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8

学校在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时,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同时又要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结合各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同性的原则下,还要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篇1:

构建地域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书院巷小学以蔚县剪纸、大境门边塞文化、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等文化积淀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民族戏曲、剪纸为内容,以环境建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为途径,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地域特色 校园文化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构建地域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04239)的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指导,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包含了学校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始于由蒙、满、汉绅商集资创办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的“抡才书院”,发展至今已经140年,是张家口最古老的一所学校,学校以蔚县剪纸、大境门边塞文化、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三祖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文化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民族戏曲、剪纸为内容,以环境建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为途径,确立并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构建地域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做人向善、求学向上”为办学理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总目标,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精神为指导思想,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维建设,打造“书小”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地域特色文化的价值追求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本地域人们的生活特征,为本地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的确立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提供了生根和发展的沃土。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来说,外来文化冲击、多样的快餐文化和信息渠道的丰富使得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利用地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是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个要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人文知识的积淀,彰显了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更使人亲切易感,因此采用本地戏曲资源、传统剪纸和丝绸之路、茶马之路的历史资源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既可以培养师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归宿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地域文化认同感,也可以培养师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笑对挫折的意志品质。

3.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总目标,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精神为指导思想,不懈地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使命,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快乐、人格健全的人。让学生自信、阳光、快乐、尊严的成长;让教师幸福、快乐、成就、享受的工作;让学校和谐、奋发、勤勉、自强的发展。我校被教育部办公厅授予“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学校,在国学和地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使我校地域文化和国学教育形式、内容更有特色、丰富多彩,学校经过多方访谈和论证确立了以地域特色文化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让戏曲、剪纸和泥塑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的“三进”活动,以此营造古朴和谐、绿色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地域文化渗透进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此提升学校品牌,同时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达成提升师生素养的目的。

二、确立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目标定位

书院巷小学以“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管理目标,进行多维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通过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历史、古为今用、勤勉自信的优良特质的结合,进行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目标定位。

1.明确“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指导思想

学校地域特色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师生共享共建、独具特色、被社会认可的优秀的文化现象,既包括表层的文化现象,也包括学校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承。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学校动态发展过程在共生、共建、共享的文化目标。

2.支撑“做人向善,求学向上”的办学理念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热爱祖国、弘扬传统、传承文化,校园作为小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和人际交流空间,更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结合。书院巷小学坐落于抡才书院旧址,环境优雅、文脉昶永,历史上有著名谏臣“陇上铁汉”安维峻在抡才书院担任主讲,因弹劾李鸿章之流卖国求荣的珍妃哥哥礼部右侍郎志锐被贬途径抡才书院主讲数日,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也曾到抡才书院讲学并亲手种下母子槐,这些文化名人正直无私、立志报国的精神激励着学校师生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秉承“三善三求(善德、善心、善行,求梦、求卓、求强)思想,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纲,结合现代教学定位,突出“做人向善、求学向上”为办学理念,以“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管理目标,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实现“三善三求”文化目标,即善德(心中有爱,自爱自强)、善心(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善行(心怀正义,勇于担当),求梦(心中有梦,志存高远)、求卓(追求卓越,刻苦勤勉)、求強(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3.弘扬“追求卓越、刻苦勤勉”的优良本色

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时刻不忘“抡才书院”为改变张家口边塞重武轻文,为国抡才的创建宗旨,遵循抡才书院“让学生朝夕而聚诵”、“说理论诗,阐明圣贤精义”的办学宗旨,响应国家新课改要求,利用校园百年戏台开设戏曲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开设剪纸泥塑课、利用当地历史资料开发国学课普及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造就了“书小”人追求卓越、刻苦勤勉的优良本色。

4.激励“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需要一代一代教师用生活事实和前贤精神来哺育学生。树人首重立身树德,要保证师生立身有体、德艺双修,就要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激励师生做人向善、做事有终、达成做人做事符合文化需求,作到文化自觉,防止人格错位和道德缺失,实现健康成长和均衡和谐发展。

三、地域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1.学校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是彰显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可以把环境优美的校园布局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领略自然与人文、物质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体现学校的历史累积、传统个性、办学底蕴和文化积淀,这是一所小学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最个性、最本质的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育人”,书院巷小学校门前是明清过街式戏台,教学楼是仿明清式建筑,教学楼迎宾墙上是古铜色图文网边包围的校徽、算盘和中国汉字部首偏旁,体现“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楼一楼走廊布置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线的“展国学,品人生”文化墙;二楼设置了孔子像和论语节选文化墙;三楼设置了室外阅览室,雨雾濛濛、小桥流水,心静神怡;四楼大厅展示了国学经典三字经,大气儒雅,楼道以仁孝篇、躬亲篇、律己篇、尊师篇、礼仪篇等20篇中华经典小故事,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们,在故事中寻找兴趣,在理解中接受教育。教学楼楼梯顶是巨大的立体活字印刷板,美术剪纸教室陈列了栩栩如生的泥土雕塑和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组组富含生活情趣的剪纸作品《张库大道》、《堡子里古建筑》向我们展示出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明清古建筑的宏伟壮丽。地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交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和人文历史的浸润。

2.剪纸、泥塑特色课程

结合蔚县剪纸的地域文化、美术老师的特长,我校开发了剪纸和泥塑特色课程,选取脸谱、校园生活、茶马互市、长城文化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观察、对茶马互市、堡子里古建筑的了解,师生一道创作出了具有生活气息的《张库大道》、《堡子里古建筑》《校园文化》三个系列的剪纸作品。学校教学楼内专门设立了美术艺术专区,用学生的剪纸作品装饰楼内文化,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造美和发现美的兴趣。我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剪纸)”,被《教育家》杂志社评为“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学校”,20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张家口首批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基地”,2017年被评为“张家口市戏曲文化进校园首批示范校”。

学校坚持做到每班每两周一节剪纸课,将剪纸教育教学作为常态化常规工作来做,把美术剪纸教学落到实处,并做好黑板报、橱窗剪纸内容的宣传,把优秀的学生作品布置在班级、楼道内。唐娜老师通过阅读课《一本书一座城》的坚守,和学生一同整理出校本教材《堡子里文化》,从“寻古堡子里、三合店镖局的前世今生、回望百年京张铁路、乌兰乌德共话茶道旅游”等56个篇章来讲解了堡子里的兴衰变化和风土人情。我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传统文化——剪纸篇》、《传统文化——诵读篇》、《传统文化——戏曲篇》,利用课程化形式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晓泳2008年3月论文《本土艺术-蔚县剪纸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发表于《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并被中国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北省教育学会评为论文三等奖。王晓泳电子教案《美丽的染纸》获张家口市一等奖。王晓泳老师参与的省课题《本土文化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09年结题并获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3.精品社团活动

依据学校地理位置和师资优势,结合校园文化主线,我们成立了国学社团、剪纸社团、泥塑社团、象棋社团、双语小导游社团、文物保护小志愿者服务队、篮球业训小组,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50%以上,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普能力与科学素养,声光电于一体的科技室应运而生,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参与互动的科普形式,在这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索与实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自然现象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国学经典诵读”、“笔墨飘香作品展”“剪纸人生”“思维美术的火花”“校园读书节”“志愿者在行动”“冬奥来啦”“今天我当小导游”“投篮高手”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校风、学风的建设。我校“书香韵国学社团”于2017年9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我校还取得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张家口市“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先进学校,张家口市首届青少年辩论赛团体第三名,《幸福手鼓舞》获张家口首届少儿电视舞蹈大赛少儿组二等奖,《充满阳光》获张家口首届民俗舞蹈展演一等奖,张家口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学校,桥西区首届中小學生花样跳绳比赛团体第一,两个单项第一等多项荣誉。唐娜老师2015年5月主持市青年专项课题《“诵经典传美德”小学校本教学的研究》并顺利结题。

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书院巷小学在教育改革这条阳光大道上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历程,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书写了一首首探索和拼搏的颂歌。书小全体师生将在这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和谐文明的花园里,继续播种希望的种子,演绎和谐教育的魅力,谱写绚丽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杰,王云章,张艺霖.小学川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16).

[2]肖立新.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设计理念及实践[J].前沿.2014(3).

[3]张宝竹,尹亚美,李春霞.以国学教育为依托构建校本特色校园文化——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14(5).

[4]于春吉.晓世界行天下悟人生育英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小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实践[J].中国德育.2014(15).

作者:杨彬彬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篇2:

长子县鲍店镇联校: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在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时,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同时又要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结合各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在趋同性的原则下,还要保持各自独特的风格。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校摸索出一套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有效方法,就是发掘利用地域优势、人文环境来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办学水平。

一、立足乡土,提炼校园文化精神

我校隶属于長子县,长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是尧王故里、精卫之乡、西燕国都、千年古县。始祖尧王、司隶鲍宣等文化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始祖尧王之担当之德。帝尧严格律己,体恤百姓。如果有人挨饿受冻,他就会说:“这是我失职,是我造成的。”有人犯法,他也会说:“是我把他陷在罪恶泥潭里去的。”帝尧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深受百姓拥戴。

2.司隶鲍宣之刚正无私。鲍宣,西汉大夫。据考证,鲍宣在流放期间曾在鲍店居住。他一生秉性耿直,“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他的高洁品质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3.精卫填海之顽强执著。我县城西的发鸠山,相传是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发生地。“精卫填海”的顽强执著精神感动了一代代长子人。

4.忠义关公之智勇诚信。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正面是一座五佛殿,是长子县文物保护单位,西边一座是关公殿,是集忠、信、义、仁为一体的关公观瞻地,关公精神激励着一批批学子健康成长。

5.革命先烈之英勇献身。被誉为“天下第一景”的长子北高庙,因上党战役而名扬华夏。这里掩埋着刘时智等多位战斗英雄的忠骨,镌刻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2300多位革命烈士英名,他们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源的不断挖掘、不断反思、反复融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提炼出了“厚德、正直、诚信、勤奋、奉献”的校园文化理念。

二、实地寻访,感知校园文化精神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组织师生到北高庙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寻访烈士踪迹,聆听英雄故事,感念革命情怀。同学们高举鲜艳的队旗,高唱雄壮的国歌,为烈士们敬献花环,为先辈们清扫墓碑,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奉献精神植根心底。

我们时常带领学生到古镇中心的鲍宣堂寻根,走访鲍宣后裔鲍先锁老人,听他讲解鲍宣的刚直故事,听他发布“鲍宣研究会”的最新成果,看他耍几趟拳术,瞧他舞几回刀棒,他平淡的生活、乐观的心态、正直的个性,感染着每一个到访的同学。

我校以长子特色文化为核心,组织学生观看远古故事剧《尧王·长子》和大型历史剧《鲍宣》《西燕长歌》,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三、创设环境,展示校园文化精神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陶行知先生亦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我校挖掘地域特色,利用校园环境,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能教育人、启迪人。

走进学校大门,迎面伫立着孔子的画像,长袖飘飘,抱拳教诲:“进入文化圣地,请你礼仪文明;进入教育重地,请你言行礼貌”,彰显了学校的庄严、肃静。

正面一排国槐,枝蔓盘曲,状如伞盖,树池中竖立着形状各异的标语牌,写上了“我和小树相伴成长”“花草有知,脚下留情”等话语。每当同学们散步休息或树下纳凉时,总可以借此机会受到一次温馨的教育。

右拐踏上生活路,两旁的大型版面引人注目。“你能分清麦苗和韭菜吗?”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帮妈妈做家务”分享同学的劳动快乐。再深入里面,校园文化长廊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第一个版块是长子文化,崔珏打虎、长子鼓书罗列其上;第二个版块是历代名人,尧王、丹朱、鲍宣、鲍照赫赫有名;第三个版块是魅力鲍店,鲍店武术、药材大会誉满三晋;第四个版块是英雄赞歌,战斗英雄刘树枝的故事家喻户晓。教室内、宿舍里悬挂着名人画像,有关公、雷锋等;在走廊、围墙上张贴着宣传版画,有尧舜禅让、精卫填海等;在厕所、餐厅里刻写着名人名言,用这样无声的语言、有形的画面来浸润师生的心灵、升华师生的感情。

最值得称道的是我校的宿舍文化,集中体现在四个字上,“静、净、敬、竞”,静就是安安静静,净就是干干净净,敬就是尊敬同学,竞就是平等竞争。走进我校宿舍,你会发现步入了一个新天地,地面干净照人,墙壁光洁明亮,物品摆放有序,被子方正整齐,桌上放有手工制作,窗上摆有小花小草,同学们在温暖的小屋里自由发挥,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四、重塑“三风”,引领校园文化精神

“三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引领着师生的行为方式。

校风:养德向善,启智求真。我们以此为校风,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明德惟馨,使我们的师生在修养上文明礼貌,在品格上诚实守信,在学习上创新求实,在做人上去伪存真。

教风:爱生敬业,勤勉笃信。要求我们的教师用独立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特长,为他们成为新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风:博学善思,执著进取。我们以此为学风,就是要使学生博采众家之长,勤奋善思、持之以恒。

五、开发课程,渗透校园文化精神

校本课程是我校自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我校以校园文化精神为指导,以家乡丰富而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依据,开发出《古镇鲍店》和《鲍店风采》两本校本教材,让鲍宣走进课堂,让关公走近学生。同学们凝望家乡,了解典故,进而吸纳了当地的精神风骨。

校史研读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在校报《启航》上刊登了校史和校徽,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创办历程、基本情况和教育成果。通过研读校史、了解校情,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细化落实,践行校园文化精神

一是开展教育活动,举办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宣传等。多年来,我校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开学典礼、周一升旗、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宣传,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乐于奉献和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二是开展专题活动,组织辩论赛、讲演赛、征文比赛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校园广播站专门开辟了“诚信”主题栏目,宣传报道校园中发生的诚信案例,在学生中开展诚信宣誓,开展无人监考活动,自觉践行诚信诺言兑现活动,还组织学生进行诚信体验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强调了学生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杜绝了学生撒谎、抄袭等不良行为,在学生中播下了诚信的种子。

三是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如书法小组、演唱小组等。同学们自己举办社团表演,开展“十个一”(关掉深夜里的一盏灯,关心身边的一个人,报答师生的一颗心,树起课堂的一面旗,通向校园的一片爱,珍惜水龍头下的一滴水,撑起雨天的一把伞,捡起地上的一片纸,伸出帮扶的一双手,架起社团的一座桥)竞赛,在社团活动中增进友谊,升华感情,自律行为。

四是开展读书活动,倡导一种积极高雅的校园生活。我校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读书活动。用晨诵开启新的一天,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李白、鲍照等的诗词,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用午读滋润学生的心田,寄宿生每天中午和教师一起阅读《增广贤文》《北高庙壮歌》等书籍,走读生每天中午由家长辅导共读一本书;用暮省反思自己一天的生活,对照校园文化精神,反省自己成长中的得失,并用日记或随笔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底色。

五是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完善学生守则,规范师生行为,制定规章制度,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着眼,使校园文化精神如空气一样遍布,似清水一样流淌,渗透到每个人的脑海里,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脉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过多年的熏陶和积淀,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了我校师生的荣誉感,也逐步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人生目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挖掘地方特色建设校园文化,不是要让校园回归到旧时代、复古旧文化,而是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建设新时代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摇篮。

(作者单位:长子县鲍店镇联校)

作者:王巍

地域特色校园文化论文 篇3:

高校校园文化的地域特色融入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三观”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校园文化;地域特色

引言: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在大学里,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应该双管齐下。而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融入地域和民族特色,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增加感染力。我国有很多高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这些高校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高校虽说主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高校中的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更加重要。校园文化甚至成为高校的一张“名片”,既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师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具体而言,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各种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以大学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学校的精神理念和校园生活方式为核心,以广大师生为主题,以办学理念、校园制度、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许多高校因其优秀的校园文化而成为著名高校,历史名校。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如下:

1、时代性和导向性

高校校园文化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校园不是孤立在社会之外,它必须要适应时代主题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旋律。高校校园文化甚至要站立在时代潮头,充当引领时代精神的先头兵,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导向作用。

2、创新性和激励性

高校校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校园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还要对传统及当今的文化进行选择和批判,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性是高校校园文化最鲜明的特色。高校是年轻人的聚集地,文化创新既符合其特点,又是高校的任务和使命。

二、高校校园文化融入地域特色的方法和措施

我国的高校地域分布广泛,那些地处特色区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校园文化中应该加大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处在沿海特区的高校应该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校应该把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地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沃土,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者不同的性格和习惯,地方高校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建设。地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域文化资源为高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资源有很强的地域性,独特的资源是地方高校的财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独特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从而使某些专业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比如沿海可以利用其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开设学科和专业;比如长江三峡可以利用独特的水力发电资源优势指引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方向。其二,地域文化精神资源可以为高校人文建设提供丰富的素材。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资源是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素材,地方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比如地处鄂西湘西的高校可以利用土家族苗族的优秀民族传承,把“诚实、劳动”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学生的人生发展中;比如山东曲阜地区可以利用孔子儒学发源地的优势,开展“孔子文化”研究,丰富校园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融入地域文化的具体方法措施

地方高校承担着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的历史重任,高校如何有效开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其在地方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带动地域精神的繁荣,是现今高校文化建设工作中迫切任务。高校融入地域文化应该运用如下一些措施和方法。

2-1、引进“地域文化”理念,营造特色文化环境

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同学校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地域文化风俗紧密相连。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地方历史人物与英雄事迹、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等,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使师生在学校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精神,把握其文化精髓,结合学校实际,凝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训、校风。

2-2、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形成地方大学办学特色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将地域文化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发挥地域人才优势,着力研究地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历史变迁及现实作用,使繁杂的地域文化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同时还要使地域文化更加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喜欢,激发学生爱乡情感,形成学生的地域文化气质,从而凸显地方大学特色。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教学中可将地域文化内容加入校本教材,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和地域文化讲座,使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并产生认同感,进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地方大学的学科建设。

2-3、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创新学校文化活动

地方高校拥有的地域文化优势,是其生存发展的良好依托。如何利用好地域文化优势,地方高校应该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创建特色高校文化品牌,在大学的竞争激烈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师生实践调查活动,将地域的田、房、村等风土原貌和历史文化遗迹生动地展现给师生。高校还可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社团活动,建立大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基地,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高校也可以通过和地方文化单位形成共建关系,建立良好的文化互动体系,将高校校园文化和的地域特色文化想结合,使地方文化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之中。总之,通过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学校文化活动,地方高校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试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曹毓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8月

[2]《着力建设更据先进性的校园文化》 郭贵春《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2月

作者:王仁军

上一篇:趣味产品产品设计论文下一篇:环境保护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