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论文

2022-04-24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如果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便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对本地经济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基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云南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没有发挥出较大促进作用,产业集群也没有成为影响云南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外商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商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论文 篇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假设,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然后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基于1987年~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之一。应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一、 引言

产业转型最经典的理论分别是以Clark(1940)为代表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Kuznets(1941)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前者基于三次产业的划分,从经济发展阶段学说的角度论述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后者在此基础上,以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陈其林(2000)、张晖明和丁娟(2004)、黄茂兴和李军军(2009)林毅夫(2011)等从社会需求、科技进步、资源禀赋、制度安排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实际上就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依赖于市场和政策环境。

作为最主要的禀赋要素资金在不同产业的配置将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相关国外研究如Markusen和Venables(1999)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使东道国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高技术、高质量的中间品,能为技术升级创造条件。Camilla(2002)发现外商在荷兰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促进了该类产品的出口,而Hunya(2002)则发现外商在罗马尼亚的直接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传统行业,使得该行业快速发展。Eva(2005)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捷克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发展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必需的资本,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赵晋平(2001)认为外商投资促进了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江小涓(2002)调研发现,大部分外资投资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多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姚君(2005)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传统产业转移、新兴产业成长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作用。李文臣和刘超阳(2010)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李晓钟(2014)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王静(2014)的实证检验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外资进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具有促进作用。蔡昉和王德文(2004)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效应。上述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升级,还对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以及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现实和政策意义。

本文先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再实证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存在区域和政策差异,本文将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渠道

外商直接投资一般通过资本形成效应、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竞争和示范效应等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 资本形成效应。外资的引入可以帮助东道国弥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提高其投资水平,促进存量资本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资本形成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直接投资建厂,直接的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并购频临倒闭的企业,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生产能力,间接地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

2. 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要素是技术,东道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利用随外资而来的先进技术提升其产业技术水平。大多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也提供了先进管理经验、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通过技术转移直接提高东道国的产业技术,还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地提高产业技术,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式主要是人力资本流动、教育培训等。

3. 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关联主要包括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向上游供应商购买生产要素而产生的经济关联,前向关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向下游客户出售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关联。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大都是通过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关联关系实现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关联效应具体表现在:第一、为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而推动产品的创新,一般外资企业会向当地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提供技术培训、协助其管理等;第二,由于跨国公司进入后,会打破原有供求网络关系,使中间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外商直接投资的前向关联是本土企业购买外资企业较先进的技术产品,从而提高了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竞争和示范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东道国原有的均衡市场冲击的首要特征就是加剧市场竞争,迫使本土企业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技术,以维持或扩大其市场份额,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产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促进了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另外,本土企业通过效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某个行业,就产生甚至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偏斜。此外,外商投资可能导致东道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这种依赖会抑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 计量模型和变量。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Yit=c+?茁1·FDIit+■?茁j·X+?滋it

其中,i和t分别代表了省份和年份。因变量Yit是产业结构转型指标。FDIit表示地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用各省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X为控制变量。?茁代表各变量的系数,?滋it是随机误差项。本文的变量选取具体如下:

(1)因变量。从结构上来看,产业结构包括三次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则是从由农业为主向工业,再向服务业发展。本文所选取的产业转型指标也是从产业比重来度量,即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表示

(2)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规模不能直接作为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指标,而应采用相对规模的办法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国内多数文献中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的比重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因此,本文选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

(3)控制变量。本文将进一步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制度因素、资本因素、对外开放、人口转型,其中资本形成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水平,人口转型因素包括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比重下降,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本文选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来衡量国有化程度。(2)在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本文使用各省的进出口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贸易开放水平。(3)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政府投资推动特征,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增长,本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地方财政支出规模。(4)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信贷是我国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资金配置方式,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本文用各地区每年人民币贷款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各地区银行信贷水平。(5)城镇化推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释放出来,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本文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各省的城镇化水平。(6)当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时,就会促进劳动力从低端行业进入高端行业,本文使用各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当地的居民受教育水平。

2. 样本与数据。由于本文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因此时间跨度是从1987年~2013年。样本包括了我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西藏)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城市经济蓝皮书》等。

3. 回归结果。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建立截距维的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然后进行冗余性检验(似然比检验,LM)。由于Hausman检验均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本文使用第三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

由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都是正的,而且在统计上是非常显著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比较外商直接投资的两个系数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国有化程度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大型的工业部门,而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中于服务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国有化程度的下降,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外贸易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显著为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出口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而我国的商品进口又以能源、原料、半成品为主。

财政支出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原因是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偏向性,地方财政支出主要流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等,科教文卫支出和农业支出比重较小,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 第二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银行间竞争加剧,贷款效率提高。在这种竞争中,那些具有盈利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也成为银行信贷的目标市场。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资源的流向将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

城镇化水平对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 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另外,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也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和制造业。

人均受教育程度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却是不显著。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加明显。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之一。应该积极引导外资为我国产业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做出更大贡献。本文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 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构建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更好的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应引导外商对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特别是一些薄弱行业。加强对国外技术、人才、品牌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和使用。地方政府应放弃重量不求质的理念,在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进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3.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自主创新的软环境,以自主创新改变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的局面。加大引进国外创新型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力度,使得人才留得住,技术消化的好。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支持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 陈其林.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因素[J].中国经济问题,2000,(4):1-11.

[2] 张晖明,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1-86.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1):1-32.

[4] 郭庆旺,赵旭杰.地方政府投资竞争与经济周期波动[J].世界经济,2012,(5):3-21.

[5]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1):12-23.

[6] 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4-14.

[8] 姚君.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11):41-43.

[9] 李文臣,刘超阳.FDI产业结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116-118,169.

[10] 李晓钟.FDI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9):7-12.

[11] 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06,(1):33-39.

基金项目:教育重大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研究”(项目号:13JZD006);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旨于提升国民幸福的公共支出优化研究”(项目号:68150003)。

作者简介:单俊辉(1983-),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投资学;张玉凯(1985-),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学。

收稿日期:2016-01-18。

作者:单俊辉 张玉凯

外商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论文 篇2:

外商直接投资与云南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如果形成良性互动效应,便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对本地经济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基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云南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没有发挥出较大促进作用,产业集群也没有成为影响云南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鼓励符合云南产业发展导向的外商直接在本地投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云南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区位熵;云南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An Empirical Study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Yunnan Province

ZHU Ruixue1,2, LIU Xiuling1

(1.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116650, Liaoning, China; 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Dong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Dalian116025, Liaoning, China)

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出于规模经济、产业协作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需要,会出现产业集群现象;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区域通常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产业配套能力、上下游供应链的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效应,这些又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在许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产业集群本身又成为当地吸引外资的核心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良性互动效应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滚雪球效应”[1],对本地经济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扩大就业等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地处边疆的经济欠发达省份,云南产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如何,以及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云南产业集群发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一、云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云南产业集群概况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下,云南已经初步形成了几十个产业集群,如玉溪烟草加工产业集群,云南糖产业集群,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旅游产业集群,呈贡花卉产业集群,玉溪钢铁企业集群,昆明机床制造业产业集群,文山三七药物产业集群,普洱茶产业集群等[2]。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提升了云南省产业竞争力,有力地支撑了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云南产业集群度的衡量

通过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来衡量云南产业集群的集中度状况。区位熵系数LQ(Location Quotient)又称专业化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这里Eij指i地区j产业的相关指标(如产值等),Ei指i地区所有工业产业的相关指标,Ekj指k国家j产业的相关指标,Ek指k国家所有工业产业的相关指标。其经济意义是一个给定区域中某一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国家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如果LQ>1,表明i地区j产业的发展强度高于全国同类产业的平均水平。LQ值越高,说明其j产业的发展强度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越显著。为统一比较,本文选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衡量指标,经过计算,2012年云南省36个工业行业区位熵系数见表1。

二、云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一)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自1984年云南开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至今,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000多家,利用外资规模突破100亿美元。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越来越广。尤其从2005年至今,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年均增长达40%,具体情况见表2。

(二)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及行业分布

从云南省利用外资产业分布来看,大部分外资流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2001-2012年相关数据,云南第二产业利用外资占外资总额比重平均为5250%,第三产业平均为4104%。而第一产业一直都是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最小、比重最低的产业,其占外资总额比重只有6%左右。

从外资行业分布来看,流入制造业的外资数量最多。从2001至2012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额占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2022%,其次为房地产业1772%,社会服务业160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192%,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176%,建筑业1068%[3],详见表3。这也可以解释外资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原因。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云南产业集群关系实证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的衡量,涉及很多指标,其中企业数量是产业集群最直接的体现。云南的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工业领域的产业集聚。因此,本文采用2000-2012年工业企业数量指标(见表4),对云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当地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通常一个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相对水平越高,IND数值就越接近1;反之,就越接近0。从表5可以看出,云南历年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较低,2006年只有026,只是到了最近几年,云南的IND数值才增长较快[4]。往年的指数水平低对于云南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当然也就对云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作用有限。

其二,外资对云南各产业集群的参与度较低。虽然外资在云南多数产业中都有分布,但每个产业中外资的参与度都比较低,没有形成相应的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因此,对于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作用有限。例如:云南茶产业,虽然云南茶叶生产规模和产值都较大,但进入该领域的外资企业却屈指可数,且没有较大的影响力,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作用有限。

其三,云南经济开放度较低。云南一些产业的发展和定位都是面向国内市场或是由大型国有企业驱动的,一些产业集群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形成的,内向型程度较高,因此外资参与度较低。例如:云南烟草产业,其产品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且烟草产业长期由国有企业专营,外资企业进入的可能性较小;还有一些行业的企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传统上主要靠国家投资,市场形成机制较弱,因此外资进入较少。

(二)云南产业集群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作用力的实证分析

1建立模型。回归方程设定为:LnFDI=β0+β1LnN+ε

式中,N仍表示工业企业数量,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β0为截距项,β1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扰动项。为了获得较平稳数列,本模型仍对各变量取对数形式,相关系数测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企业数量的弹性。

2检验结果及分析。根据云南2000-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拟定的模型进行计量估计,估计出回归模型为:

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检验,模型较显著。分析结果显示,当LnN变动一个单位时,LnFDI变动48322个单位。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对云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影响的力度有限。

3原因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云南产业集群度还比较低所致。云南比较优势较高的工业行业主要是集中于资源依赖型工业,但是,由于受自然资源在省内分布较为分散的影响,造成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布局,进而破坏了区域分工和规模化。例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此外,云南省多数工业集聚区域往往处于一种企业“扎堆”状态,集聚的结果只是生产不同产品的同类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集中,而没有做到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有效集中和整合。这也和很多工业园区建立和发展的时间短有关,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再加上其他环境因素等原因,致使云南产业集群度低,对外资吸引力相对较小。

四、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与对策

(一)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群及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以及产业集群升级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云南的产业集群发展也已具备一定基础。因此,如果政策引导适当,将会实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效应,因而也就会发挥出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例如,云南的花卉产业,由于多年来大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军云南花卉产业,在资金投入及技术支持上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外资企业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对本土花卉企业起到了竞争激励的作用,提升了本土花卉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且外资企业的进入完善了产业链条,从而推动了云南花卉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又如云南的咖啡产业,由于雀巢、星巴克、麦斯威尔等多家外资企业的进入,使云南咖啡产业开始起步,从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到目前云南已经具有多个本土品牌,云南咖啡产业集群在外资的带动下逐步发展起来。

由此可见,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应大力鼓励符合云南产业发展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本地投资,发展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集群,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契合云南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云南应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特色产业集群战略[5],并引导外资投向特色产业集群,以助力云南区域经济发展。

(1)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云南正加快发展滇东北生态农业、滇东南观光农业、滇西和滇西北特色农业、滇西南热区农业,可以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进入这些领域,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

(2)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进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钢铁等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清洁载能工业、开拓天然气市场、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和林纸一体化项目。

(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质能应用、绿色食品保健品、生物化工产品开发等;做大做强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光伏、半导体照明、红外及微光夜视产业链;打造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4)旅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云南正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进云南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进现代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和会展产业。

2增强云南经济对外开放度。一国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情况和交流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度来衡量。兰宜生(2002)研究了我国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与各地经济增长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李子成、李新武(2011)以1988-2009年云南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包括外资依存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均为负值,这与全国的情况正好相反[6]。这说明在云南经济发展中,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经济开放度指标对云南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外资利用水平与效率较低。因而,也导致前面分析中所指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云南产业集群发展作用有限的结果。因此,云南省应建立开放型、一体化的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改善对外经济贸易环境,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政府也应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其中,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种惯例和交易规则,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3加强工业园区在外资与产业集群结合中的媒介作用。由于优惠的投资政策、便利的经营条件等因素,工业园区通常是吸引外资最集中的区域;同时,由于便于关联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信息交流和产业配套等,工业园区也通常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域。因此,工业园区为外资和产业集群的结合提供了理想场所,在促进外资和产业集群互动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但是,云南工业园区在促进外资与产业集群结合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注重实施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各地工业园区应结合本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制定重点引资方向,有选择性地引入外资,由引进单一项目向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转变,大力引进产业升级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外商投资项目[7],形成资源整合、分工专业、配套协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提高产业集群度。

(2)加强园区为外资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各种服务功能。加快园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园区信息化建设[8],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管理等各类信息以及网上办公服务;积极发展法律、金融、会计、咨询、培训等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9];规范政务工作程序,提供便利行政服务。

4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地产业集群的互动效应。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定优惠措施,促进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进行更多合作,加强内外资企业关联,注重本地企业同外企间的产业配套和供应链的建立[10]。如果当地企业的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能够符合要求,价格低廉,交货及时,那么,外资企业必然会加强采购的当地化;同时,本地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外企间的产业配套合作,形成完善的供货系统和产业配套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外资企业所需要的产业配套体系,如生产、市场、采购、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关联企业,通过产业链的配套和关联,又会吸引更多外资参与到本地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根植本地的产业集群[11]。这样,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就会形成动态良性互动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黎明,赵德峰,宋明明.利用FDI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9):91-94.

[2]晏雄.云南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10(4):60-64.

[3]云南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68-173.

[4]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43-248.

[5]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2011.

[6]李子成,李新武.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2-96.

[7]梁萍.产业集聚视角下云南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3(4):86-87.

[8]朱冰.云南工业园区突破的价值[N].云南经济日报,2012-10-11(2).

[9]李安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2008(12):69-73.

[10]胡小娟.中部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研究[J].求索,2006(7):29-31.

[11]宣烨,高觉民.外资主导下的产业集群演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7):110-117.

作者:朱瑞雪 刘秀玲

外商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论文 篇3:

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引资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国家大力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形势下,新疆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引资发展战略,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1.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加,但总体规模小,质量不高。2000年以来新疆每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都在增加,2008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新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长了52.1%,2009年新疆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达到21570万美元,但是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看,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都很小。同时,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小,质量不高。与东部地区在利用外资中注重引进大项目、高科技、新兴产业项目不同的是,由于受到投资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新疆在吸引大项目、消化国际先进技术、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

2.外商直接投资地域不断延伸,资金来源日益广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新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开始逐步由北疆向南疆地区扩展。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主体仅局限于美国和日本及港澳地区。目前已发展到除港澳台地区外,还有日本、美国、加拿大、中亚及俄罗斯等遍布世界五大洲的许多个国家,欧洲及东南亚对新疆的投资明显增加,而投资来源日益广泛的港、澳、台投资比重逐步下降。

3.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有所转变,独资企业迅速增长。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独资经营、合作经营、合资经营、合作开发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在2001年以前,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格局是合资经营占优势,独自经营次之。进入2001年后,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比例不断提高,无论是项目数还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都超过了合资经营,目前,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已上升为新疆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政府的产业政策与管理、东道国企业的经营能力等。理论上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在此我们引入函数,反映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其中,FDI为每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BLit为每年第i产业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Q是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部条件(东道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政府的产业政策与管理和东道国企业的经营能力)。为了单独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假设东道国国内条件不变,即Q固定时得到以下方程:

将式(2)展开变为:

解释变量每单位变化的影响分布到了多个时期,但由于一个分布滞后模型在理论上可以包含无穷多项,而样本观测总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对其直接进行估计。要使模型估计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施加一些约束或假定条件,将模型的结构作某种转化。因此可以作Koyck变换,变换形式为:

对式(4)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系数,然后根据式(5)、(6)得到式(3)

2.数据分析。本文采用1985-2009年新疆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及三次产业比例的数据,利用eviews3.1估计式(4)的系数,进而得到式(3)各系数的估计值。本文数据来自各年新疆统计年鉴。

对式(4)回归结果如下:

利用式(7)、(8)、(9)中的系数计算式(3)中相应系数的估计值,结果如表5:

由表4可得式(10)、(11)、(12):

(1)由式(7)和式(10)知,FDI的系数并不显著,上述方程说明,在第t年每增加1万美元,新疆GDP中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在该年增加2.02E-03%,在t+1年时使之增加1.89E-03%,在第t+2年使之增加1.76E-03%,如此继续下去,直至这种影响最后消失。

(2)由式(8)和式(11)知,FDI的系数和 值比较显著,说明FDI和FDI的滞后值对第二产业在GDP中比例变化影响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第t年每增加1万美元,新疆GDP中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在该年增加8.29E-03%,在t+1年时使之增加6.74E-03%,在第t+2年使之增加5.48E-03%,直到这种影响不断衰弱最终消失。

(3)由式(9)和式(12)知, 值比较显著,因此FDI的滞后值对第三产业在GDP中比例变化影响比较显著。但是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不太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影响不是很明显。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产业结构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显著。第二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而且外商直接投资也极大地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首先,第二产业中的行业具有获利性。不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或者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要素价格低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本身就属于高附加值行业,它们都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这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着重选择第二产业投资的原因。其次,第二产业在新疆相对于第一、三产业而言,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减少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使其更易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最后,减免税收等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2.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的贡献较大,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有:首先,新疆农业生产的企业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其次,政策偏好使外商直接投资更愿意流向投资回报率高的第二产业。最后,我国与各国达成的世贸双边贸易协议,主要就出口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达成一致,并未涉及投资的开放性问题。因此该产业虽然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但吸引外资却存在较大的难度。

3.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贡献最小,影响最不显著,但是对第三产业产生作用的滞后期限较长。首先,很多服务的无形性和易消失性,要求其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同一地点和统一时间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是这些服务跨境交易的最方便的形式。其次,随着工业、贸易和旅游业等行业的增长,对促进和支持这些增长的服务业会有更大的需求。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服务业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经济边界的拓展。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过去限制或禁止投资的第三产业领域将有一部分被放开,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西北边疆安全的新疆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07&ZD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 陈作如 陈作成

上一篇:探讨金融信用模式发展论文下一篇:表外业务逃避金融管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