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9-20

目前“互联网”已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高校作为中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较快的社会组织, 必然面临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冲击, 那么, 面对源自上世纪末的互联网狂潮,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 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

网络之所以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体, 是因为它的如下特征:信息丰富、传播快捷、影响面大、交流直接[1]。网络的这些特点为我们从事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1) 信息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 掌握最全面的信息, 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基本的素质。在网络时代, 只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网络, 就能从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无尽信息。只要善于利用网络上的丰富信息资源, 就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 传播快速。网络的速度快, 时效性强, 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 网络的信息更新周期可以用分秒来计算。掌握并充分利用网络, 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最快捷的方法把相应的信息进行发布, 为思想教育工作赢得时间。 (3) 影响面大。目前因特网连接的国家和地区有2 0 0多个,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全球性的信息传播媒体。2 0 0 5年底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人数为1.2亿人 (在全球仅次于美国的1.978亿人) , 利用覆盖面如此之大的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就可以极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4) 交流直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人的思想工作, 深入细致的交流是基本的要求。网上交流经常是匿名、开放的, 这使得交流者之间更容易形成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气氛, 影响面也很大。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点, 只要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只要是人们心中存在的思想困惑, 在网上都可以讨论交流, 这样就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深入人心[1]。

1.2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是双刃剑, 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 负面影响也日趋凸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念、知识的局限限制了互联网作用的发挥。由于互联网技术是2 0世纪末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事物, 网络技术普及工作不够, 而且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年龄普遍较大, 因此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对互联网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新机遇研究不够, 对开辟和占领网络阵地的紧迫感不强。

(2)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面临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历来强调单项灌输论, 在交互性十分突出的互联网上就很难适应。如, 网络本身的多边平等性和开放自由性就与我国的正统观念形成较为强烈的冲突, 因此如何使开放的互联网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

(3) 文化入侵方面面临的挑战。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 其冲突十分激烈。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和匿名性, 自由性和开放性, 使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不断地把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不健康的内容大量输入我国, 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

(4) 信息资源方面面临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网络技术的优势, 正在发动一场抢占信息空间和实现信息霸权的信息战。目前网上的信息, 就世界范围而言,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宣传确实还很少, 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占了主导地位, 这一客观现实使得利用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不够。

(5) 信息传播方面面临的挑战。相对来说, 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再加上我们的管制措施, 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及信息量, 都还比较慢、比较窄、比较小, 现在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了。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 在如今互联网上9 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 全球信息化目前大有“全球美国化”[3]的危险。

2 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网络汹涌澎湃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社会越来越深入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只有增强前瞻意识、阵地意识、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不断开拓进取, 才能充分运用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成为真正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2.1 更新观念, 实现传统与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虽有共同的目的, 但各有利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 对受教育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从而使其提高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 让受教育者在网络上获取信息, 学习知识, 从而提高认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的限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软件、硬件等条件的限制。一场生动活泼的形势报告会的气氛、效果, 计算机网络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网络不是万能的, 不是任何思想问题都可以解决的, 不能用网络完全代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网络的创新功能和先进技术,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通过网络传播, 可使讲座、辅导、直接进入网络课堂, 使一人授课, 全社会大学生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并且由于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 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还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 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象和户外宣传信息移置到网络上,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 从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同时, 在网络上还可以让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实现双向交流, 及时获得咨询信息, 及时反馈意见, 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增强其教育功能。

2.2 适应形式, 构建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脱单纯的教育性, 做到教育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教育为主, 必须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充实和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时代性、生动性,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纯洁性。同时, 增加服务性、娱乐性的内容, 将网上教育与服务、娱乐结合起来, 拉近与学生正面教育的距离, 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认同感,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主要是增强服务性, 按照学生所需进行针对性服务, 如开设大学生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等服务性板块。只有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结合起来, 构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5]。

2.3 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双重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 所以, 我们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做好这一点需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入手[5]。首先, 为搞好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应抓好抓网络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的培训和政工人员的电脑网络技术的培训, 我们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即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亟待提高, 考虑到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故只要对其进行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适当培训, 应当说, 绝大多数人是可以胜任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素质直接关系到其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 他们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才能了解网络环境, 并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并把其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道德, 才能自觉模范地维护网络信息法律法规, 并坚决抵制各种反动、迷信、黄色信息垃圾的传播, 也才能真正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次, 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 使其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 要做到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作黑客, 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 并能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2.4 趋利避害, 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

要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 制定网络行为准则, 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要进行清理, 要通过分析监控, 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做到防微杜渐, 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祛恶扶正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各单位要为参与网络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努力探索, 形成合力, 大胆创新。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 努力创新、积极变革。今天,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再用简单的输灌式的传统教育方式, 而应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的情况, 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网络特点研究了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仁学, 刘和忠, 郝景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思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 刘昕.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1 (4) .

[3] 张瑜.努力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18) .

上一篇:姬塬地区长4+5油层沉积相与孔隙结构研究下一篇: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