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022-09-12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 真正树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意识。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积极的发挥创造条件, 笔者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尊重主体, “放中寓新”

“放”即开放, 开放性是互动模式教学的特点。互动模式教学有别与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体, 进行的是灌输式,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多的强调学生的接受性, 学生的学习因而变得消极, 被动, 无生气。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差异性, 束缚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 学生心态的开放, 个性的张扬。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独立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 无限的想象力正是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必需的最佳意识形态。互动教育模式主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开放性,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学生的课堂参予性, 教师处于引导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劳动创造性、实践性为目的。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 采用互动教育模式, 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灌输的“被动人”, 转变为通过引导, 获得发展的“主动人”。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充分的展开, 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服装设计是思维灵感的发挥, 不是简单的一教一学。它要展现设计者的独特语言、个性。所以, 如何激发思维、展开联想是关键的一步。在学习了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后, 学生不应该受现实生活的束缚, 不应受习惯思维的限制, 应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构思。可以先不去考虑实用, 只要有创新, 符合服装设计的审美原则, 不成熟也没关系。只有打开思路经过大量的设计训练才会思如泉涌。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已的眼睛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平常生活中去发掘灵感。正如罗丹大师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师, 就是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美。”比如笔者在创作课的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 先放映一些建筑物造型、天空、森林、碧海, 然后放映名设计师根据以上情景设计出的时装作品, 使学生看到了创作构思的来源。罗马式的教堂、古建筑的柱头、风化了的大理石、一望无际的沙滩、街心公园的石雕等。这些壮观的景象陶冶着设计者的心灵, 激发着创作灵感。于是, 你从学生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建筑被学生巧妙地应用到服装外形设计上, 它们典雅、含蓄, 还带有一点怀旧感;那仰望天空、大树、阳光四射所引起的想像, 在设计图上出现了流光溢彩的丝绸头巾;对于风吹树梢、起伏的海洋、草原、沙漠的感受, 创作出飘逸而富于动感的曲线优美的晚礼服等等。这种开放性的创作课, 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2 拓展平台, “玩”中创新

在教学中, 师生互动, 共同游戏, 气氛融洽, 学生在“玩”中得到启发,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玩”中创新, 不仅能调节学生精神, 而且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 通过轻松愉快的“玩”, 巩固已获得的知识, 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拓展一个“玩”的平台, 引起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而这种兴趣, 又将转化为学生创新的一种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极积性, 寓教于“玩”中, 在笔者指导下, 组织了课外兴趣小组, 选拔学生模特, 组织排练。每年对高三毕业班的学生, 在全校组织一次服装设计毕业作品展。知识与能力的获得, 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 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共同努力, 多姿多彩的创意作品已经诞生。随着音乐的节拍, “装扮一新”的学生模特们走着并不标准的台步上场!赢得了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学生们在“玩”中, 得意地欣赏着自已设计的作品, 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3 优化整合, “教”中育新

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模式转换,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民主, 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 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中职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强, 总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内容的练习可鼓励学生“自作主张”。鉴于此, 笔者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 让学生自己去做, 自己去想, 自己去讨论,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正确与否, 以及改进的方法, 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笔者在材料构成设计一节的教学中, 利用实践课, 让他们自已想、自已做, 还可以共同协作, 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自主空间。比如, 在同一材料构成中, 如何将色彩相同、且表面肌理完全一致的材料应用到服装上而不感到单调、贫乏。笔者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小小提示, 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技巧, 使同一材料产生不同的肌理, 再将它们应用到服装相应部位上。在整个课堂中, 同学们非常活跃, 有的用线或松紧带将纺织材料抽缩, 使材料表面出现许多皱褶;有的在材料上漏空编织、抽纱;有的在材料上浮绣、扎结;有的将同一材料的正反倒顺巧妙地拼缀起来等等, 就会使原本单一的材料表面产生变化。通过实践, 同学们体会到, 在同一材料上一旦形成与原表面不同的肌理, 它们之间就产生了对比, 运用这种对比可以使用料单一的服装产生比较丰富的变化。动手操作是一个实践过程, 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一种手段, 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 并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

4 树立信心, “疑”中出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 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 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 才能产生兴趣, 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发展性教学模式认为, 质疑大致包括“设疑自学、质疑讨论、质疑归纳”等环节, 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而且, 实现了师生间、学生个体间、群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往, 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 设计一些质疑问难的教学内容,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可以教师设问, 也可以学生提问, 多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去发现问题, 培养自已独立思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经常将课外的一些知识用质疑问难的形式带入课堂, 让学生抱着问题来学习。比如, 在学习服装人体课程时, 先向学生提出男女服装在造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征?为什么?然后通过服装人体的学习, 学生们对男女人体有了正确认识, 男人体肩宽臀窄、高大厚实、骨骼明朗;女人体肩窄臀宽、骨骼柔和、较男人体瘦小。将所学知识和前面问题结会起来, 学生很快理解了男女服装在造型和风格上的不同特征。男装应体现男性的阳刚之气, 女装应体现女性的阴柔之美。

5 创设情景, “学”中求新

教学情景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 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情感总是在情境中产生的。在自学过程中, 创造设置情景交融, 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 则是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它能使学生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景, 可活跃课堂气氛, 兴奋学生的思维。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身。笔者记得在教服装的“节奏美”时, 曾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知道音乐、文学诗词是很讲究节奏、韵律感的, 以此作为引子导入新课, 课中首先给学生们播放一首大家熟悉的李白的配音诗﹝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曰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在视听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拿出纸笔来, 用线条在纸上将诗的抑扬顿挫、平仄起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们认识到节奏是一种有秩序的、不断反复的运动形式。图文并茂, 声色倶全的情景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感受着艺术的熏陶。并在思维上很快地过渡到要学知识中来。服装设计中, 型与色的变化, 点、线、面的组合, 与音乐、诗词中的节奏、韵律一样要用一定的组合形式去进行。比如, 让同样或近似的图形、同样或近似的色彩、同样或近似的材料在一套服装中反复出现, 就能使服装呈现一种有秩序的、不断变化的美感。创设情景是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大增强了主体参与的能力。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求得新的知识,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 心中有学生这个主体, 真正将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观念转变为我们自觉的教育教学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过程。

摘要:传统教育模式走的是知识灌输式教学路子, 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互动教育模式主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开放性,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学生的课堂参予性, 教师处于引导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劳动创造性、实践性为目的。后者更适合服装设计课教学的发展和要求。教学过程, 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健。

关键词:主动参与,服装设计,学生主体,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1] 丁杏子.服装美术设计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羿.现代服装, 1996 (2) .

[3] 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陶渊明的诗意人生下一篇:术前认知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