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船舶原理》是一门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船舶原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跨度大、内容庞杂、课程教学理论与应用脱节,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需要不断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这样就无形中在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增加难度,提不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 篇1:

打造独具特色的海事文化

海事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包括观念文化、和谐文化、形象文化、安全文化、素质文化等方面。因此,建设具有海事特色的文化,必须要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形象塑造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机制创新与有效管理相结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层次推进,逐步升华。只有这样,海事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发挥其综合效应。

提炼海事精神,加强海事观念文化建设

海事价值观是海事文化的核心,是海事人共同行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海事的根本信念和发展方向。要形成海事观念文化,关键在于凝聚职工的积极性,挖掘和调动职工的潜能,而调动职工潜在积极因素的动力,则在于创造及培育行业精神——海事精神。海事精神既是海事理念的实质,又是海事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海事职工共同具有的行业理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海事精神确立以后,不是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口号上,而是要靠全体海事职工自觉地转化为行业行为,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融入海事的各项工作,体现在海事职工的言行中,传播于社会公众中。

创造宽松环境,加强海事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海事文化包涵对内和谐和对外和谐两个部分。对内和谐,包括海事系统人与人之间、各项工作之间的协作与和谐。在系统内要积极倡导“微笑、温馨、和谐、民主、团结”的理念,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核心,尊重干部职工合理的个性要求,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化活动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实现“软管理”。对外和谐,即对外开展海事管理工作的和谐,包括与管理相对人、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等的和谐。加强宣传,加强沟通联系,全力做好服务。

塑造行业形象,加强海事形象文化建设

行业形象是行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海事形象,能够对内部海事职工和社会各界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以说,海事形象是海事发展的根基。塑造海事形象必须要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主要包含队伍形象、环境形象、社会形象等几个方面。同时,要在塑造海事形象过程中,突显行业个性、行业精神、行业理念和行业风范,增强海事职工对海事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海事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引导,形成大安全理念。海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海事机构及管理相对人,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为此,海事安全文化建设应有一个整体的建设构想,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构建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挥整体效应。

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技能。海事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海事执法人员及广大管理相对人与服务对象,大家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海事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安全文化素质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结合当前形势,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应用电台、电视台、甚高频、现场检查、进出港签证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形成强势宣传的态势,唤醒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觉悟和安全文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二是日常监管中,要坚持依法管理与规范引导、行政处罚与宣传教育两个结合,让安全规范制度深入人心,从而在全行业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有效提升整体安全文化水平。三是结合实际开展一系列共建活动,把海事安全文化宣传从海事部门延伸到相关地方政府,延伸到相关企业,延伸到管理相对人及服务对象,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安全预制能力、判断水平、应急方法,得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完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海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其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强力推动和组织发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海事安全文化提供思想、政治、组织上的保障。

实施人本管理,加强海事素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海事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海事职工是海事服务的主体,主体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服务水平的优劣,从而影响海事文化建设的进程。有效开发海事潜在人力资源,提高海事职工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海事职工队伍,这应该成为当前海事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作者单位:安徽省江淮船舶检验局)

作者:李萍

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 篇2: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导向的《船舶原理》课程改革总体思路探索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船舶原理》 是一门处于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船舶原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跨度大、内容庞杂、课程教学理论与应用脱节,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需要不断面对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这样就无形中在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增加难度,提不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本文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导向,针对当前造船行业发展注重数字化造船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情景、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对进一步的改革实践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船舶原理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省教育厅2016年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GB395)。

1.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1.1课程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广西“双核驱动”战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区港口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出港船舶持续增加,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发展修造船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中船集团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钦州)、西江重工集团(贵港)、北部湾海洋重工集团(北海)、港成重工集团(防城港)等大中型骨干企业相继进驻或建成投产,为我区培育、发展、壮大修造船工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条件。 2009年 12 月,自治区政府公布《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桂发[2009]35 号),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列入我区优先重点发展的 14 个千亿元产业之一。

IT 技术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管理理念及技术方法已深刻地改变了造船这一传统的制造业,国内外船舶研发、设计、建造正朝着并行化、精细化、集成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 数字化造船和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引领世界造船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对此,自治区政府在《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92号)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大力推进数字化造船、总装化造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物耗,对增强我区修造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船舶工业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对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强数字化造船和先进制造技术内容的教学。《船舶原理》作为船舶类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承载着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的两大内容,决定船舶类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2课程教学现状

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日益提高的局面,传统的《船舶原理》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教学中缺乏实例设计等不足。比如,传统的《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偏离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更甚者在讲《船舶原理》课程时学生都没有见过现代化大型船舶,造成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只局限于课本,掌握的知识就不牢靠、基础也不扎实。

1.3课程改革意义

本项目以学校的应用型大学转型为背景,对《船舶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船舶原理》課程自身的特点,并根据新时期船舶产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以及探索一套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为本校其他应用技术型专业、广西区内外船舶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2.《船舶原理》课程改革现状

《船舶原理》课程教学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知识教学主要是学生对《船舶原理》课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对船舶的整体构造、设计过程、推进方式和所受的阻力等有个全面、整体的学习和理解;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对照理论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只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同时在发现问题后有意识的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只有两个教学环节同时抓、交叉运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船舶原理》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实践教学环节的讲解,为此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郑建华[1]提出了把案例教学发引入到《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镇江船艇学院刘源提出《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要加强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同时,刘源还提出要把信息化教学引入到《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掌握应用技术的目标,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相关资源,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与规划,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法等,以实现《船舶原理》课程的优化设计;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李文提出将安全文化和素质教育融入到《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将安全文化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根植到学生心中;江苏科技大学李冬琴[2]针对传统《船舶原理》教学方法的不足,建议从教学模式上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集美大学熊云峰[3]等人把学习迁移理论运用到《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朱艳将微课应用到《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江苏科技大学周宏[4]等人对《船舶原理》精品课程中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改革、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方面提出思路。

总的来说,《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已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但仍未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如何将《船舶原理》中经典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如何能培养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仍旧没有被解决。本文基于钦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和海洋性办学特色,针对《船舶原理》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情景、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进一步的改革实践提供指导性思路。

3.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主要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情景、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开展项目式教学模式在《船舶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3.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船舶原理》中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操纵、船舶耐波性等章节中相关理论,重点掌握与实际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目标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船舶数字化设计、研究、分析、综合应用等多个方面。根据学习《船舶原理》课程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制定教学任务,熟悉具体相关任务在船舶行业的操作过程,教学环境要尽力贴近企业生产的真实情景,教学项目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都详尽地包含在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中,以方便学生课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3.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以教学任务的方式进行内容整合,教学任务来源于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需要突破,不是以传统课本知识划分的章节开展教学,而是以一个个工程应用的技能为核心,按照工程应用技能本身开展工作的顺序构建新的教学内容。经典的理论知识与工程技能的形成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而联系起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通过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如何应用,如何有效学习,更加容易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具体的说也就是教学任务,根据企业提出来的实际任务,将课程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学习的先后次序等安排任务的内容和顺序,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包括,每个任务的名称、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成果要求、时间安排、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上课地点等。课程上课之前将教学计划发给每位学生,或者上传到课程网站上,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本门课程自己课前要学习的内容,课上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课后要提交的成果等。

3.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中采用的是任务小组的学习方式,从以往的单纯课堂听课释放出来,让学生参与整个任务中,包括资料的收集、如何完成任务的方案制定、任务的开展等。任务化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指学生围绕任务或者问题解决而从事的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包括提问、讨论、观察、实验、调查、访问、设计、制作和评价等活动。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不能单纯是传统的理论知识,而是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提炼出的任务,学生根据所学或者所查阅的知识,掌握一些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特别是初始阶段,由浅入深,先解决一些实际工程中较为成熟的问题,再解决一些较难的工程问题。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在亲自实践中,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学情景的设置。情景是指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是借助信息技术条件对工作环境的再现。对情景有两点要求:一是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任务教学中,根据项目主题,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制定、项目的完成到成果的评估,主要采取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学习,为了最终完成任务作品,他们互相依赖、共同合作;二是情景有利用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情景为学生获得实践能力提供了一種理想的环境,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和技能讲解时,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应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示范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贯穿于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去启发、引导学生应用研究型思维和探究性学习去获取相关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独立的或者联合的一起使用,逐渐探索出一种适合《船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4考核方法

任务化教学围绕完成任务、达成知识建构这一中心展开,它不仅重视学生是否形成应用知识能力这一结果,更加重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如何保证任务化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需要在任务化教学中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任务过程管理和学生全面评价的考核机制。所谓项目过程管理,就是不仅仅要关注最终的项目成果,也要考察项目小组的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情况,团队成员的分工任务及其完成情况,每个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都有文字记录并赋予一定的考核分值。所谓学生全面评价,就是在考核内容上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查阅利用相关信息资源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展示成果的课件制作能力、团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等多个考核内容。项目任务完成后,需要每组同学进行任务成果的展示,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介绍,并回答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经过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深刻思辨、说理表达,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经过项目小组自评、学习小组间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后,最终评定项目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建华.案例教学法在“船舶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船海工程, 2008(37): 187-190.

[2]李冬琴.“船舶原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9): 195.

[3]熊云峰,陈景峰.学习迁移理论在“船舶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1(3):55-57.

[4]周宏,蒋志勇,姚震球,等.《船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 (26):4-7.

作者简介:

韩翔希(1987-),男,广西钦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符妃(1988-),女,广西钦州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冯志强(1970-),男,广西钦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作者:韩翔希 符妃 冯志强

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 篇3:

关于长江镇江航道处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思考

摘 要:长江经济带和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对航道安全环保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长江镇江航道处高质量安全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长江镇江航道处安全发展成效和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质量安全发展四个方面的原则,提出了运用文化及科技手段,完善各类机制,提升四种能力的具体举措。进而指出在基层安全管理、环保、安全培训、专项活动、重点时段和区段五个方面所需完成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安全发展;数字航道;双防管理系统;安全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要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并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充分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对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安全发展基础及形势分析

1.1长江镇江航道处基本情况

长江镇江航道处管辖新河口至黄田港全长136.6km主航道。副航道、专用航道等共46.2km,辖区跨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常州市、无锡市(江阴市)。两岸中外企业众多,港口林立,有扬州港、镇江港、泰州港、常州港、江阴港5大港口群,大中型码头共计130余座。长江镇江段自然水深条件较好,通航密度较高,平均每天经辖区航行的各类船舶3千余艘,万吨级海轮常年通航。长江镇江段主要有江阴水道、泰兴水道、口岸直水道、丹徒直水道、焦山水道、仪征水道、仪征捷水道,常年设置各类助航标志200多座,受委托代管专用标志140余座。

1.2现状及形势分析

近年来,长江镇江航道处牢牢把握“畅通安全”这条生命线,在责任落实上下真功、在检查考核中动真格、在制度基础上补短板、在专项工作中显实效,内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处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显著提升。可以说,当前全处上下“人人要安全”的思想意识已全面形成,“人人会安全”的素质技能有长足进步,“人人管安全”的制度堤坝已初步成型。

但当前长江经济带和长江航道现代化建设以及行业、社会对航道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传统安全风险和新安全威胁叠加,随着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船舶流量的增大和通航环境的日益复杂,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而单位内部各班组之间在安全管理基础、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着不平衡,部分职工惯性、惰性思维严重、一些习惯性违章和问题反复出现,这些都为实现安全发展敲响了警钟。

2 坚持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原则

善弈者谋势。只有准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而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因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平安和谐是单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江镇江航道处既要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单位安全工作的管理基础,又要善于营造支撑单位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发展和安全彼此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既要充分总结利用近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又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开拓新时代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应当确立高质量安全发展作为长江镇江航道处安全工作的主基调,这是全面优化安全治理体系和安全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职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长江镇江航道处发展腾飞的必由之路。

2.1巩固和丰富“平安、绿色、规范、高效”的内涵

平安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本质属性;绿色寓意生态发展和可持续, 安全和环保一体两面,“绿水青山”是对高质量安全发展的生动体现和有力助推;安全和规范息息相关,高质量安全发展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有序进行,制度规程的执行力决定着安全发展的质量;高效是高质量安全发展的关键要义,高质量的安全发展必然是高效的,必然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举措达到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职工精神面貌、提升业务技能的目的,它代表着目标和结果。

2.2迅速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三种转变

坚持高质量安全发展,首先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由单一生产安全为主向包含生产安全、公共安全、队伍稳定和环保等多重内涵的安全综合管理转变;其次要适应由安全工作专业部门专门管向安全工作全员全部门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转变;最后要适应由关注生命为主向关注“生命、健康、和谐”为主转变。

2.3抓好安全工作的“三级管理”

坚持高质量安全发展,要抓好处机关、科级处和一线船舶班组三个层级的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各自作用,履行各自职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特别是科级航道处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安全管理能力、预警预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不但要做好学习、检查和整改等规定动作,更要注重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抓好重点工作,打造特色亮点,确保成效落地。

2.4抓好生产的“三段式管控”

实行全过程监管,即科学研判安全风险的规律特点、检查督促遵守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合理组织风险评估防控和应急应变工作等来实现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监管,特别是抓好生产的前中后,即事前科学防控、现场动态监管和强化应急处置,精准施策、确保实效。

3高质量安全发展的具体措施

3.1用好文化和科技两个抓手

3.1.1進一步丰富“畅安润道”安全文化品牌

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镇江航道人经过多年的安全工作经验积累,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安全发展理念,凝炼成“畅安润道”安全文化品牌,并随之开展了系列品牌建设工作,下一步需继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和内容,同时积极拓展外延,通过编印《安全管理手册》、安全文化报刊、“安全大讲堂”、安全主题征文、安全知识微信答题等文化活动,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力争做到载体方式不断创新,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引领职工自觉塑造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1.2借助数字航道和双防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等科技手段,通过对数字航道和双防管理系统的运用实时反映基层安全工作情况,强调实时性、真实性,突出动态管理和信息管控,实现安全管理一体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安全监管常态化和功能升级科学化,下一步需继续抓好数字航道系统的信息填报工作,并重点开展安全管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成果和系统监测信息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管理转变和工作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继续深化双防管理系统的在线应用工作,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拓展、优化和完善,使系统更贴近实际、运用更简便、功能更完善,并在确保系统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和数字航道的互联互通,达到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功能互补。

3.2 完善考核、双重预防和安全投入三种长效机制

3.2.1完善检查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月度巡查、重点时段抽查、季度督查的安全检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建立隐患清单和档案,分析成因、制定举措、督促落实,对表对标,推进清单式隐患排查管理,开展“回头看”和重点督查,构建检查、分析、整改、落实、再检查的闭环管理。安全综治考核从严从实,进一步对目标责任制考核条款进行细化优化,提高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年内完成安全综治考核办法的修订,对重大违章、问题反复出现得不到改观的等情形加大处罚力度;对工作责任心差、工作态度消极、业务能力低下的情形要强化量化考评,同时细化奖励条款,加大奖励力度,强化奖优惩劣导向。

3.2.2深入推进“五个一”双防体系

继续深入推行长江航道“五个一”双防体系的运行、指导和考核,确保该项机制在基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通过风险辨识和隐患整改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和问题源头治理,在我处浮架更换、航标调整和水上测量三个较大级以上作业风险单元强化风险管控和问题整改,并同各班组安全工作实际、同安全管理机制创新融合起来,实现航道维护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3.2.3完善安全环保投入长效机制

在安全环保工作上,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实事求是反映需求,重点保障全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装备和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文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问题整改等方面支出,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根据制度要求,按照统筹管理、分级保障的原则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3 提升安全履职、预防预控、应急应变和安全监管四种能力

高质量安全发展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来实现,因此加强职工队伍的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完善的制度、优化的机制、及时地宣贯和有效地培训来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业务技能,提升职工研判风险、规避风险、抵御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不但要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上级要求,也要会熟练运用数字航道等安全管理新手段、新方式,更要会科学研判分析安全形势和各单位安全管理特点,为准确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 高质量安全发展的重点任务

4.1 夯实基础求精细

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基层一线,因此要抓基层、强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切实提升基层的安全治理水平。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通过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晰职责、强化责任,促使人人管好“自留地”、种好“责任田”;要健全制度体系,对照上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注重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要做好规定动作,提高基础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如规范台账报表记录报送、数字航道安全模块的应用、各类安全活动的开展等常规工作。

4.2强化环保求规范

坚持生态发展,牢牢守住生态红线,抓实船舶防污染工作。加大宣传和检查力度,强化职工环保意识,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装置的使用维护,规范污废物、油污水的处置和收集流程,完善台账记录,加强“船E行”App的申报和应用,严格封存船舶的“零排放”要求。来年完成快艇污水收集柜的改造工作,使全处所有在航船舶都能达到全天候“零排放”的要求。

4.3深化培训求提升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安全业务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升安全业务水平。加强对安全新政策、新业务的培训;加强对特定群体如新进员工、转岗员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科级处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角色、融入一线。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外培与内培相结合、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培训和考核相结合,并尝试在班组之间开展“互培互学”,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4.4落实专项求实效

以专项活动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格局、强化安全管理实效。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阶段性集中展示基层安全管理新面貌和新成效,营造安全发展良好氛围;通过“船容船貌专项整治”,提升班组内务管理水平和提振职工精神面貌;通过“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性解决长期以来的顽症痼疾,抓紧补齐短板、提高安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水平。专项工作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开展安全专项活动要精心组织、落实责任,要协调推进、分工协作,更要展现亮点、总结得失,通过专项活动的开展切实推动单位整体安全治理水平的提高。

4.5力保重点求平安

着重抓好重点节假日、重要时期、重要活动期间、枯洪水期以及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工作;着重抓好安全风险较大的岗位、区域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落实工作预案,加强安全组织,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应急应变部署,确保重要时段、重点区域万无一失。

5 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上,擘画了中国未来5年以及15年波澜壮阔的新蓝图。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样,长江镇江航道处也处在下游深水航道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节点上,笔墨随当代,起舞弄潮头,勇于回答时代课题的人,才能交出令时代满意的答卷。安全管理人员要坚持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总基调,坚持“一二三四五”的安全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升单位安全治理能力,坚定不移地提升职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长江镇江航道处高质量安全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安全支撑。

参考文献:

[1]曾文,程佳. 长江航道运行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研究[J]. 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20(05).

[2]汪卫中,李建業,张云峰等. 基于云服务的“安全生产双防管理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生产,2019,(08).

[3]付绪银. 提高政治站位 完善责任机制 切实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N]. 中国水运报 2017.07.05

[4]刘怀汉,刘奇, 雷国平等. 长江生态航道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民长江,2020(01).

[5]张云峰,蔺乔,张春益等. 探索“畅安润道”安全文化品牌创建[J]. 中国水运, 2019(03).

[6]姜雅乔. 长江航标维护船舶能效状态评估及异常致因分析[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2020.

[7]邓乾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J]. 中国水运,2019(07).

作者:张云峰 汪卫中 周贵国

上一篇:动画专业教学动画电影论文下一篇: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