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22-09-12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应是我们广大物理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缺少主动参与的热情, 而是教师缺少对学生主体参与方式的开掘。因此, 围绕学生主体参与的目标, 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作了以下尝试:

1 以教材提供导入激发课堂氛围

早在公元前4世纪, 古希腊苏拉底明确强调过“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 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我以教材为学生参与的第一材料, 以课堂导入为切入口, 积极为学生创造主体参与平台, 激发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及有关课外资料, 并尝试在每节新课前的几分钟, 让学生上讲台说新课大概内容, 说新课中的疑难问题, 说教材的难点与重点, 说新旧知识的联系, 说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说课本知识与科技前沿的应用等等。然后, 我就学生上台评说的内容与提出的疑问, 结合教材讲重点、难点进行补充与指导。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思路与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 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老师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 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用这种方式引入新课, 既可锻炼学生的胆子,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营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

2 以实验创设情境, 加强过程体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但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 为了追求课堂密度与容量, 追求“课堂效果”, 许多教师对书上的演示实验照本宣讲、匆匆演示, 草草了事, 有时甚至连“演示”都省了, 干脆在书上或黑板上做 (讲) , 然后抓紧举例子、做题目。这就往往使一些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 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仅靠机械记忆去单纯模仿, 而缺乏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因而在高一开始时, 除开出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外, 我还增加相当数量的自制演示实验, 并采用让学生上讲台做演示的方式,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采用如下做法:

(1) 介绍实验装置和器材:请操作者上台介绍实验仪器或模型的构造、性能、装置及有关注意事项。

(2) 讲述实验原理:根据理论知识结合实验装置讲清实验原理或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

(3) 当场演示:操作者 (或二三个人合作) 认真、规范地完成实验全过程。

(4) 台下同学评议:操作完毕后, 由其他同学就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评议, 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可行, 实验成败因素, 改进方案等, 达到一人上台, 全班受益的效果。

实验演示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设了一个精彩的“发现情境”, 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笔, 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 通过精心铺设台阶, 调控引导, 把学生指向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 展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 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愉悦, 进而吊起他们学习物理的的“胃口”, 增强今后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

3 以讨论展开交流引发求知热情

我们在批改作业, 批阅试卷时, 总会发现有些题目, 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解法, 有的解法特别新颖, 快捷且有很强的推广价值。为此, 我积极因势利导, 组织开展课堂讨论, 以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同时还鼓励支持学生发散思维和标新立意, 鼓励他们敢于另辟蹊径, 鼓励用一题多变和巧解等形式的教学开阔思路, 培养思维发散性。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老师认真听, 仔细地记录, 特别是学生错讲、漏讲、讲不清的地方, 以便在讲评学生的解法时能对症下药。

通过这种习题讨论交流的形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 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解题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效果很好。难怪课后有学生讲:“争议使我终生难忘, 受益匪浅。”

4 以小结集中精神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之处, 它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还能使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和整理知识要点以及结构。所以, 在教学中, 我尝试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作小结。为此, 我在教学的内容精心构思, 时间上巧妙分配, 努力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时间, 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掌握所学的内容。通常让学生消化当堂课内容的基础上, 最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或让学生上讲台讲, 或上讲台写板书, 或教师提一些与当堂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来问答。这样, 信息可以及时得到反馈, 错误可以及时纠正, 这种方法具有神奇的功效。由于课堂结束前, 教师要叫学生来总结当堂课的内容, 迫使学生在上课时怀着强烈的“要记住”、“要理解”、“要概括”的愿望, 上课注意力特别集中, 记忆率大大加强, 学习效率也大有提高。同时, 通过课堂小结, 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5 以沙龙拓展空间培养自主能力

实施课程改革, 重要一环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课堂教学也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探究学习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探究学习。因此, 教师应以课堂为起点, 积极拓展空间,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参加一些课外知识的探究活动, 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因此, 在高三综合复习时, 我还极为注意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 鼓励学生进阅览室读一些课外书, 鼓励学生去实验室动手做实验, 并撰写科学小论文, 并且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介绍给同学听, 把自己的独特见解供同学讨论。每次讨论都安排五六位学生, 并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这些活动既锻炼了上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又使台下学生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基础上, 我们每月搞一次理科综合沙龙, 每次“沙龙”的主题由老师和同学在一个月前共同商定, 如能量问题、环保问题, 从原子结构到高分子化合物与D N A、理综与体育等等, 每个同学都积极准备。他们挤时间钻研、搜集、分析、整理, 有的同学星期日一天都呆在图书馆、阅览室或电脑房 (上网查资料) 。正因为作了如此充分的准备, 台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 可说是“同能级的物体相撞, 引起的震憾是异常剧烈, 程度相当的思想火花撞击能有更多、更高层次的思想能量释放。”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锻炼, 知识面广了, 眼界开阔了, 脑子活了, 表达能力增强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线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创造主体参与平台, 激发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实验演示把学生指向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组织开展课堂讨论, 以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通过课堂小结,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沙龙拓展空间培养自主能力。

关键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与探究

上一篇:患者健康指导卡的应用及体会下一篇:修辞结构理论在多模态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