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4-04-16

“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共10篇)

篇1:“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也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这一理念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 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 教材活起来课程标准对数学内容“强调从学生已有有生活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时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也是人教版教材的一个基本特点“。教材中一些例题、习题,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出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胆用活例题、习题,不仅能促使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统计》时,我改变教材中统计校园内花坛上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创设“小象波波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统计“小象波波的朋友”各有几只。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很快吸引学生,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统计的学习中。再如:学习《位置》后,做练习中第4题,教师可以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把学生椅子进行整理,并给每张椅子写上座位号。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写有座位号的卡片,放手让学生排队进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找座位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但很快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兴趣高涨,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二、课堂气氛活起来教育是人的教育,课堂中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一个“换钱”的游戏。师:老师手中有1元钱,想和你们换角币。你们愿意吗?学生齐声说回答:愿意。师:怎样换才能使双方都不吃亏?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各组纷纷汇报自己的想法。生1:我要用2张5角的和老师换。生2:我用10张1角和老师换1元钱,因为1元=10角。生3:我拿5张2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生4:我先拿1张5角,再拿2张2角、1张1角和老师换,行吗?┅┅在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所有同学都受到了感染,同学们各抒己见,毫不相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元和角的关系也在换钱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种开放的情境中,平等地交流,使这样整个课堂变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可以说课堂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学生思维活起来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例题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兴趣,并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计算“15-9”,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15减5等于10,10减4等于6”,“10减9等于1,1加5得6”,“6加9得15,所以15减9得6”┅┅教师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思维也得到了拓展,使学生对计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如:学习《找规律》一课,教师先出示二组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二组图都是两种不同颜色的图案反复出现),之后出示一个苹果、一个桃子(其他的用纸盖着)。这时老师让学生猜:下一个会是什么水果?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动起来,活起来,而且兴趣盎然,经过猜测,出现不同的答案。学生在猜测的情境中,兴趣被引发,思维被激活,探索意识被提高,既培养了能力,又体验了创新,感受了乐趣。四、师生关系活起来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为此教师必需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活中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能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进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的体验,以便更好地学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教学《分类》时,我创设一个情境:电脑屏幕出示一个刚刚开业的商店,商店的东西摆放较乱。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来当这家商店的经理,你准备怎样做呢?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这样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自主地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才能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共事,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气氛中得以培养。总之,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挖掘。活起来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们求知、做人的乐园, 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活起来的数学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富有挑战性与激情的课堂。

篇2:“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教学生学会学习” 已成为各国教育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家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著名记者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通向2l世纪的个人护照》中写道:“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认为,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是那些不懂学习方法的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使之乐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以“趣”引路,以请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1、借题设疑,激发兴趣。反馈教学法创始人刘显国老师说:“开讲起着诱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起着课堂上第一次信息反馈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课文题目就设置了悬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题激趣。如在教学《吃墨水》时,板书课题后,扣题设问:“同学们,墨水能吃吗?本文写谁吃墨水?为什么吃墨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便被激发起来,积极投入到课文中去。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如在上《草原》一课时,我先这样导入课题:“从美丽的鸟的天堂回来,我们再乘兴去草原游览一番如何?现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扬歌曲在同学们耳边回响时,学生们立刻显得情绪激昂、兴趣盎然。我便趁势激趣质疑: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们愿意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看看吗?你们想到那儿去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想了解草原的景色,有的想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有的还想去看看草原的空气与这儿的空气有没有不同„„霎时,气氛热烈、活跃,场面感人。

3、渲染意境,激发兴趣。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古诗教学中,以图像、乐曲配合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艺术鉴赏力。如教学《江雪》时,教师先用简笔画画出诗的意境,使诗的语言变成生动的画面,再配上柔和的钢琴曲,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为课堂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给方法,使之会学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更有价值。今天,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剧增,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具备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甚至无法生存。教师应让学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那就真的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1、学会预习。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对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后“思考与练习”有目的地预习课文。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科学地确立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使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古代学者也指出治学必须知学。因为知学,然后能勉;勉,然后日渐而不息。这就是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才能产生自觉勉励的动力,受到不断前进的效果。在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确定预习内容,如: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会利用各种媒体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如写作背景,作家简介等),会借助工具书和具体语境自学生字词并了解词义,会在阅读课文时在书上作一些标注,读读想想,圈圈画画,从小养成读书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2、学会质疑。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巴甫洛夫也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疑问是创新的起点,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并善于根据教材特点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质疑,对文章矛盾处进行质疑,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质疑,对篇章中叙述顺序的变化,写作手法的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对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本身进行质疑外,还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及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敢于随时质疑,从而闪烁出不迷信权威的创新思想火花,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讲读第八册语文书中的《语言的魅力》一课时,我就采取了通过质疑来推进教学,从而完成了本课重点讲解内容。这篇课文是第八册教材中较难理解的课文,难点在于诗人给盲老人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前后过路的行人的变化,围绕这一“变”讲解,从而体会出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采取学生通过自己质疑后找出问题自己解决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学生通过预习有人提出“为什么过往的行人看了木排上的字都无动于衷”,也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加了这几个字给钱的人就多了”这样问题后,我对学生提的这些重点问题给与了归总、整理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由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其实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都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以转变成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自己解决,这一实践过程,相信学生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

3、学会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鼓励学生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学会倾听,鼓励有自己的见解,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

4、学会迁移。所谓迁移,就是通过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因此,教师在“举一”时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要有相通性,才能帮助他们由“学会这一段”到“学会这一篇”,由“学会这一篇”到“会学这一类”。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时,教师重点指导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1)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①、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原因? ②、她看到了什么? ③、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3)再读课文,体会情感。(4)根据体会,感情朗读。让学生在学会本段内容的基础上,用“读——思——悟——品——读”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二至第五擦燃火柴的内容。另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三、实行民主,使之爱学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级调控的主体,学生是二级调控的主体。学生能否进行自学,要看教师是否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学条件;学生是否愿意学,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他们自学的兴趣及积极性;学生怎样进行自学,则要看教师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指导。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使学生无拘无束,敢说敢做,学习热情高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就显得更为兴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做民主的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基础。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对那些与他们“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乐于积极配合,“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惟此,我们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理解他,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

2、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教学中,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希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密切地配合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和谐。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乐学、爱学为舟,促使学生到达会学的彼岸。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篇3:“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理论基础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其中的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简称TBL) 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 (而不是测试的分数) 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根据任务型教学理论, 学生为了完成任务, 以“意义”为中心, 调动语言资源和非语言资源, 进行“意义”构建, 以达到解决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把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完成各种形式的任务,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充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思维能力、主体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研究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实施任务型教学, 将同一年级英语成绩无显著差异的6个平行班分为试验班和非试验班, 其中三个试验班采用任务型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 三个非试验班采用常规教学方式。一个学期后, 对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等各项考核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小组竞赛按照任务描述、小组划分、规则设定、竞赛开展四个步骤进行。

任务描述任务的设定是开展小组竞赛的基本前提, 只有任务明确, 课堂上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真实性, 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任务的难度。难度太小, 容易缺乏挑战性, 使学生失去兴趣;难度太大, 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任务要由易到难, 前后相连, 层层深入, 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小组划分划分学生小组是促进学生多向交流的好方法。针对任务描述, 可采用两种划分方法: (1)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 同时注意优秀学生与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搭配、活跃学生与内向学生的组合。小组划分后, 在上课前将学生座位进行重新排列, 以方便小组成员的交流。 (2) 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的原则划分, 把座位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组。

规则设定采用记分的办法评价竞赛中小组每一天的学习行为。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考试只要取得了进步, 或者有突出的表现, 都能够为本组赢得相应的加分。通过一周一评比的形式, 分数高的小组将赢得本阶段的比赛。

竞赛开展小组竞赛要保证每一天都能坚持。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合理设计每一个环节, 为小组竞赛创造条件。竞赛的内容可以包括朗诵课文、背诵段落、提问抢答、上台表演、课后作业、资料收集、辩论、小组报告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小组之间开展活动以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 并用学生的竞赛成绩来评价合作的效果。

研究结论

通过小组竞赛, 试验班的学风、成绩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成绩分析与非试验班相比, 试验班在英语测试中的平均分、优秀率与合格率均有明显的优势 (见表1) 。

合作精神实施小组竞赛的试验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不间断的训练,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顺利完成任务必须依靠参与者的相互合作, 每一个参与者对小组及自己在组内的工作都应有使命感, 都需要提供他所掌握的信息, 与小组成员及时交流、沟通, 互相配合, 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体会到共同攻克难关、分享研究成果的愉悦, 因而获得了成就感, 加强了合作精神。教师根据不同目标设计任务,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给不同学生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 执行共同的任务;小组成员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也展示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和作用。

自主学习在小组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几个合作伙伴。合作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竞赛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勇于提问和主动请教的精神, 学习中的错误也会得到合作伙伴的及时指正, 从而提高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增强了他们的感悟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 发展语言技能, 感到有话可说,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情绪是自主学习的钥匙,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感兴趣, 才会主动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活”的课堂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 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 学生一直处于动态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 努力完成任务。教师只是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课堂告别了传统的只有灌输、没有交流的形式, 改变了以往的沉闷, 是“活”的课堂。

亟待解决的问题

恰当使用小组竞赛英语课堂的小组竞赛, 使用不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上英语课时, 只有出现竞赛的环节, 才积极参与, 认真学习。没有了竞赛, 当教师讲授知识点时, 学生不感兴趣, 不认真听讲。二是竞赛难以保持新鲜感, 学生玩过多次后, 对竞赛规则比教师更加了如指掌, 竞赛就失去吸引力了。这两种情况, 对教师是挑战。首先, 教师需要根据规则或竞赛方法, 经常做出小而适当的变更, 使旧竞赛赛出新花样。其次, 教师要确定好竞赛使用的时间和环节。再次, 教师在竞赛评分中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灵活调整。小组之间的竞争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 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 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 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 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

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合理的竞赛规则不仅是竞赛顺利进行的保障, 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或纠纷。竞赛规则应能使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尽量避免因个别学生的表现而大幅度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 配合最好的小组应是得分最高的小组。同时, 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 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否则, 该组就会被减去一定的分值。

引导学生看待成功与失败在研究中, 每周进行一次小组评比, 每周都有胜出组与失败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关键。首先, 要保证竞赛结果的公平性, 让学生输赢都心服口服。其次, 每一次公布结果后, 应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对失败小组在竞赛过程中的一些亮点也应表扬, 让他们重拾信心。

消除对后进生的偏见每个组都有后进生, 应捕捉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做最简单的任务, 并让他们为小组其他成员所接受。可适当修订竞赛规则, 为他们特制简单、易达成的学习目标。只要达到, 仍可为小组加分。总之, 应灵活运用竞赛规则, 让每一个学生爱学英语, 体会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从而自主地学习英语。

通过试验研究任务型小组竞赛的教学形式, 较好地解决了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尤其是不愿开口实践等问题, 从而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目标, 在学中用, 用中学, 学用结合。在小组竞赛中学生之间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调查研究、交换观点、语言组织等一系列步骤, 最终解决任务、得出答案, 不仅活跃了课堂, 而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示了优越性。

摘要:任务型小组竞赛是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之一。通过任务描述、小组划分、规则设定、竞赛开展四个步骤进行小组竞赛的试验, 证明了任务型小组竞赛对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使中职英语课堂“活”了起来, 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小组竞赛,中职,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Feez S.Taxk based Syllabus Design[M].Sydney:National Center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8.

[2]Long M, G Crookes.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J].TESOL Quarterly, 1991, (26) :27-55.

[3]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4]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9) .

篇4:“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自述性表演——平实中见生动

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册教材,我们都能看到科普类说明文的踪影。比较经典的就有《麋鹿》、《神奇的克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恐龙》……。科普类说明文就内容而言几乎占了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八分之一,其文讲求科学,用词精当,语言准确,是很好的学语言的范本。然而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少老师觉得说明文的教学不好把握,这些课文就成了“匆匆过客”,使学生“难以亲近”。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自述表演形式,把学生化身为主体。

《麋鹿》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课文语言简洁、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了浓浓的情感。但我发现如果按照课文的顺序像以前一样逐一介绍会让学生过于疲惫,学习效果肯定不佳。于是我设计了以《麋鹿的自述》为题,让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去写,去表演。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马上以《绿野仙踪——麋鹿的故事》为题即兴给大家表演了一段。我生动形象的语言,夸张的肢体语言,传神的表情把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表演得活灵活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大家使劲地为我鼓掌。真应了“ 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在我的启发和带动下,同学们学习热情马上被点燃了。他们再次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个个跃跃欲试。他们把课文的句子采用自述的形式,配上动作、表情,于是麋鹿的外形、活动、习性、生殖等特点,跃然眼前。经过这样的学习、表演,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文中说明方法,“演者”与“观众”都牢牢地记住了麋鹿的特点。一节课后,我班竟产生了几个耀眼的“小明星”呢。一次的表演相当于一次的练笔,读写相长,共促发展。

二、朗读性表演——优美中见形象

阅读的过程就是再现阅读美文内容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感受文章内涵美、语言美、意境美的感受过程,是对文本的内涵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审美性的表演和学生体验性的审美表演是实现文本由文字向形象转化的必然途径。苏教版教材中,散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感受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

苏教版《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作者在娓娓诉说中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勾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场景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让孩子们任选自己的最喜欢场景,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性表演。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简单传神的动作,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之间的情与爱。

三、创造性表演——想象中见丰满

如果前面所提到的“自述性表演”和“朗读性表演”是表演的基本功,那么“创造性表演”则要比前面两种形式的难度更高,更能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本剧表演,是孩子喜欢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演之前要“潜入”课文,“内化”语言,然后通过表演“释放”,注意有效评价!表演与阅读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想象,丰满人物的形象。

苏教版第七册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课文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主要情节。当然,必定一起“浓缩”的,还有埃塞库罗斯的神义论和雪莱们的浪漫演绎,乃至生长在希腊神话土壤里的西方精神……其实读懂了《普罗米修斯盗火》,也就找到了打开西方文明之门的金钥匙。

(一)让学生当好“编剧”—— 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

在教学中,我首先按课文内容分角色。其次,让“哑巴”“开口”说话,让场景通过“说话”活起来。配上对话,加上动作、表情,“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普罗米修斯马上变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

(二)让学生当好“演员”—— 在趣中显智,变应付为创造。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因此,我们的引导策略是在读中找戏,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让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表演中去。记得有一组同学演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第一幕是这样表演的:

时间:远古时代的某一个冬天

地点:某一地区

人物:普罗米修斯、老人、中年妇女、 小孩、众乡亲

(北风呼啸中,一妇女紧紧搂着一小孩)

【表演中,学生们通过演绎小孩冻得直哭,浑身直发抖的形象突出寒夜中火的重要,母亲看着自己瑟瑟发抖的孩子只剩凄苦,老人质问苍天的无奈让人揪心,画面感十足的铺垫,引出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善良和无畏……】

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到了极致,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相比照,不断调整充实,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一般来说,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着听、说、读、写来训练的。在课堂教学中,阅读和表达外显为“读”和“说”。可我们往往忽视了从“读”到”说”中间的非常重要的隐性过程——“想”。由于现在加入了演,“演”前必要“想”,加大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是一个“读——想——说(演)——写”的过程。

宋朝理学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表演活动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让课堂气氛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是学生感官活动的“大餐”。

篇5:让课堂活起来

自毕业到现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年有余,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我深深感到: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适应现在社会,要适应现在学生,那么在教学时就应彻底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和枯燥无味的课堂,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我平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让学生乐于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直观演示、巧设悬念等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气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这篇课文,开课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提出了 “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快把学生吸引到了课堂。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互动。现在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可以互动的课堂。在课堂中,我经常会这样问学生:“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我们还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一起学习体验!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让孩子在展示中学习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都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篇6:让课堂活起来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历史课导入充满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出精彩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开始就被吸引。

如六年级历史的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先从地球的年龄入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大家七嘴八舌,兴致很高,有的说几十万、几百万年,有的说几亿年。“地球大约有45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存在只是地球的一瞬间,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学生有的说女娲用泥土造人,有的说上帝造人,有的说是猴子变来的等等。“这只不过是一些美丽的传说,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由此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又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适时地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例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做了如下设问:假如你是当时准备“扫六合”的秦王嬴政,你准备先“扫掉”东方六国中的哪一国?为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表演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动”起来,组织“历史辩论赛”,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表演历史小故事,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最成功的一例,是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我说,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你能否想象出一个书生在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其中第四组同学表演了一个小品:《看榜文》。事先我也没告诉学生该怎样准备,还是即兴发挥比较好。没想到经过简单的准备后,几个同学拿着“榜文”上台了,其中一个同学把“榜文”贴在黑板上,其他几个便争先恐后地涌上前去观看。一个同学好像“榜上有名”,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中了,我考中了!”接着另一个也蹦了起来:“我也考上了!”两个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走,喝酒去!”而旁边的几个大概是“名落孙山”,则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上。几名“演员”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走下了台,考中以后那种狂喜的心情被他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了历史、学习了历史。 辩论不仅能激发人的主动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辩论可以是有准备的,也可以是随机创设的,“唇枪舌战”中产生的知识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

四、历史课与考古学结合起来,利用家乡的遗址遗迹进行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这一点看起来很遥远,实际上离我们很近。比如学到著名的“北京人”,可联系我们家乡的“沂源人”,与“北京人”同时代,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人类,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因为很多学生去过此地,甚至有的同学家就住在遗址附近。

学习《灿烂的青铜文化》一课时,我说:“不要觉得西周的青铜器离我们很遥远,就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西周时期的遗址,鱼台村崮子平遗址,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器,还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一坛酒。我们县酒厂出产的“鲁源酒”有一句广告词:“鲁源”――鲁酒之源,就源于这坛酒。”学生那种好奇的眼光,至今还历历在目。在学完秦始皇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后,一些学生兴致勃勃地从家里带来了一些铜钱,让我给“鉴定”,我也建议他们关注中央二台的“鉴宝”栏目。其实,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篇7:让课堂活起来

一、过分强调个性而疏远引导

新课改提倡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是的,“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处境、心境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带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或“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

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其间,老师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前面发言的同学或表达了对扬科遭遇的同情,或表达了对统治者残暴的愤恨。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扬科也是罪有应得,他不应该随便进别人的屋子;地主和管家也是情有可原,他们以为扬科要偷他们家东西,当然要管了。”老师一愣,但马上微笑着评价:“你很有创新意识,观点与众不同。这是你独特的体验。谁还想谈?”这就是老师的评价吗?是的,我们一贯提倡“给学生创设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只能褒扬,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当发现一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颇或体会不够深入时,难道不需要教师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吗?上述课例,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加以引导:“看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见解与众不同。能不能再想想扬科为什么走进了地主的房间?”这样,既充分肯定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有效思考,认识到扬科对音乐极端热爱,已达到了全然忘我的境地。一个如此可爱的音乐天才却因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活活打死,多么令人惋惜、同情,多么令人气愤。

强调个性,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体会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地发展”。

二、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有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

接着看学生的表现,当老师请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时,更多的学生因未能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有的噘起小嘴,有的唉声叹气,有的仍不甘地举着小手。。。至于那位发言的同学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几位同学是在注意倾听的呢?本来,课堂上的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互动,是心理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可缺少了倾听,还称得上是“交流”吗?

篇8:“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根据职业中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技能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计算机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技能呢?通过这节计算机活力课堂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任务驱动和自主学习两方面着手双轮驱动才能让计算机课真正“活”起来。

一、确定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教学目标实现所依托的直观形式。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每一个任务,纵观整个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并合理安排,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就能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受新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目标导学可以去掉学生学习中的盲目性。一个被蒙上眼睛带入迷宫的人,丧失了择路的自主性,只能任凭别人牵着前进。这节课我先带了一大一小两个梨子(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由这两个梨子引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有时候对某些事情是要作出选择的)导出学习任务———选择结构。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去掉了盲目性,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且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置认知冲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时,具有创造的积极性。其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双边互动的氛围里,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创造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就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促使学生从不知转化到知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内因。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段话生动地诠释了主动学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出任务之后,我先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并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这时我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我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我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我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这样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认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篇9: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农村学生 爱上数学课 措施

今天,人类满怀豪情跨进了“信息时代”,数学更是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它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在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面对数学,他们只是无奈地说:“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才能使农村学生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1、从数学的发展史及典故中引发学生乐学的情绪。比如圆周率兀,当祖冲之得出兀值为3.1415926<兀<3.1415927,他的成果领先西方一千年等进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课堂。又如无理数√2 的发现,青年学者希伯斯为之付出宝贵的生命,让学生懂得科学之路的艰辛。再如高斯童年的故事,又使学生对数学的探讨蠢蠢欲动。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些事迹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除了简单图形构成的美学效应以及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引起的奇妙感觉外,其实数学的很多公式除了具备简洁美外,还有很多妙用,

如二次求根公式χ1,2 b±√b2 4ac 2a

教师:你能说出几条美的体会吗?这时学生感到迷惘了,求根公式有美吗,这也是数学问题吗?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1)公式告诉我们,二次方程的实根由其三个系数决定,和其他字母无关。它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抽象性,一般性和简洁性。

(2)公式包括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全部六种代数运算,并且回答了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为什么没有实数根;以及为什么二次系数不能为0等问题,体现了公式的统一性与和谐美。

(3)如果由公式本身,对其进行变形、移项、两边平方展开、再移项、两边除以4a得方程αχ2+bχ+c=0,进而得到求根公式的另一种方法。

3、让学生在快乐好奇中学习。比如:有理数的加法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把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一种游戏上来,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好知识。再比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问学生:“若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多少次后,纸的高度超过你的身高?”这时学生会非常好奇。达到了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为好奇的心理特征促使他们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跃跃欲试的求知欲望,为思考、理解新知识创设了一个合适的引人入胜的情境。

二、注重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方法

爱上数学课,除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到有意思、有用,还要让学生学懂,学好,那么初中阶段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就要让学生吃透,在学习中应用得心应手。1、“方程”的思想。我们在小学就接触过简单方程,而初一则比较系统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如果学会并掌握了这五个步骤,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就都能顺利地解出来。初二、初三我们还将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简单的三角方程;高中还有很多方程,解这些方程的思维几乎一致,都是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用大家熟悉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或者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加以解决,而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未知量和已知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善于用“方程”的观点去构建有关的方程,进而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它。2、“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初一的数轴至初二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问题就更离不开图像。借助图像往往能使问题明朗化,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数形结合便是一种趋势,越学下去,数形越“形影不离”,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上边,采用数形结合方法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更容易找到切入点,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加强“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3、“对应”的思想。“对应”思想由来已久。初一,我们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初二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函数与其图像之间的对应。初中很多学生对“对应”两字挺难理解的,在教学中可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如图若L1//L2//L3 则可得很多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我们可采用口诀“上比下,上比下;上比全,上比全”来理解对应线段比例,我想,“对应”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几种方法: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少的两种思维方法。这是几何证明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以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很多公式,是从特例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3、抽象和概括。抽象,即将某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征)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特征)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4、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

篇10:让课堂活起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工作者已经从最初的僵化教学模式,逐步加深了对新课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也更为多样化和成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出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以下就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以及改进方式展开详细的叙述。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

语文教学在社会上始终具有争议性,由于其兼具工具性和文学性,使得教学中因应当如何平衡或者更重视哪一种性质产生了热烈的讨论,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女儿的作业》一文的发表,展开了社会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性问题的讨论。

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

由于我国语文的教学模式过多受苏联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过程过于理性化和机械化,仅仅体现了语文作为一种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特点。而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沿用多年的固定模式教案教法,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也没有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特点而适当改变,极其缺乏创新性,也不具有教师的个人特色,当然,也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例如,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一课时,有的教师仅仅进行程序化教学,从划分段落到归纳中心思想完全按照“程序”走,语文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过于理性化的思维划分,使得学生并不能从汪曾祺的点滴文字中体会到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于金岳霖老先生的敬爱之情,体会不到金岳霖老先生纯真率直、具有孩子气的独特人格魅力。教师对于相关教师用书的过分依赖,使得其过于遵循文章分析中的标准化,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差异化,从而扼杀了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思考的机会,造成了不良的教学后果。

2.标准化阅卷使得学生形成僵化性思维

高考中,将语文作为重点考试科目之一,使得学生、家长以及老师对语文学习格外重视,但是,这种由于考试而产生的重视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于迎合试卷的“口味”,而忽略了教学活动本身,造成教学重点上的“本末倒置”。近些年来提出的标准化机器阅卷,更是将语文考试中的灵活性与人文性抹杀得一干二净,成了与数学一般无二的“理性学科”。由于阅卷中对答案的完全一致性,使得学生的思维完全僵化,成为阅卷机器的“奴隶”。例如,阅读题中学生由于思维理解的差异性,可能会有些许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合理即可。而标准化阅卷将所有学生的思维统一,所有不同观点一律不得分的政策,使得一部分学生屈服于重压,形成僵化思维;另一部分学生由于阅卷产生的愤忿感而开始讨厌语文学习,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3.写作文成为一种模式,并非情感表达

初中作文作为试卷中分值比最大的一部分考试内容,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和重视缺乏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从客观的写作技巧、高分密集方面进行理论化培养,大多数教师会总结出各种文章的几类模板,所有文章都有自己的“高分套路”,这种套路使得学生完全失去了自己写作的主观性,造成所有的文章都“千篇 一律”,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更加违背了“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初衷,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和作文中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产生了极大的束缚。

二、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1.灵活教学,激发课堂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以上提到的僵化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以及教师自身进行改变,量身制订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打造初中语文活力课堂。

2.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应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启发和引导,烘托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其更好的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分析阅读《你为什么活着》时,我会问学生“我们是为了金钱而活吗?是为了父母而活吗?是为了为社会作出贡献而活吗?”等问题,通过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逐步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答案,理解活着的意义。

3.情景教学,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其工具性的重视和对于其人文性的忽视,造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大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其人文性,在阅读方面,提倡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文章进行差异化理解;在写作方面,让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注重感性写作而非理性的框架结构捆绑。

上一篇:木雕工艺品购销合同下一篇:中学生600字作文你的微笑,让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