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漫漫长路——论主体间性与教学实践活动

2022-09-11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及其各自在教育实践中地位的认识从古至今在不断变化发展。从古代到近代, 教师被看作教育实践的主体, 塑造和影响着学生;而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客体, 是教师培养和改造的对象, 其主体性受到忽视。现代社会的教育主体从杜威提出“儿童中心”开始, 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及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近年来, 主体间性作为哲学界的热门话题, 也成为改革我国传统教育思想, 改善当前教育困窘的重要理论指导。但是,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背景下, 主体间性能否在实践中真正得到贯彻和运用, 以及如何很好地实现主体间的指导学习, 还需要深入实践继续关注和探索。

主体间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就是平等原则, 即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是在认知、道德、语言和行为上等交往中彼此平等、主动对话、相互理解和融合、直接体验取得共识的主体间关系。但是, 师生之间能够真正实现平等吗?在世纪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 尤其是学前或学龄早期的学生和老师之间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不对等性:首先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角色、人生阅历、思想观念、知识储备及其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这就使得教师与学生相比有一种优越感和成熟感;同时, 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在校一切行为的评价者, 这就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主动和受动的关系。交往双方一但存在主动和受动的关系, 无论具体表现方式如何, 心理关系是不平等的。当然, 这种不平等性不光是一种教育现象, 更是一种心理和社会现象, 存在于各种宏观和微观系统中, 小到家庭成员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但是, 在师生之间建立相对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键需要一种平衡机制, 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够相对充分地调动起来。笔者认为, 这种平衡机制, 就是结合教师对学生、教师对自己、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环境的评价功能, 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学校对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尽管学生尤其是低龄儿童在认知和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 任何存在个体都对环境具有感受性。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满, 对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进行批判和建构,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育主体的形成及其主体性的提高是由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实践共同决定的。无论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客体, 还是教师把学生当作主体, 学生自己没有把自己当作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也很难真正得到提高, 主体间的指导活动也无法真正实现。因此, 学生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和发挥自己主体性地位的能力, 是实现主体间指导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一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与其他生理或心理特征的形成一样, 也有一个发展的关键期, 并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更不是教师随时随地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或者把他们摆在主体地位时他们就随时随地具有有主体性。埃里克森认为, 1-3岁和3-6岁是儿童自主对羞怯、疑虑和主动对内疚的阶段, 是儿童主体意识和主体性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对于很多儿童来说, 从出生之日, 家长就打着“爱”的旗帜, 为孩子设计人生路线, 自己的意志代替儿童的意志;以“保护”的名义, 溺爱、庇护着儿童, 接手了大部分儿童自己的事务;以儿童年幼无知为掩护, 不断地闯入儿童的生活, 打断儿童正在做的游戏和正在完成的任务;以监护人的角色训斥、指责并承担起所有儿童犯下的错误, 忽视儿童作为自己行为的负责人……儿童从来没有认为他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儿童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发展早期已经被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消磨和压抑。进而以这种不完整的主体性步入学龄期, 在老师对班级的管理中和对学生的淳淳教导下, 儿童的知识在增长, 胆量却较少, 纪律意识增强了, 而个性减弱了。如今教育工作者忽然齐呼学生要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时, 学生却茫然了。什么是自主性, 创新性?怎么自主, 怎么创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自主、创新?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当作受动方, 习惯了家长和老师的强硬牵制和管制, 这就像被捆绑在鸟笼里的鸟, 等到放飞自由的时候, 已经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和勇气。因此, 只有从生命伊始就让儿童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而不是依附于成人,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主体性的人。

当然,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还存在更多的问题和矛盾, 比如, 如何在班容量较大的情况下既保持教师自己的主体性, 又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地展现?面对年幼无知好动爱玩的儿童, 如何做到既充分尊重和展现儿童的天性, 又能使儿童在纪律和自由之间保持平衡;既要指导学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也要使他们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这些都是实现主体间指导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否则, 教育实践中主体间性理论思想也会像其他理论一样只是流于形式, 或者作为教育理论史存在于教育学理论的摆设中。当然,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既需要教师较高的教学素质、管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也需要与之相应的教育体制、评价体制的配合。因此, 主体间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改革和适应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支持和配合。

摘要:近年来, 主体间性作为哲学界的热门话题, 也成为改革我国传统教育思想, 改善当前教育困窘的重要理论指导。但是,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背景下, 主体间性能否在实践中真正得到贯彻和运用, 以及如何很好地实现主体间的指导学习, 还需要深入实践继续关注和探索。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学实践,传统教育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116-117.

[2] 郝文武.教育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89-124.

[3] 包小红.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阐释[M].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2:17-20.

[4] 王宗奕.交往教学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东北师范大学.

[5]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3:32-38.

[6]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5:134-139.

[7] 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 6:5-8.

[8] 闫金山.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及其运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7:7-9.

[9] 张丽娜.高等教育呼唤主体间性[M].高等教育研究, 2007, 7:20-22.

[10] 唐新发.“主体间性”问题综述[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9:57-59.

上一篇:胫骨平台骨折45例手术治疗疗效分析下一篇: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线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