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提升研究

2023-02-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 即高校学生在实际思政教育整个环节中系统、全面反映出的崇高思想理念, 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 是对我党的信任以及拥戴, 是对现阶段我国特色发展路径、文化以及规章制度的信任以及贯彻落实, 是为达到中国梦这一远大目标的不懈努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现状

(一) 课程供给与学生需求发生偏差

目前从供需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探讨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部分专家表示,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创新变革更为注重需求侧的创新变革, 并未高度关注供给侧的创新变革。绝大部分学者表示思想政治课程供需两者间存在冲突, 其供给之所以失灵主要是因为公共需求过高而私人需求较为匮乏所致。应当针对供给机制展开变革, 把教师强制性供给以及学生诱致性供给有机融合在一起, 以此来达到效用最大化目标。供需两方面的本位, 因为自身理论方面的不足, 导致产生全新困境。确保这两个方面的协调一致是应对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人才培育观念不足的重要措施。

(二) 教育方式与教学技术与不符

新时代下, 对思政课程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变革具有必然性, 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水平, 协助学生取得大量获得感。当前的思政教育教学技术主要由电视、电脑以及多媒体等技作为固定化教学技术。或者凭借智能终端和网络科技来创建网络学习平台。还有将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作为基础的智能教学技术。因此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学生的学习生活均呈现多元化态势, 所以其无法安于接受陈旧的教学方式, 不能真正凭借思政课程的学习来取得相应的获得感。而目前高校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 更注重科技的快速发展, 但并不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出现思政教育水平与教学科技运用两者之间的不匹配。

(三) 学生获得感逐渐弱化

现阶段高校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来进行思政理论教育, 我国教育部门在这一方面予以提供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 优化实际教学环境, 提升师资力量, 并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 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程实际教学成效, 以大幅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在实际课程教学中, 学生看似都明白并掌握了, 期末考试成绩也相对比较可观。

然而在实践中培育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形成优良的思想品格、具备较强的自制力等方面却并不理想。高校学生思想理念往往和其行为习惯并不相符, 所取得的并非真正获得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

(一) 教学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求

高校学生具体需求以及个性化特征的明确是提高学生获得感的基础。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而言, 学生实际需求为获得感形成的主要根源, 是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获得感的核心。针对思政教学活动来说, 其所要满足的是学生存在自身特色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学生在追求该类需求的过程中, 必须要各类外部调节的引导。

即便教师将思政课程“包装”的非常完美, 并且所有活动均进行细致规划, 然而若是无法顺利和学生实际状况以及内心需求顺利衔接, 如此费时费力展开的教学模式以及内容方面的创新变革依旧缺乏效率, 不能促使学生形成共鸣。再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思想理念以及需求方面的变化, 促使其能够达到预期成效。教师可以从微博、朋友圈等平台入手, 获取高校学生实际思想行为方面的信息, 针对获取的各类思想资料以及信息由思政教育方面入手,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展开进一步探讨。

(二) 增强教学内容说服力

有效提升思政教学内容的说服程度, 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可以及接受程度的核心, 便是不断需要提升思政教育内容方面的接受度以及说服水平。高校思政教教育内容应当一直紧跟社会发展, 避免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不相匹配。内容也应更具吸引力, 更具说服力, 从而促使学生能由主观方面入手提高自身获得感。高校思政教育则应通过生活过程中的各类语言来展示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必须通过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方式呈现。从而促使其内容更具吸引力, 更具说服力, 从而促使学生能由主观方面入手提高自身获得感。

(三) 加快教学方法转型

推动思政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变革, 能够大幅提升学生获得感, 并以此提高思政教学学生获得感。对高校教师来说, 应当以思政教学内容为基础, 对以往说理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变革。除了主动推动各类传统方法的创新变革外, 还应当切实形成全新的和当代社会发展相符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互联网直播、微博以及微信等全新媒介, 促使其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传播渠道;可以把先进的云数据以及云计算当做教学数据信息研究的全新方式;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鼓励学生创建各类和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的实践项目, 比如“厉害了, 我的国”以及“重走长征路”等, 不断扩大思政教育实际操作模式以及渠道。

三、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 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具体思想与需求, 重视学生实际获得能力。以此为基础, 教师应当全面衡量学生获得能力方面的不同, 明确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及水平, 更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 有效提升学生在取得预期以及达到内心需求两个方面的层次以及方向。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说理教育依旧占据重要地位, 绝大部分是道德说教以及知识灌输, 通常具有单向性。高校教师应该当对说理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变革, 更为注重内容解读, 注重社会热点的阐述与说明, 注重对学生个体进行研究。这样结合教育内容的不同, 对说理教育方式进行变革升级, 提高学生应用方面的获得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断优化教育内容的呈现样态, 优化改善话语模式, 注重将学术以及政治两方面的话语有机结合, 重视生活话语方面的呈现。最后大力推动思政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 有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摘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趋完善, 怎样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获得感, 需要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还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革进行考虑。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 是确保高校“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目标得以达成的基础。本文首先明确获得感的定义, 再阐述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方面的现状, 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立.“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9) :89-91.

[2] 凌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现状及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 2018.

[3] 翁楚歆.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引领路径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12) :176+178.

[4] 蒋桂群.“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导师工作的变革与创新[J].知识经济, 2017 (04) :167+169.

[5] 李成保.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7.

上一篇:《园林植物学》教学初探下一篇: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