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进入了“快车道”,众多高职院校纷纷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内涵提升、品牌塑造和转型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竞争力视阈,重点探索高职院校构建“八力并驱、聚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培植体系的策略和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1:

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50年发展历程,阐述了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的产生背景以及对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促进项目发展、提高员工精神素养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从和谐文化领导力、凝聚力、根基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和谐文化;经营发展;发电公司

作者简介:梁瑞英(1977-),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总经理工作部主任,政工师。(福建 邵武

354000)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风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50年历史的发电企业,有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中,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企,积极构建企业和谐文化,顶住了严峻的经营压力,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发展进程,为福建电力的发展,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结合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实际,就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经营发展进行了阐述。

一、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前身为福建省邵武电厂,始建于1965年,装有两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是当时福建电网的主力电源之一,为福建电力系统培养输送了许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被称为“人才摇篮”。1998年3月和9月,“以大代小”两台125MW机组相继投产发电。2000年3月,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亿力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6∶4的出资比例,注册成立福建闽能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第一家公司制改革的电力企业。2003年2月,厂网分开后,公司归属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同年8月,更名为“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

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机组容量小、煤价飚升、电量受限等因素影响,从2000年开始,公司经营步履维艰,出现连续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扬精神,让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员工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理念得到继承和发扬,使一个50年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构建公司和谐文化,有力推进企业经营发展

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是一个发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关系全社会的重要服务行业。企业的持续经营,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必须用和谐文化来支撑。

1.构建和谐文化,提升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由于企业注册资本金不足,财务费用不断加重,现金流时断时续,经营连年亏损,2007年底一度面临关停。2008年初,在抗击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中,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和衷共济,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扛社会责任大旗,勇担经营风险,确保了闽北八个县市和鹰厦铁路电力供应,向社会展示了和谐努力的华电形象,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2008年6月,省经贸委、省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393号文”),明确了公司作为省电网应急备用电源点的定位,持续经营到2018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拓宽了时间、空间。

自落实应急发电政策以来,公司坚持为社会负责、与华电同行,顽强拼搏,负重前行,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公司甩掉了“亏损大户”的帽子,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截至2013年12月14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050天。先后被评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三星级发电企业、文明单位,福建省和谐企业,连续十届获得“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公司正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社会、行业之中。

2.构建和谐文化,推进企业项目发展

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必须综合多方因素,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求和谐,也正是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使企业发展难题得以破解,发展进程有序推进。

自2006年起,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部署下,积极谋求企业科学发展之路,着手开展“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扩建前期工作。2011年5月扩建项目列入《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2年6月,华电福建公司与南平市政府签订了能源投资协议,明确了相关能源开发项目。2012年8月,2×660MW煤电项目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初可审查。

2013年1月,华电集团公司与福建省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2013年3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省发改委分别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路条”请示。省政府高度重视闽北电源支撑邵武三期项目,把该项目作为中国华电集团在闽其他项目的前提条件,要求同步推进,加快开工建设。2013年12月,集团公司同意给予邵武三期项目“绿色通道”的请示,项目可研于12月5日通过内审,项目立项于12月16日通过投审会审查,并于12月25日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可研报告审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邵武三期项目发展。目前,项目发展有关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有待核准开工。

3.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精神素养,实现员工全面发展

企无人则止,有人则兴。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项目发展是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员工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要求员工做事要做有价值的事,做人要做创建和谐的人,用和谐、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员工,引导员工,激励员工。

在电力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时代,人们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困难或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些不健康的精神因素一旦变成负面行为,就会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影响经营发展。和谐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与哺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雅情趣、高尚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激發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员工的人生价值,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力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企业经济繁荣目标。

三、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构建和谐文化实践的启示

一个企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求发展,如同五味只有相调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六律只有相和才能奏出动人乐章。但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涵盖了精神思想文化层面,又体现在制度之中;既融入文明建设全过程,又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领域。通过和谐文化的力量,使一个老厂仍然保持生机和活力,实现持续经营、项目发展。公司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和谐文化领导力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是事业之基,小成功靠智慧,大成功靠品德,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到以德服众、尊重为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面对当前的经营发展形势,公司领导始终以员工利益、以企业经营发展为己任,重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殚精竭虑,以一种迎难而上、敢拼会赢、永不服输的精神状态,为企业摆脱困境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又必须依靠广大员工,让每位员工在企业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在生产生活中关心爱护员工,建立与员工的真正情感。在和谐文化的引领和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从未失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奋力拼搏的动力。

2.提炼文化理念,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在创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理念的提炼,共同引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企业共同愿景,增强和谐文化凝聚力。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落实科学發展观与建设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企业特色、反映员工愿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提出了“和衷共济,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把“优秀企业,和谐家园”作为愿景,把“以人为本,员企共赢,奉献社会”作为企业价值观,并提出“困难再多气势不能减,压力再大精神永不倒”的邵电团队精神,无不体现了“和谐”的主题,凝聚的力量。正是有强大的价值引领,尽管企业还处在经营发展的困难境地,但广大干部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人际关系进一步和谐。

3.注重学习培训,打造和谐文化根基力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把“学习培训”这项福利落实到位,加强员工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企业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人才的发现、培养、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着眼于造就复合型人才。

公司积极倡导“尊重人才、培育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出台了《争先创优奖惩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高技能操作能手评选管理办法》等学习激励机制。公司领导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要把企业打造成“人才基地”、“老厂典范”,使企业朝着学习型、和谐型、效益型的方向发展,使和谐文化氛围更浓,根基更牢,为中国华电集团、福建电力与福建经济的繁荣发展、福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梁瑞英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2:

转型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培植体系研究

摘 要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进入了“快车道”,众多高职院校纷纷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内涵提升、品牌塑造和转型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竞争力视阈,重点探索高职院校构建“八力并驱、聚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培植体系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软实力 策略研究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al soft power; strategy research

我國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众多高职院校进入了高度重视内涵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国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以文化软实力建设为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内涵提升、品牌塑造和转型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竞争力视阈,重点探索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文化软实力培植策略体系。

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关联性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蕴涵于高职院校内质中,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不同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多种能力互融整合而成的,使高职院校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力、生产力和影响力;具有职业培养、行业支撑、校企共建、服务地方等特色,是高职院校保持基业长青的独特竞争优势。

(2)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综合国内学者看法,笔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充分展现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创新力等的无形力量。

因此,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构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对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具统率作用。

2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现状和加强文化软实力培育的紧迫性

(1)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情况现状。高职院校虽然经过近20年的大发展,但当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一是以偏概全,简单地认为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建设好了高职院校文化,实际上校园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二是厚此薄彼,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只见图书馆、体育馆等高楼拔地而起,不见管理育人等理念的提升。三是孤芳自赏,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行业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相脱节,没有融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导致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出现不适应性。四是没有特色,不注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的建设。这些不利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制约瓶颈。

(2)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势在必行。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和转型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院校提升服务水平的需要,而且是高职院校实施文化治校、建树品牌的需要。文化软实力对于高职院校解决自身发展所遇矛盾、实现转型发展和建树品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高职院校培植文化软实力的思路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培养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持久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文化,而高职院校文化做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以院校特色文化构建为基础,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高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高职院校作为为企业、行业培养合格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借助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中的严格遵纪理念、创新理念、团队协作理念、感恩理念等融入院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彰显高职院校文化的特色。因此,打造院校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多元文化共融的高职特色职业文化,培育塑造职业文化精神、凝练高职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培植“八力并驱、聚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建设体系的可循路径。

4 高职院校培植文化软实力的策略途径

高职院校要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和培育,构建“八力并驱、聚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建设体系,为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1)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打造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精神的强大号召力。高职院校要打造职业文化精神的强大号召力。职业文化精神就是职业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和谐统一,它是职业精神和大学精神不断磨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和学校教育双层文化背景高职内涵积淀成果。高职院校要打造职业文化精神,首先要淬炼办学理念,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价值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校训等精神要旨。如平顶山工業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课堂延伸到矿井、校矿共育采光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找不到合作企业,就不要开设专业”等办学理念就有鲜明的教育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精神号召力和凝聚力。

(2)融入企业文化,打造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渗透力。首先,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要以将职业文化精神融于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之中。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中要注意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到环境建设中,体现出行业、企业文化的特色,彰显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关系。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将现代锡商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其次,高职院校应重视在教学环境中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特色。可以在实验实训场所张贴一些企业化的宣传标语,制定适宜的规章制度,如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求在实验实训室中张贴“6S”管理标准排版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对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参照企业制度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保障力。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规章和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要借鉴企业管理的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和激励创新管理等理念,构建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制度文化。首先要注重“立法”,保证学校各项事务运转“有法可依”,并做到不断规范;其次,要发扬民主,注重校务公开,保证校园秩序和谐共融。

(4)培养准企业人行为规范,提升行为文化的塑造力。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作为准职业人、企业人的行为规范,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大力宣扬企业规范和企业文化。如开办招聘会、校企双方共办毕业设计答辩会、就业创业联合会等。在日常管理中,用企业人和行业人行为规范来约束高职毕业生的日常行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塑造优秀高职毕业生。

(5)效法企业营销文化,提高高职院校营销文化的“销售力”。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培养的毕业生适销对路,那么高职院校将进入良性循环;反之,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关门整顿。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建立营销观念,提高自己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高端就业。借鉴企业营销理念,要对“产品”——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严格把关,并进行适度“包装”,通过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就业服务去帮助毕业生占领高端就业市场,从而带动招生,汇聚优质生源。

(6)引入企业质量观念,夯实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基础力。要引入企业职业素质标准,激活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缩短高职学生走上岗适应期。一是要重视团队教育,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通过感染、熏陶,养成严谨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二是要充实学院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案例;三是将职业道德融入到实习、实训等校企合作的过程,让学生直接到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四是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要将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融入更多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加强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

(7)彰显行业特色,提升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赢得一席之地,良好地生存下去,必须错位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院校的发展历史、专业传承、所处地域创新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追求“大而全”,只追求“特而优”,要立足企业,彰显行业特色开设专业、建设专业和发展专业。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为煤炭生产开发服务,围绕煤炭产业链——煤盐、煤焦、煤化、煤电等方面开办专业,将相关专业打造成国家示范专业,富有行业特色,在全国煤炭职教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办学实力和专业品牌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誉,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

(8)重视品牌塑造,打造高职院校品牌文化的影响力。高职品牌形象的好坏与其为社会服务方面有着直接关系,高职院校只有重视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综合能力,为社会为地方提供合格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良好的科技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等多种类型和内容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高度重视特色职业文化的建设,凸显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多元文化共融的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特色,提升文化的号召力、保障力、基础力、驱动力、渗透力、销售力、塑造力和影响力,从而支撑形成强大的“八力并驱、聚合发展”文化软实力建设体系,丰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此文系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培植策略研究》2015-GH-227

参考文献

[1] 魏银霞.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9).

[2] 宁勇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 刘玲.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职教论坛,2012.16.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014年5月2日.

作者:任文杰

煤电特色文化构建论文 篇3:

略论和谐文化视角下和谐消费文化的建构

[摘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文化的象征性越来越彰显的现代社会,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既要剖析和借鉴传统消费文化,又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消费观念,做好消费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消费文化。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消费文化;建构

[中圈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尤其是先进的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因此,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和谐”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文化形态。当整个社会慢慢开始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纳入到生态化、人本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化的轨道时。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消费文化问题便凸显出来了。消费文化是社会消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特征的总称。它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活动为内容,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的满足为特点,以现实的利益交换为途径,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消费文化的运行方式和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内容,进而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认真研究消费文化、加强对消费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对于构建当代社会健康文明的和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即整个社会的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规范、消费方式、消费产品、消费环境和各种消费现象的统一体,它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杨魁、董雅丽对现代前期、现代及后现代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消费文化之特征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发。在他们看来,前现代社会即传统社会中,由于工业水平的制约,消费文化基本上是节俭、朴素的文化。消费文化的特点体现为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关注;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各种享受,追求物质的占有和享乐主义,商品的附加价值的消费受到重视;在后现代社会中,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形态,消费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融为一体”。而对于我国来说,20多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市场经济基础得到迅速的发展,导致社会两个最为明显的改变,一是直接生产者的利益增加;二是消费者的自主性增加。物质财富的丰盛就是国家与地方财政收支的增长、商品的极大丰富与个人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因此当代我国消费文化呈现一种动态性的发展特点:传统消费文化向现代消费文化的变迁、中式消费文化向中西合璧的消费文化的变迁、地域特色消费文化向区域消费文化融合的变迁、由大众文化向个性文化的变迁。而最具现代性特点的是现代消费文化的符号象征性。由于消费活动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消费已是当代社会关于人们自身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对此总结认为:“在商品和交换价值的环境中。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交换价值和商品。被具有功能性和服务性的物品所包围,人与其说是他自己,不如说是这些功能性和服务性物品中的最美丽者。”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主要就是它的符号消费的象征性。消费不再仅仅只是满足消费者的吃饱穿暖,实际上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活动。消费不再是物或商品的消耗或使用,而是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人们不但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或代表的某种文化社会意义,包括心情、美感、档次、身份、地位、氛围、气派、情调或气氛。例如,宝马车作为成功者的象征而被购买;高档豪宅作为身份符号被消费。服饰、高档汽车、住宅、酒等常常被作为消费象征物而彰显身份与地位。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认为: “西方文明最终的独特之处在于象征生产的方式,而这恰恰又是隐藏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一过程的形式中的,象征价值就是在此过程中得以创造出来的。但象征过程的这种制度化只会使得它更加精致,但同样也更难以驾驭,更加危险。之所以说更精致了,是因为它鼓励人们在一个单一社会秩序中进行象征性操作时发挥他们全部的才智,由此,也导致了巨大的文化增长。”消费文化的象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加彰显。

二、和谐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文化代表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意义,社会是由共享某种共同文化的人所组成。“人不过是文化之网上的一个节点”。文化赋予人以特定的生活价值、意义与解释,使其具有社会性。文化的品质,在于能够帮助接受它的人群与个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足够的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应变能力。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和谐社会是一种全面和谐的整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文化和经济、文化和政治也要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当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的时候,消费文化也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越来越表现出人们的身份、品味和格调,因此和谐的消费文化的建构就具有了重要的实际意义。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消费文化处处彰显的是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与众不同的身份差异,那么这种消费文化就会加深社会的区隔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不同群体的消费文化的张扬与凸显,必然造成文化冲突、碰撞、摩擦。消费的悬殊差距极易引起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消费的“断裂”也容易引起社会的“断裂”。李左人认

为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文化发生了畸变:一是奢侈性消费,二是堕落性消费。如果消费变得越来越非理性,消费者追求以浪费、挥霍、享受、炫耀等为目的的异化的消费,他们关心的只是消费什么、怎样消费,但对消费的后果不是考虑不周就是不屑一顾;污染、浪费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使全球性问题加剧、恶化。那么这种消费文化的不和谐将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早就深刻地指出:“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消费文化决定着人们消费时的各种思想状态和购买行为,所以,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则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多方面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温饱小康生活向比较富裕生活转变的过程之中,文化和消费文化都处于剧烈变革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从全新的视角,以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准确地把握中国消费文化的历史和现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构起中国和谐的消费文化。

1、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适应现代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不仅形成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评判标准,而且作为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着社会秩序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传统和谐文化的现代潜能,不是以颂扬过去否定现在,也不是以传统思维框定现代性成长。而是在社会现代化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生命力,并且使之在自我更新中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中国古代的消费文化的核心就是“黜奢崇俭”,能吃饱穿暖,不求其它。“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一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和二十七章)等等古代名人佳句都体现了这种简朴的消费文化。传统文化中这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份遗产,塑造和影响着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2、高度重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即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大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元素,做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结合。起源于西方且已通行全球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单纯的物质发展主义为目标,引导个人脱离实际地追求高档和奢侈性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既败坏社会道德、影响社会稳定,又引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格格不入。重视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不是要把这种文化拒之门外而是要对之加以改造和利用。在世界消费文化的滚滚大潮中,也有着诸如“绿色消费”的思潮。绿色消费所代表的消费观念是引领世界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先进思潮。对于这种文化,就可以为我所用。

3、做好和谐消费文化的教育工作。和谐的消费文化认为,消费应有利于人们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培育和谐的消费文化关键在教育。由于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商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会程度不同地感到知识的缺乏和观念上的不适应。要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有效地解决各种消费问题和改善社会消费环境,广泛开展全民消费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教育内容方面说,首先需要进行的是消费知识教育。就是要让人们懂得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方面的具体知识;其次需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引导人们转变过于保守和俭省的传统型消费观念。调适过于超前和浪费的奢侈型消费观念,克服那些属于迷信、陋习、盲从、违法性质的愚昧型消费观念;再次是开展消费规范教育,让广大消费者熟悉国家的消费法律、消费政策和社会的消费道德规范,做一个合法、合理、合情的消费者。通过加强消费教育,通过对当今消费文化结构中健康向上因素的鼓励和引导,赋予传统消费观以积极的当代价值,使其获得创造性转化,建立起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的消费文化,协调中国经济社会中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的关系,在全社会建立起既有利于个体健康而全面发展,又有利于经济社会快速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

4、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生产优质精神产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如果放弃了这种指导思想。消费文化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了。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八荣八耻”就蕴含了一个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价值指针。涉及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准则和对人自身全面发展关怀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体系。尤其是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条目,既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现代革命传统中有关消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5、加强政府引导消费的作用。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同样,在消费领域,控制消费主义。建立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同样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政策制订者应从引导政府、高收入阶层、社会名流的群体消费观念人手,通过电视等媒体向消费者提供主流信息进行消费教育、消费示范等方式,并通过新闻媒体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一些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的政府项目和公益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公众的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建立浪费可耻的价值观,改变他们的消费选择或消费价值观,使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并逐步使之成为消费者的内在意识。北京市开展的“煤改电工程”通过鼓励市民用电采暖给予电费补贴的方式,从而减少市区烟尘排放,既方便了市民。又有利于环境。同时,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上,政府可以利用一些经济杠杆(如征收消费税等)来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消费选择,培育合乎我国国情的消费文化。

6、大众传媒要传播健康的消费文化。在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方面,大众传媒担当着重要责任。在当代中国。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不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让电视把社会生活的画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费社会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媒体社会。大众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工具,它一方而是遵循商业逻辑进行生产的工业体系,另一方而又是操纵大众意识的工具。媒介广告通过生活方式的展示与诱导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消费生活的导师。它充分通过创造“模拟环境”。诱导人们接受它们宣扬的消费意识形态,从而推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形成蔚成风气的消费文化。可以说,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充当了最佳孕育者和助产士的角色。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这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角色,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筛选和传播正确的消费思想,引导大众形成和谐的消费文化。

社会主义消费不是把消费当作生活目的,为消费而消费,而是把消费当作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手段。一个社会和谐的消费文化不仅对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生产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因此,切实加强和谐消费文化的建构,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作者:黎春娴

上一篇:乡镇电力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班级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