1亿美元,占2.3%;建筑业7.3亿美元,占1.3%;房地产业3.4亿美元,占0.6%;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亿美元,占0.5%,主要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投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7亿美元,占0.3%,主要是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农、林、牧、渔业1.7亿美元,占0.3%;其他行业3.6亿美元,占0.7%。

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亚洲435.5亿美元,占77.9%;非洲54.9亿美元,占9.8%;拉丁美洲36.8亿美元,占6.6%;大洋洲19.5亿美元,占3.5%;欧洲8.8亿美元,占1.6%;北美洲3.6亿美元,占1.6%。从境内投资者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投资者占总数的42.7%;批发和零售业占28.2%;建筑业占4.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4.5%;采矿业占4.2%;农、林、牧、渔业占4.1%。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投资产业分布趋于广泛,结构也渐趋合理。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相比,我国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小;主要以资源开发行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对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非贸易型投资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加工制造业。尽管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大,但其中贸易型投资项目占据绝大比重。近年来,虽然技术密集型项目投资有所增长,但总体上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高科技企业的比率仍然很低,这不利于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既要遵循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从我国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考虑以下基准:

(一)产业组合区位比较优势基准

所谓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是指投资国与东道国同类产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在产业选择的框架内,经济优势不是单个厂商优势,而是该产业内各厂商经济优势的集合,其本质是一种组合优势。产业内各优势企业的合理组合,是决定国际投资产业选择方向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首先取决于产业内优势企业的组合状况,只有集单个企业的分散优势为产业整体优势,才能不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

产业组合的区位比较优势并不一定是全球优势。实际上对外直接投资并不需要所谓的全球优势,而是需要相对于一定区位的,即母国相对于东道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区位比较优势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的,产业选择是将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的,选择了不同的区位,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由此可见,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与投资者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进行产业选择的同时,也选择了一定的区位,产业组合优势要以区位为基础。

(二)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基准

产业内垂直贸易量是指某一产业内部以工程间分工为基础的贸易关系,即某一类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易频度和交易数量。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技术发展的带动效应,这种带动效应的大小又取决于海外子公司与国内企业所发生的垂直贸易量。因此,产业内垂直贸易既有利于该产业组合优势的形成,又有利于产业优势的内部化。产业内垂直贸易量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产业成长的带动效应,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向,应是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即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大的产业部门。

(三)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

所谓结构高度化同质性,是指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产业传导机制同母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相对优势基准是为了发挥产业的“现有优势”,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则力求培育产业的“潜在优势”。目前我国正加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当瞄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服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故投资重心应在高新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技术紧密型产业。这既符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又能有效实现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还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外投资的非选择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对于“非资本过剩型国际投资”来说,其投资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潜在的投资机会日益增加,这种机会成本还会上升。弥补这种机会成本的主要途径,便是在国际投资领域寻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

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时,应根据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结合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选择,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业链环节迈进,在国际分工中使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从而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资源开发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

资源开发业应当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在产业分布方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由于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因此,资源开发业应是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点,而且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规律表明资源开发业是对外直接投资初期的重点投资行业,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型——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此外,针对我国资源缺乏的现实,进行资源开发型的跨国经营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的不足,相对提高我国资源拥有量。目前,我国已积极发展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非洲国家等资源较丰富国家的直接投资,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铁矿,每年可运回近千万吨国内短缺的优质矿石。

(二)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

根据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将一些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在国内己失去比较优势、相对于其他国家仍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国家,这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虽然我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目前,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所以,这些行业也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适时地转移国内过时或过剩的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国际转换、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国内比较劣势产业的经济寿命、增加利润、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三)服务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产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如今服务业己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在这种国际趋势下抓住向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契机,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从现状分析,虽然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例如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人造卫星发射服务,以及旅游服务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200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4.90亿美元,同比增长48.9%,三项合计完成营业额479.0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截至2007年底,三项合计累计完成营业额2564.3亿美元。旅游业方面,2007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为419.19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由此可见,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旅游业等领域,它们应作为是我国现阶段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

(四)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由于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面临着借助对外投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因此,不可能盲目地要求高技术产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应将其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科学技术己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玉宝.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9(6)

3.黄顺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J].现代商业,2008(3)

4.周新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3)

5.胡美婷,冯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初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7(5)

6.苏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7(12)

7.王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06(6)

8.曹秋菊.论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J].金融理论研究,2006(3)

(作者单位: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责编:郑钊)

作者:张圆媛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 篇2: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与日本经济崛起时的背景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借鉴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的经验,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比较研究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外汇储备的持续攀升,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从长远看,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国内资本流出的速度会不断加快,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会掀起一个高潮。目前,中国的这一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极为相似。当时日本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日本的对外投资开始急剧扩大,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鉴于此,本文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进行研究,以期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主要是从企业的经营实力、比较利益出发,结合区位选择,由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重化工业产业为主转变。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始于完成工业化初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对外投资是与其殖民扩张结合在一起。随着二战的结束,这类以殖民掠夺为目的的对外投资也随即消失。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面临全面复兴,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内持续高涨的投资需求造成资本供应不足,再加之日本政府控制资本外流,限制企业对外投资,使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比较少。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每年对外投资额仅在1.4亿美元以内。1951年至1962年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平均投资额仅为0.4亿美元。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资源开发型为主,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开发部门,尤其是对亚洲的资源开发和中东的石油资源进行投资。到60年代,尤其是1963年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国内工资水平有大幅度上升,战后初期由于廉价劳动力而发展起来的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优势。于是日本把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便成为一条可行的出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纷纷把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到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因为这类地区有丰富的更低廉的劳动力。这一时期,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食品、烟酒、纺织、服装、木材、皮革等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为主。1951年至1971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停留在较低水平,而1972年以来则是真正的海外直接投资阶段。战后初期,日本轻化工业的发展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基础,而60年代轻化工业的对外转移又为重化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场所,使日本的重化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重化工业产品成为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到1968年,日本工业产值超过德国,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强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已达到顶点。但日本资源匮乏的国情及重化工业高投入、高消耗、污染又严重的特点决定日本要维持作为世界重化工业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地位面临很大困难。尤其是在遭受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后,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在日本的发展已显出其劣势。因此,日本的制造业逐渐由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本国产业结构开始大幅度调整。化学、钢铁等重化工业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向海外转移。这一时期,日本重化工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长足发展。

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扩张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规模急剧扩大,投资累计额从1979年的318亿美元跃升到1985年的714亿美元。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真正形成规模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带来日元升值后。从1986年开始,日本每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都以百亿美元计,1986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223亿美元,几乎是上年的两倍,1987年为333亿美元,1988年为470亿美元,1989年高达675亿美元,并且1989年至1991年连续三年日本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E3120世纪80年代,日本微电子技术(ME)取得重大进展,并迅速应用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钟表、汽车、机床等产品的生产上,使这些产品出现了全自动化、小型化、轻型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产品成本随之大幅度下降,对欧美产品的竞争力迅速提高,尤其是对美出口急剧上升,日本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剧增,而同期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急剧增加。因此,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便把家电、汽车、机电等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海外,一方面可避免贸易争端,缓和摩擦;另一方面还可利用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同时,在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产业也非常引人注目。据统计,1973年末,商业占日本对外投资累计额的35.5%,而到1982年末,这一比重跃增加到41.3%。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日元短期内急剧升值,日本产品出口受阻,而日元大幅度升值使等量日元可购买到比以前更多的海外资产,从而引发了日本对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等第三产业的投资由同期的27.5%扩大到32.2%。尤其是对不动产的投资,在1986年至1991年间,直接投资累计为522亿美元,占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9.4%。

4.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波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全方位、多层面的对外投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对外直接投资出现衰退。进入新世纪,因经济复苏艰难及全球国际投资连续三年大幅度滑坡,日本的对外投资出现了新的衰退:2000年,日本对外投资比上年减少17.2%;2003年,日本对外投资比1999年减少45.2%,且还不及1989年的一半。总体来说,这一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有所下降,但在产业选择上,却呈现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对外投资格局。1989年至1999年,日本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上对外直接投资的合计之比为1:1.83,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1.60。其中,2004上半年这一比例为1:1.07,两者基本持平。对制造业投资的构成中,电气机器工业投资、运输机器工业(主要是汽车工业)投资、化学工业投资和钢铁、有色金属投资为四大主要投资产业,它们在1999年分别占投资总额24.5%、7.2%、2.6%

和2.2%,在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分别占投资总额10.3%、10.O%、7.3%和2.1%。在非制造业投资的构成中,金融保险业投资、商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和房地产业投资为四大主要投资产业,在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6.2%、8.7%、4.9%和2.5%。由此可见,不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之间的比例更加均匀,而且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也趋于合理。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定规模。但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48亿美元,只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0.55%。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偏重于第二产业,其中又偏重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制造业,纺织、服装和家电产业约占全部海外投资的50%左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明显不足。同时,中国海外投资赢利企业仅有1/3,亏损或持平企业占2/3,投资绩效不明显。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日本经济崛起时的情形很相似,尤其是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升值不可避免,这一情况又与日本“广场协议”后形成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背景相像。因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验教训,能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提供有益启示:

1.关注获取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战后初期,日本在国内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依然进行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本身资源匮乏,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时首先要保证国内资源的稳定供应。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已进入到重工业为主导的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对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剧增。这些自然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相对于这种庞大的需求来说,我国国内的资源也极其匮乏。为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局面,我们只好借助国际市场,但利用进口又容易受到世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及汇率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供应量和价格都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能源、矿产等都是战略性资源,一旦国际环境变化,我们极易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建立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便成为一条可行的道路,这一方面可缓解国内自然资源供应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发挥比较优势,巩固和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纵观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就是一段“边际产业”扩张的历史。“边际产业”有两层含义:对投资国来说,它位于投资国比较优势顺序的底部;而对东道国来说,它位于比较优势顺序的顶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到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都遵循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利用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把在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总体来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依然很低,但中国地域宽广,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已说明我国的一些产业已不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像中国的纺织、服装、食品、家用电器和自行车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国内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而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拉美甚至东欧部分国家却具有相对优势。我们完全可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把这类产业转移至这些国家,一方面降低此类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为国内高级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更新换代。

3.加大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力度。战后,日本制定了“跟随、创新型”的科技战略,按照这一战略,日本对欧美国家积极进行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吸收欧美的科技成果,并根据国情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生产出一些受欢迎的产品,并获得成功,快速成长为贸易和投资大国。我国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但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企业大都缺乏核心技术,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基本上依赖进口,如,家电、通信设备、计算机、轿车和工业机器设备所使用的控制芯片、优质钢材、轿车发动机、计算机芯片和平板显示屏等相应核心部件和设备大都依赖进口。我们在发达国家进行技术投资可打破这些国家在高技术方面的限制与封锁,有助于吸收世界上高新技术和其它先进技术,同时还可利用先进技术推进产业层次的高级化。

4.加快市场开拓型对外投资的发展。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注国际市场的开拓。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与欧美等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加之1985年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严重影响日本出口,为维持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日本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我国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投资,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加入WTO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激增,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为缓和摩擦,避开某种进入限制,可在第三国投资以达到进入进口国市场的目的。对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可采取对外投资的方式,一方面绕开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还可达到迅速占领对方市场的目的。

5.避免在对外投资中出现“并排式投资”现象。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对外投资,尤其是对美国房地产、好莱坞等各领域的投资,或由于市场不景气,或由于经营不善,大多以失败告终,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像三菱土地公司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份,不但毫无获利可言,且损失880亿日元。日本的一些学者把这些投资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并排式投资”,即“一窝蜂”式的投资,这是经济景气乐观背景下一种盲目跟风的投资方式,缺乏对投资风险的警惕性,且缺乏投资责任机制。我国在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上,应避免这种“并排式投资”方式。

作者:刘 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论文 篇3: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内容提要:在分析以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以及东盟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选择基准为前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注重以下几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内连锁效应强、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并且加大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使得国家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日趋规模化和规范化,从而导致经济国际化向高级阶段即经济全球化阶段跃迁[1]。尤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国际间、区域间交往频繁,区域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同时区内关税和贸易障碍的逐步消除使得区内生产要素能够更加充分自由流动。而FDI作为区内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形式,无疑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

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东盟十国是中国的近邻,各国与中国的商贸关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从贸易额来看,东盟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全面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资源禀赋上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中间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及传统产业。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根据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结构等决定的产业比较优势,可以将东盟十国划分为三类:一是以高科技及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新加坡和文莱等;二是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马来西亚、泰国等;三是以自然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优势的菲律宾、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及缅甸等。长期以来,中国游离于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加之产业结构与东盟十国的相似性很强,导致投资方向模糊,投资步伐缓慢。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表明:一国的FDI必须体现在产业选择上,因而当前形势下加强研究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目标必须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产业选择在保障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重点在于为带动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新途径,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

(一)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产业整体素质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具备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先决条件,而是希望通过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而是结果[3]。再加上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许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致使高科技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体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带动产业成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具备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于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与大规模吸纳外资同时进行。相对于发达国家建立在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基础上的“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中国的海外投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企业跨国投资不仅要注重投资效益,而且要重视投资项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效应。而辐射和带动效应的强弱不仅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增值程度,更取决于投资的产业选择。只有在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础上,才能使企业在实现自身利润增长和竞争力提高的同时,能够通过技术扩散和传递、市场拓展等途径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二)关系到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实践证明,合理的“产业选择”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晚,在国际投资领域不具有资本优势,对产业选择方向实施相应的政策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使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潮流和趋势的同时获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机会,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张必须从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发展中获得支持,同时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生产的发展,相应地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为企业海外投资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4]。

更为重要的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从长远来看,政府必须通过加强对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引导,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投资设厂,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在东盟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存在差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也有所不同。因此,严格说来,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产业选择基准。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相应的产业选择基准也将随之变化。

(一)以“边际产业扩张论”指导产业选择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一国应将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从而实现双赢[5]。这些产业在投资国属于夕阳产业,处于相对比较劣势,但对东道国而言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游地位,由此决定了应该进行优势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发挥局部相对比较优势,转移边际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严格说来,边际产业基准属于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涵盖的范围。为了强调边际产业扩张论在转移过剩生产能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上的重要性,本文将其单列出来,通过直接投资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东盟国家,有利于中国产业高级化发展。

(二)以“产业组合区位比较优势”选择产业方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是经济优势决定投资者份额。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先要寻找一种经济优势,这种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开始阶段不可能集中于某个小厂商,只能产生于一些主导产业中。以大型企业为中心,以资本和产业为纽带,形成一批具有合理化专业分工和一定资产规模的跨国集团,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同时,通过产业优化组合把各种优势集中起来形成组合优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提供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可以提供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当然,产业是否具有区位比较优势是其能否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此处所指的比较优势并非产业的绝对优势,也不是产业的全球优势,而是相对于某一特定区位的比较优势。这些产业在投资国的产业体系中,既可以表现为边际产业,亦可以表现为优势产业,还可以是投资国的中等水平产业或一般产业。只有充分组合众多企业集团的优势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才能不断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

(三)以“产业内垂直贸易量”为约束条件

产业内垂直贸易量是指产业FDI的形成与母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也指某一类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频度。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对母国的产业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带动效应,而这种带动效应的大小又取决于海外子公司与企业所发生的垂直贸易量。因此,产业内垂直贸易量是度量FDI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通常来说,产业内垂直贸易量与产业关联的广度和深度正相关[4]。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量的大小。交易份额越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就越明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因此,产业内垂直贸易量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关联和带动效应。关联和带动效应波及力越大,意味着国际生产对中国产业成长的“外溢效应”越大。

(四)以“结构高度化同质性”确定产业传导机制的方式

所谓结构高度化同质性,是指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产业传导机制同母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一致。就一定程度上来说,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标准适用于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应体现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重视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投资方向[6]。因此,应在立足新起点的基础上,规避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努力构建节约高效的科学发展方式。通过促进全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延伸和拓展,在国际与国内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贸易传导机制。具体要求是,中国企业在东盟建立的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应当瞄准能推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方向,尤其要结合当前国内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

严格地说,任何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必须解决谁去投资(企业选择)、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投资于何种产业(产业选择)以及如何投资(方式选择)等四大基本问题。产业选择是中国对外投资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

根据边际产业扩展论基准,中国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应选择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以此作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切入点,不仅能够解决国内的剩余生产能力和剩余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比较成熟,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中的部分企业逐步掌握了一定的核心生产技术,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例如多功能的机电设备、小批量的制造技术等,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夕阳工业”,已受到冷落或即将被淘汰,但对于那些低于或类似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东盟国家来说,则属于适用技术,具备相应的市场空间。此外,诸如玩具、服装等在国际竞争中属于大宗贸易产品,大型跨国企业的垄断性不强,适合中小企业去竞争。而且部分劳动密集产业如家用电器、纺织等行业,国内生产能力已相对过剩,处于比较劣势地位[7];而对于东盟部分国家却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是最佳的海外投资产业。通过劳动密集产业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策略,可以实现产业的外部延伸和拓展,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产业资源禀赋、产业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创新等。不同区域由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经济的差异,资源配置效益显然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的重点在于比较经济优势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是跨国直接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东道国和母国双方获益的内在经济根源。因此,只要某种产业对东盟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实现,并且能为双方带来比较利益,直接投资即成为可能。显而易见,“产业选择”是将其“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4]。目前中国很多产业如家用电器、小型货车和摩托车等在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产品在东盟国家很受欢迎,是目前直接投资的首选对象。另外,中国某些方面的技术在世界具有一定领先地位,如建筑业、航天工业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到东盟国家去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三)产品供求链长、国内连锁效应强、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

如前所述,现阶段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属于“非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因此,在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上,必须选择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产业内贸易大,并且对国内产业的波及效应和升级拉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开展重点投资。主要包括:一是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优势,利用东盟国家的资源来增加国内产品供给;二是国内制造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东盟生产最终产品。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生产要素优势,又可以利用东盟广阔的市场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多以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为主,这是企业和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必经阶段。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在具体的政策上引导企业向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由初级产品产业向制造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

(四)技术密集型产业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低层次、粗放型扩张方式向高度化、集约化转变。因此,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当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产业经济理论表明,从长远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对外投资战略并不能完全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目标的实现。考虑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目标,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应注重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形成对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牵引,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对外投资的非选择性损失。此外,对东盟直接投资扩展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五)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形势下,有必要加大对发达国家的前瞻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优化升级,从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东盟国家虽然整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新加坡等少数国家的高科技实力仍不容忽视,这些国家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IT行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从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只占投资总额的10%左右。因此,在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应予以政策性的倾斜和支持。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购买技术目标市场的企业股份,以控股方式获取其拥有的先进技术,也可以以独资方式进行竞争。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0—2011日本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SYLEF)资助。

参考文献:

[1]曾小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3,(05):36—40

[2]宋伟良.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2005,(03):111—114

[3]裴长洪,樊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特定优势[J]2010,(07):45—52

[4]邢建国.中国企业FDI研究:理论模型与政策思路[D].上海:复旦大学,2003:12—19

[5]杨大楷,应溶.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01):25—28

[6]赵乃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准[J]统计与决策,2005,(12):59—60

[7]郭国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统计研究,2008,(09):54—56

[作者简介]谭志雄(1980—),男,湖南株洲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研究;陈茂直(1980—),男,重庆人,重庆教育学院讲师,重庆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研究;姚斯杰(1985—),女,湖北洪湖人,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规划与投资。

[收稿日期]2010-09-07

责编:董积生;校对:黄晓梅

作者:谭志雄 陈茂直 姚斯杰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下一篇:社保基金审计力度提升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