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中化学课堂“活”起来

2023-03-09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然而在职中的化学课堂上看到却是这样的场面: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 而学生在台下却无精打采, 昏昏欲睡, 整个课堂冷冷清清, 师生双边活动很难开展,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较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使课堂重新焕发出活力, 演绎出更多精彩、互动、有效的课堂是职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身处教学第一线,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总结了根据学生特点, 重新“活化”职中化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1 兴趣——“活”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人愿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要以学生为本,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探索求知的原动力, 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对学习、生活、劳动的兴趣, 表现为愉快的倾向。他们对化学学习感兴趣, 就会有发现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学习的动力, 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 从而使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 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职中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 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却非常好奇。职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扬长避短, “投其所好”, 创设“出乎意料”的教学情境, 将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现象呈现给学生, 悬疑激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逐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 我利用钠与水反应的特性, 采用“魔术”的形式引入新课。当同学们听到“老师今天将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时, 非常好奇, 睁大眼睛看着老师。我说:“今天要表演的魔术是‘滴水生火’。”“水是用来灭火的, 怎么能生火呢?”同学们都摇头表示不相信。我故弄玄虚说:为了表演的真实性, 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协助老师。同学们情绪高涨, 个个跃跃欲试。当学生代表上来后, 我递给他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 让他当着同学们的面打开矿泉水瓶, 并往事先准备好的 (包有金属钠的) 棉花里滴入2滴水。当水滴到棉花上时, 棉花微微冒烟, 突然, 燃烧起来了。同学们很惊诧:水真的能生火!我趁热打铁, 立即追问:“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水能生火的真正原因?”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魔术般的奇妙现象, 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景象,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了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课伊始, 趣已生;课正行, 趣正浓;课已毕, 趣犹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思维——“活”的要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直接反映, 是构成智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巴说, 也要用脑子想。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 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找到思路的可能。问题意识一旦被激发, 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才会积极自主地思考。激活思维, 启发思考, 可以激发课堂教学的内在活力。“思”起于“疑”, 但有“疑”不一定就有“思”。“疑”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思维的动机, 故应使学生对“疑”“有感而发”。这就要求“疑”即我们教师创设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引发积极思考, 并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例如学习钠的性质后, 我设计了一道课本上并没介绍的问题:推测N a与C u S O4反应的实验现象, 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于学生还处在完成钠与水、盐酸反应等实验的兴奋之中, 所以积极性特别高, 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它之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所以学生马上回答说生成硫酸钠与铜。我没有批评学生, 而是引导学生复习金属钠的性质, 回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学生恍然大悟:钠应先与硫酸铜中的水反应, 生成H2和N a O H;N a O H再与C u S O4反应, 最终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我对他们善于思考给予了肯定。我又继续出题:请推测实验现象。有的同学描述:有蓝色沉淀生成。我趁机进一步问:还有什么现象吗?经过一番思考, 又有学生说:钠会浮在溶液上, 并熔成小球, 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最后消失。什么原因呢?我追问。学生结合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用“浮”、“熔”、“游”、“嘶”、“蓝”五个字概括了反应现象。经过设疑→思考→鼓励→引导→解答等一系列过程, 环环紧扣, 步步引导, 学生掌握了知识, 活跃了思维, 激活了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经验, “量体裁衣”, 提学生感兴趣且“跳一跳”能够解决的问题, 切忌太深奥, 否则会适得其反。

3 自信——“活”的起点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首要的心理素质。对职中学生来说, 学业一时成败说明不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 就有了希望, 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就会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上来, 积极思考, 勇于质疑, 踊跃发言, 师生互动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鼓励个性发展教学氛围, 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焕发课堂教学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

例如, 在学习王水的性质时, 为了加强学生对王水的强氧化性的理解, 我向同学们介绍荷兰科学家波耳的故事, 当讲到“二战时期波耳为了不让诺贝尔奖牌落入德国人之手, 将奖牌溶解在王水中”, 这时就有学生问:“既然金子已经溶解了, 那么怎样从王水中取出金, 重新铸成奖牌呢?”这个问题一提出, 马上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是呀, 怎么从王水中取出金呢?”尽管这个问题在备课时我没有预设, 处理学生的问题会打乱原来的教学计划, 但我并没有因此而责备学生, 而是立刻对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并请全班同学一起思考, 共同探讨来解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提出了许多取出奖牌的方法。经过一番唇枪舌战, 最后找到了正确答案, 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教学过程中, 随着教学的深入, 当学生有新的想法, 提出新的问题时, 教师接纳他们各种不同的问题, 与他们一起共同解决问题是保护学生积极性, 消除学生自卑感,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途径。

4 探究——“活”的升华

职中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学习, 除与他们基础较薄弱有关外, 还与传统教学中令人窒息的接受性学习有关。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 把本应该生动活泼的教学变成了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填鸭式,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由于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沉闷。而实验探究则不同, 它讲究实验研究方案的自主设计、探究与创新, 强调学生自觉且能动地参与、大胆地想象和积极地探究, 在实验中思考, 在探究中创新。

例如:学习“甲烷的性质”,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从甲烷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性质。由于学习甲烷时, 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反应, 对有机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还不了解, 如果单纯从理论上分析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 以及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重要影响, 学生即使认真听了, 也不会理解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的差别所在, 更不会理解有机反应机理, 而且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学生已经很熟悉, 不但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还会让他们感到“闷”, 在“闷”的同时也就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 久而久之就远离了课堂。

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实验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

实验1: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 迅速加入0.5 g K M n O4和1 m L盐酸, 用黑纸包好。

实验2: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 迅速加入0.5gKMnO4和1mL盐酸。距离15cm用燃着的镁条 (日光、高压汞灯等其他光源) 照射。

实验测试: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在瓶口检验。

实验记录表:

根据实验结果, 学生很快总结出“光”是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必备条件, 同时还有同学提出了改进实验的建议:在实验中加尾气处理装置, 吸收逸出的少量氯气,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验探究中, 连平时上课最无精打采, 经常昏昏欲睡的同学此时都“精神抖擞”, 认真操作, 仔细观察, 详细记录, 积极思考。

这些探究性实验的安排, 转变了教学方式, 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不但参与教学了全过程的机会, 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而且享受了成功的滋味, 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真正让学生的手、脑真正“动“起来了,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当然, 激活职中课堂显然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短期行为, 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以期达到预定的效果。激活课堂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充满趣味、美感和激情的课堂,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由于生源问题, 职中部分学生基础弱、底子差, 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较低。如何重新激活课堂, 焕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职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 总结了根据学生特点, 重新“活化”职中化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职中,化学课堂,活化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112) .

[2] 现代教学.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2005 (04) .

[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2007 (11) .

上一篇:浅谈公路隧道初支变形侵限界处理方案下一篇:9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