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基于办学传统的文化提升,是特色项目的发展之魂。学校的特色文化的形成,需要高质量、前瞻性的规划指引,并以鲜明的课程图谱加以推进。以生为本的课程发展计划,是胜浦实验小学特色发展的目标与归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案例解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发展学校特色、追求特色办学”成为许多学校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学校对学校特色内涵的认识、发展学校特色的方法等还存在诸多误区,笔者在这里通过剖析几个案例,发表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点看法,希望能给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一点启发。

宁缺毋滥,突出特色

某双语学校在将双语教学发展成为本校特色后,尝到了特色的甜头,于是学校提出了将原本搞得并不红火的学校足球队、学校航模制作等都作为学校特色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这些特色项目的发展规划,结果几年后,学校足球队、学校航模制作等项目都得到7提升,但是学校的双语教学也变得不那么“特”了,最终被本市的后起之秀超过,双语学校成了“样样通、样样不精”。

分析具体原因,是这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规划出了问题,同时将好几个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目标,贪多求全,失于平庸。任何一个特色项目的选择、发展和成功,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几个项目一起发展,必定会使工作相互牵扯、精力分散。最终形成“三足鼎立”,失去特色,抑或造就“多足蜈蚣”,腿多而跑不快。

特色之所以称为“特色”,就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一个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精力有限,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所不为,所以选取特色切忌贪多。一两项足矣。确实要突出“特”字,认准一项。做大做强。印使特色已经发展形成。也并不是万事大吉、一劳永逸,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发展,将特色做得更强,以保持特色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回到上面双语学校的案例中,当学校形成了双语教学的特色后,出于将这一特色做强考虑,完全可以围绕双语教学做一些“中心点辐射”的文章,例如:做好双语教学教研的特色、双语教学校本教材的编撰、学生翻译外语原著、学生外语写作、第二外语语种的引入等特色,所发展的这些特色都是由双语教学特色所辐射出来的,同时这些外围特色的发展又会促进双语教学这一中心点特色的提升,真正达到做大做强的目标。

量力而行,慎重选择

某农村学校为了创出特色,外出考察学习,到了大城市的一所学校,看到该学校的民族乐器演奏搞得非常好,有意学习,回来就购买了大量民族乐器,成立了学校民乐团,刚开始还搞得热火朝天,但是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诸多制约民乐团发展的瓶颈问题:教师在民乐方面的造诣不高,学生学会了基础知识之后,很难再提升演奏水平,造成了“半瓶水”的尴尬局面,整个民乐团水平很一般,不能称之为特色;想要聘请专家,但是本地没有,如果从外地聘请,往返路程所耽搁的时间比实际教学时间还要长,民乐团每天只是课外活动时间训练1小时,专家不可能天天长途往返:想要集中时间聘请专家,让学生停课集中时间练习,但是家长不买账,因为当地家长对学生成绩看得很重,并不重视民乐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家长的思想观念没有达到相应的境界。

分析大城市学校民乐团的成功,得益于许多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家长素质高,认可自己的孩子参加民乐团:有些孩子从小就学习演奏乐器,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本校教师水平高,有民乐专业毕业的高水平教师,能够执教民乐团,并促进其长足发展;民乐团乐器种类繁多,需要的专家很多,学校地处大城市,周围附近专家资源丰富,他们既可以到校综合指导,又可以对演奏不同乐器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参加演出的机会多,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获得成功感,有利于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以上条件是农村学校所不具备的,所以民乐项目引进到该学校后,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最终没有成为特色。

学校在选取特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立足校本实际,选择那些在本校可以深深扎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项目。校本实际包括本校教师的水平、学生水平、家长水平、学校经济条件、当地大环境、本土化的项目等。在选取具体发展项目时一定慎重,对于学校特色来说,选准了发展的项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千万不要只把眼睛盯在人家的强项上,只看到人家的特色表面而忽视了校本条件,不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项目,注定要不得善终。为了让特色真正成为“特别”,可以积极挖掘本土化的地方文化要素,因为这些本土文化一是在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本身就是特色;二是在地方文化的生发地周围,有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三是有些地方文化濒临失传,对这些文化要素的继承发展,是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作为,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具有文化特色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收益。所以选择地方文化特色,可以大有作为。

还要注意,一提起特色,有的人往往将其片面地理解为艺术特色,其实不然,在多数学校,发展某些学科特色、教学特色、教研特色等,往往具有较低的门槛、较好的条件和强大的生命力。

 融会贯通,重点扶持

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学,然后自主发言交流、质疑问难、相互解答,为了让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学校将其作为中心工作,每次校长办公会都讨论研究、每次教研会都认真探索、每节课都积极落实、每名师生都积极参与,将这一教学模武的发展融会贯通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此为中心,最终探索出了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该案例中创建教学模式的成功做法,就在于学校非常重视、重点扶持,将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融会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各项工作都围绕该工作运转,最终取得了成功。学校特色要想发展起来,必须在起始阶段进行重点扶持,但我们不可以顾此失彼、只盯着特色项目而把其他工作都弃置脑后,而是要把学校特色项目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为特色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最终促进特色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学校对特色文化建设重点扶持,并与各项工作整合一致、融会贯通。将特色文化建设变成常规性工作,才能保证特色文化的长足发展,任何单纯、孤立、抽象地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会长久。

贵在有恒,坚持到底

某学校的语文课内大量阅读教学搞得很不错,基本形成了特色,可是换了新校长后,不再重视这一特色建设,校长不重视,老师们也没了方向、没了支持,逐渐停止了相关工作。两年后这一特色在该校基本消失。

学校特色能不能发展起来,与领导是否重视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位新任校长继续重视该特色的建设,将会取得长远发展。由于领导换届而导致学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不能把特色的消失归罪于领导换届,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做好坚持的工作,,有的学校在一任领导之内,也经历7特色建立和特色消失的过程,同样是

因为没有将特色坚持到底。一种特色的毁灭很容易,如果再重建就绝非易亭了,以上事例引发我们对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人治与法治问题的思考:如果人治的成分太严重,往往会随着领导人的主观意志、人事的变动而大变;如果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采取法治。用学校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会取得稳定的发展效果。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要最终成功,必须持之以恒,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为了便于坚持。要以学校制度作为保障,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事宜,不管人事如何变动,制度总要固定,使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常规性运转。学校特色的建设,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坚持。在对学校特色的坚持中,好习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作为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一茬换一茬的流动性,必须在每一届学生中动态继承学校特色,才能使特色文化继续存在、传承和发展。将特色文化的内容与好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具有长久坚持的力量,把特色文化所需要的行为长久保持下去,从而将特色文化传承下去。

积淀传承,发展创新

某学校地处商业重镇,家家户户都做买卖,前几年珠心算很受重视,并发展成为本校的特色,可是几年后随着数学教学中科学计算器的引入和微机在日常帐务处理方面的普及,许多家长、学生都认为珠心算将来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家长不再支持、学生不愿学习,逐渐使珠心算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学校也丧失了这一特色。

学校特色的形成固然很不容易,但是其衰退消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学校特色建成之后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挖掘特色文化的内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同时还要注意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内涵的积淀,挖掘深层文化因素。不要太注重文化特色的表面功利性。以上案例中,学生对珠心算学习的功利性太强,注重日常算账应用,这只是重视了这一特色的表面价值,所以当这种应用性的表面价值被现代化工具所代替后,就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对于珠心算的特色发展,要注意发掘深层价值,要积极挖掘其对于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挖掘作为国学遗产的继承作用,使珠心算具有长久的价值内涵,还要注意珠心算价值的文化积淀,让价值内涵观念深入到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目中。并相互影响、不断传承。还要积极创新,不断寻找珠心算与现代生活学习中新的结合点,为其发展不断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其在改革中继承发展。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作者:卢 勇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2:

以办学传统助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摘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基于办学传统的文化提升,是特色项目的发展之魂。学校的特色文化的形成,需要高质量、前瞻性的规划指引,并以鲜明的课程图谱加以推进。以生为本的课程发展计划,是胜浦实验小学特色发展的目标与归宿。

【关键词】特色文化;卓越课程;学校发展

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小学特色文化项目学校建设,一批原先基础相对薄弱的小学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紧紧依托地方文化特色,依靠学校自身文化传承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建设项目。

一、特色办学传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丰厚财富

胜浦地处苏州水乡,是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小镇,这里民风淳朴,闲暇时分胜浦人都会摆上棋盘杀上一阵。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影响,小镇上走出了2017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冠军徐超——名在全国颇有名气的中国象棋大师。

从2005年始,胜浦实验小学就开始象棋的特色项目建设,成立校级象棋队,开展常态化的象棋辅导工作,组织开展象棋比赛活动,邀请江苏棋院徐天红、徐超等大师来校指导工作。

2014年春,胜浦实验小学获得江苏省特色文化项目学校的称号,这是胜浦实验小学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学校组织教师编辑、出版了基于儿童发展的象棋校本教材《象棋起步》;建设了全国第一家校园“象棋博物馆”;在校园物型文化设计上突出“象棋文化元素”,布置了系列象棋文化标识,建成了百米象棋文化长廊,提出了“走好每一步,幸福成长路”的成长愿景,设计了“琪琪、帅帅”两个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

10多年来,胜浦实验小学以地域文化为基,以地方名人为引,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持续创新为魂,终于实现了由“特色项目”向“特色文化”的发展转型,并带来学校课程发展的整体性突破。目前,胜浦实验小学已成为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学校的学棋特色专题片在中央电视五套播出的同时,也在全国象棋锦标赛的开幕式上进行了展示。

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最佳保障

1.方圆,别有情趣的文化小景。

我们把学校的一个庭院空间,起名为“方圆”。象棋,外方内圆;为人,方正圆融。这便是“方圆”想给学生留下的文化影响。“方圆”里有一些象棋雕塑,有一些下棋的小凳,学生在闲暇时分,可以三两成群,轻松对弈,别有一番童趣在其中。

2.长廊:棋蕴悠悠的文化天地。

在学校教学楼三楼,有一条百米长的棋文化长廊,经典的残局、巧妙的绝杀,都浓缩在那个绝妙的时空,让爱棋的学生们看经典棋局、学布局谋篇、赏残局攻防、练绝杀功夫,棋文化长廊俨然已成为真正的功夫墙。

长廊里,既有学校象棋发展的幅幅精彩图片展示,又有中国象棋发展的历史沿革文字介绍。这条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长廊,已成为学校象棋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根植于师生们的生活之中。

3.象棋博物馆,现实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成长空间。

2015年,学校建设了象棋博物馆,通过一些展板,展示了象棋行棋规则、象棋礼仪、象棋名人名言、象棋人生哲理,博物馆内的名人堂、冠军榜、奖杯陈列柜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象棋博物馆中,还展示了学校8位“象棋草根教练”的形象,他们中既有全国象棋特级大师徐超的启蒙教练,也有曾经的小镇象棋冠军。这8名象棋教练对象棋教学都充满热情与执着,他们在自己的特色发展岗位上做着平凡而坚韧的努力。他们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正是因为学校拥有这8位草根教练,“项目为基”的战略目标实现才能得以保证,“文化为魂”的发展愿景才有真正的实施空间。

高品质、前瞻性的象棋特色发展规划,使胜浦实验小学的特色发展在规范与效率之间找到全新的平衡,实现了超越式的发展。

三、以生为本的课程发展计划,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目标与归宿

1.“建设愿景”更加体现“生本思想”。

我们将特色文化的发展定位于“人的发展”,力求通过“以文化人、以棋育人”的策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培育,实现“平衡思想”的渗透与“和文化”的启蒙。当我们把“棋乐融融的幸福校园”凝练成校园的精神追求时,“以棋育人、以生为本”的发展目的便会在自然中得以达成。

2.“建設思路”更加体现“多维架构”。

学校逐渐形成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思路: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情、智和谐发展;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好“象棋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建设一批与课程发展相符的文化小品;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制订特色文化发展规划,健全“特色发展”管理制度;以“社团文化建设”为依托,建构多层次“中国象棋”特色社团,实现特色活动的“学校、家庭、社会”全覆盖;以“网络文化建设”为突破,开发、建设面向在校学生与家长的中国象棋对弈平台,提高特色文化的信息化水平。

在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学校编制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三维结构图谱”,实现了特色文化建设的具体化:“棋规与技巧”,培养规则意识,促进思维成长;“综合与实践”,收获心智成长,提高综合素养;“象棋与人生”,指引为人处事,追求立德树人。象棋特色文化建设三维结构图谱对特色文化课程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走好每一步”成为“幸福人生”的成长指路。

学校根据中国象棋的文化物质,加强象棋文化与德育的沟通融合,提炼出“走好每一步”的德育目标定位,编辑了德育校本教材《走好每一步》。

我们组织教师将“规则小故事”“统筹小办法”融为一体,编辑成系列阅读小故事,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行。同时,教师们注意将象棋谚语纳入德育校本教材,通过“红先黑后”,讲生活礼让;通过“下棋不语,落子无悔”,讲为人处世;通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聊做事心态;通过“兵贵神速,抢先入局”,讲工作善抓机遇。

学校已将“走好每一步,幸福成长路”制成了非常可爱的卡通形象宣传标识,展示在学校门廊的上方,似乎告诉每一天迎着朝阳来到学校的学生,新的一天,走好每一步!

作者:张向阳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一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新境界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和关键平台,文化是教育的内在因子和核心内容。教育与文化,一体两面同生共长;文化与教育,相融相合互为促进。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育人成为诸多学校个性化思考与实践素质教育的向度选择,这既给广大学校激发办学内驱力带来了无限的精彩与可能,同时也对广大学校的办学行为所衍生的张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心小学以“至善”作为学校文化建构的核心因子,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与能为善为的智慧,从顶层办学理念体系的梳理与重构,到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积极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演绎了一所普通学校“以文化人”的新境界。

缘起:文化厚积之下的时代新薄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育一方风情。在当前社会价值日趋多元,个性得到空前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人文的观照与凸显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建构理想教育的角度选择。江门外海,五邑地区的商埠重镇、文化古镇,如何在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厚积与薄发之间实现完美的起承转合,彰显着外海中心小学办学思维的敏锐与深邃。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外海,地处五邑地区的东部,东部临水,西江水域水系发达;北部面山,白水带山系山高林茂,绿意葱茏。外海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作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发展重镇,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区与江门主城区的重要节点。区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下,外海中心小学作为当地的龙头学校,必须在自身的办学实践上作出敏锐的反应和适当超前的引领,因此,办学思路的创新便显得不可或缺了。

2. 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内在追求

外海俗称“龙溪”,历来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其600年的历史沉淀了深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外海人素来崇文尚武,不仅酷爱读书,而且重视艺体培养。汇聚灵气的聚贤坊见证了明清期间100多位举人的诞生,是外海人詩书传家、崇文重教的重要象征;陈少白、陈伯坛等爱国乡贤捐资兴学、铺路修桥的感人义举,彰显着外海人乐善好施的精神主张;太虚拳、蔡李佛拳等在此代代相传,深受欢迎;“龙溪诗社”“书画协会”等社团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长盛不衰……这些无不成为外海历史文化底蕴的基因传承和精神内核。而如何将这些承载着无数外海人血脉精神的文化底蕴植入校园、融入课堂、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精气神,成为外海中心小学特色品牌打造必须直面的现实命题。

3. 特色化办学追求之下的应然选择

结合外海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地方文化资源,外海中心小学在“承”“创”二字上做文章,一方面积极挖掘外海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人文精神,选择其关键性的符号与代表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炼,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科创、艺术、体育等办学特色和亮点,将二者进行深度对接,以“至善”教育特色的打造为主要抓手,使学校在继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挖掘并张扬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

嬗变:多维建构之下的课程新实践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共同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体系的建设质量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校课程有着清晰认识的外海中心小学,以“至善”教育理念为引领,全方位、多视角推动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建构。

1.“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外海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看来,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个性教育。在规范加特长、全面加个性的学生发展理念引领之下,外海中心小学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发展。为此,外海中心小学不断融合创新,围绕“1+3”至善教育致力打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育“心善(有爱、有责、有情)、行善(乐助、乐学、乐创)、能善(善为、善学、善思)、至善(大度、大器、大为)”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谓“1+3”至善教育,“1”是指让学生深入学好、学透中华传统文化课、龙溪系列校本教材以及基础课程,从而打好人文和科学两大知识基础,实现生命个体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3”则是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艺术+体育+科创”的校内活动中来,实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适合的发展,外海中心小学结合“龙溪文化”开设了龙溪歌舞社团、龙溪诗社等10多个特色社团,坚持每年开展文化传承宣讲故事会、戏剧节、电影节、书香节、周末大舞台等大型活动,通过活动育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展示平台。

2.“把课堂还给孩子,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外海中心小学以“三三四”导疑助学课堂为核心,坚持“把课堂还给孩子,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

“三三四”课堂即“三重”“三生”“四情”导疑助学课堂。“三重”,即重人文素养和学习习惯,重基础知识、重学习过程、能力方法的培养,重实际运用;“三生”,即强化生本教育,生成教育,生命教育;“四情”则指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宽容的情绪对学生点滴的差错,以兴奋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好奇的情绪激励学生探究学习。

在“三三四”课堂中,教师树立为学生乐学、能学、会学、主动学、创造学而“善教”的思想,研究施教策略,促进学生发展;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自觉生成对未知问题的探索兴趣。

教师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顺序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生成“助学单”,给学生“做了就明白”的平台;学生通过自助、互助、师助、他助等多种形式,配合有效的助学策略,进行创造性学习,建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掌握学法,形成能力,思维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

3.“项目融合打造多元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项目式学习是以真实情境为背景,基于现实主题,运用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去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并可能演化为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重要思维方式。它通过课程设计,把思维、能力、素养、知识等诸多元素进行高度整合。因此,从项目式学习变革学科融合理念,更好地实现“双赢”,也成为外海中心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创新举措。

目前,外海中心小学设置了相当丰富的融合学习课程,以阅读、信息技术、科创、艺术为切入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融合学习。如阅读融合学习,从以前的纯阅读演变成“我会读”“我会写”“我会画”“我会演”的系列学习活动,将多种学科能力和素养艺术地融合在一个项目之中。再比如学校的科创融合学习,则包括科学基础课程、传统手艺研习课程、外海辖区国家高新区研学课程、小发明与创造课程、小小科学家课程、智能机器课程等系列课程。

超越:特色办学追求之下的学校新收获

基于“龙溪文化”深厚底蕴的历史传承,以“至善”教育理念为引领的特色办学路径创新,外海中心小学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哲学命题的个性思考与积极回应,既彰显着其对理想教育的人文描绘与价值主张,也印证着其对教育理想的执着情怀与不懈追求,雖不完美,却充盈着俯拾即是的温暖与智慧,让师生在成长路上收获感动与精彩。

1. 校园多了文化味

古色古香的诗韵长廊、气势磅礴的特色浮雕墙、外海贤人的书香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的花言树语、楼道文化……在外海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小惊喜,让每一位师生徜徉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乡俗乡情和至善文化,给人力量,给人智慧。

2. 教师有了教改劲

外海中心小学教师团队至善前行,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至善主题教育系列案例、至善教育学生读本,学生研学手册、课外阅读笔记、评价手册,带动学校全方位改革;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学研究;以评选校级名师为切入口,引领教师成长。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组被评为江门市优秀学科组,学校有30多个区以上课题立项、结题,论文发表以及学科竞赛获奖均有重大突破。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既是学校特色办学的关键支撑,又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收获。

3. 学生添了好素养

近两年来,外海中心小学的艺术、体育、科创特色明显,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突出,其中,学生获2018年粤港澳诗词大会一等奖、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舞蹈大赛银奖、江门市中华经典白沙诗文诵读比赛特等奖、江门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在全国“小小科学家”比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竞赛和广东省人工智能编程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仁者无忧,智者不惑。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持大爱之心,秉睿智之思,怀果行之坚,具善为之能,外海中心小学以文化人、特色办学的“至善”新境界,正在为五邑地区的教育文化作着最为生动的注脚。

作者:龙建刚

上一篇:地产工程进度管理论文下一篇: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