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2024-04-08

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共6篇)

篇1: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重庆设立800亿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扶持

十大重点产业发展

2015年05月19日 18:58:37 来源: 新华网重庆频道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向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授牌

新华网重庆频道5月19日电(记者 赵紫东)“现在的投资就是未来的产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今日在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授牌仪式上表示,基金将通过引导投资方式推进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未来重庆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稳定的基础。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由重庆市政府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重庆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运行。

据了解,基金采取母子基金结构设立,总规模约800亿。母基金初始资金规模约255亿,由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渝资光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富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母基金将按照1:2左右的资金配比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总额约550亿元的战略行业基金、战略集群基金、重大专项基金和其他专项基金等若干子基金。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将以股权或股权+债权等方式将资金投向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综合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重庆市十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引导投资方式推进重大项目引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并购重组等项目实施。

签约仪式后,重庆市将启动建立投资储备项目库。按照市场化原则,与社会投资者共同完成若干子基金组建,加快实施项目投资。(完)

篇2: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中国投资协会(The Investment Association of China,IAC)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投资建设领域权威性、综合性社团组织。其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0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决定将1980年成立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和1995年成立的中国投资协会合并重组,并于2001年2月17日召开会员大会正式成立新的中国投资协会。选举国家计委原副主任、顾问陈光健为会长,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文泽为常务副会长,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为秘书长。2009年3月28日,协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选举张汉亚为会长,叶汇、宋绍乐、周培年等21位为副会长,张永贵为秘书长。聘请陈锦华、成思危、陈光健、石启荣为名誉会长,张国宝、解振华、朱之鑫、彭森、张晓强、杜鹰、穆虹、刘铁男、鹿心社、张力军、姜伟新、李荣融、陈元、范福春、刘琦、邓楠、包克辛等17位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为高级顾问,丁士昭、王文泽、王春正、王荣生、史大桢、佘健明、吴小平等36位老领导、老专家为特邀顾问,胡祖才、李朴民、赵家荣、师荣耀等32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委的相关司长为特邀常务理事。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投资协会现有会员600多个,既有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也有专家学者,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协会下设九个专业委员会、7个中心、5个职能部门和1个组织工作委员会。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投资协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关心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宗旨,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服务、为会员和各类投资主体服务、为提高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后,中国投资协会将按照协会的宗旨,继续以国家和全体会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出谋划策,为促进会员单位的发展和维护会员的权益尽心尽力,为当好政府和会员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做出应有的贡献。

协会宗旨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和完善资本市场;

发挥政府与投资主体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投资主体合法权益,严格实行行业自律;

促进投资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协会任务

协会将依据中国投资协会会员大会通过的《中国投资协会章程》的规定,开展面向政府、会员和其它投资主体的服务活动:

贯彻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促进中国投资业的发展; 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引导投资活动;

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会员意见,提出政策、立法、重大改革的建议;

开展投资理论研究,组织专家调研和经验交流活动;

为会员和各类投资主体提供:项目决策、法律、会计、审计、工程咨询、监理、资产评估等咨询服务;

为会员和各类投资主体推荐投资项目、介绍合作伙伴、招商引资;

为会员和各类投资主体提供专业培训、专业讲座和现场考察; 负责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认证制度的实施; 负责组织“全国优质投资项目”评优、推介表彰活动; 促进会员和各类投资主体的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

促使协会成员行为自律,依法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 办理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协会领导

名誉会长

陈锦华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成思危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陈光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顾问 石启荣

国家发展改革委顾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

张汉亚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

副会长(按姓氏笔划排列)

丁光平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安徽省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会生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

国家开发银行交通信贷局原局长 朱

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 刘女祯

深圳市投资商会执行会长 李启明

国家统计局原司长

吴兆生

国家开发银行综合局原局长

沈志群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院长助理 宋

中国电监会原副主席

宋乃公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局长

宋绍乐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 张惠民

上海久事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周培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原司长 赵

宝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姜德群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局长 徐周闻

长春大成有限公司总裁

郭明星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曹广晶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 舒印彪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谢文彦

美亚电力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秘书长

张永贵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室主任 高级顾问(18名,按部门顺序排列)

张国宝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解振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朱之鑫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彭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晓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铁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鹿心社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张力军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姜伟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李荣融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陈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范福春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刘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包克辛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

Mr.Heinrich Weiss

SMS西马克.德马格集团公司董事长

特邀顾问(36名,按姓氏笔划排列)

丁士昭

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王文泽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 王武龙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总经理 王春正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 王荣生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

王慧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燕谋

原国家建材总局局长

田江海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 史大桢

原电力部部长

邢焕楼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朱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 刘宝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司长 刘锦华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孙中弼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 苏文川

中国投资学会原会长 李德水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吴小平

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 吴溪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 佘健明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会长

宋宝瑞

原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张仲文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原常务副董事长 张桂娟

上海久事公司原董事长

陆百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陆承吉

水利部原副总工程师

林森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 郑

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 赵云栋

中国开发区协会原会长 姜均露

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 徐荣初

国家开发银行特邀顾问 徐锭明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翁宇庆

中国金属协会会长 高新民

中国信息学会会长

蒋兆祖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常务副董事长 谢企华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潘文灿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原司长 潘连生

原化工部副部长

特邀常务理事(32名,按部门顺序排列)

胡祖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社会发展司司长 李朴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赵家荣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

师荣耀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主任 李守信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 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 李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司司长 孔泾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王晓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

孔令龙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 范恒山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秦玉才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司长 文振富

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司长 高俊才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 黄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司长 陈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 綦成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 苏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张东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 王宝伟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司长 徐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司长 曹长庆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

董志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副司长 任

周建平

任树本

王庆云

王黎明

孙建立

胡存智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司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司司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主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主任 国家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

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件的精神,推进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决策的科学化、促进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投资协会于2010年12月成立了新兴产业中心,新兴产业中心作为中国投资协会内设机构开展工作。

中心宗旨:根据国家战略目标,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中医药产业等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成为政、企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主要功能:为会员单位了解新兴产业政策、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咨询;为会员单位向政府部门表达有关建议和意见等提供服务;为会员与政府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服务;举办高层论坛,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围绕新兴产业战略、政策和规划及其他相关问题开展高层次经常性沟通提供平台;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投融资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种形式服务。

中心在以下几方面促进国际合作

(一)促进国际新兴产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新兴产业合作与交流。帮助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在中国投资建立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

(二)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帮助国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国际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产业园区。为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供帮助。

篇3: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点评:该消息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颇受好评。为什么能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一方面是资金量大, 有400亿元的大盘子, 以前没有过;另一方面是体现了扶持思路的变化, 国务院明确指出, 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表明要对初创阶段的企业“雪中送炭”, 既符合创业者的期待, 也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

透视400亿元基金数字的后面, 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放大财政资金, 体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理念。基金改变过去补贴制的办法, 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以股权投资的方式, 可以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据估计可以放大5~10倍的资金, 发挥中央财政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让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

二是体现打破地域限制, 合理配置资源的理念。尽管目前国内已存在一些由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但由于区域经济竞争、资金规模较小等原因, 许多地方政府的创投引导基金往往要求民间资本投资当地产业, 而当地有时候没有合适的项目或者项目不尽人意, 导致合作受阻或投资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相对乏力, 而国家层面的创投引导基金则不存在这些限制和障碍, 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

三是鼓励创新, 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理念。此次成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基金, 主要投向新兴产业早中期和初创期创新型企业, 要通过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造血功能, 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 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 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篇4: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路径

位于北京首钢二通厂核心区域的一栋破败建筑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涂有漫画的铁皮围墙。“这里原来是一个清理钢铁废渣的厂,现在要改建成动漫游戏城。”

据报道,首钢完成整体搬迁后,这里将发展新型低碳无烟产业——动漫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已经列入目前火热的北京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规划内容。

而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需要随之确定。这些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后危机新宠

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关注!

200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方向。

温家宝讲话后,新兴战略产业话题立刻变得火热起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密集酝酿相关政策,为新兴战略产业布局。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对媒体表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最快将在年底前或明年初出台。规划出台后,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的作用,将会超过四万亿元刺激计划。”

11月14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亦可视作对此的呼应。

此轮金融危机让新兴产业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新宠,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美国为例,奥巴马上台之后,大力发展宽带、新能源等产业。

据透露,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新兴产业即将得到国家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大力扶持。今年在投资领域大唱主角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将会转向新兴产业项目。

之前的2009年9月21日、22日,温家宝连续主持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阐述了以新能源、物联网和传感网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与海洋探索等为重点的产业规划。他特别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与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据了解,这些产业也是创投基金的关注的热点和方向。而一旦行业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意味着能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引人注目的是,温家宝在11月3日的讲话中,还特别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这一讲话首次表明,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信息网络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并将之提升到新兴战略性产业中“引擎”这样的高度。

被誉为中国经济政策“风向标”的200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紧随其后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围绕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启动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重大专项工程。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点。有消息显示,有关部门正酝酿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预计最快将在2010年初出台。

“创新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0年在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些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预计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科技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表示。

布局低碳经济正当时

从第一次确定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至今已经过去30年,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不过,金融危机过后,各国都在寻找新的经济模式,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能源问题方面均具优势的低碳经济模式成为首选,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将正式开启低碳经济时代。在资本市场上,低碳经济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的投资主题和关注热点,布局低碳经济正当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日前,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业内人士表示,低碳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未来需要讨论的不是是否应该鼓励低碳经济,而是如何发展低碳經济的问题,低碳经济的内涵极其丰富。目前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如何降低其碳排放将是低碳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技术、核电、风电、电网技术、余热发点等工业节能技术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本优势,有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

据了解,目前交通工具主要是燃烧石油等石化燃料,消耗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石油,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因而发展低碳汽车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必由之路。

长江证券认为,我国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基本与世界同步,甚至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业发展的首选。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及利润主要在于动力电池组,重点关注涉及镍氢电池和锂电核心资源或核心技术产品的上市公司,如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国泰、西藏矿业、杉杉股份、中国宝安、佛塑股份和中信国安。

建筑节能方面,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5%。按照“十一五”规划,建筑行业要完成节能达1.01亿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总面积达21.46亿平方米,而相较于政府的节能目标,目前来看实现难度较大,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至2008年底仅下降了8.5%,政府未来进一步完善节能政策仍具有较大的紧迫性。

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方面,国家早前已经进行了规划,相关个股也早已成为二级市场上的热点,像特变电工、金风科技、天威保变等都持续受到市场追捧。

长江证券的专家认为,智能电网是低碳经济中的核心。兴业证券也表示,按照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预计能创造近万亿元市场需求。

大投资机遇

据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将综合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大力扶持新兴产业。财政扶持的重点是加大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信贷则是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发改委将推动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时间不长,但是大部分新兴产业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提出将从国家战略层面以系统的部署推动其迅猛发展,同时,新兴产业的各个行业也必将迎来巨大的投资机遇。

新能源技术革命无疑是这次新兴产业浪潮中的重头戏。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是新能源发展重中之重。

电动汽车方面,奥巴马访华使双方启动中美电动汽车倡议,使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宣布在十几个城市开展联合示范项目,并努力开发共同的技术标准以推动此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这高于此前《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

对于生物技术,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张泽工副主任曾表示,国家今年已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温家宝着重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的下一个战略高点。物联网产业链将包括以RFID 为代表的物品识别技术、传感和传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以3C 融合为代表的智能物体技术等多个方面。

新材料行业在中国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材料发展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新材料行业具体包括:电池材料行业、磁性材料行业、超硬难熔材料行业、化工新材料行业等。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也有望成为下一个重要新兴产业。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张晓明副主任说,“我对受到政策支持的原创领域、与市场关系紧密的影视制作以及新媒体三大方面,加上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领域发展前景很看好。”

正如温家宝所言,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国务院参事石定寰也认为,培育新兴产业,最需要扶持的环节就是技术的研发环节。在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检验认证标准的及时更新出台。如果没有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的规范,则在大力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容易引发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

此外,政府在引导方向和环境打造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园区的建设、平台的打造以及专业建设方面,这些对于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金融危机也是契机之一。由于国外市场的萧条,很多企业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同时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现在是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成果的最好时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的13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3位;中国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1978年的23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2位。但在总量之外,我们却有更多的问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与发达国家相差约10个百分点。中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2003年,中國每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中国想要从总量优势逐步向质量优势转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和良性变化,就要从投入过大转变到要素效率的提高。除了要调整现有传统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要着眼未来,培育新兴战略产业。

“十二五”偏爱

“1998年,我国在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时候,培育了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和汽车产业至今仍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快,现在需要我们发展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在前不久举行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说。据悉,“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经启动,预计在年完成。

“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也是‘十二五’科技规划的战略议题。”科技部政策体制与改革司司长梅永红透露:“‘新兴战略性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国家产业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所以将新兴战略性产业列入编制重点,是因为旧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房地产和汽车销售急剧降低,同时外需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萎缩,使得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只有6.1%,为十多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过分依赖外需和汽车、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日趋难以持续。

2009年以来,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有116.8亿美元;涉案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有17起。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近九成由G20成员发起。1至8月,G20成员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3起,同比增长27%,占中国同期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总数的90%;涉案金额约100.53亿美元,占中国同期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总额的99.9%。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对此深有感触。“中国遭遇贸易保护主义重围,贸易摩擦对产业安全的威胁加剧。一些国家不从自身寻找应对办法,而是对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实施限制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激增,使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他说。

更为严峻的是,中国因为加工贸易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很快,而美元贬值使得中国外汇资产损失巨大。

截至2009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2726万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约占70%左右。但是今年前7个月美元兑主要贸易伙伴的一揽子货币价值缩水13%。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念鲁对此也感到忧心忡忡,“如果我国不能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使用渠道和方式,改变(外汇)不断增长的局面和势头,必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的能力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而且会带来直接的危害和风险。”

92亿基金护航

虽然创业板已经推出,但是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创投基金不一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而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出售给PE或者其他公司,在三板市场挂牌交易,在海外市场上市等等,此外还有主板市场和深圳中小板等传统渠道。

除了在创业板募集资金之外,又有好消息传来。今后,中小企业可能会从新的渠道获取资金。一项总金额高达92亿的“创业投资基金”即将浮出水面。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关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联合地方政府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即创业投资企业)试点工作。

在稍早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确认,将把北京、上海、深圳、安徽、湖南、重庆和吉林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发行20只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9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0亿,七省市政府投入12亿,社会募集资金70亿。

这20只产业投资基金均为专业基金,由7省市根据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自行选取上报,而投向的正是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电子技术、环保、生物工程等新兴战略产业。

“这项基金将完全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在国家引导的新兴产业中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该项基金的中央资金托管单位之一、盈富泰克常务副总经理刘维锦透露。

实际上,这并不是国家设立的第一只用于创业扶植的基金。

此项“创业投资基金”与以往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资本构成集合中央政府资金、地方政府资金以及社会募集资金,金额格外庞大。

按照规定,每只基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5亿元,国家资金参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且不控股。地方政府参股资金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国家资金。社会募集资金比例应大于60%。

在社会募集资金领域,各类投资机构、大型企业、境外投资者及管理团队等都可参与。而该通知规定,对于投资初创期参股设立的天使基金,国家资金参股比例可适当放大。

另外一个特点是,该项“创业投资基金”不仅实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而且将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基金投资基金模式。”刘维锦说。

由国家出资的中央资金主要托管给两家投资公司——国投高科和盈富泰克。两家创投机构受中央政府委托行使投资人的角色,他们将此次中央资金投资到20个地方创投基金中,本身并不负责筛选项目。

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新兴行业设立专项的行业基金,同时选择行业知名且专业的创投公司对基金进行管理。

地方政府、中央资金的托管公司、社会募集基金之间会形成协议,设定出资比例、年限、退出机制等,而正常的运作则由专业的行业创投公司负责运营,负责寻找项目。

三方协议年份到期后,盈亏将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清算。对投资回报较高、产业推动效应明显的基金,国家还鼓励设立后续基金,支持滚动发展。而如果出现需要提前清算的情况,则由三方依法律规定按照章程的约定进行清算。

目前,这些基金都在筹备期。其中,国投高科负责上海、湖南和重庆的基金,盈富泰克负责北京、吉林、安徽和深圳。“预计年底将完成一批,明年第一季度将全部组建完成。”刘伟介绍。

据悉,作为第一批的试点,对未来试点规模扩大具有示范意义。待首批20个基金运作成熟后,政府有望在未来2-3年内发起设立200个基金,其中中央政府投入约100亿,地方政府则至少投入100亿,200个基金总募集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左右,届时将支持1万个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

其实,早在2007年,发改委和财政部就曾设立“国家创业风险投资”,以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新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是否和它冲突?

目前,新设的“创业投资基金”由地方政府主导,不仅在融资方式上不同于“国家创业风险投资”的国家拨款形式,而且,地方政府各自有优势产业,项目申报不仅周期缩短,而且地方更有自主权,这样会和原来的“国家创业风险投资”形成互补的局面,有利于出现各行业各地方国家重点推广的新兴产业“全面开花”局面。

事实上,此类“政府与民间资本”的亲密接触,此前已有先河。

苏州市政府背景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一只基金,资本额为10亿元人民币;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了一个10亿元创投引导基金;北京中关村设立的一个1.65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也成立了这种“基金的基金”,据国开行投资局副处长胡斌透露,已累计向本土创投机构提供了大约30亿人民币的创投基金,用于投资科技型的中小企业。

近年来,國外创投通过投资优秀的中国企业获得了巨大收益,民间资本对创业投资迸发出强烈兴趣,纷纷参与设立创投基金。而这次92亿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正是这一客观趋势下的产物。

地方政府急行

而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本次创业投资基金正是由地方发起设立,在最积极的地方先行展开。

以上海为例,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在创投领域已经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上海共有各类创投机构228家,资本总量近400亿元,先后培育出携程网、分众传媒、微创医疗、思源电气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此次上海市政府提出申报5只基金,势在必得。

第一批试点的七个省市主要是从地方政府自行申报的方案中选出,而这又和各地的产业发展策略息息相关。

上海市政府对此表示了积极态度,将设立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业共五只创投基金,是设立基金最多的一个省市。

而这与2009年上海市明确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九个重点发展领域中的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务业等5个领域吻合。

媒体报道,重庆市发改委高技术处胡军国处长说,目前重庆在申报两个基金——分别是电子信息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重庆市政府的参股资金接近20%,但目前尚在协议落实中。

吉林宣布,将出资1亿元参股设立生物产业和汽车电子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两只基金总规模均设定为10亿元,一期规模均为2.5亿元,其中国家出资5000万元,吉林省出资5000万元,再分别募集社会资本1.5亿元。

北京在新能源与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设立4只基金,有消息称其中一只为天使基金。

而让地方政府感兴趣的,也正式这个资金的运作模式。

“政府不是通过现金拨款,而是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国家资金的退出机制也可以很完善,可以通过三板、准三板、回购、产权交易等多种方式选择退出。这样的灵活方式很有吸引力。”胡军国表示。

“在国家实施新兴战略产业的背景下,安徽将借助各种科技力量谋求发展主动权。”这是安徽省发改委的一名官员,在不久前的“第九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

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经过闪电谈判,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未来几年双方 将投入25亿元,在合肥市建设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和皖北电子产业基地。

另据了解,武汉市在温家宝召开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过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市政府就召开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了15个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

“武汉方案”被认为是首个系统性地方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方案, 规划制定了包括集成电、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等15个新兴产业。一名知情人士表示,武汉此次推出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动作如此之快,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前得到了中央高层的暗示。

与武汉有一比的还有湖南、浙江、重庆等。从这些省市发改委传出的消息看,虽然立项的名称各异,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节能、生物制药等产业,无一例外被纳为未来的发展之重。

“地方政府的积极与专注值得肯定,但在国家层面上,新兴产业尚无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说,要使新兴产业真正替代传统产业成为国家的经济主导,仍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最怕的是声势浩大,而投入不足、项目准备也不足。”张永伟举例说。全国人大“技改和科技创新专题调研组”10月28日公布,他们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对陕西、辽宁、湖北和上海这四省市的2009年中央政府投资中科技创新项目进行专题调研,结果发现, 在9080亿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中,仅有约2.2%,约20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方面。

“不但投入比例低,更重要的是地方配套资金严重落后,使用分散、企业融资难、税收等优惠政策不落实等问题。”该调研组表示。

“国家支持新兴产业的舆论准备非常充分,但实质性的政策投入才刚刚开始。”张永伟说,特别是新能源、电动汽车、ICT、关键材料等领域,仅靠一两个企业或者民间资本很难取得重大突破。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如果政府干预过度或者行为不当,新兴产业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政府决策缺席,新兴产业将遭遇发展瓶颈。

李朴民指出,下一步对于新兴战略性产业,除了产业政策要加以引导外,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外,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需要做好创新体系的建设,努力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加快市场需求的培育,推进节能减排工程,节能惠民工程等建设。

同时,要建立好新兴战略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原因是,“很多新兴产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但是短期内收入预期不明确”。

因此,应该建立相关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银行在融资方面给以倾斜,并建立新兴战略产业的投资资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篇5: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为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作用和杠杆效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 116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创业投资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8〕141号)、《江苏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苏政办发〔2010〕153号)及《加快苏州市创业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苏府〔2008〕6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苏州现状,设立苏州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并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 基金概况

第一条

引导基金宗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增加创业资本供给,吸引优质创业投资企业、项目聚集本市,有效引导创业资本向新兴产业领域投资。

第二条

引导基金首期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其中,江苏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人民币,苏州市级财政出资1亿元人民币,分别由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和苏州产权交易所作为代表出资。

第三条

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和苏州产权交易所签署协议约定,引导基金存续期内由苏州产权交易所以自身名义代表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或跟进投资创业企业。

第四条

引导基金存续期限为7年,经苏州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可延长3年。

第五条

引导基金组织形式采取契约制。

第二章 组织架构

第六条

设立苏州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作为引导基金的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成员为5名,其中,市财政局、发改委、苏州产权交易所各委派1名,基金管理人委派2名。引导基金重大事项由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采取一人一票、过半数以上通过的决策制度。

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第七条 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确定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原则;

2.负责引导基金阶段参股、跟进投资和投资退出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3.审查批准引导基金投资、管理、风险控制、退出和考核等制度;

4.对引导基金运作的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及其资金资产情况进行评估;

5.审议基金管理人提交的投资计划、投资运作报告、资金使用报告。

第八条

引导基金管理人及职责

引导基金委托专业创业投资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进行专

业化管理。基金管理人应为本市国有创业投资机构,须有健全业务体系、完整专业团队和成熟运作模式,并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管理运作方面成绩卓著。

引导基金管理人职责如下:

1.负责引进创业投资企业,推荐跟进投资项目,并对拟合作创业投资企业和跟进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同时组织专家评审,在审慎评估基础上提出初审意见和投资方案;

2.将尽职调查报告和初审意见及投资方案报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3.参加管理委员会并在阶段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和跟进投资项目决策中享有表决权;

4.监督管理和适时检查引导基金阶段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和跟进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

5.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运行管理、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引导基金的运行状况及其他重大事项;

6.负责实施引导基金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项目的退出。

第三章 基金投向

第九条

引导基金可以采取阶段参股方式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跟进投资项目方式引导资金向新兴产业领域投资。

第十条

申请引导基金阶段参股的创业投资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创业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承诺出资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首期出资不低于1500万元人民币,并承诺剩余

出资3年内全部到位,所有投资者以货币形式出资;

2.有至少3名具备3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管理团队的主要管理人员受托管理一家以上经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且管理业绩优良,有已成功投资两个以上创业企业的经验;

3.管理和运作规范,具有严格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机制,有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4.重点投资于政府扶持和鼓励的产业领域中的初创期创业企业,且有侧重的专业投资领域;

5.引导基金参股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应注册于江苏省苏州市。

第十一条

跟进投资

跟进投资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选定苏州市范围内拟投资创业企业后,引导基金按照创业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以同等条件对拟投资创业企业投资。

用于跟进投资的资金不得超过引导基金规模的10%。第十二条

投资方向

引导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应符合以下原则: 1.重点投资于符合苏州市功能定位和相关产业政策、产业投资导向的初创期科技型、创新性中小企业;

2.投资对象原则上应当是在苏州市范围内注册设立的创业企业,投资额应不低于创业投资企业全部投资额的50%;

3.投资初创期创业企业的资金不得低于全部投资额的

30%;

4.对单个创业企业的投资不得超过创业投资企业出资总额的20%;

5.不得对已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但所投资的创业企业上市后,创业投资企业所持未转让部分及其配售股份不在此限;

6.不得投资于其他创业投资企业,但因投资需要对单个创业企业的集合投资除外;

7.不得投资期货及金融衍生品、房地产、抵押和担保业务、赞助和捐赠,不得利用创业投资企业平台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贷款、资金拆借。

第十三条

投资规模

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出资比例最高不超过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全部出资额的30%,且对单一创业投资企业出资不超过引导基金规模的20%。

引导基金以跟进投资方式参与投资创业企业,跟进投资不高于创业投资企业本轮投资额的30%。

第四章 审议程序

第十四条

引导基金按照以下程序甄选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

1.公开征集。由基金管理人负责向社会公开征集引导基金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

2.机构申报。拟合作的创业投资企业向基金管理人提

交合作方案,基金管理人在合作方案基础上进行详细尽职调查,同时组织专家评审,向管理委员会提交尽职调查报告和出具专业初审意见。

3.社会公示。初审合格拟合作创业投资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公示中发现问题的,一经核实,予以终止审议程序。

4.管理委员会决策。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基金管理人提交的报告和初审意见,并进行决策。

5.方案实施。经管理委员会决策通过的合作创业投资企业,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相关投资文件签署,落实投资方案。

第五章 投资退出

第十五条

引导基金在参股创业投资企业稳定运营后,可通过以下途径完成退出,以实现引导基金的良性循环:将股权转让给其它股东;公开转让股权;创业投资企业到期清算退出等。

第十六条

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到期清算,引导基金以所持出资比例获取本金和收益。参股创投企业发生破产清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章程或有限合伙协议约定执行。

第六章 资金、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

苏州产权交易所应设置专门帐户管理引导基金的资金,单独建账,封闭运行。

第十八条

苏州产权交易所根据基金管理人提出的用款申请,经管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资金划拨。

第十九条

引导基金的未投资金应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不得用于贷款、担保、赞助、捐赠等支出,不得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业以及国家和省市政策限制类行业。

第二十条

引导基金由苏州产权交易所进行财务管理,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引导基金的内控制度。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向管理委员会报送财务会计资料。

第二十一条

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期间,每年按照基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支付管理费给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暂在引导基金中列支。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篇6: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案

四季度伊始,安徽、重庆等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迎来密集开工。有关部门和地方正酝酿更大力度的财政金融投融资举措,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包括提供千万至数亿元的财政项目资金,大幅增加信贷、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支持等,产业引导基金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速集结。业内预计,在多方加码投资系列利好下,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将达到 20%左右,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全球每一次科技突破均会催生大量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国家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充分挖掘和发挥新兴技术的作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上扬。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 2.9%,高于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4.2个百分点。以广州为例,前三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其中三季度同比达到 7.9%,成绩亮眼。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贡献可观,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可以说,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

大新增长点增长极,不仅是增强自主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应对全球变局的根本之策,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并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势头强劲,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不少问题与短板。科技策源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核心技术和工艺受制于人,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具有领头作用的基础技术、跨学科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国内产业与消费升级,部分问题会更加凸显,需要尽快予以解决。

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应着力于补短板抓重点。首先在政策走向和资金投放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引导,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周期长、资本投入量大、不确定性高,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市场主体投资。依托国有企业主业优势,引领、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不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增强企业投资意愿,激发社会投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其次,要聚焦重点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虽然在政策推动下,投资升温加码,各地在投资时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找准发展方向,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要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三要攻关痛点堵点,加大

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投入研发和支持力度,围绕决定和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集中力量逐项攻关。加大基础性、顶尖级研究人员的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上一篇:晋书郭文传文言文翻译下一篇:党校培训班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